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经典散文 > 散文鉴赏 > 中国散文(续3)

中国散文(续3)

散文
时间:2013-04-01 08:22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郝哥点击:
        

  第三章 诸子散文
  
  产生时代较早的诸子散文,对中国后世散文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意在说理,讲究修辞技巧,注重语言锤炼,并多运用寓言故事和史事传说等,诸子百家,群星璀璨,盛况空前。
  
  
  第一节 《老子》
  
  《老子》又称《道德经》或《德道经》,是一部言简意赅的哲学名著。上下两篇,81章:《道经》37章,《德经》44章,计5000余字。《老子》在先秦诸子中,是宣扬道家的最重要的著作,它文字简约,内容丰富,涉及对宇宙、人事各个方面的认识,其中包含着极为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它倍受后人的推崇,是目前被译为外文最多的中国典籍。
  总体说来,《老子》对于人治,甚至对于文化,都抱着否定的态度,认为理想的生活是清静无为,复返自然。
  相传《老子》是老子所作。老子,名聃,春秋时楚国人。曾任周王室的史官,孔子到周,曾向老子问礼。后来周朝衰微,老子西行,著书“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德经》是他晚年时应人所请创作的,有些内容后人做了修订。东汉以来,老子被道教奉为教主(太上老君或道德天尊)。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什伯之器,很多种器具。舆,指车。甘其食,甘,以。。。。。。为甘,以他们所吃的为好吃。
  这是《老子》的社会理想,就是回到原始的淳朴的社会,即所谓的归真返朴。
  作家陈村说:
  “老子对多数人来说,最脍炙人口的是“小国寡民”的乌托邦楼书。
  国小,民寡,就地生根开花,安享土地、季节和生命。其虚拟的幸福感,两千年来一直是俗世生活中温暖的向往。”
  俗世情缘,俗世温暖,能够安放心灵的家园?钢筋水泥的阻隔,短信、QQ的往复,让地球村落的人们,行色匆匆,皆为路人。
  老子的“小民寡国”渐行渐远。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
  抱之木,始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
  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泮,分开。微,细碎。毫末,毫毛的尖端。累土,堆积土。
  为于未有,治于未乱,这是一种辩证的观点。老子谆谆教导人们做事应当慎始慎终,防微杜渐,审慎地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颇有见地。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信,真,确实。信言不美,反映事物真实的语言不一定华美;美言不信,中听的话不一定真实。这绝对是知人论世,发人深省,砭人筋骨,催人向上的论断。
  这样的道理,如今的人不是不明白,可又有多少人能够听信言或说信言呢?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桓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桓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
  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如此壮怀激烈,掷地有声之辞,出自温文尔雅,谈玄论道的老子之口,让人们想见老子刚硬,食人间烟火的另一面。
  今人解读老子及其学说,莫衷一是。台湾著名经济学家、政论家柴松林为著名漫画家蔡志忠的漫画集《老子说》作序,所言颇有见地:
  “老子说一个真正的智者,他不仅教人表现柔弱、愚智,更教人无为、无我、居下、退后、清虚、自然。。。。。。他的思想很难叫人接受,因为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外表,而老子却看到了内含;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正面,而老子却看到了反面。老子的思想扩大了人类文化的广度,增加了深度和韧性。在这个科学发达,物质丰裕的社会,人们的生活不但不能满足,反而觉得精神空虚和痛苦。继续追求物欲的结果,使竞争剧烈,环境破坏,甚至于连这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空间——地球,也不再适合人类居住。老子反对无止境追求物欲的满足,讲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升;反对以人为的方式扭曲,主张体法自然;正是化解今日危机的良丹妙药。”
  
  
  第二节 《论语》
  
  《论语》是孔丘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与谈论。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材料。
  《论语》篇幅简短,每章大都二三十字,百字以上的很少。
  其说理论文明确,思想感情丰富,意义深刻,生动含蓄,表现出相当高的艺术性;在语言运用上,自有它的独创性。
  在单纯记录孔子和他的门徒的言辞中,有一些形象性的句子,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赞美了坚贞不拔的性格;“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是励志的名言;着重说明学习的态度,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着重说明学习方法,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书中这些简短而含意深刻的句子,信手拈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弟子3000人,有杰出成就的70余人。孔子少年家贫,从事过多种为当时人鄙视的职业,但他勤奋好学,不耻下问,成为博学多能的专家。他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终不为世所用。他整理了古代典籍《诗》《书》《礼》《乐》《春秋》《易》,对文化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被后人尊为“圣人”,受人景仰,影响至今。
  孔子极力提倡一个“仁”字,——“仁”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的最高境界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他的学术思想、政治思想和一生活动,主要见于《论语》中的记载。
  《论语》里面写孔子,写出了一个思想深沉、举止端方的大哲学家、大教育家的形象;写他的门徒子路,写出了他的直率、卤莽、刚烈的性格;写颜渊,写出了他的沉默好学和安贫乐道;写子贡、曾参、子夏等,也能给人清晰的印象。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果卫君要他治理卫国,他首先做些什么,孔子告诉他:“正名。”子路就说:“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孔子立即教训他:“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接着就讲了“正名”的重要。这里写了他们师生之间的互相讨论问题,同时也表现了子路的鲁莽和直率。
  又有一次,孔子发感慨:“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欤)?”子路听了很高兴。孔子就此批评他:“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孔子发感慨的几句话,有抒情的意味,表现了他不得志的心情。他说能够跟从他浮海的只有子路一人,说明他很了解子路的性格。最后又批评子路好勇,又表现了他对门徒的关心和谆谆教诲。
  
