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

时间:2011-08-12 16:04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红桃十点击:
        

  一
  
  清明是一年当中二十四节气之一,自这一日起,意味着寒冬已经过去,温暖春天已然到来;清明节则是一个重要的特殊的节日,人们在清明前后走出家门,为故去的先祖或亲人扫墓,以示缅怀凭吊。这种既定成俗的祭祀活动千百年来延续至今,使这一传统节日在人们的心中有了特殊的位置和凝重的份量。
  
  据说这一节日是为纪念介子推,相传春秋时期晋国的晋公子重耳,为逃避别人的迫害,携一群大臣逃往国外,一路上自是风餐露宿,狼狈不堪。他的贤臣介子推见重耳饿晕了过去,竟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熟做汤给他充饥,重耳自是感动万分。然而,重耳重整旗河山成了晋文公后,在论公行赏时却把介子推给忘了。晋文公是在众大臣的提醒下才想起忠巨介子推的,自然对自己的忘恩负义羞愧不已。于是便派人四处寻找,而介子推竟背着老母跑进了深山老林躲了起来。这时晋文公让人烧山,以为山烧光了介子推就会逃命出来,结果竟烧死了介子推母子。晋文公悲恸不已,他读着介子推留在树洞里的诗:“割肉奉君尽忠心,但愿君主常清明,”愈发悲从中来,嚎啕大哭,并下令这一日为清明节,以示凭吊贤臣清心明目治国安邦。
  
  如此说来,介子推和后来的岳飞一样,是钟贞不二的贤臣,而这样的贤臣和英烈在历史上多如群星,他们用自己的气节、胸怀和奉献精神激励后人。
  
  二
  
  尽管出生在东北农村,但少年的我并未少参加隆重的祭奠活动。不过那时爷爷奶奶健在,我没有机会参与家族式的私人祭奠,我参加的是学校组织的一年一度的扫墓活动。
  
  到了清明,尽管空气中流淌着微微的寒意,但春回大地,杨柳泛清,太阳散发出来的热量让人感到温暖。记得我是小学三年级开始给黑山阻击战牺牲的烈士扫墓的。清明节的前一日,我们只上半天课,因为老师有交待,扫墓是不能空手去的,每人需待一枝自做的雪柳。于是下午便满壕沟的转,折一枝满意的柳枝回来,将一张张白纸剪成条状,然后用浆糊小心翼翼的沾在枝条上,就成了一枝象模象样的雪柳了。我手拙,做的雪柳远不及姐姐的大方美观,特别是姐姐雪柳中间点缀的那朵白花,更令我羡慕不已,便央求姐姐帮我做一朵白花,姐姐竟爽快的答应了。次日晨来到班级,许多同学向我扎着漂亮的白花的雪柳行注目礼,心里愈发得意。
  
  烈士陵园位于辽西的东沙河畔,距离我就读的小学少说也有五公里。全校师生排着整齐的队伍,手持雪柳,沐浴朝霞向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进发。当然我们一路上也不寂寞,而是一边挥舞雪柳,一边高唱革命歌曲。当望到丛林中矗立的黑山阻击战纪念碑时,尽管走得腿肚子酸痛,但还是格外的兴奋与惊奇,当然还有一丝丝的恐惧……走进烈士陵园,全公社的两千多名师生云集在纪念碑前的广场上,有洁白如雪的花圈,有鲜艳如火的红旗,那场面显得恢宏、气派和庄严。祭奠是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进行的。接着是各学校的代表决心发誓言,然后便是围着烈士陵园绕一周,将手中的雪柳恭恭敬敬地插在坟头,高年级的学生还要拔坟头上的荒草,用带来的铁锹修坟。我记得第一次接近布满鼠洞和杂草的坟冢时,为自己的畏怯感到羞耻,人家先烈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骨洒热血,而我凭吊英烈亡灵竟然害怕,很显然不恭不敬。
  
