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读后感 > 阅读中国古典散文的一点思考

阅读中国古典散文的一点思考

散文
时间:2013-04-02 18:25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古心静典点击:
        

  傍晚,对着“散文”二字出神。
  
  一个个熟悉的散文作家的名字一一从心中流过,古今中外,真是恒河沙数,哪些该是我们后来者须师从?从中国古典散文说起,让自己的心有一个可以参照的提醒。
  
  首先想的断不是鲁迅恩师章炳麟,尽管其前期革命并以文章为笔有魏晋锋芒,摒弃桐城派的迂阔,且鲁迅先生评之“所向披靡,令人神往”。可是在五四运动之后,就缩了,趋于复古,渐渐远离白话文的潮流。自然,与时代相逆,终被时代所弃。
  
  曾听过认为“文学史”而写作的谬论,实堪笑也。写作以自然自由之心发声为妙,无论是深远醇厚,还是清浅轻快,若能“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这便是好的,哪怕只流于一时。
  
  我之阅读,先秦之历史散文哲理散文,多是寻章摘句之态。《春秋》也好,《左传》也罢,倘能仅仅如《曹刿论战》获得“一鼓作气”亦或明白“以少胜多”的战争体悟。亦不愿去纠缠于《孙子兵法》,或心非得有三十六计而变成“群英会蒋干中计”的纸上谈兵之徒,实不堪大任也。是极喜欢先秦哲理的,少时对《论语》、《老子》、《庄子》的大量摘句让我的人生在进退之间有了可以指引的心灵依傍。如今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让我迷惑而困顿的心渐渐有了清晰简单并可行的人生之路。
  
  汉代之文,《史记》的价值显而易见。从当年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条目:十二本记,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等文学常识,到后来渐悟司马迁的心声“究天从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用心,这史传的体例或许就是后来可以宕开去的小说和戏剧的创作手法之鼻祖。
  
  六朝散文,我有偏爱,建安风骨自不待言。两晋之文,哪怕仅仅有了《陈情表》,我的心便有含泪的欢呼,何况还有几乎家喻户晓的书文俱佳的珍品《兰亭集序》,更何况还有我念念不忘的《五柳先生传》。离乡经年,桃源之心始终萦在心间。但我知道“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样的散淡自在于今只是天上人间的梦境,即使那个在同里建“退思园”的任兰生也只是无奈地郁郁无奈自守。
  
  南朝之文,我对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很是喜欢。许多篇幅简短传神,那些写短小说者可以一鉴。中学时背诵丘迟的《与陈伯之书》,其中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在当年定格了我心中的江南,也是我“江南行”的诱因之一。而今,已居江南十多年,内心慨然不已,一样让我陶醉的还有笔墨简练清新秀美的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北朝散文,我最近爱上了阳衔之的《洛阳伽蓝记》。钱钟书说“《洛阳伽蓝记》雍容自在,举体朗润”实是中肯之语。渐亦喜欢研读《颜氏家训》的家常般的语短意长诚恳笃实的侃侃而谈。
  
  唐代散文,那时候老师总是言必称韩愈、柳宗元。因为熟悉,不多言。但王勃的《滕王阁序》曾影响我的少年,最早在姑父家看到它,我至今记得我那时的不舍与眷恋,以至于我在中学毕业时给同学留言册上最喜欢写下此文中的“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到今天它也是我的人生信条之一。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写山中夜景,有山有月,有水有火,有鱼有鸟,有草有木,真是妙境不可言说。
  
  宋代散文,“隶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亦不多言。不会忘“春和景明”里“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王禹偁的《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亦是我心中珍典,也像周敦颐一样爱莲,也曾经向往辛弃疾有《美芹十论》规划收复中原。罗大经的《鹤林玉露》我刚刚喜欢,看朱熹的《百丈山记》,我对这个理学之士刮目相看。
  
  元代的散文于我几乎是空白一片,马祖常的《治小圃记》近日看了,喜欢得很。李孝先写雁荡山的《大龙湫记》弥补了我上次去雁荡山没有观赏到瀑布的遗憾。
  
  明初刘基的“金絮其外败絮其中”已成为我们评价那些装模作样而无真才实学的经典,他的《楚人养狙》也真是好。有刘基这样的寓言,也有写《送东阳马生序》的宋濂,醇深温和,以情动人,只有刻苦学习,都会有所成就。宋濂这样的情怀,这样的求学风格到今天依然堪称典范。被誉为明初三大家的高启是徐州人,让我觉得亲切,读过他的《书博鸡者事》。如果有机会我还要更多一些的研究他的人生,他三十八岁就被朱元璋腰斩,文字狱实在害人不浅。
  
  近两年以来,归有光是我屡屡回望的作家,不仅仅是郁达夫、周作人他们特别喜欢。我现在越来越喜欢他这样“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的风格,我没有我的项脊轩,但我的少年一样有过他般的艰难与期盼。曾经他的《寒花葬志》和《先妣事略》让我读到泪水潸然。
  
  公安派的“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也是我极其喜欢。袁宗道的《极乐寺记游》,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尤其让我心生山水画感。
  
  竟陵派的钟惺的《浣花溪记》亦是喜欢,我亦曾两次在杜甫草堂留连,也曾在武侯祠感念《出师表》泪下之篇,但终没有一份悠然的情韵在浣花溪边。
  
  《徐霞客游记》更是游记之冠,他突破了《水经注》的简单,而是结合自己亲历,把实景、险境、艰辛与快感融为一炉,美而不诞,奇而不夸。如果真的是旅行爱好者,它有必安置于枕边。
  
  《晚明小品六十家》我最喜欢李流芳的《游虎丘记》,我喜欢那种仿佛人静空山的境界,有一种恬静的美感。张溥的《五人墓碑记》诉慷慨激昂于笔端。
  
  清代的桐城派是散文的一座山,从戴名世到方苞,再到刘大魁,再到姚鼐,他们把“义理、考据、辞章”进行了一种完善,尤其是姚鼐。我又一次想去登泰山,不是为了“登泰山而小天下”,而是想感受姚的“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此时桐城派鼎盛,袁枚是另一座山。《黄生借书说》可不朽,《祭妹文》可以和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构成姊妹之篇。他的“性灵说”和“三袁”的观点一脉相传,也因此,我好奢望我有一处自己的随园。
  
  此时,还有继承了归有光的蒋士铨,还有《为学一首示子侄》天下无难事的彭端淑,还有《浮生六记》的沈复,他和陈芸的爱情不仅仅是个人自传,这世上,真爱历经了岁月依然隽永蜜甜。
  
  《阅微草堂笔记》我还没读完,但纪晓岚的大名因为电视剧已经深入到大江南北每一个人的心间。
  
  悲壮的清后期从道光到宣统近九十年,我们在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下奋起抵抗,封建帝国亦垂死挣扎,我们不仅听龚自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唤,亦看他《病梅馆记》的良苦用心。谨记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不仅仅要看《曾国藩家书》,亦要看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更要看王韬的《漫游随录》,我们需要更多睁眼看世界的人。只有如此,我们才会有更多的虎门禁烟的林则徐那样的情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我们需要戊戌变法,需要《少年中国说》,需要一往无前的勇气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世界,才能真正建立让每一个中国人自由呼吸的国家。
  
  这个下午,我的心在中国古典文学的世界流连徜徉。无论诗歌还是散文,我只希望我的情绪我的文字也能如绵绵之水,铿锵雅韵,有诗意之美又有音乐之美,让美丽的汉语绽放在我的灵魂深处。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古心静典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签约作家 注册时间:2010-05-12 20:05 最后登录:2015-06-18 20:06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