  长沮、桀溺耦(二人同耕)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
  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
  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
  从辟世之士哉?”耰(耕作)而不辍(停止)。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
  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这里不单单是在写孔子和他的门徒了,还写了与他们持不同意见的人物,长沮、桀溺是隐士,孔子路过他们耕田的地方,让子路去问渡口时,长沮冷冷地而又意味深长地回答一句:“是知津矣”,意思是说你们这帮到处走来走去的人,还不知道渡口?桀溺还劝他们不如干脆逃避现实。长沮、桀溺对孔子的冷淡态度,只用“耰而不辍”四个字很简练地勾了出来。孔子听了他们的话后在情绪上的反应,用了“怃然”二字,接着说了几句感慨颇深的话,说他不能逃入山林,和鸟兽同居,他不愿意离开人群。孔子怀抱着救世的心情栖栖遑遑,可是不见任用,遇到长沮、桀溺一流人时,是有一些迷惘的情绪的。但他终究不愿和他们一样去“辟世”。孔子的孤独于世可见一斑。
  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现实下面两种思想的斗争,有着丰富的社会意义。
  
  《荷蓧丈人》:
  
  《荷蓧丈人》中,荷,肩负,背;蓧,竹器。荷蓧丈人是乱世中的隐者,他讽刺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曾被做为“批孔”的证据,对于子路跟着孔子周游列国而不从事农业,表示了不屑与不满——“植(与置)其杖而芸(同耘)”,与前文的“耰而不辍”,异曲同工。他看重体力劳动和农业生产,显然比“空谈”政治的孔子高明了许多。
  但孔子认为,自己从事政治活动,是对人君应尽的责任,尽管自己已经知道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实现,可是也不肯洁身自好而离开政治,用子路的话说:“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孔子郁郁不得志,但他与弟子们讨论更多的是治理国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少见的长篇,有300余字,在孔子与弟子们的对话中,孔子赞同曾皙的志向,——“我与点也”,点,即曾皙。其实,这正是孔子所孜孜追求的理想世界: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我们读这一段,是不是如坐春风?暮春三月,穿上新做的春装,在这个大地初融,万物复苏的时节,陪同五六个成年的朋友,带上六七个孩子,大家一起去刚刚解冻的沂水里,把自己洗涤得干干净净,再到沂水旁的舞雩台上,浴着春风,将自己融汇进去,与天地在一起,共同迎来一个蓬勃的春天,最后,一路唱着歌回来。多么的圣洁与浪漫!
  舞雩,求雨的坛,行“雩祭”时,有巫人在坛上歌舞,故称舞雩。“浴于沂,风乎舞雩”,7个字就生动表现了孔子的“亲亲”“仁民”“万物各得其所”的政治理想。
  当孔子问到曾皙的时候,他正在鼓瑟,“鼓瑟稀”,他在稀疏的琴声中思索,这有些象我们今天在电视的谈话类节目中听到的背景音乐;“铿尔,舍瑟而作”方回答老师的问话。不足10个字的描绘,曾皙从容,潇洒的情态便跃然纸上。同时,反映了孔子与弟子们间的对话,是如此的轻松和谐,弟子可以畅所欲言,并且,可以无拘无束。
  
  《季氏将伐颛夷》:
  
  《季氏将伐颛夷》文章开头,孔子先下判断,说明颛臾的不当伐,然后判定冉求他们不能制止季氏凶暴行为所应负的责任,最后,深入一层,提出原则,讲清利益,阐明主张,指出季氏内忧之所在,写来极富有层次。文中引用古语成语,运用譬喻,都足以增强说理的力量。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成为千古名言。
  “即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成语至今仍在沿用。
  
  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可以看做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评论,它对历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有着重大的影响。
  《诗》,指《诗经》,孔子劝人学诗,并讲了诗的作用。他完全从功利的角度去论述,可见孔子的“用世”是全方位的。
  孔子讲的是高层次的。退而求之,读《诗经》应在于陶冶心灵,怡情养性。独善其身,方能兼济天下。世风日下的今天,真正救赎的不是世人,恰恰是我们自己。
  