  这样集体的规范的扫墓活动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这在无形中强化了我对清明印象,加深了我对这座乡村烈士陵园的印象。及至初中,我才知道黑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的一部分,当时东北野战军的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曾亲临黑山城关的白塔,仔细布置这场战役。据说梁兴初率领的一个旅战到最后只剩下八个人了,可见这场这场阻击战的惨烈悲壮!我爷爷生前不止一次说:47年家乡秋天弥漫着硝烟,枪炮声像爆豆似的,我爷爷一家整日躲在菜窖里,战役结束后,他受四野的指派到战场上用马车收尸,其中两千多具四野官兵的遗体被拉到东沙河畔,葬在了我曾多次凭吊的烈士陵园……这应该是我最早的形象具体的爱国教育,打开清明这扇窗口,我可以和另一个世界的勇士开始无声的交流与对话。
  
  三
  
  大学毕业后我在乌鲁木齐一所中学任教,没想到在遥远的边城,我还是遇到了烈士陵园。后来走的地方多了,见识了各式各样的烈士陵园和纪念碑,就愈发感到,那建立在华夏大地上的一座座烈士陵园,就像我们民族的精神底座,以其浩气长存的神韵激励着后人。
  
  乌鲁木齐烈士陵园是闻名遐尔的烈士陵园,因为这里安葬着陈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我党早期革命家的灵柩。新疆属于和平解放,在进疆的解放军中牺牲的不多,但在盛世才统治期间,被迫害死的革命党人和进步人士不计其数。譬如上世纪30年代进疆的陈谭秋、毛泽东、林基路等我党重要领导人,就于四二年被民党军阀盛世才秘密杀害,装进麻袋埋在了乌鲁木齐南郊的燕儿窝的乱石岗。因通信不灵,地域遥远,直到四六年国共两党谈判大批被押的共产党人被释放后,从新疆返回延安时,毛泽东才知道他的胞弟早已牺牲……解放后,燕儿窝建立了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走进园内,你最先看到的是五座洁白的花岗岩纪念碑,上面分别刻着陈谭秋、毛泽民、张毅明的名字,后面的碑文勒有各自的生平。再往前看,是高大的白杨挺拔的松柏或低矮的灌木,其间散布着一座座水泥浇铸的烈士陵墓。徜徉其间,可闻百鸟争鸣,可沐清风拂面,其环境之幽雅并不亚于公园。
  
  进疆工作的前两年,清明学校还组织师生到燕儿窝给烈士扫墓,到了后来可能担心影响学生功课,这种祭奠活动就终止了。有一年细雨淅沥的清明节,我独自一人来到了乌鲁木齐烈士纪念碑前空旷的空地上,显得孤独而困惑。曾经站在这里虔诚凭吊的人群不见了,曾经举起向先烈庄严宣誓的森林般手臂不见了……我不知道沉睡在这里的英烈们会不会寂寞会不会孤独,我只感到清凉的春雨正泪珠般滑下我迷茫的脸庞……在后来的几个暑假里,我多次出现在环境幽美的乌鲁木齐的烈士陵园,并开始暗暗吃惊:什么时候烈士神圣的长眠之地成了热热闹闹的公园了呢?陵园门口,小商贩的叫卖声震耳欲聋,陵园内的花丛树影下,竟坐着一对对热烈拥抱谈情说爱的男女青年!我置身在烈士陵园,就像置身在红尘深处。我影影绰绰的感觉到,有一种庄严神圣的东西,正在从人们遗忘的视野中悄然滑落。
  
  无论怎样,位于城市的烈士陵园还是比乡村的烈士陵园幸运得多,起码不至于遭受太大的人为的毁坏。而乡村的烈士陵园却倒了霉。除了缺少必要的修缮和管理外,还出现了人与烈士争地的怪异现象。两年前的夏天,我回东北的农村老家,问及父亲,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一年一度的传统集体祭奠活动早已终止,偌大的陵园冷清寂寥了许多。不光如此,土地承包到户,一些农民利益熏心,竟铲平了陵园的墓地,在烈士长眠的土地上栽了果树……我本想去看看,重温少时居家祭拜英灵时庄重的心情与情形,但我并没有去,一是行动不便,二是我怕那惨不忍睹的画面会剌痛我虔诚的目光,会撕碎我曾经庄重的记忆。我想那洁白的腥红的果树的花朵簇拥下的兀立孤独纪念碑,正在利益的万花丛中发出无声的叹息或悲泣,而这样的情形是我不愿看到的。
  
