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经典散文 > 散文鉴赏 > 中国散文(续27)

中国散文(续27)

时间:2013-06-04 07:53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郝哥点击:
        

   近 现 代 散 文
  
  
  第一章 近 代 文
  
  
   一般地,人们习惯将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称为中国近代史。
   这是腐朽的清王朝末期,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这是一段中华民族备受帝国主义列强凌辱的历史,这又是一段中华民族奋发图强,奋起反抗的历史。
   一声一声清脆而剧烈的洋枪洋炮,一款一款屈辱的不平等的条约充塞着这短短的79年。
   西方思潮的涌入,吹皱了暮气沉沉的“死水”。一批一批仁人志士在上下求索救国之路,一件一件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故事可歌可泣,一笔一笔爱国主义篇章荡气回肠。数篇生命绝响(绝命词)更是惊天地、泣鬼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夜,最黑暗,而天边的晨星更绚丽。
  
  
  《<海国图志>叙》
  
  作者魏源,字默深,宝庆(今湖南邵阳)人。
  道光进士,曾为林则徐幕僚,任知县、知州。鸦片战争爆发后,随两江总督在浙江参加抗英斗争。晚年辞官,潜心佛学。
  魏源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编著的《海国图志》享誉中国近代史。
  其大致编于1842——1843年间,历述了世界五大洲三十多个大国的地理分布和历史、政治概况,分析了鸦片战争的教训,指出富国强兵、学习西方科学。最著名的观点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当时国人自编的最完备的世界史地参考书,是启蒙之作,非同凡响。
  叙同序。序言阐明两个观点:创作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外国情况,“师夷长技”,“以夷制夷”;“去人心之寐”,“去人才之虚”,内政改革,富国强兵,推进外交。
  其中,
  “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威而利害生”
  “欲平海上之倭患,先平人心之积患”
  “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
  皆是振聋发聩之言。
  
  
  《原才》
  
  作者曾国藩,初名子城,号涤生,湘乡(今湖南双峰)人。
  道光十八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世人诟病曾国藩,太平天国攻占武汉,曾国藩奉命在湖南协办团练,号称“湘军”,镇压农民起义有功,而加官兵部尚书。而今曾氏《家书》大行其道,多是取其教育后代之鸿论。
   《原才》一文为世传诵。
  
    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之心所向而已。民之生,庸弱者戢戢皆是也。
  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此一二人者之心
  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之心与之赴利。众人所趋,
  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能逆。故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风俗之于人心,
  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
   然则转移风俗而陶铸一世之人,非特处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以上,皆与
  有责焉者也。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说
  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而坏风俗,而坏人才。循是为之,
  数十年之后,万有一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
  
   陶铸人才以移风易俗,这是曾氏的一贯主张。此篇论说天之生人,多数都是庸弱之辈,其驱义赴利,要靠贤智之士引导。只要一二贤智之士“当路在势”就能陶铸人才,转移风俗。只是曾氏的论人才,区别于希望人才得到解放的龚自珍,他要使人才就范,为我所用。
  
   《谕纪泽纪鸿》:
  
   这是一封家书,也是一篇遗嘱:
  
    余即日前赴天津,查办殴毙洋人、焚毁教堂一案。外国性情凶悍,津民习气
  浮嚣,俱难和叶。将来构怨兴兵,恐致激成大变。余此行反复筹思,殊无良策。余
  自咸丰三年募勇以来,即自皙效命疆场;今老年病躯,危难之际,断不肯吝于一死,
  以自负其初心。恐邂逅及难,而尔等诸事无所禀承,兹略示一二,以备不虞。
   余若长逝,灵柩自以运河搬回江南归乡为便。中间虽有临清至张秋一节须改陆
  路,较之全行陆路者差易。去年由海船送来之书籍、木器等,过于繁重,断不可全
  行带回,须细心分别去留。可送者分送,可毁者焚毁。其必不可弃者,乃行带归。
  毋贪琐物而花途费。其在保定自制之木器,全行分送。沿途谢绝一切,概不收礼;
  但水陆略求兵勇护送而已。
   余历年奏摺,令夏吏择要抄录,今已抄一多半,自须全行择抄。抄毕后存之家
  中,留于子孙观览,不可发刻送人,以其间可存者绝少也。
   余所作古文,黎莼斋抄录颇多,顷渠已抄一分寄余处存稿。此外黎所未抄之文,
  寥寥无几。尤不可发刻送人。不特篇帙太少,且少壮不克努力,志亢而才不足以副
  之,刻出适以彰其陋耳。如有知旧劝刻余集者,婉言谢之可也。切嘱切嘱!
  
   公元1870年(同治九年),天津数千民众聚集在法国人办的教堂前,法国领事丰大业开枪伤及天津知县刘杰的仆人,激起民愤,群众当场将他打死,并放火烧毁了教堂和其他多处外国人的房屋,在纷乱中被杀的有15个外国(法俄)人及若干个中国教徒,是为天津教案。
   时为直隶总督的曾国藩奉命由保定前往天津处理。
   曾氏对于奉办天津教案,深有大难临头之感。他知道天津市民曾有抗击洋人的经历,而在津的洋人也正在耀武扬威。“外国性情凶悍,津民习气浮嚣”,都是不可掉以轻心的。曾氏为人小心谨慎,临事深思熟虑,由此可见一斑。
   天津教案是曾国藩一生所办的最后一件大事。事后被调任两江总督,1872年就死了。
  
  
   《拙尊园记》
  
   作者黎庶昌,字莼斋,贵州遵义人。史称“少嗜读,从郑珍游,讲求经世学”。曾入曾国藩幕府,历署吴江、青浦诸邑。后调充参赞,历比、瑞、葡、奥诸邦。再充出使日本大臣。
  
    结庐居家之偏,方广不盈亩,缺墙西南隅,面山有庭三楹,积书二万卷其中。
   叠石为池轮,挹溪流泻诸田,穴墙以入。池屈曲如菌芝,如残荷,如蝶翼。沿
   行,才七十步。土薄而跷,不中耘锄。念庭向当西晒,审所植莫若卉木宜。以故
  环池皆荫物也。
   草则兰蕙青莎,襄荷蒟弱。花则玫瑰月季,海棠辛夷,芍药牡丹,戎葵芰荷,
  芙蓉紫薇。木则梧桐槐柳,檬桂冬青。果则枇杷林檎,杨梅石榴,桃梨杏李,樱
  橘橙柑。以至交让所植相思之木,杨雄左思诧为楚产异类者,靡不罗列庭阶之下。
   每当风月交会,翠绿堕地,波沄微微,俯仰其间,谋耳谋目,翛然以清,穆
  然以宁,若忘其在深山中也。园成,友人莫庭芝来居之,请所以为名,余曰:天
  下惟拙可以已内营,可以却外忧,动静交,养游息,斯能适真。今揭子美诗意命
  之曰“拙尊”,明吾志也。
  
   以“奇才异能”自许的黎庶昌,志在用世,而“颇以未尽所用郁郁不乐”,故以“拙”名园。所谓“已内营”“却外忧”,正说明既有“内营”,又有“外忧”,并不安闲。清秀之文,难掩愤嫉。
  
   《卜来敦记》:
  