  
  第三节 《墨子》
  
  作者墨子,名翟,鲁国人(有说宋国人的)。战国初期的大思想家。墨家的首领。其主张约10个条目: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墨家生活刻苦,注重实行,在先秦诸子中是比较接近平民的。
  《墨子》这部书,据《汉书》记载,原共收文章71篇,现在的本子分为15卷,共收《亲士》《修身》《所染》《法仪》等53篇。大致为墨子、墨子弟子及其后学所作。
  
  《尚贤》:
  
  文章从“尚贤”起论,次论“尚贤之法”,再论“用贤之法”,最后总结“尚贤”是“政之本也”。
  墨子说:“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治薄。”
  墨子认为,要得到“国家之珍”“社稷之佐”的贤者,就要象对待“善射御之士”一样,“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又认为,要使国家富强,人口众多,关键是提倡做贤人,并尊重贤人。
  墨子提倡,重视实际经验,要在实践中去检验理论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文章不求文采,语言质朴无华,但逻辑性极强。
  
  《非攻》:
  
  《非攻》有上中下三篇。非,非难或反对;攻,攻伐或侵略,非攻,反对侵略别的国家。
  在墨家学说中,“非攻”占重要地位。墨子及其弟子不但从理论上宣扬,并在行动上致力于“非攻”。《公输》篇中记载的制止楚国攻宋一事就是例证。
  战国时期,各国争城夺地,战争频仍,社会混乱,民生困苦;墨子提出“非攻”的主张,而且不计较个人的利害,为实现自己的主张而奔走呼号,是值得肯定甚至是钦敬的。
  《非攻》上篇是很有名的论辩文,主旨在于揭露攻国的不大义,并且指出赞成攻国的言论是荒谬的。文章从最容易懂的事(入园圃,窃桃李)说起,层层(五层)深入,节节进逼,以论证攻国的行为大不义;并谓天下君子只知反对小不义,不知反对大不义。更进一步,以杀人之事为例,证明攻国杀人最多,故为大不义;而天下君子,却以大不义为义。然后,以不辨黑白不辨甘苦为喻,驳斥赞成攻国者的荒谬。
  这种反对不义战争的主张,实际反映了春秋战国之际,小生产者反对破坏生产,要求保障财产和人身安全的愿望。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在驳斥相反意见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大道理由小事引起,用类推的方法发人深思。论点鲜明,推理严密,使人心悦诚服。论辩富有逻辑性,行文恳切动人的墨子之文,在诸子散文中,独标一帜。
  
  《公输》:
  
  《公输》是记载墨子以实际行动贯彻他的“非攻”主张的一篇动人的故事。
  善于制造奇巧器械的公输盘为楚国造了用来登城的云梯,楚国将要攻打宋国。墨子听说后,急忙从鲁国出发,十日十夜抵达楚国郢都,用道义去说服公输盘。他连设三喻:舍文轩而窃敝舆,舍锦绣而窃短褐,舍粱肉而窃糠糟,指责楚王蓄意攻宋的不明智;同时,他又与公输盘较量攻守之术,告以宋国早有防御准备,用实际行动迫使楚王不得不放弃用兵。
  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的责难,如发连珠箭,让公输盘无法招架;墨子用具体事例做比喻,说明楚国地大物博,全无攻宋的必要,迫使楚王不得不愧而称是;楚王恃强凌弱的野心未死,墨子便与公输盘较量双方的实力,并揭穿公输盘的阴谋,迫使强敌敛手,达到止楚攻宋的目的,全面深刻地表现了墨子的才智与勇敢和反对攻伐的精神。
  文中“然臣之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二句格外铿锵有力。
  墨子不单是“口头上的巨人”,从理论上反对战争,同时,是“行动上的大丈夫”,准备实力,从事防御,两手都硬。清人俞樾说:“墨子。。。。。。惟(只因为)非攻,是以讲求备御之法。”实为中肯之言。
  鲁迅的《故事新编。非攻》就是用这段故事为基本内容再创作的。
  
