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读后感 > 江水的浸润,在一幅画里延伸

江水的浸润,在一幅画里延伸

时间:2013-09-24 13:34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徐凝点击:
        

   江水的浸润,在一幅画里延伸
  
  ——汪春茂诗作读后
  
  □徐凝
  
  我和汪春茂的相识是很有缘分的。因为诗歌,我们在网上有了联系,彼此交谈很是畅快,更有意味的是,没过几天,我们又共同参加了一个活动,在杭州见了一面,愈加亲切。他给我的印象非常好,随和而又爽快,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他所居住的城市黄山市(88年以前是徽州地区),是一个宜人、宜居、宜诗的国际化旅游城市,曾出过朱熹、戴震、胡雪岩等许多历史人物,他们的名字都进入了照壁。江泽民、胡锦涛祖籍也在徽州。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诞生过胡适、汪静之这样在中国新诗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大师。在这样的文化背景的浸染中,汪春茂是有福的,他的诗作也大多有了这样的人文气息,读后令人遐思连连,陡生艳羡之意。
  
  此后的日子里,我经常到他的博客去读他的作品,他时不时地也会把新作发给我欣赏。“在徽州一些名字被水冲走/已无汛息/一些名字沉入石头成了中流砥柱/如果仔细地聆听每一个名字的倾诉/再贴近每一片石头/你会感受到胸中的马群正肆意地奔腾……”(《照壁怀古》)“读书经商做官/不论山有多高/路有多远/从这里出去的人/都有旧梦一样的乡愁/徽州是每个人一生一世的/精耕细读……”(《生在徽州》)“古村的道路出口很窄/只容得下金榜题名/偶而也有一些商人进出/更多的村民只能弯下腰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都逃不过的是日月轮回/满池荷花已经覆盖/往日的履迹一如积雪/融化成静卧村头的水口……”(《古村》)读到这样的句子,我们不由得陷入了沉思。在这样一个多元化大发展的社会境围之中,我们虽然身处高速前行的时代潮流里,脚下的土地却又掩饰不了浓浓的历史的人文沉淀。不断扑面而来的新鲜事物,依然阻挡不了静态的逝去时光里那些耀眼的光芒。在如此的交织中,作为一个作者,既要有勇立潮头的勇气又要有悲悯的人文情怀。汪春茂的诗作,一字一句之中,就充满了这样一种复杂的情愫。这是一种对历史与文化的敬畏,一种当代文人对时代的倾诉与呐喊。这些当然又是一个文学创作者应有的责任,而不是一味的喟叹与愤激。
  
  汪春茂还有许多的诗作,是从日常生活的场景入手,用点点滴滴生活化的细节抒发自己的所闻所思,读来依然感觉很有韵味。既是凡夫俗子即摆脱不了烟火之气。置身当下,芸芸众生在沸腾喧嚣、挣扎迷茫之外,谁都会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在这一方小天地里,盛着一个人的内心。“沿途的风景压低了声响/一路的畅快踏平了浪花/时而风卷残云/时而平湖秋月//两岸的茶香/闯进这个夏天的末端/一只浆划过来/城市的疲倦顿时轻了许多……”(《夹溪河漂流》)“从现在看过去/我看见的只是我的梦/父亲的天空一再压缩/到了泥土的下面/有时侯从梦中/突然醒来/我就大汗淋漓/像只被烤焦的鹅/无力挥动翅膀/我惭愧万分/赶紧起床/可父亲永远都比我/起得早”(《父亲的天空》)街头的匆匆一瞥、乘坐的公交车、梦中的父亲、离家求学的女儿……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奔波,其实他的内心也在行走。在汪春茂的诗作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一颗热爱生活、关爱家庭以及俯察世间的诗心。优秀的作者,永远不会自行脱离现实,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和宝藏,背离现实,创作所谓的“先锋与前卫”自然是一种一厢情愿式的自怨自艾和孤芳自赏。读者阅读作品,需要的是一份启迪和提升,而不需要陷入文字迷雾而无所得。
  
  汪春茂出道较早,后来却又中断创作十余年,现在“重返江湖”,一发而不可收。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他勃勃的诗兴,佳作亦是迭出。让那些鲜亮而温暖的句子在徽州的江水里浸润,在一幅画里延伸,点亮诗歌的火炬!
  
  【222100江苏省赣榆县青口镇新庄社区15巷15号徐凝】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