    卜来敦者,英国之海滨也。距伦敦南一百六十余里。轮车可两点钟而至。为
  国人游息之所。后带冈岭,前则石岸崭然。好事者凿岸为巨厦,养鱼其间,注以
  源泉,涵以玻璃,四洲之物,奇奇怪怪,无不必致。又架木为桥,斗入海中数百
  丈,使游者得以攀援凭眺。桥尽处有作乐亭,余则浅草平沙,绿窗华屋,与水光
  掩映,迤逦一碧而已。人民十万,栉比而居,衢市纵横,日辟益广。其地固无波
  涛汹涌之观,估客帆樯之集,无机匠厂师之兴作,杂然而尘鄙也。盖独以静洁胜。
  每岁会堂散后,游人率休憩于此。
   方其风日清和,天水相际,邦人士女联袂嬉游,衣裙杂袭,都丽如云。时或
  一二小艇棹漾于空碧之中,而豪华巨家则又鲜车怒马并辔争驰,以相遨放。迨大
  暮苍然,灯火灿列,音乐作于水上,与风潮相吞吐,夷犹要眇,飘飘乎有遗世之
  意矣。
   予至伦敦之次月,富绅阿什伯里导往游焉,即叹为绝特殊胜。自是屡游不厌。
  再逾年而之他邦,多涉名迹,而卜来敦未尝一日去诸怀,其移人若此。
   英之为国,号为盛强杰大,议者徒知其船坚炮巨,逐利若驰,故尝得志海外,
  而不知其国中之优游暇豫乃有如是之一境也。
  
   因作者的特殊经历,信笔写下域外纪游之文,更具新的时代特色。其笔下另样景物,及触景生情,别开生面。
  
  
   《观巴黎油画记》
  
  作者薛福成,字叔云,号庸庵,江苏无锡人。曾任清政府外交官,出使英法意比四国。
  因出任使事数年,见闻甚广,见识甚深,凝于笔端。
  如《英吉利用商务辟荒地说》,“为从前九州之内所未知,六经之内所未讲”,认为商为四民之刚,大破传统之说。
  如《西法为公共之理说》,认为“西法为公共之理”,而“中国缀学之士”则“精力多糜于时文试帖小楷之中”,对于西学,既非“推之过当”,亦非“贬之过严”,也不同于中学西学东为体为用之说。
  如《西洋诸国为民理财说》,详尽地介绍了西方诸国的税收之繁,但“征敛若此”,而“民不甚以为病者”,乃在“其取之于民而仍用之于民”,最后得出“西洋诸国为民理财,虽有重敛之实,而无厉民之迹”的结论,发人深思。
  《观巴黎油画记》细致描绘了拿破仑第三对普鲁士的战争为主题的画卷:
  
   其法(观览普法交战图的方法)为一大圜室,以巨幅悬之四壁,由屋顶放光明
  入室。人在室中,极目四望,则见城堡、冈峦、溪涧、树林,森然布列,两军人马
  杂遝;驰者,伏者,奔者,追者,开枪者,燃炮者,搴大旗者,挽炮车者,络绎相
  属。每一巨弹堕地,则火光迸裂,烟焰迷漫;其被轰击者,则断壁危楼,或黔其庐,
  或赭其垣,而军士之折臂断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仰视天,则
  明月斜挂,云霞掩映;俯视地,则绿草如茵,川原无际。几自疑身外即战场,而忘
  其在一室中者。迨以手扪之,始知其为壁也,画也,皆幻也。
  
  精雕细刻,使人若身临其境;笔下聚各类具象,煞有介事。
  
  
   《三元里等乡痛骂鬼子词》
  
   作者不详。
  三元里,广州北郊的一个村落,离城约5里。因鸦片战争中,乡民自发抗英而声名大振。
   这篇讨敌骂贼的檄文,是一篇意气昂扬的宣言书:
  
    三元里西村南岸九十余乡众衿耆等,为不共戴天,誓灭英夷事:向来英夷屡不
  安分久犯天朝。昔攻沙角炮台,戕害官兵。我皇上深仁,不忍加诛,且示怀柔。乃
  尚不知感恩,犹复包藏祸心,深入重地,施放火箭,烧害民居,攻及城池,目无大
  宪。钦差大臣(指琦善)见城厢内外遭殃,议息兵安民,英夷理宜得些好意即休。
  岂料贪胜,不知输服,得寸进尺,容纵兵卒,扰乱村庄,抢我耕牛,伤我田禾,坏
  我祖坟,淫辱妇女,鬼神共怒,天地难容。我等所以奋不顾身,困义律于北门,斩
  伯麦于南岸。汝等逆党,试思此际若非我府尊为尔解围,各逆其能保首领下船乎?
  今闻尔出示当途,辱骂大宪无功,扬言于众,总要与伯麦申冤,视我此地无人实甚。
  是以饱德之义士佥助兵粮,荷锄之农夫操戈御敌,纠壮勇数十万,何怕英逆之义律
  不可剪除?水战陆战兼能,岂怕夷船坚厚?特使鬼子无只身存留,鬼船无片帆回国。
  尔等不避,不日交战。为此特示。
  
   檄文中展现了三种相抗衡的力量:无理入侵的侵略者,软弱胆怯的清政府,奋起抗争保家卫国的普通民众。
   “饱德之义士连佥助兵粮,荷锄之农夫操戈御敌”,大义凛然;“何怕。。。。。。。岂怕”英勇无敌;“特使鬼子无只身存留,鬼船无片帆回国”志在必胜。
   檄文所散发的豪迈之气,悲壮激越。
  
  
   《三元里平夷录》
  
   这是一篇日记,选自《广东军务记》,作者不详。
   1841年5月25日,英国侵略军进军广州三元里,一路“肆行无忌”,而守台军士“弃甲投戈,望风而走”。于是,“乡民共愤,鸣锣聚众”奋起抗敌。日记详细记述了这个可歌可泣的过程。
  
    十一日,乡民仍鸣锣传递,富者捐资,贫者出力,备乃器械,持乃糗粮,响应风
  从。不谋而合者遥遥百有余里,聚至百有余乡。将方、圆两炮台四面围住,各处设伏,
  奋呼攻打,昼夜不息。逆夷各狐凭鼠状,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
   十二日,逆夷义律极目远望,见遍地旌旗炫耀,刀戟纵横,乡民蚁拥蜂攒,布满
  山麓,约有十余万众。逆夷更觉胆落心寒,亟请广州府余暨南、番二县代求解免,情
  愿即刻撤兵小船,不敢复行滋扰。两县乃饧谕乡民,劝令退息。而乡民之激于公义者,
  出语唐突,至冒官长。此固无知细民,奋义忘身,亦理直气壮使然也。嗣广州府余婉
  言排解,乡民始行退款。英夷即俯首下船。
  
  描写绘声绘色。“狐凭鼠状”“蚁拥蜂攒”更为传神。
  
    降之以礼,结之以诚,则民心愈励,而战气百倍。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
  
   至理名言,掷地有声。
  
  
   《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
  
  作者徐珂,原名昌,字仲可,浙江杭州人。
  晚清南社诗人。著名之作《清稗类钞》。
  冯婉贞,京郊猎户少女。谢庄,京郊圆明园附近小村。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先后攻陷广州、天津、北京等城,又抢掠焚毁了“万园之园”圆明园,罪行罄竹难书。
  “幼好武艺,习无不精”的冯婉贞,参加了山东人冯三宝为头领的谢庄团练。
  “一日晌午,碟报敌骑至”,“敌军已近寨”,冯三宝发令“开火”,“于是众枪齐发,敌人纷堕如落叶”,取得小胜,“敌退,三宝亦自喜”。这时,冯婉贞出场了,“独戚然曰:‘小敌去,大敌来矣!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一个与众不同,深谋远虑的少女形象呼之欲出。“三宝瞿然,曰:‘何以为计?’”冯婉贞胸有成竹,侃侃而谈。面对冯三宝的胆怯与质疑:“小女子勿多谈!”冯婉贞镇定而果决:“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何等英武与豪气!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
  蔽日,伏焉。未几,敌兵果舁(共同抬)炮至,盖五六百人也。挟刃奋起,率众袭之。敌出不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婉贞挥刀奋斫,所当无不披靡。敌乃纷退。婉贞大呼曰:“诸君,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急逐弗失!”于是,众人竭力挠之。彼此错杂,纷纭拿斗,敌枪终不能发。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敌弃炮仓皇遁,谢庄遂安。
  