  
  第四节 《孟子》
  
  《孟子》七篇是孟子自述其主张及其门徒万章、公孙丑等记述孟子的言行。
  孟子(公元前370——前289年左右)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相传为孔子的四传弟子,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是战国时期儒家最突出的代表。孟子中年起游历各诸侯国,希望他的政治主张能够实施于现实生活,但终不被用。晚年退居故里,与门徒讲学终老。他一生致力于阐扬孔子的思想,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被称为“亚圣”。
  孟子曾游说梁(魏)惠王,惠王不能用;又游说齐国,仕齐为卿,但齐宣王也不大听信他的话。他又离开齐国,出游滕、鲁等国。那时各国都在讲究变法革新,富国强兵,合纵连横,相互攻伐,而孟子却是讲“唐虞三代之德”,不合时宜,难以满足当时统治者的要求,他就“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渴望得到统治者的任用来施展他的抱负,因此他每到一个国家,不管国君爱听与否,总是反复宣讲他的“仁政”。当他知道这个国君无意用他时,他也决不肯为了趋附权势而有所迁就,就怅然离开。——通过孔子与孟子的境遇,我们看到中国古代文人的窘困: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必须依附权势,必须得到国君的赏识。难能可贵的是,孟子对国君采取了一种傲然视之的态度,为中国古代文人保持了最后的尊严。他离开齐国时,住宿在齐国的昼邑,齐国有人想替齐王来挽留他,在他面前端坐和他谈,他不答话,靠在几上瞌睡。客人怪他,他就引了鲁缪公对待贤者子思的故事,责客人没有劝齐王使他得行其道。他在昼邑住了三晚,迟迟不行,看到齐王没有追他,他才“浩然有归志”。孟子离去的背影,让人品出千百年来中国文人所经历的沧桑。
  在下面这段(“孟子将朝王”章)中就描写了孟轲怎样对待国君召见他的情形: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将)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
  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到,去)朝。”
  明日,出吊(吊丧)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对曰:“昔者有
  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我不识能至否乎?”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
  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以下写景丑说他不“敬王”,他就说了“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的一番道理。孟轲为了保持他要做的那种“不召之臣”的尊严,决然不先去见王;孟仲子的小心谨慎,宛转陈辞,作为陪衬。
  从这样的描写,可以看出孟子是一个有火性的傲然儒者,与《论语》中所表现的孔子性格迥然不同。
  
  大丈夫在旧中国是品德高尚,节操俊迈者的尊称,而孟子所追求的大丈夫的优秀品质是: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
  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由此观之,今天,能够称之为“大丈夫”的又有几人呢?
  而孟子为何能够做“大丈夫”?他告诉人们: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他又告诉人们: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
  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这股浩然之气,不仅塞于天地之间,更流转在中国古代杰出文人之间,由司马迁到苏辙到文天祥,生生不息。
  
  《孟子》中有一些比较精细的刻画,如它写孟轲见到梁襄王后,谈他的印象:“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画出了一个庸才的君主,同时注入了孟轲憎恶的感情。写陈仲子:“居於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而后耳有闻,目有见。”一个具有怪僻性格的“廉士”形象活现纸上。
  为了坚持和宣传他的观点与主张,孟轲免不了要经常展开激烈的争辩。他在论辩中,感情充沛,却常能耐心分析,掌握对方心理,善于引导对方的思路,婉转说来,一步一步逼紧,最后让对方在他的引导中不能不顺从他的意见,并使人心服。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到)楚游者,比(及)其
  反(返)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绝交)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巳(停职)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没有从正面向齐宣王说教,而是从侧面,设事例,请对方作答,最后导入治国正题,齐宣王虽不悦服,亦无词以对。孟子的善辩及辩论方法的不拘一格可见一斑。
  
  在“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章中,齐宣王问齐桓、晋文的霸道,孟子说孔子之徒不讲霸道,还是讲王道吧。齐宣王又问怎样才能“王”(统一天下),孟子回答只要“保民”就能“王”。齐宣王问像他那样的人可以“保民”吗,孟子回答说“可”,又举了一些事例引到行“仁政”的问题上去,反复地说明行“仁政”没有什么难处,只要行“仁政”就可以“王”。
  文中所举的事例亲切、生动,能结合齐宣王的实际;所设的比喻浅显、确切,容易为对方接受;所用的语言明确、犀利,说服力强,终于说服了齐宣王,也把自己的政治主张正面地提了出来。
  这样的地方不独表现了一个富有机智和辩才的大思想家的形象,而就文章而言,也写得曲折尽情,波澜壮阔,处处引人入胜,处处能够打动对方。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这是孟子描绘的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民安乐,经济繁荣的王道乐土图。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猪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数,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
  这是孟子留下的千古传诵的名言。
  气势雄健,文采富赡;议论风发,犀利明快。这是《孟子》中有代表性的政论文之一。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五十步笑百步”、“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等等,也是历来传诵的名言。孟子一贯主张仁政,争取民心,认为“仁者无敌”,认为“得其民,斯得天下矣”。他的这些见解是值得称道的。
  孟子的平民思想,在“惟上”的封建时代,难被重视。但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却如空谷足音;揭露和批判统治者:“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更石破天惊。
  
