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读后感 > 素衣曾巩

素衣曾巩

时间:2013-07-12 18:04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天涯梦忆点击:
        

  素衣曾巩
  
  身着一件素衣,满面的风尘写着他质朴的风采。行走在宋朝文坛,他像一盏独夜的明灯,为大宋王朝照亮一片天地,在历史的夜空中,却像一颗不太耀眼的星辰,而总被后人遗忘。
  
  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欧阳修最器重的学生。
  
  提起唐宋八大家,人们通常会想到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亦如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些无一不是传唱不衰的佳作,更不必说冷面宰相王安石、眉山三苏的才学名气了。而曾巩的词句却鲜有人知,甚至他的名字常常被后人忽略。
  
  惠洪《冷斋夜话》引刘渊才的话说道:“恨曾子固不能作诗”。今人看来,似乎曾巩的词句确实不多见,名气也难以和另外七家相比。而实际上,曾巩同样诗才卓著,正如钱钟书所认为,就八家而言,曾诗远比苏洵、苏辙父子的诗好,七绝的风致更可与王安石比肩。正如他的《西楼》: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这就是曾诗最独特的风格,语言质朴清新,气韵跌宕回旋,宛如骏马驰骋,去而复回,不失为一首宋诗中的绝唱。而这首诗的胸怀气魄正是曾子人格魅力的充分体现。
  
  曾巩39岁科举中进士,在八家中虽是中进士最晚的一位。但他的科举之路却是八家中最坎坷的。
  
  他,身着素衣,像扎根在尘芥里的刺头小松,埋没在烟火人间,但绝不会暗淡,绝不会腐朽。时人见到他的锦绣文章,如获至宝,相互传诵,觉得他一定是方家高门之后,实际上他的出身是八家里最卑微贫苦的。不像柳宗元那样是望族之后,更不像苏轼那样出自书香门第,他仅以残羹冷炙,破衣滥衫,修养在凛凛风雪之中。当众多学子赶赴考场时,他还奔波在天南海北,赶日追月,为家人赚钱谋生。因此他成了八家里中进士最晚的一位大家。
  
  在众多贫苦的学子中,素衣曾巩同样显示出非凡的气度。
  
  古代科举制选拔人才严明苛刻,曾巩所在的宋朝亦是这样。有一年曾巩科举失利,同科失利的考生纷纷大放厥词,而曾巩说:“我要回去了,回去增进我的学养,来年再考。我相信,我的文章是好的,社会迟早会接纳我。”这就是素衣曾巩,在众多学子中,犹如一株石缝间的兰草,以儒家的质朴成就了生命的芬芳,又恰似澄明的湖水,以正视社会的态度映照出有志者的崇高灵魂。恩师欧阳修曾称赞他说“初骇其文又壮其志”,这句话正是对他文才气度的最好概括。
  
  曾巩出身贫寒,素有鸿鹄之志,但在科举路上也遭到了小人的嘲弄。甚至有人写诗讥笑他,说他是落魄的燕子妄想变成凤凰。然而他身着一件素衣,毅然地坚持原则,积极迈向科举考场,正如逆流而上的鲤鱼,即将跃过金光熠熠的龙门。
  
  千百年前的曾巩,身着一件素衣,照耀着文坛的天空,千百年后,他依旧是一颗永不陨落的星辰。虽然他时常被后人遗忘,但历史的丰碑始终铭刻着他的名字,一个平凡的有志者的名字。

                         (散文编辑:散文在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