  与敌短兵相接,抓住战机,终获大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冯三宝小胜而自喜,面对强敌无计可施,且故作傲慢(“小女子勿多谈!”),曲折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男人的面目。时为清朝大臣的增格林沁自大自傲,骄矜轻敌,误国误民,更为典型。
  花木兰,杨烈妇,冯婉贞,及其后的秋瑾,赵一曼等等,历史将铭记这些闪光的名字。
  而一些男人在她们面前,将变得矮小猥亵,无地自容。
  
  
  《全粤义士民公檄》
  
  作者何大庚,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曾积极赞助林则徐广州禁烟。
  这是一篇广东人民声讨英国侵略军的檄文,写于1842年10月,时值严重损坏中华民族利益的《南京条约》签定仅一个月。
  鸦片,俗称大烟,是用罂粟果实中的液汁制成的一种毒品。
  十九世纪初,大清王朝日趋腐朽,英帝国主义乘机把大量鸦片偷运进中国。鸦片的内流,严重伤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更直接造成清王朝统治的严重危机:形成一个庞大的保护鸦片走私的受贿集团;大批官僚及军队官兵嗜食成瘾;大量白银外流。
  1839年的林则徐广东禁烟,表明了中国人民的态度;1860年6月,英帝国主义试图用枪炮说话,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广大民众奋起反抗侵略,保家卫国,何大庚乃撰写此檄文,声讨英军罪行,反对卖国投降,动员人民英勇抗敌。
  檄文中,大义凛然,豪言壮语,气冲霄汉:
  
   草野效忠,但知杀贼而报国。
  
   读书者图报国恩,击壤者敢忘帝德?且矢忠以励节,愿敌忾以同仇!
  
   英夷不平,诚为百姓之大害,国家之大忧。
  
   结同仇以明大节,鉴此丹忱:申天讨而快人心,赖兹义士。
  
  檄文极大激发了当时人民的爱国热情,也深深感动着后来人。
  
  
  《谕黑旗将士檄》
  
  作者刘永福,字渊亭,广西上思人。清末著名的黑旗军首领。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法国侵略军侵略中国邻邦越南,刘永福忧患于祖国西南边陲的安全,决定率领黑旗军进援河内,临行前,写下《谕黑旗将士檄》,声讨法国侵略军,告谕黑旗将士奋勇抗敌。
  
   自法东来之后,攻掠越地,荼毒越民,越南之仓库据为己有,越南之关税收为
  私藏,越南之城池遭其蟠据,越南之元气被其剥丧,招越南之叛民以添其翼,隳越
  南之险阻以快其心。种种狂悖之行,神人之共忿,天地之所不容。
  
  声讨之语,义正词严。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积数十年之心力,有劲卒数万人,赖以保障东南,用资
  战守。
  
   贼与我势不两立,我与贼义不俱生。
  
  抗敌之心,昭然可见。
  
   得法夷首一级赏银五十两,贼目倍之。获兵船一艘者,赏如其船之数,毁铁舰
  倍之。其有我游民为法兵所罗致,胁令当兵者,倘能悔罪自拔,悉予免究。反戈攻
  后,因而获胜者,仍论功行赏,弗问前愆
  
   檄到,如律令。
  
  檄文一下,军令如山。
  
  
  《<不如归>序》
  
  作者林纾,字琴南,号畏庐,又号冷红生,福建闽侯人。以翻译小说而闻名于世。
  《不如归》是日本近代作家德富芦花的小说。描写年幼丧母,由继母养大的浪子,嫁给川岛男爵家的武男,夫妻恩爱。不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丈夫出海远航,她不幸染上肺病,被婆母所逼,最后含泪而死。小说从侧面反映了中日海战的一些真实情况。
  林纾翻译此书,并为之作序。
  序中根据此书所记事实,揭示了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及教训,歌颂了中国海军将士英勇死战的精神,批驳了污蔑我军“将帅不用命”“望敌而遁”等不实之词,表现了林纾的一腔爱国胸臆和报国血诚。
  其中“纾年已老,报国无日,故日为叫旦之鸡,冀吾同胞警醒”令人动容。
  林纾在其《黑奴吁天录跋》中袒露心迹,说自己的译作及书序不在于“博阅者无端之眼泪”,而在于“特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不能不为大众一号”,“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这里又自谓“叫旦之鸡”,声声啼血报晓,阵阵警示人心。可谓义薄云天,力透纸背。
  读中国近代史,时时让人郁闷,又时时让人激愤。林纾、谭嗣同、秋瑾等等,其报国热情令人敬仰,其义无反顾令人钦佩。
  
  
  《强学会序》
  
  作者康有为,字广厦,号长素,又名祖诒,南海(今广东佛山)人。
  中国近代史上,“康有为”鼎鼎大名。先有“公车上书”,后有“戊戌变法”,再附张勋,策划宣统复辟。人魅分明。
  强学会,戊戌变法时期的政治团体。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康有为等发动“公车上书”不达,认为“思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不可”,“合群非开会不可”,于是先办《万国公报》,1895年8月11日创刊,“遍送士夫党人”,使之“渐知新法之益”。11月中旬,强学会成立,又称译书局或强学书局,成为改良派和帝党相结合的政治团体。
  此文为康有为因强学会所作。
  
   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瞵,日东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况磨牙
  涎舌,思分其余者,尚十余国。辽、台茫茫,回变忧忧,人心皇皇,事势儳儳,
  不可终日。
   昔印度,亚洲之名国也,而守旧不变。乾隆时,英人以十二万金之公司通商
  而墟五印矣。昔土耳其,回部之大国也。疆土跨亚、欧、非三洲,而守旧不变执
  其政,剖其地,废其君矣。其余若安南,若缅甸,若高丽,若琉球,若暹罗,若
  波斯,若阿富汗,若俾路芝,及为『国』于太平洋群岛、非洲者,凡千数百计,令
  或削或亡。举地球守旧之国,盖已无一瓦全者矣。
   我中国孱卧于群雄之间,鼾寝于火薪之上。政务防弊而不务兴利,吏知奉法
  而不知审时,士主考古而不主通今,民能守近而不能行远。孟子曰:“国必自伐,
  而后人伐之。”蒙盟、奉吉、青海、新疆、卫藏土司圉徼之守,咸为异墟;燕、齐、
  闽、浙、江、淮、楚、粤、川、黔、滇、桂膏腴之地,悉成盗粮。吾为突厥、黑人
  不远矣。
  
  笔墨纵横,酣畅,意在使国人明了大厦将倾的国势,岌岌可危的现状;撞响“举地球守旧之国,盖已无一瓦全者”报警之钟;大量排偶句,急促之笔,融注着康有为忧国忧民的深切之情;视野开阔,古今中外,信笔拈来,见出作者的广博学识。
  
  
  《大同书》:
  
  比照康有为晚年的思想倒退,可以看作这是他的空前绝后之作。
  其“绪言”以“人有不忍之心”为题:
  