  同为儒家学说,《孟子》比《论语》有了明显的发展,使儒学的思想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最明显的是篇幅的增长,由《论语》简明质朴发展为长篇巨制,是古典散文从“章”到“篇”的过渡形式——议论文字篇幅较长的如“鱼,我所欲也”、“舜发于畎亩之中”等章,是其中的代表作。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段大家耳熟能详,是《鱼,我所欲也》中开头孟子说的话,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则舍鱼而取熊掌为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而取义,符合“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接着解释人之所以能够“舍生取义”,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辞”之心。又说人人皆有羞恶之心,又似乎在求“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这三者都是身外之物。全篇的主要意思,是说人不应当为物欲所蔽,反之,“谓失其本心(羞恶之心)”。文章逻辑性很强,由人们所容易理解的事物婉转说起,步步深入,最终揭示主旨,让人自然而然信服。
  物欲横流,为物欲所蔽,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必然吗?先人的哲思,今天还管用吗?值得研讨。
  宋时朱熹曾对此章有过解释:“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而不省察于斯焉。”
  
  《舜发于畎亩之中》的文章大意是说,穷困挫折,能够坚定人们的意志,激励人们有所作为。处境安适,能够使凡庸的国君骄慢荒怠,以至亡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提出的命题。
  文章用历史上的一些事例和人们容易理解的道理,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先举出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六人的事例,来证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层意思;再提出与这层意思紧密相连的“人恒过。。。。。。国恒亡”的道理;由此引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个结论。文章简短而紧凑完整。
  其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多为人们立论励志,抗击挫折所引用,至今熠熠生辉。
  
  《孟子》言辞多辩难游说的色彩不同于《论语》的迂徐雍容;文章词采铺张扬厉,也别于《论语》的简练含蓄。长于譬喻,书中所用不下千余。如“宋人揠苗助长”,如“缘木求鱼”,如“齐人有一妻一妾”等,设想新奇,意思深刻,至今仍十分富有教育意义。
  《孟子》散文文学性较强,是公认的散文杰作。
  汉赵歧在《孟子注题辞》中说《孟子》“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汉朝曾设有专门研究《孟子》的博士官,后来《孟子》被列入“经书”。唐韩愈对孟子大加推崇,以及苏洵、苏轼等不独在思想方面受《孟子》的影响,在文章方面也是努力学它的。
  
  
  第五节 《庄子》
  
  《庄子》现存33篇,包括内篇、外篇、杂篇三类近7万字。一般认为内篇7篇是庄子所作,其余是后人所写。这部古代道家的巨著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等的发展,影响巨大。
  庄子(大约公元前360年——前280年)名周,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蒙的漆园吏,宁过清贫的生活而不愿与王公贵族同流合污。大体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庄子属于道家学派,他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后人多称为“老庄”。他与儒家思想(如入世)截然对立,对社会持否定态度,是避世的,又是遗世的,追求一种超然物外、与道和一的精神境界。
  老庄哲学很显著得影响后代文学,一些具有反抗性格的文人如嵇康、阮籍、李白、曹雪芹等都接受了老庄思想中的批判精神,对当时社会、政治做了猛烈的抨击。但他的虚无主义思想也同时影响着他们。
  《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庄子认为世人都“沉浊”,不可以“庄语”,就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的“寓言”、“重言”等来表达他的思想。
  “寓言”包括一些神话式的幻想故事,也包括一些通常所说的寓言;“重言”是引证一些历史故事和古人的话——其中有许多是作者的假托;“卮言”是抽象的论说,有着诡奇变幻的色彩。
  这些构成了《庄子》的艺术特点。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
  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海水的翻腾动
  荡)则徙(迁移)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偕》者,志怪者也。《写》之言
  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气息,
  引申为风)者也。
  
  《逍遥游》所论的是要使精神逍遥于尘世之外,这是它起首的一段,根据神话传说,一开头就说天地的广大,鲲鹏的任意变化遨游。写出了一个十分开阔,大气的意境。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矣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
  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
  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
  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这是《秋水》篇的开端,写黄河秋天水涨时的空旷弥漫,写河伯顺流入海,望见海水浩漫无际时发出了感慨,他领悟到自己的见闻狭隘,慨叹宇宙间的“道”是“难穷”的,仲尼的知识很有限,“伯夷之义”也不足道。作者用河伯望见海水时惊叹的寓言来说明人在无边广阔的宇宙只所知的有限。这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对于儒家传统观点的怀疑与否定,包含了哲理,又有很浓厚的抒情意味。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
  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
  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这一段写庄周和惠施的心情投合以及惠施死后庄周的凄然情绪。其中引用了“匠石斫垩”的故事,30几个字,就写出匠石在和郢人的配合下表演出一个绝技,极其生动,传神。
  
  梓庆是鲁国著名的木匠,他砍树刻木做一种虎形的钟磬架——鐻,犹如鬼斧神工,庄子通过这个事例,说明主观上排除外界干扰,客观上掌握自然物性,使人的天性与物的天性紧密搅合起来,就会创造出神奇精美的艺术品。这与孟子“专心致志”的观点是相合的。
  痀偻承蜩的故事是叙说,孔子往楚国去,经过树林,见一个驼背老人用竹竿黏蝉,轻巧准确,好像从地上拾东西一样方便。孔子向老人讨教方法,并有了心得:“用志不分,乃疑于神。”精研技艺,用志不分,功成于神。研究学问,希望成功者,可以三思。
  