  不久前,我在央视的《新闻观察》栏目看到了类似的报道,四川某县的烈士陵园周围。成了热闹繁华的商业区,一边是烈士长眠的地方,一边是嫖客和暗娼从事肮脏交易的宾馆……我不知道烈士若在天有灵会不会动怒,我能够知道的是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而任何对烈士陵园的毁坏和对英灵的亵渎,都是某些人信仰记忆的可耻的丧失。想想吧,连古时的晋文公都能诚心缅怀贤臣,激励自己创造未来,那么我们中的极少数人,又有什么理由亵渎甚至毁弃大地上这一重要的信仰和精神的标识呢?……我因此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与迷茫之中。
  
  四
  
  尽管我在边城客居多年,但直到七年后我才第一次走进东郊的东山公墓。那是一年异常寒冷的冬天,我单位的一位年轻女同事遭遇车祸,不幸英年早逝。出殡时学校教师几乎全到齐了,那场面的气派奢华是我始料未及的。死者的父亲是某运输公司的领导,光开往东山公墓的车就不下十辆,陪葬的物品自不必说。行进在送行的长龙般的队伍中,我自对年轻貌美女同事的早逝感到难过,同时又感到她格外幸运,因为她身后的葬礼操办得如此降重体面,令人生羡慕令人嫉妒。我记得第一次去东山公墓的印象不深,好像那年冬天的雪下得太厚了,几乎全部覆盖了偌大的一眼望不到边儿的坟场,整个公墓显得素雅整洁。我还感到公墓距离市区太近了,好像不会超过两公里。我不知道设立公墓者当初出于怎样的考虑,或许是为了方便活着的人祭拜亡者的亡灵吧,才让阳界和阴界靠得那么近。就像当初从公墓回来的我蓦然惊觉,置身在闹市和红尘深处的我,总觉得死亡距离很远,现在却觉得死亡很近,仿佛一步之遥,仿佛只隔了一层薄薄的纸。然而我最深的感触是人们对烈士的凭吊祭拜少了淡了,而民间的祭奠却一年年兴旺起来,前后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对比与反差。
  
  我真正自觉地走进东山公墓是当年的清明节,那一日上午我在边城的闹市区漫无边际地移动着,我欣赏别人购物而自己却什么也不买,我只是想凑凑热闹。当我走进一条偏僻的小巷打算打道回府时,我发现这条平日冷清的小巷很是拥挤,街巷两侧出售共圈、香火和冥纸的店铺生意十分火爆。我这才想起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便想起了南郊的烈士陵园,想起了东山公墓。我似乎没怎么犹豫,就踏上了开往东山公墓的公共汽车。我想可能出于好奇,看看在这一特殊的日子里,这座沉睡着十余万亡灵的墓地是一种怎样的景观!车刚驶出城区,我就发现自己已经加入了祭奠的长龙了。当然在这条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道路上,有坐车的有步行的,且大多带着祭品,像我这样的祭奠者寥寥无几……车子缓缓停在了山脚步下,放眼望去是宽阔的墓地和错落有致的馒头状的坟冢,让人心生畏惧与凄凉,就像更远处博格达山经年不化的雪岚,晶莹透彻冰冷令人无限胆寒一样,而其间移动的祭奠者的人群和升至墓地上空的袅袅青烟,却使我看到了有别于往日冷清寂寞的另一面,那是不同于市区的拥挤与喧闹,而是一种凝重的伴着悲伤的来自民间的巨大的祭奠人群……我在公墓缓慢地穿行,像一个真正的梦游症患者,因为映入眼底的景色来自两个不同的世界,因为我已经真实地看到了生命的归宿和底牌,所以我的游走不但伴着恐惧还伴着崇敬,我为那些逝去的亡灵感到欣慰,因为在清明节这一特殊的日子里,生前的亲朋并没有忘记他们,而是带着祭品和追思,无比虔诚地出现在墓前,将无限的的思念溶进冥纸点燃,化做缕缕青烟直扑云霄……在返回边城的旅途上,我感慨良多,我想南郊的烈士陵园像东山公墓一样就好了,那些长眠地下的勇士,就不会感到冷落或被遗忘
  