   康有为生于大地之上,为英帝印度之岁,传少农知县府君(讳达初,字植谋)
  及劳太夫人(名莲枝)之种体者,吾地二十六周于日有余矣。当大地凝结百数十万
  年之后,幸远过大鸟大兽之期,际开辟文明之运,居于赤道北温带之地,居于昆仑
  西南带江河临太平海之中华,游学于南海滨之百粤都会曰羊城,乡于西樵山之北曰银
  塘,得氏于周文王之子曰康叔,为士人者十三世。
   。。。。。。
   康子于是起而上览古昔,下考当今,近观中国,远揽全地,尊极帝王,贱及
  隶庶,寿至钱彭,夭若殇子,逸若僧道,繁若毛羽,盖普天之下,人人之中,物
  物之庶,无非忧患苦恼者矣。
   。。。。。。
   吾既生乱世,目击苦道,而思有以救之。昧昧我思,其惟行大同太平之道哉!
  遍观世法,舍大同之道,而欲救生人之苦,求其大乐,殆无由也。大同之道,至
  平也,至公也,至仁也,治之至也。虽有善道,无以加此矣。人道之苦,无量数不
  可思议,因时因地苦恼变矣。不可穷纪之。粗举其易见之大者焉。
  
  以下便列举“人生之苦”“人道之苦”“人治之苦”“人情之苦”“人所尊尚之苦”等等而
  加以剖析。继写“人世界观众苦”,至谓“救苦之道”,“在破除九届”如“去国界”“去级界”“去种界”“去形界”“去家界”“去产界”。。。。。。这是大同的具体内容。
  《大同书》融入了近世的社会理想,虽然称不上当代最先进的理论著作,但从内容到形式,此书最富有时代特色。
  
  
  《铁血会檄》:
  
  作者不详。
  中国近代史上,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中国一度陷入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沙俄更是近水楼台,充当了急先锋,加紧了对中国东三省的侵略。出动军队,血洗海兰泡和火烧江东六十四屯;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强夺大片中国领土,等等。
  清政府除了无条件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就是忙着筹措银两,交给洋人,换取暂时的“太平”,何敢言战?
  国难当头,唯有中国“脊梁”坚硬!自发组成的抗俄义勇军遍布全东北,“抗俄铁血会”也出现在此时。《铁血会檄》即是成立之时的急檄。
  此文完全契合檄文的慷慨陈词、痛快淋漓、浩然大气的特点,且更具典型,更具超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其中,
  
   俄人者,自咸丰以来,私移界碑,窃我黑龙江以北,乌苏里以东,已为万国所
  不取,公法所不韪。
  
   使廿十省锦绣山河与日星而并寿,四百兆圣贤子弟,享幸福于无穷。
  
   凡我同志,惜同胞之惨酷,忧祖国之倾危,皆打破生死之好,男儿愿作牺牲之
  大豪杰。
  
  已成为传诵名言。
  
  
  《拒俄卫国 责无旁贷》
  
  作者蒋智由,字务观,号因明子,浙江诸暨人。
  曾为梁启超在日本创办的《新民丛报》的编辑,主要撰稿人。
  二十世纪之初的拒俄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对沙俄侵占中国东北的一次规模较大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1901年2月,沙俄向中国提出书面约款十二条,企图全面剥夺中国对东北的主权。3月15日,上海人民集会张园,揭开“抗俄运动”第一幕。蒋智由在大会上作了精彩演讲,题目为《抗俄卫国 责无旁贷》。
  演讲词生动形象,感情炽热,富于说服力和鼓动性。
  观点鲜明,说理透彻,见解深刻,打动了广大爱国民众,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情文并茂的《抗俄卫国 责无旁贷》为世称道。
  其中,
  
   人能苦心焦虑,挽大难,报大仇,则名之为英雄豪杰,而其人不没于天地之间。
  
   国能苦心焦虑,挽大难,报大仇,则其国必闻望日著,地球上乃有是国而能自立矣。
  
   所可虑者,虎头蛇尾,又或境过情迁,今虽竭力抗拒,而他日旋忘之。
  
  传诵名言,令人警醒。
  
  
  《议拒俄约告吴中诸君子文》
  
  作者包公毅,江苏苏州人。
  1901年,上海张园集会,会上拟定电文发送各省督抚,请其力争拒约,以助声势。全国各地反响强烈,一时间,不少文告、书函、电文飞向上海,表明国人支持拒俄阻约定决心。包公毅的《议拒俄约告吴中诸君子文》则发表在1901年3月24日的《中外日报》上。
  公开信激情洋溢,精当简约,尖锐深刻。
  文后,号召国人,以吴中爱国志士顾炎武、范仲淹等为榜样,奋起抗争,以尽国民党责任:
   
   今沪上士夫集议,电阻俄约,我吴中通达有志之士甚多,宜合筹抵俄密约之策,
  以尽国民之责。苟人人有此性质,何畏乎狡悍之俄耶?昔我乡范文正为秀才时,便
  以天下为己任。顾宁人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焉。”明之季世,吴中士气振于天
  下,诸君所闻也,况在今日存亡危急之秋?愿我同志思之!
  
  其中,“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已成为激励人们为国分忧的著名的爱国口号。
  
  
  《共爱会议拒俄演说词》
  
  作者胡彬夏,女,江苏无锡人。
  曾留学日本东京。以“兴我国于已亡,拯斯民于涂炭”为宗旨的留日女学生组成的共爱会的主要发起人。
  拒俄运动中,海外学者也纷纷响应。日本留学生于1903年组织了义勇队,共爱会集会“商议协助”。集会上,胡彬夏率先发表演说:
  
   呜呼!我最爱之祖国,将为他族所统辖,我最亲之同胞,将为异种所奴隶,
  岂不伤哉!岂不耻哉!我等既为中国之国民,中国之安乐既当受之,中国之患难
  岂不当共之耶?总之,中国之存亡,即我辈生死关头之所在。我同胞姊妹,既皆
  久学海外,自必深明其理,不待烦言。今俄祸如是其亟,各国将接踵效尤。我等
  既知亡国之惨伤,奴隶之羞辱,使任其灭亡,任其残害,岂我辈之所宜出此耶?
  亦岂共爱会之本旨耶?我思现在同志诸姊妹,无不热心爱国,当必出其所学所
  能,奋发以救国,以援同胞也!
   日本留学诸君以东三省问题,急急聚商拯救之道,已公议组织义勇队,愿
  赴死前敌,其情可哀!其志可钦!然亦四万万国民人人所当负之责任,当尽之
  义务,无所用其推诿顾忌者也。彼等如此,我辈自问又当如何?岂以女子非人,
  不宜为此耶?我虽不才,欲以螳臂之微,为国尽力,愿从义勇队北行。事虽无
  济,即至捐躯殒命,誓无所惜!诸姊妹当必以为然。我想祖国瓜分,同胞奴隶,
  我辈有何面目更在日本留学!愿诸姊妹图之。
  
  语短词促,掷地有声;文短意深,力量非凡。
  据记载,演说之后,“众皆昂奋,同声赞同,愿从义勇队行”,可见其鼓舞的力量。
  
  
  《义和团反帝》
  
  本文选自《义和团和中国之关系》。作者不详。
  义和团,由义和拳等发展壮大,成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一个民间团体,主要成员是农民、手工业者以及其他劳动群众,还有不少无业游民。以“扶清灭洋”为口号,以反对外国侵略者为旗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最终被中外发动势力联合绞杀而失败。
  这段节选的文字,立场鲜明,激情饱满,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者作了义正词严的揭露与抨击,对影响巨大的义和团运动作了热情的歌颂与肯定,对封建统治者与改良派攻击义和团的言论作了严厉的驳斥。
  