  庄子为文,事小而意深。
  庄子记述了卫国太师金与孔子弟子颜渊的一段谈话,用了给猿猴穿上周公的衣服和丑女效颦为例,说明礼义法度,应随时代而变化;反对孔子尊古礼,法先王的儒家观点。
  其中,“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丑女效颦,贻人笑柄,实乃千载警策。
  
  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铣没而下,蝥扬而奋吉;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
  鬼神,惮赫千里。
  
  这是《外物》中写任公子“为大钩巨缁”钓鱼的故事,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夸张的描写,绘声绘影,如在目前。
  战国时代的辞赋,到了晚期的宋玉作品中有了很精细的刻镂,《庄子》的这种描写与宋玉辞赋比较相近。散文在《战国策》有的地方描写也很出色,但它主要是描写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人物的行动等,而像《庄子》这样的“刻雕众形”,却是少见。
  “内篇”里面的《齐物论》和《大宗师》等篇抽象议论的文字较多,都萦绕着一种忧伤的气氛,其中还多迷离恍惚之辞。“外篇”中的《马蹄》《祛箧》(祛箧,偷东西)等篇,纯是抽象议论文字,但思想比较开放,文章也写得明白畅达。
  
  庄子具有诗人气质,充满浪漫主义情怀。他善于使用并创造寓言,所创造的寓言大都汪洋恣肆,无涯际可寻,想落天外,出人意表。别具一格的《庄子》,艺术性很强,构思精巧,辞藻瑰奇,文笔又变化多姿,兼有幽默讽刺意味,对后世文学有很大的影响。
  后世的许多诗人和散文家都爱学习《庄子》的风格和技巧,它的那些想象丰富的“寓言”和“重言”给历代文人以无穷的启发。在战国诸子中,《庄子》的影响是最深巨的。
  
  
  第六节 《列子》
  
  《愚公移山》:
  
  毛泽东曾经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闭幕词中,以“愚公移山”作题目,引用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激励全党和人民,英勇奋斗,排除万难,去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愚公移山”见于《列子》。
  《列子》八卷,旧说是周朝列御寇所作,不可靠。里面多有意义深刻的寓言和故事。
  愚公为了修路,带领子子孙孙“毕力平险”,“叩石垦壤,箕惫运于渤海之尾”,挖山不止,最后,感动神仙,将愚公门前的太行、王屋二山移走。
  “智叟”是反对者,“笑而止之”,认为愚公“不惠(聪明)”,他与“愚公”的名字起得大有深意。愚公说:“汝心之固(顽固),固不可彻(通)。”见出愚公对他的批判态度;下面愚公对移山为什么一定能够做到的陈述,显出了愚公不“愚”;“智叟亡(无)以应”,则智叟不“智”。天帝的帮助,移山的成功,更说明愚公所言所行不谬。
  最近有一种声音:“愚公太愚蠢了,挖什么山呀,愚公搬家,一切问题不就解决了。”
  愚公移山是在宣扬一种精神。诚然,愚公可以搬家,远离门前的“太行、王屋”二山,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太行、王屋”是绕不开、躲不掉的。面对各种困难,“一走了之”,同智叟一样,是“故作聪明”,正是愚公所要批判的。
  
  脍炙人口的“杞人忧天”的故事也出自《列子。天瑞》: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申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
  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
  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
  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
  晓之亦舍然大喜。
  
  总是担心天要塌下来,即无根据、不必要的忧虑。
  按现代医学看,这是典型的焦虑症。
  还好,杞人的焦虑症并不严重,“晓之者”的一番话,就叫他舍然大喜;而今人若是得了焦虑症,不但要寻求专家的心理治疗,还要借助药物。切记!
  
  
  第七节 《孙子》
  
  《孙子》又称《孙子兵法》,共13篇,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学著作,被中外人士举为兵书之鼻祖。
  作者孙子,名武,也称孙武子,春秋时齐国人。他避乱到吴国,著兵书献给吴王阖闾;阖闾曾任他为将。《史记》中说:吴王阖闾“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孙子》深入而具体地分析了战争的各个方面,,指出取胜的原则、条件和策略。这部著作对后代的军事学的研究以及实际军事行动都有很大的影响。
  《谋攻》中,提出谋攻的最高原则是不战而胜——“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指出战略应随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总的目的是要操必胜之权;将应善于辅君,君应避免为患于军。列举制胜之道,强调“知彼知己”。
  毛泽东曾经多次引用“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名言,来丰富他的军事理论;据说拿破仑滑铁卢失败后,得见此书,击节而叹,悔未早读,否则或能免遭失败;现代海湾战争中,美国士兵人手一册《孙子》,可见,它里面所阐述的军事理论,至今没有过时;今日日本,西方企业家,至有用《孙子》经营工商企业者,亦每每或奏奇功。
  
