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经典散文 > 精美散文 > 准备插秧

准备插秧

散文
时间:2011-10-20 10:16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李愈芸点击: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似乎有一支如椽大笔,蘸着南风,将坡地上青青的麦垄渲染得金黄。眩目的日头下,油菜秸上饱满的荚儿忍俊不禁,菜籽吐了一地。玉米地荒芜得长尾雉、野兔在里面安家落户,亟待翻耕。茶事几近尾声,茶树急不可耐地要剪枝,要施肥------阴历四月忙啊!抢收抢种,活计多得不知忙啥好了。可是再忙,那一摞摞拾掇得油光水亮的稻田,像妆扮一新的新郎,敞开胸襟,等着接纳嫁娘;而秧田里的秧苗,一拃多深了,面黄肌瘦的,害了相思病似的,踮着脚要“出嫁”呢!别的事可以缓一缓,怎么的也不能耽误插秧啊!
  
  水稻是家乡的主要农作物。一季稻子,是一家人终年的口粮。粮食是是活命的玩意儿,谁敢轻慢!插秧割稻自然是一年中的大事,乡亲们当喜事来操办。“立夏插秧一两家,小满插秧普天下。”入夏之后,家家便张罗起插秧的事来。
  
  确定插秧日期颇费周折。讲究的人家,插秧要“看日子”。找读过儒书、懂得甲子的老先生掐指一算,或翻老黄历查查哪天是黄道吉日,起码也得择个双数日,好事成双嘛!普通人家也得再三考虑,选个合适的日子。请妥插秧工可不容易。插秧本就是一项集体劳动,事头多,活路长,一家的田亩,一两个人忙活,前后没个一周左右完不了工。因此,依据面积的多寡,找齐相应的人,少则三五个,多则十几个,一天插完,图个利落省心。我们这儿插秧多采用换工的方式,邻里乡亲鱼帮水,水帮鱼,当然也有亲朋无偿帮忙的。可这时节,家家都忙着插秧,就上这个就不上那个,须提前约定,越早,主动权就越大。插秧在农活中算是技术活了,不是人人都在行,彼此间效率、质量差异很大。精明的主儿,孰优孰劣,心里得打打小算盘。不过盘算再好,都是一厢情愿,计划赶不上变化。要看人家是否方便,错得开时间不。即使约定好了,也保不住出意外。插秧工因家里临时有事爽约,或去东家的路上,被另一家半路“截获”的事偶有发生。先前有个预案才不误事。
  
  天气状况对插秧也有影响。赶上多云、阴天或下毛毛雨的天气,插秧最适宜。插下的秧苗不打盹,不黄叶,立马活棵。晴天呢,倒是干手干脚爽利,但秧苗被火热的太阳一照,霜打似的变蔫,得三两天才回过神来,像人走路绊了一跤。最拍的是落雨天,尤其是下大雨。定好的日子不能变,可这样的天气插秧,最懊糟。须穿戴雨具,笨重不说,恼人的是活动不灵便。常常被雨淋得浑身精湿,加之气温低,冻得人只打颤,回来要烤火,好闹感冒的。都盼插秧那天有个好天气,可老天爷的家谁当得了呢?
  
  插秧吃汤圆,必须的!稻种播下之后,家家都将隐蔽处的瓦缸、木桶之类的器物搬出来泡糯米。这糯米是本地的品种,名曰“珍珠糯”,穗大,芒深,外壳毛绒绒的,分蘖少,易倒伏,产量低。但米质优良,黏性强,用它来打糍粑,做汤圆,真个白如雪,软如棉,口感上佳。将糯米淘洗干净,倒入木桶或瓦缸加水浸泡,盖上,置于墙旮旯,放两三个星期,中途换几次水,以防水质变腐。泡到揭开盖浓郁的酒糟的气息满屋弥散,糯米软得用手指一捻成粉末状为度。女人们总要赶在插秧前一两天,用石磨将糯米磨成米浆,找来一簸箕,下面垫上灶灰,覆上清洁的老棉布,将稀溜溜的米浆倒在上面。等米浆的水分吸得半干,掰开,放太阳下晾晒,就成了汤圆粉。有它,插秧那天就能吃上汤圆了。
  