   义和团之崛起也,唱“灭洋”之议,率无学之徒,视死如归,摇动世界,屠外
  使,火教堂,毁公署,拆铁道,动天下之兵,寒列强之胆。虽巨炮如雨,坚船如云,
  而犹苦战经时,前仆后继,直到满酋走,政府倾,北京破,然亦雅不欲罢,出死力
  以持之。夫义和团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出于爱国之心,忍无可忍,
  故悍然冒万死,出万难,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耳。而谓二三民贼,
  假神托鬼,所能使之履险如夷,置生死于不顾乎?乃今日执成败论人之辈,动曰:“团
  匪蹂躏北部,倾倒政府,启衅邻邦,请盟城下。是贻国家百代羞也。“噫嘻!是何言
  哉!夫使义和团一战而胜,有志者复乘其机,而导之以国民之义务,晓之以天赋
  之民权,扫专制之颓风,开共和之善政,则此际之排英、排俄、排德、排法、排
  地球各国者为义和团,安知不旋踵而排除满族,大倡革命者,非义和团耶?不过
  事机失败,弃甲曳兵,引狼入室,致贻人口实耳。虽然,义和团一败涂地,不齿
  于人。而其为中国种无数强根,播无数国民独立之种子,吾中国人其亦知否耶?
  敢述所见,以质国人,而使义和团得瞑目于九泉,吾四万万同胞国民亦知所自任
  焉。
  
  作者爱憎分明,对污蔑义和团之词的尖锐驳斥,反映了作者的鲜明立场;在当时即对义和团作出如此高的评价,实为难能可贵。
  
  
  《仁学》
  
  作者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又名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
  戊戌变法失败,康有为、梁启超先后逃往日本,而谭嗣同也是可以逃走的,但他留下千古大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戊戌六君子”引颈血溅北京菜市口,终年34岁。
  谭嗣同的大无畏决心与勇气,于生前,凝于笔端,成代表作《仁学》。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
  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其分际又非甚远于
  民,而不下侪于民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天下无
  有因末而累及本者,亦岂可因君而累及民哉?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赋税之取于民,所以为办民
  事之资也。如此而事犹不办,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观夫乡社赛会,必
  择举一长,使治会事,用人理财之权铣隶焉。长不足以长则易之,虽愚夫愿农,犹知
  其然矣!何独于君而不然?岂谓举之戴之,乃以竭天下之身命膏血,供其盘乐怠傲,
  骄奢而淫杀乎?供一身之不足,又滥纵其百官,又欲传之世世万代子孙。一切酷毒不
  可思议之法,由此其繁兴矣!民之俯首帖耳,恬然坐受其鼎镬刀锯,不以为怪,固曰
  大可怪矣,而君之亡犹欲为之死节,故夫死节之说,未有如是之大悖者矣。
  
  “于以国君为首的统治者,则犀利泼辣、棱角逼人;于生民大众,则痛心疾首、叹其不争、呼其觉醒”(胡思成语)。
  
   抚我则后,虐我则仇,应物平施,心无偏袒,可谓中矣,亦可谓忠矣。
  
  对中国传统的“忠”做了全新的解释,赋予它平等进步的内容。
  “除民之外,国果何有?”“民既摈斥于国外,又安得少有爱国之忱!”国是生民大众的国家,爱国,即爱生民大众。足见谭嗣同的胸襟抱负和全新意义上的爱国热情。
  爱国是一个常议常新的主题。该不该爱国不是一个问题,而怎样才是爱国,有时则成为问题。
  日前,有一种声音:“不爱国人却爱国,只爱民族不爱民。”对照谭嗣同的爱国观,这种声音显得那么刺耳,那么不着调。
  爱国不仅仅是口号,它有着非常实际的内容:爱国首先要爱自己的同胞,扶危济贫,匡扶正义。在这一点上,谭嗣同早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用行动,用生命。
  
  
  《少年中国说》
  
  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曾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参与“公车上书”,请求变法;参加“百日维新”,向光绪进呈《变法通议》;流亡日本,办报,继续鼓吹改良,反对革命;曾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出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著述丰富,统编为《饮冰室文集》148卷。
  这是梁启超著名的政论文章,被公认为晚清“新文体”散文的典范性篇章。
  梁启超等改良派发起的维新变法运动被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惨酷镇压;清政府愈加腐朽,中国面临被外国列强瓜分的危险。梁启超作《少年中国说》,以书其志。
  热情洋溢的《少年中国说》以进化论的乐观进取精神,歌颂和展望了未来的少年中国;酣畅淋漓的《少年中国说》极大地激发了国人为争取祖国独立富强的斗志。
  1900初发表的《少年中国说》为历代所传诵,其中又名言叠出: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
  
  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
  
  凭君莫话当年事,憔悴韶光不忍看!
  
  朝也者,一家之私产。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
  
  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白尽头。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
  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翅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
  不在他人,而会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
  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
  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
  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
  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
  
  如火炬,如光束,闪亮在中国近代史册上。
  
  《谭嗣同传》:
  
  谭嗣同牺牲后,梁启超为其立传,记述了谭嗣同的身世,以及他在湖南省创办新政的情形,叙述了谭嗣同的著作,评论了他的学术思想,特别是记述了谭嗣同最后的壮烈牺牲:
  
   时余方访君寓,对坐榻上,有所擘画(计划,布置),而抄捕南海馆之报忽至,
  旋闻垂帘之谕。君从容语余曰:“昔欲救皇上既无可救,今欲救先生亦无可救,吾
  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虽然,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足下试入日本使馆,谒
  伊藤氏,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余是夕宿于日本使馆,君竟日不出门,以
  待捕者。捕者既不至,则于明日入日本使馆,与余相见,劝东游,且携所著书及诗
  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曰:“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
  圣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卜,程婴、杵白,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遂相与
  一抱而别。初七、八、九三日,君复与侠士谋就皇上,事卒不成。初十日,遂被捕。
  被捕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再四强之,君曰:“各国变法,
  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
  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于难。
  
  嗣同慷慨赴死,启超作传纪念;惺惺相惜,同志同道。
  
  
  《革命军》绪论
  
  作者邹容,原名桂文,字蔚丹,四川巴县人。
  留学日本时,因同张继等剪了清政府南洋学生监督姚文甫的辫子,被迫回国。
  结识章柄麟、章士钊,共同鼓吹民族革命;著《革命军》,号召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共和国”。
  这部自署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的《革命军》是晚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中影响极大的一本通俗革命读物,1903年刊行,各地纷纷翻印,销售量达百万册以上。
  这部被章柄麟称为“义师先声”的杰作,洋溢着难以阻挡的革命激情和爱国赤忱,其不凡气势,锐利词锋,深具振聋发聩的感染力量。
  
   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
  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纪上,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
  不可不革命。
  
  革命者,去腐败而存良善者也;革命者,由野蛮而进文明者也;革命者,初奴
  隶而为主人者也。
  
   革命!革命!得之则生,不得则死。
  
  “革命”字眼反复出现,醒人耳目,提纲挈领。
  
   吾于是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
  之钟,呼天吁地,破颡咧喉,以鸣于我同胞前。
  
  多种意象凝聚,视野广阔,一泻千里,极富感召力。
  《革命军》的出版,犹如旱地惊雷,不胫而走,风行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邹容因之而被捕,被英租界当局判刑两年。1905年4月死于狱中,年仅20周岁。
  