  
  第八节 《荀子》
  
  作者荀况,战国时赵国人。先秦唯物主义思想家,学问渊博,重视实证,著作中有不少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而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他反对迷信天命、神鬼,主张发挥人的才能,利用自然。
  《荀子》共20卷,收32篇文章。
  《荀子》绝大部分是他自己作的,内容丰富,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辩解等方面。
  《劝学》是第一篇,相当长。篇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契而舍之,朽木不折;契而不舍,金石可镂”等一些语句,历来很传诵;成语“青出于蓝”就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而来的。
  《劝学》篇阐明了学习的意义:学习增长知识,培养品德;学习的作用:学习增长能力;学习的原则:有步骤不间断地坚持学习。
  《劝学》就对待求教者应持的态度也有论述:不傲(急躁,多言),不隐(隐晦,隐瞒),不瞽(瞎眼,无观察力),谨慎从事。为师者若不自高声价,故作尊严,针对求教者具体情况,“因材施教”,仍属必要。
  在先秦诸子里,荀子特别重视学习的作用,态度恳切,说理透彻,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既使文章内容显明,也富有说服力。
  《天论》文章也很长,主要发挥荀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天行有常,人定胜天。荀子这样看待天道,为的是反对迷信,提倡自强不息,励精图治。这种重理智、重科学的思想,无疑是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说理的分析精微,如《王制》《富国》《解蔽》等篇。
  《富国》篇中,荀子以翔实的语言,严密的逻辑,推论民生富裕,生产发展和国家富足三者的关系。即使在今日,亦是不刊之论。
  文笔雄健绵密,具有独特风格;语言运用上,多用简短的排比句,整齐畅达,增强了表达效果。
  
  
  第九节 子书中的寓言
  
  除了《庄子》外,《韩非子》和《吕氏春秋》中的寓言也很丰富。
  寓言起源于民间,最早的寓言本来是民间流传的小故事,是人民的口头创作。战国时代,它被带进了上层社会,在社会各层中广泛流行起来。寓言常以成语的形式出现,而成语是长期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是历史的产物和文化的结晶。中国的成语别具风格。在《战国策》中,可以看到不论是各国的大臣或游说之士,都可以随时说出一些寓言,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最有名的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故事等。都写得很生动,意义也很深切。议论中喜用寓言,这成为了一个时代的风气。这种风气影响了一些散文家,在诸子书中,也常常用一些寓言来代替抽象的议论,作者所要说明的道理,在寓言里面形象地表现出来。
  寓言具有比喻和象征的性质,它大约有两种类型,一是动植物的拟人化,像《韩非子》中的“涸泽之蛇”和“三虱食仕”;另一种是用夸张的手法突出某一类人的某一特点,像《韩非子》中的“守株待兔”和《吕氏春秋》中的“刻舟求剑”等。
  
  鸱夷子皮事田成子,田成子去齐,走而之燕,鸱夷子皮负传(出关的符信)而
  从。至望邑,子皮曰:“子独不闻涸泽之蛇乎?泽涸蛇将徙,有小蛇谓大蛇曰:‘子
  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耳!必有杀子,不如相衔负而行,人必以我为神君也’。
  乃相衔负,以越公道而行,人皆避之,曰‘神君也’。今子美而我恶,以子为我上客,
  千乘之君也;以子为我使者,万乘之卿也,子不如为我舍人。”田成子因负传而随之,
  至逆旅,逆旅之君待之甚敬,因献酒肉。
  
  鸱夷子皮和田成子在离开齐国的流亡途中,鸱夷子皮向田成子献计,就借助于“涸泽之蛇”的寓言来说明他的计划。这个寓言反映出来在当时社会中,老实的人受人欺侮,而好用机谋的人却可以得到益处。鸱夷子皮和田成子合谋使用了欺骗的手段,因而获得了旅店主人的尊敬。而说这个寓言的鸱夷子皮等的行动,也成了一个戏剧性的故事。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
  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乃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度”是人们自己量出来的尺码,却反过来“束缚”人们,使得人们“宁信度,不自信”。文中的郑人只是“遂不得履”,而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恐怕要失去很多,所以,这则寓言至今仍有教育意义。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此故法为
  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吕氏春秋》的作者本来是用这个寓言来指责那些不管时代已经变迁,却要在新的时代中搬用旧的政治法令的保守派人物。但它的客观意义,却可以用来讽刺一切拘泥旧说和墨守陈规的人们。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后得兔。
  