  90年早春,从东北乡村老家探亲回来的我在兰州中转,踏上了开往青海西宁的火车。这次探亲,我意外地接受了村里一户人家交给我的重要使命。可能魂断青海的小伙子是我的小学同学,我欣然应允。这是一对年逾半百的农民夫妇,他们唯一的独生子10年前在青海当工程兵时,因抢救战友不幸牺牲,但这对夫妇始终没有勇气到遥远的青海给他们的儿子扫墓,可能担心到那里触景生情,悲痛欲绝,再也回不来了。听说我在新疆工作,这对憨厚的夫妇就让我带上了一双布鞋和一叠冥纸,吩咐我到墓前替他们给儿子祭奠一番……当我出现在青海西宁的海宁公墓时,尽管早已过了清明节,但凭吊的人还是有的。我转了好半天才出现在亡者的墓前,那墓因多年失修荒芜得不成样子了。同周围那些修缮一新的甚至有些气派的陵墓相比,就愈发纤瘦和颓废了。我没有想到因公牺牲的被追认为烈士的小学同学,在遥遥的西天沉睡的墓地是如此的破败与冷落!我恭恭敬敬地把他母亲亲手缝制的布鞋摆放在墓碑下,然后一张张地烧着这对乡村夫妇寄托无限哀思的冥纸,青烟缓缓升腾,我的思绪空蒙而又凄凉……这时一位背着蛇皮袋子的老者出现在我面前,他问我为什么没有带祭品?我不好意思地说太匆忙了,慈眉善目的老者便从蛇皮袋子里随意抓出一瓶酒和两个苹果,摆放在布鞋一旁。我正欲付钱被老人按住了手,他说他是这里的守墓人,就住在公墓出口的两间石头房子里。老人还说前几日时扫墓的人很多,墓地的祭品多得要死,他就随便收一些自己享用,反正死人也用不上,放在这里也浪费……聊着聊着,我对守墓的老人产生了好感。我说明了来意,我说这座烈士墓太破败太冷落了,老人二话不说就走了,回来的时候肩上多了两把铁锹……在那个春阳融融的上午,我和老人给这座墓修得十分齐整,临走前我再三嘱咐老人,烈士的父母在很远的地方,不能亲自来,每年清明你就帮忙一下。老人拍了拍胸说没问题。我不能不对孤独的守墓老人产生深深的敬意。尽管我担心若干年后舍己救人的英雄墓无人问津,但还好,起码近些年这座墓不会寂寞,烈士不至于成为悲凉的天涯孤魂。
  
  五
  
  我现在居住的江南小城没有烈士陵园,时至行人欲断魂的清明,这里的人们热衷于祭奠先人。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祭奠品花样翻新琳琅满目,诸如纸扎的美女矫车冰箱楼阁,不一而足,有的甚至烧大捆大捆的真钞,好像只有如此才能对得起先人,让故去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同活着的人一样感受文明进步的成果,孰不知这是极为愚昧的祭奠,是对先人的嘲弄。
  
  几年前细雨霏霏的清明,我特意去闽西的长汀凭吊了瞿秋白墓,还有群山环抱中的寂寞简朴的红军墓。望着秋白先生庄严肃穆的塑像,便想起了他就义前写就的《我的自白书》,便自有一番慨叹涌上心头。据说这几年革命老区正在流行红色旅游,小米饭南瓜汤上了饭桌,宾馆还雇了不少的妙龄女服务生,身着灰色的红军服头戴配红五角星的红军帽,来往穿梭于厅堂之间,以此招揽顾客。这个创意本身无可厚非,而一旦和商业挂了钩联了姻,就令人费解或匪夷所思了。
  
  我不知道介子推是不是华夏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位烈士,但不论怎样,由此而出现的清明节,是应该让后人清心名目的。在这一特殊的日子里缅怀先人,同时也不要忘记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而牺牲的先烈,没有他们的赴汤蹈火,舍生取义,我们今天的快乐和和平就可能失去了前提。在写就拙文时,我的床头静静地摆放着《革命英烈传》这本厚书,看到他们的遗容和风骨,一种悲壮的豪气呼之欲出。是应该让英烈们的长眠之地安静一些干净一些,再安静一些再干净一些的时候了,让大地上这一座座丰碑般的纪念遗址,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和醒目的路标。(5600字)

                         (散文编辑:月然)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