  
  《革命军》序
  
  作者章柄麟,字牧叔。因慕顾炎武,曾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著有《章太炎全集》。
  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对太炎生平作了全面的评价。“我以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照学术史上还要大”,“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邹容的《革命军》“驱之以犀利之笔,达以浅直之词”,从题目到内容,都是崭新的文字。太炎慨然作序,不同凡响,大作革命宣传。称洪秀全“举义师”,视曾国藩、李鸿章为“小人”,且谓敌人之“空言”可以败吾“实事”,这里是有历史教训的。太炎认为邹容此书虽然“不文”,却“径直易知”,能够“恢发知识”,作为“义师先声”,是难得如此的。“若能以此书普及四万万人之脑海,中国当兴也勃焉”,评价如此之高。
  文章最后对“革命军‘的书名作了说明:
  
   抑吾闻之,同族相代,谓之革命;异族攘窃,谓之灭亡;改制同族,谓之革命;
  驱除异族,谓之光复。今中国既已灭亡于逆胡,所当谋者光复也,非革命云尔。容
  之署斯名何哉?谅以其所规划,不仅驱除异族而已。虽政教、学术、礼俗、材性,
  犹有当革者焉,故大言之曰“革命”也。
  
  曰“革命”是为了宣传反封建主义、建设民主共和而叫喊于世人。
  张氏之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的反响。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康有为当时绰号“南海圣人”其《答南北美洲诸华侨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影响甚大。
  而章太炎认为:其所“妄言”,“较诸出于贱儒元恶之口为尤甚”。逐条加以驳辨,对光绪也连带指名斥骂。为此激怒了康有为及保皇派,被指为“污蔑朝廷,形同悖逆”。
  
  
  《绝命辞》
  
  作者陈天华,字星台,别号思黄,湖南新化人。
  留学日本期间,曾愤笔血书,抗议日俄侵略中国东三省;作《猛回头》《警世钟》等,宣传革命。创立华兴会及参与创建同盟会。
  1905年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陈天华奋起反抗,决心用年轻的生命唤醒同胞的爱国之心,于12月8日志日本大森湾投海自杀。投海前,写下这篇《绝命辞》。
  
   近来每遇一问题发生,则群起哗之曰:“此中国存亡问题也。”顾问题有何存亡
  之分?我不自亡,人孰能亡我者!惟留学生而皆放纵卑劣,则中国真亡矣。岂特亡
  国而已,二十世纪之后,有放纵卑劣之人种,能存于世乎?鄙人心痛此言,欲我同
  胞时时勿忘此语,力除此四字,而做此四字之反面:“坚忍奉公,力学爱国。”恐同
  胞之不见听而或忘之,故以身投东海,为诸君之纪念,诸君而如念及鄙人也,则毋
  忘鄙人今日所言。但慎毋误会其意,谓鄙人为取缔规则问题而死,而更有意外之举
  动。须知鄙人原重自修,不重尤人。鄙人死后取缔规则问题可了则了,切勿固执。
  惟须亟讲善后之策,力求振作之方:雪日本报章所言,举行救国之实。则鄙人虽死之
  日,犹生之年矣。
  
  慷慨赴死,视死如归。
  陈天华用生命写就的谆谆嘱托,告诫来者:
  
   今日之中国,主权失矣,利权去矣,无在而不是悲观,未见有乐观者存。
  
   人皆以爱国为念,刻苦向学,以救祖国。
  
   坚忍奉公,力学爱国。
  
   去绝非行,共讲爱国,更卧薪尝胆,刻苦求学,徐以养成实力,丕兴国家,
  则或可以不亡。
  
  据记载,当陈天华的灵柩运抵长沙时,全城万人送葬,成为一次巨大的政治示威。前有谭嗣同引颈血溅京城菜市口,此有陈天华纵身投入东海大森湾,爱国志士,以身殉国,以死抗争,何其悲壮!生命绝唱,换取民众觉醒,何其震撼!“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中华自古多壮士,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之日,英灵安息之时,后辈当努力!
  
  
  《<民报>发刊词》
  
  作者孙中山,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人。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17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因推翻了2000年的封建帝制,故有“中国民主共和之父”之誉。
  《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日本东京。
  孙中山署名在《民报》上发表3篇文章,《发刊词》为其一。
  《发刊词》谈民论报。以“民”字为主,首次提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并指出:“是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以它们为中心进行革命宣传,是《民报》的宗旨;集中论“报”,认为报刊可以起到“舆论之母”的作用,“缮群之道,与群俱进,而择别取舍,惟其最宜”。
  
   翳我祖国,以最大之民族,聪明强力,超绝等伦,而沈梦不起,万事堕坏;幸
  为风潮所激,醒其渴睡,旦夕之间,奋发振强,励精不已,则半事倍功,良非夸嫚。
  惟夫一群之中,有少数最良之心理能策其群而进之,使最宜之治法适应吾群,吾群
  之进步适应于世界,此先知先觉之天职,而吾《民报》所为作也。抑非常高新之学
  说,其理想输灌于人心而化为常识,则其去实行也近。吾于《民报》之出世觇之。
  
  渴望民族早日觉醒,祖国走向强盛;对《民报》寄予殷切希望,表明自己的办刊思想。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为邹鲁所辑。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组织和发动了武装起义,进攻两广总督署,失败,喻培伦、林觉民等一百多人牺牲,后经广州人民将七十二具烈士遗体葬于市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921年12月,孙中山应邹鲁之请作此序,痛悼英魂,抒发救国之志。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灭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
  始有墓碣之修建;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记载而语焉不
  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
  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痛悼先烈,激励来者;崇敬之心、怀念之情、痛惜之感溢于言表。
  
  《遗嘱》:
  
  1925年2月24日孙中山于病危中笔记定稿,3月11日签字,12日孙中山长逝。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
  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
  《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
  召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据记载,孙中山弥留之际,“惟闻不连不断之声音为:‘和平、奋斗、救中国’数语”,《遗嘱》中已将断续之语透彻表述,而先生一生所奔走的也正是这“和平、奋斗、救中国”。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孙中山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政治上也为后继者留下珍贵遗产。他亲自创办了中山大学。在中国,许多城市的道路和公园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中国民主共和之父”永垂不朽!
  
  
  《<中国女报>发刊辞》
  
  作者秋瑾,女,原名秋闺瑾,字璿卿,又字竞雄,号旦吾,又号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
  她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
  1904年夏,只身留学日本,创办《白话报》。
  归国后,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复加入同盟会。
  创办《中国女报》。
  1907年,接任大通学堂督办。意欲举事起义,因事泄,于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31岁。烈士忠骸葬于西湖之畔。
  孙中山赠之为“巾帼英雄”。
  遗著有《秋瑾集》。
  仅办两期的《中国女报》1907年创刊于上海;《发刊辞》则存留人间,为后人传诵。
  
   欲结二万万大团结于一致,通全国女界声息于朝夕,为女界之总机关,使我女
  子生机活泼,精神奋飞,绝尘而奔,以速进于大光明世界;为醒狮之前驱,为文明
  之先导,为迷津筏,为闇室灯,使我中国女界中放一光明灿烂之异彩,使全球人种,
  惊心夺目,拍手而欢呼。
  
  擎妇女解放之旗帜,吹妇女翻身之号角。旌旗猎猎,喇叭声咽。擎旗吹号者,鉴湖女侠秋瑾。
  
  《致徐小淑绝命词》:
  
  1907年,秋瑾与徐锡麟分头准备在浙江、安徽两省举事。联络金华、兰溪等地会党,组织光复军,推徐为首领,拟于7月6日皖、浙同时起义。徐因刺杀恩铭未遂而牺牲,金华会党被破获,秋瑾也不幸被捕,从容就义。就义5天前,秋瑾写下绝命词,寄给自己的学生徐小淑。
  
   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日暮途穷,徒下新亭之泪;残山剩水,
  谁招志士之魂?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干净土;好持一杯鲁酒,他年共唱摆崙(拜
  伦)歌。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壮志犹虚,雄心未渝,
  中原回首肠堪断!
  