  这个故事用在《五蠹》里,本来是说明“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不合时宜,但它的客观意义除了可以讽刺那些看不清环境变化而拘泥旧说和墨守陈规的人以外,还可以用来讽刺那些只知坐待时机,不肯积极努力的一流人物。
  寓言与神话传说有渊源关系,它的那种动植物拟人化和夸张性的手法跟远古的神话传说是一脉相承。《庄子》中的部分寓言,和神话传说很相近,《韩非子》中的部分寓言,也即是一些历史传说。
  战国时代许多优秀的寓言后来都广泛传诵,几乎家喻户晓,发生了很深的影响。运用寓言,寥寥几笔,勾画人物,突出性格,这种表现手法影响了后代的文学。
  
  
  附(一) 《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其创始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屈原,名平,字灵均,楚国没落贵族出身,官至三闾大夫。他力主联齐抗秦和革新政治,屡遭诬陷,被流放湘沅一带;后见郢都被秦所破,朝廷败弊,痛惜自己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遂沉汨罗江而逝。
  因国家岌岌和命运坎坷,屈原胸中郁结,愤而为诗,其代表作是《离骚》。
  汉朝时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合编成《楚辞》。
  
  《卜居》:
  
  卜居,向神灵卜问自己应该怎样处世。
  《卜居》以屈原问卜的散句开篇,中间以一连串对立设问(宁。。。。。。?将。。。。。。?)的韵语贯穿,后以郑詹尹“释策而谢”答语作结,表现了屈原廉洁正直的品行和不与黑暗现实妥协的战斗精神。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至今仍在传诵。
  而文章体式,对“设为问答,以显己意”的汉赋,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宋玉对楚王问》:
  
  宋玉是楚襄王的文学侍臣,常随其左右。文章以“对问”的形式表现了宋玉不被世人理解的痛苦,反映了他在仕途上的失意潦倒。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
  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
  弥寡。
  
  成语“曲高和寡”即出于此。原文的意思是曲调高深,能够唱和的人很少,引申为知音难觅。今天一般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够了解或欣赏的人不多。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
  冥之上;夫藩篱之鹦,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曝鬐于碣石,暮
  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也,士亦有
  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夫世俗之民,又安之臣之所为哉?
  
  《庄子。逍遥游》中有凤与鹦、鲲与鲵的意象对比,宋玉“拿来”,标榜自己:君子不可与小人同日而语。
  文章亦空灵而大气。
  
  
  附(二) 《风赋》
  
  作者宋玉,战国时楚国郢都人,楚大夫,文学家。史料不多,生平不详——他是否为《风赋》的作者,也存在着争议。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九辩》《招魂》《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以往评论文学的人,往往以屈、宋并称。
  赋,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叙事或抒情都采用铺张的描写方法,注意词句的藻饰。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想象丰富,辞采缤纷,为后来规模宏大的汉赋开辟了道路。
  《风赋》是一篇以风为描写、议论对象的小赋,把风分为“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并且作了细致的对比描写。全篇采用问答的对话方式,着意铺叙风的一般的发生发展过程和雄风雌风的区分,意在反映宫廷生活的豪奢和贫民生活的悲惨。
  文章中,楚王与宋玉初问初答。宋玉认为大王之风与庶人之风截然不同。“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一断一反诘。
  楚王与宋玉再问再答。宋玉引用成语“枳句来巢,空穴来风”作譬,说明风的气势因环境而不同。
  楚王与宋玉三问三答。宋玉描述了风的形成和一般动态后,便重点描写风一经吹入宫廷就成为“大王之雄风”,风所经历的宫苑内景,一派富丽气象:
  
  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邸华叶而振气,徘徊于
  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衡,概新夷,被荑杨。
  回穴冲陵,萧条众芳。然后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帷,经于洞房。乃得为
  大王之风也。故其风中人,状直憯凄惏搮,清凉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酲。发
  明耳目,宁体便人。
  
  楚王与宋玉四问四答。宋玉说明风一经吹入穷巷就成为“庶人之雌风”,并与“大王之雄风”紧密对照。
  风所经历的贫家小户,一派悲惨景象:
  
  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堁、吹死灰、骇混浊、扬腐余,邪薄入瓮牖,至于室庐。故其风中人,状直憞混郁邑,
  驱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中唇为胗,得目为蔑,啗齰嗽获,死生不卒。
  
  这篇小赋描写风从初起到各种强弱变化,十分细腻生动;用铺张敷陈方法及排比句式,自成一格。并且这些夸张生动的词句更是含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需要细细咀嚼,——以微辞婉转地讽谏君王力戒骄奢淫逸,切勿凌驾于万民之上,残贼天下,沦为独夫。
  不可否认,因为赋体的铺张敷陈,不免文中的字有些冷僻难读,即使是有一定古文功底的人解读起来,也需要细吟慢品,这或许就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区别。
(待续)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50%
待提高
(1)
5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