  秧季,正是青黄不接的菜荒时节。乡下人没钱买多少稀罕菜,可插秧是喜事,总要有些像样的菜肴。临近插秧,除了去肉案割几斤肉外,做豆腐就成了家家的功课。豆腐不花钱,雅俗共赏,顺理成章地扮演了菜肴中的重要角色。黄豆自家种的,从囤里扒出几笆篓,在木盆里泡上一夜,第二天磨浆,滤渣,烧浆,点卤,压榨。一通忙碌之后,一板洁白娇嫩、豆香四溢的豆腐就做成了。插秧那天,无论汆、煎、烩,一样味美可口。
  
  插秧一般是前一天的下午和后一天的上午,此前有许多事要做。犁、耙、耖得检修一番,免得用时掉链子。要派人上山割草喂牛。这时节牛最辛苦,轭头整天架在颈子上,连放牧都没空,累得不支,饲草差了咽不下,得找鲜嫩的草,尤以一丛丛新生的嫩芭茅为佳。厚道的人家怜惜牛,用粗粝的棒子面加点盐,做成粑喂牛,补充营养,体能恢复得就快些。束秧的草要备好。大多数人家的秧草都是前一年收稻时留下的稻草,扎成草把,置于木楼上。捡择秧草,将每根稻草从顶端抽出两节内茎,脱去外面的苞壳,用稻草一缚,使下端齐整,留下一尺来长,拿刀齐齐剁去多余的穗杆,放在盆内,倒些开水浸烫一会儿。这样的秧草,柔韧好用。也有随意的人家,先前未作准备,拔一种乡亲们唤作“青蛙须”的野草充作秧草。这种草水凼边、小河畔、湿地里随处可见,丛生,常绿,叶直立光滑,圆柱形,跟较细的毛衣针一般粗,很像荸荠的叶。每丛少则几十根,多则几百根。浅的长不盈尺,深的两尺来长。一样的草,质地却有别。有种脆弱,稍一用力就折了,做秧草不合用。还有一种绵柔坚韧,才是做秧草的好材料。这草易得,但要找到适宜的,得费些功夫寻觅、甄别。
  
  插秧那天用到的农具,除了犁、耙、耖之外,还有秧篮、耥秧耙等,插秧之前都得从积满灰尘的堆房里翻出来。秧篮用竹篾编扎,下部圆柱形,约一尺来高,口径二尺左右。篮底呈稀疏的网格状,利于沥水。在篮口等距安上三根竹条,二尺多长,在顶端麻花状扭在一起,构成锥形轮廓,这种造型能增加秧篮的容量。秧苗拔完后,用秧篮将秧把挑回家,提防缺秧的人家趁黑夜浑水摸鱼“借”去了。耥秧耙呢,结构简单,呈“T”字形。在约一米长、三寸宽、寸许厚的木板中间凿孔,安上两米多长的木把,上下两面平整,形似一种拖把。它主要用来平整田土,谓之“耥田”。手握耥秧耙,在水田里前推后搡,纵横捭阖,真有一种大刀阔斧、横扫千军的架势。一番扫荡后,田泥平整如砥,表层漾满雍泥,这样插下的秧苗发棵快。
  
  还得打田拐。田拐,乡亲们的说法,就是田角。山里的田亩逼仄,不规则,耕田时牛转不过身,犁到不了边角。别的地方又犁又耖,泥土弄得稀巴烂,而那些地方稻茬还竖着呢。用四爪或镢头,将板结的田泥一锄锄地翻开来,斩碎,捣烂,荡平,才好在上面插秧。
  
  这样,万事俱备,就等着插秧了。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忆江南果香四章之枇杷(作家选刊)

    初夏的北方,树才开花,水果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而在南方,金黄诱人的枇杷,已经...

  • 漫说枇杷

    枇杷是一种非常美观的果树。其枝叶 葳蕤蓊蔚 ,亭亭如盖,令人浮想联翩;其果实圆润饱...

  • 茶山春韵

    清明谷雨时节的茶山,一片青翠盎然,到处是忙碌的身影,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 人渐老,友渐少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身边可以说话的朋友特多,有心事可以诉说,有想法一起斟酌,有烦...

  • 许多年以后

    毕业分配,像一把种子,在七月里抛撒,于肥沃抑或贫瘠的土壤,各自都忙着扎根,多年没...

  • 慢生活,慢光阴

    不知是哪一天,也不知是在哪一年,生物钟不像以前那样准了,节奏也慢了许多,姿态也...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