  生死绝唱,写得如此雄健奔放,质朴深沉,无愧于一代豪杰女侠。
  据记载,被捕后经三次过堂审讯,秋瑾未作任何口供,仅挥毫而书:“秋风秋雨愁煞人”7个大字。如此悲愤,不为女儿身,只为报国不成,壮志未酬,“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秋瑾慷慨就义,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的数篇作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特别是在小说《药》中,革命者夏瑜正是以秋瑾为原型(夏与秋,瑜与瑾相对)。鲁迅旗帜鲜明地赞扬了以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大义凛然的革命气概,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疯狂镇压革命的狰狞嘴脸;同时对以华老栓夫妇为代表的一些群众的遭遇表示了同情,而对他们的麻木、迷信又表示了不满和悲愤。
  秋瑾留给后人的思考是悠远而深刻的。
  她是国人精神家园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至今闪耀着时代光芒。
  
  
  《鉴湖女侠秋君墓碑》
  
  作者柳亚子,原名慰高,字安如,改字人权,号亚庐,再改名弃疾,字稼轩,号亚子。江苏吴江人。
  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
  以诗扬名于世,著有《磨剑室诗词集》、《柳亚子诗词选》。
  鉴湖女侠,即秋瑾。1907年7月罹难,翌年,其挚友徐自华在安葬秋瑾时曾写下《鉴湖女侠秋君墓表》,后秋瑾墓被拆平。1912年第二次建墓营葬,柳亚子写此碑文。
  此文分两部分。
  前部分是碑文。主要记叙秋瑾烈士两次墓葬的经过。
  后部分是铭文。简述烈士生平。
  
   其辞曰:会籍峨峨;勾践所宅;十载卧薪,千秋采葛。猿公好剑,越女是传,
  于皇秋君,笃生其间。神州陆沉,胡运愈皕,天下兴亡,匹妇有责。撤环仗剑,
  遵海而东;贤豪荟萃,风虎云龙。询谋佥同奇勋将集,爰求死士,奋身虎穴。
  犄角者谁?动浦桓桓;如何军覆?乃剖厥肝。猿鹤兴悲,鸱枭毁宅;秋雨秋风,
  歼我良杰。轩亭既殉,西泠是葬;白马索车,临风悲怆。胡道无厌,酷及九原;
  丰碑既仆,墓犁为田。孤山云黯,圣湖水清,行人过此,涕泪纵横。天道循环,
  无往不复;皇汉中兴,强胡自仆。素旗丹旐,君来自湘,湖山还我,日月重光。
  玄宫永閟,令闻不灭,于万斯年,视兹贞石。
  
  以四言诗的形式,吟咏烈士;有《离骚》遗韵,悼我英灵。寄予怀念、敬慕之情。
  
  
  《中国万岁 民立万岁》
  
  作者于右任,原名伯循,字诱人,曾用名刘学裕、原春雨,笔名“神州旧主”等。陕西三原人。
  国民党元老。又有“元老记者”之称。
  以书法见称于世。
  这是于右任1910年10月11日为《民立报》所写的发刊词。
  发刊之日,恰逢庚戌中秋节。作者描写了萧瑟凄清的秋景,暗喻清末社会的氛围;以“晚节黄花”作比,表明《民立报》应坚守的节操;引屈原《离骚》诗句“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自抒心志:为了直言而不惧怕罹祸。
  认为“有独立之民族,始有独立之国家;有独立之国家,始能发生独立之言论”。
  指出“言论也,民族也,国家也,相依为命,此伤则彼亏,彼倾则此不能独立者也”。
  《中国万岁 民立万岁》一经发表,便有“鸿文巨著,美不胜收”之誉。
  
  
  《致全中国国民书》
  
  作者禹之谟,字稽亭,湖南湘乡人。
  早年随湘军参加中日甲午战争。加入同盟会,任湖南分会会长。曾发动万名学生为烈士陈天华、姚宏业灵柩运回长沙安葬受到阻挠而举行游行送葬。因反对清政府加征盐税,而被捕,被绞杀。
  这是禹之谟被害前三天所作的一封遗书。
  叮嘱狱中同胞:
  
   身虽禁于囹圄,而志自若。躯壳死耳,我志长存。
  
  告诫后世同胞:
  
   其善为死所,宁可牛马其身而死,甚勿奴隶其心而生。
  
  热血铸就,流传千古。
  
  
  《起义前别父书》
  
  作者方声洞,字子明,福建侯官(今福州)人。
  曾留学日本,参加义勇队;同盟会会员。1911年回国参加广州起义,饮弹牺牲。
  3月29日起义,前夜,方声洞写信与父诀别。
  
   事败则中国不免于亡,四万万人皆死,不特儿一人;如事成则四万万人皆生,
  儿虽死亦乐也。
  
   男儿在世,不能建功立业以强祖国,使同胞享幸福;奋斗而死,亦大乐也。且
  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
  
  舍身为国,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成千古绝唱。
  
  
  《与妻书》
  
  作者林觉民,字意洞号抖飞,福建闽侯(今福州)人。
  早年留学日本,与革命党人林文、林伊民为“三林”。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罹难前三天的夜间,一纸家书予妻子,慷慨悲壮绝命词。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原天下有情人
  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
  士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幼之
  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
  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舍身为天下人,慷慨悲壮。
  
   吾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
  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
  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
  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
  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
  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离情别恨,令人动容。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
  (觉民之长子)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
  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
  在也,甚幸甚幸!
   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诀别嘱托,情深意切。
  “无情未必真豪杰”。诀别之言豪放而婉约,自道衷肠,往复回环,催人泪下。
  
  
  《<梦谒母坟图>题记》
  
   作者黄侃,字季刚,湖北蕲春人。
   早年有志于反清革命,东渡日本后,追随孙中山,参加了同盟会。回到家乡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后专事教学,为大学教授。
   《梦谒母坟图》是诗人、画家苏曼殊根据黄侃梦中拜谒母亲坟茔的情景所绘,当时,黄侃因反清革命而流亡日本,与苏曼殊同住在东京同盟会《民报》社里。黄侃为画作此文。
  
    乘拨逆蕲水而上,可百三十里,溪水清泊,平掸弥望。有水自东来会,是为
  白水。其右有市,名曰包茅。对溪孤山,蕚然高举,峭不可上,则螭堆也。
   山麓精庐,云洗心阁。寒泉步徛,所在深窈。渡此以上,堤绵半里,松桧滲映,
  中有豫章,缭以周垣,扶疏四布,干可十围。与溪西一树相直;奚是三百年物。
   堤内广陂,扶渠满中。小渚二三,杂植槐柽。循池东走,得黄氏祠墓。前直螭
  堆,若树重表。黄氏始自江西,占籍此地,有信甫是其初祖。乡人谣俗,以人表地。
  及其自署,乃云螭堆黄氏。盖山水清邃,错以腴壤,良宜聚族而居者矣。
   先人相宅,在山之阴。前有三丘,駊騀相属。右为章丘,亡母周孺人墓在焉。
  面西背东,水出其北。白石为莹,墓崇三尺。陇首长松,高可二丈,下覆冢兆,有
  如羽盖。升虚反望,便见吾家。
   墓下田舍庳隘,藉以守冢。山田数亩,有圃有池。其前溪袤十里,琁环可睹。
  侠溪远阜,青苍致天。临溪一面,重献峻峭,与螭堆齐。自尔而下,堤皆树柳。墓
  前单椒,斗入溪胁,堤则尽矣。
   先时卜葬,神灵听从。意母之潜魂,睠怀旧地,茕茕孤子,可以朝夕顾守斯坟。
  曾不几时,违患远游。既流窜东夷,恐遂不得反乡里,上先人冢墓。一旦溘死,复
  不能依母泉下。宵中魂梦,恒来是丘。既寤悲伤,至于昒旦。因请沙门曼公缋为是
  图,粗存较略,藉用寄思。但望之匪遥,远则万里。《诗》曰:“岂不怀归?畏此罪
  罟!”每念斯言,所以零涕沾衣者也。
  
   故乡的山山水水,故乡的一草一木,出现在梦里,复制在笔下,寄托游子的浓浓乡情。
   游子,他乡,故乡,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特定环境下的思乡之情更强烈。
   构思别致精巧,文笔清疏淡雅,词句简练生动;情感真挚深沉。
   用字多生僻,不足取。
  
  
   《绝笔书》
  
   作者钟明光,字达权,广东兴宇人。
   窃取中华民国大总统之职的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丧权辱国,全民共讨袁贼。而广东军阀龙氏弟兄济光、觐光却无耻地支持袁贼,并举行提灯会,庆祝二十一条的签订。同盟会会员钟明光愤怒至极,决心暗杀龙氏弟兄以儆戒反动派。临行前写下《绝笔书》,欲以血肉之躯殉国。
   《绝笔书》历数龙、李(国筠)之罪,愤激之情,溢于言表;发出“不愿生为亡国之奴,但愿死为大汉之厉鬼”的呐喊,凛然正气凌云;言“惟念家有白发老母,年登古稀,儿女尚幼,仰给需人,特恐就义之日,犹有家散之虞”,令人潸然泪下;言“坚持暗杀方针,以颈血溅敌人于五步之内,兹民心大醒,痛恨袁贼,振臂一呼,必云合而响应,又何虑吾党之不成功也!”令人热血喷张。
   诚可谓血性男儿,为民讨贼,何惜区躯?
  1915年钟明光被俘英勇就义。
  
  
   《护国军出师誓告国人文》
  
   作者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后改名锷。湖南邵阳人。
   因辛亥革命和反袁护国运动而名垂近代史册。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明令承认帝制,准备在元旦正式即皇帝位。12月25日云南独立,1916年元旦成立军政府,蔡锷出任护国军总司令。蔡锷率师出征前夕发布此盟誓文告:
  
    袁为不道,窃号自娱,言念国危,有如朝露。锷等不忍神明之胄递降舆台,更
   惧文教之邦永沦历劫,是用奋发,力任驱除。首事不过兼句,风声已播全国,具见
   时日之痛悉本禹人心,差幸疾风之节犹光于天壤。惟是衰崩栋折,讵一木能支,定
  倾扶危,将群材之是赖。锷等回天力薄,返日心长,不惜执挺效挞伐之先,所冀鼓
  桴有声应之助。乃如党分洛蜀,疑有异同,地判越秦,不无歧视。或谓伯符有坐大
  江东之势,抑恐敬业存觊觎金陵之心。凡此疑似之辞,虑不免于谗口之间,窃为是
  惧,用敢披沥肝胆。谨布誓词,以告国人,并自申警。
  
  以下为四条政治主张。
   所谓盟誓,“盟者,明也”,“约信为誓”,意在自剖心迹,相互告诫和约束。
   蔡锷出征前夕,自申警誓,忠心谋国,志在讨袁,铮铮之言响彻中华大地。
  
  
   附八股文
  
  关键词:八股文
  
  清代讽刺小说家吴敬梓,因以反对科举和功名富贵为主题的《儒林外史》而闻名于世,他曾概括地说,汉以贤良方正开科,唐用诗赋取士,两宋拿理学家做官,明清则使用时文八股考举,这大体是不差的,也是有历史根据的。
  八股文便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
  这种专讲形式,缺乏内容的文章,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字数有一定的限制(一般在550字、650字、700字),作文者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
  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而称八股文。
  
   《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
  
   作者是清初的尤侗。这是一篇游戏文字,此题出自《西厢记》。
  
    想双文之目成,情以转而通焉。
    盖秋波非能转,情转之也。然则双文虽去,其犹有未去者存哉!
  张生若曰:世之好色者吾知之,来相怜去相捐也。此无他,情动而来,情尽
  而去耳。钟情者正于将尽之时,露其微动之色,故足致人思焉。有如双文者乎!
   最可念者,啭莺声于花外,半响方言,而今余音歇矣,乃口不能传者,目若
  传之。
   最可恋者,衬玉趾于残红,一步渐远,而今相尘灭矣,乃足不能停者,目若
  停之。
   唯见潆潆者波也,脉脉者秋波也,乍离乍合者,秋波之一转也。君向未之见
  也,不意于临去遇之。
   吾不知未去之前,秋波何属,或者垂眺于庭轩,纵观于花柳,不过良辰美景,
  偶尔相遭耳。独是庭轩已隔,花柳方移,而婉兮清扬,忽徘徊其如送者,奚为乎?
  所云含睇宜笑,转正有转于笑之中者,虽使靓修胪于觌面,不若此际之销魂矣。
   吾不知既去之后,秋波何往,意者凝眸于深院,掩泪于珠帘,不过怨粉愁香,
  凄其独对耳。惟是深院将归,珠帘半闭,而嫣然美盼,似恍惚其欲接者,奚为乎?
  所云眇眇愁予,转有转于愁之中者,虽使开羞目于灯前,不若此时之心荡矣。
   此一转也,以为无情耶?转之不能忘情可知也。以为有情耶?转之不为情滞
  又可知也。人见为秋波转,而不见彼之心思有与为转者,吾即欲流睐相迎,其如
  一转之不易受何!
  此一转也,以为情多耶?吾惜其止此一转也。以为情少耶?吾又恨其余此一
  转也。彼知为秋波一转,而不知吾之魂梦有与为千万转者,吾即欲闭目不窥,其
  如一转之不可却何!
   噫嘻!招楚客于三年,似曾相识;倾汉宫于一顾,无可奈何。有双文之秋波一
  转,宜小生之眼花缭乱也哉!折老僧四壁画《西厢》,而悟禅恰在个中,盖一转者
  情惮也。参学人试于此下一转语。
  
  据说此文曾受到当朝天子的赞赏。毕竟是游戏文字,可资一笑。
  
  
   《西子》
  
   作者是以朴学见称的俞樾,实为罕见。此题出自《孟子。离娄下》,中有“西子蒙不洁”,俞樾敷衍成绮文。
  
    西子者,国色也。夫色如西子茂矣、美矣,蔑以加矣,亦千古奇女子哉!
    且自“螓首”、“蛾眉”一诗,为千古赋丽人者之祖,自此以往,“彤管”争芳,
   “绿衣”竞宠矣。
    然而佳人难再,亦如国士无双,彼美人兮不御铅华,自成馨逸,一朝选在君王
   侧,今日并为天下春,其惟西子欤?
    今夫天下,多美妇人,自昔云然矣。褒姒在周,抑何善笑;骊姬入晋,更乃工
  啼。丽矣乎?曰:丽也。然而芳尘已远,不知胡地胡天。楚王幽梦,幸神女于巫山;
  屈子远游,聘宓妃于洛浦。艳矣乎?曰:艳也。然而词客寓言,未免疑云疑雨。
  
   八股时文能够写得颇有情趣,亦很难得。
  但是,凤毛麟角的可喜可观者难以挽救八股文寿终正寝的命运,个别士人的偶尔笔触,个别才子的一时逸兴,终至成为历史的绝响。
  (待续)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