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花生情深

花生情深

散文
时间:2015-08-25 16:28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华野点击:
        
  落花生,落花生,落花果就生!小时候,大人常常这样对我们说!
  大集体时代,花生是席上珍品,家有喜事,能有花生招待客人,必定是富裕人家。一般人家,儿子娶媳妇,姑娘出门,就只有苕片儿、包谷炮儿。有一年冬天,我放寒假去外婆家,躺在病床上的外婆,从枕头边掏出几颗洗得白净的大颗的花生递给我,我不知道在那个年代是谁带给外婆这样好的花生,给病重的外婆吃,而外婆留给了我,我的眼流刷刷流了下来,第二年春天,外婆就去世了!每当我吃花生,就会想起勤劳一生的外婆!外祖父去世很早,外婆独自把四个孩子抚养成人,且给每个小孩都成了家,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那个年代,我们邻居生产队,每年都在包谷行子里种花生,秋天花生成熟的时候,放学的路上,嘴馋的我们,就悄悄钻进包谷笼里,拔一两蔸花生,来不及把泥土弄干净,就揣在兜里,走进没人看见的地方,用溪水洗干净,剥了吃,吃完的花生壳,丢在草笼,别人看不见。虽然只偷一两蔸,却要冒极大的风险,因为凡是种花生的地,生产队都派了专人看管,觑着管理人员吃饭的时候,才敢扯。管理人员又很狡猾,有时,他们藏在包谷笼里,你看不见,当你扯的时候,被逮个正着。这种时候,就该你倒霉了,扯一赔三,大人要赔偿,自己还要挨打!还可能被反映到学校,写检讨,挨批评。生产队挖花生的时候,摘完花生的茎叶晾到树上或放在田边,我们就去摘些巴脚子吃。那时,我是多么羡慕这个邻居生产队,常问我父亲,为什么当时不划归这个生产队呢。
  遗落在土里的花生,为报答主人的勤劳和土地的养育之恩,第二年发出新芽,带芽拔起,吃起来是另一种美味,下汤吃也很好!
  花生的营养价值,不亚于任何果品,含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据测定花生果内脂肪含量为44%-45%,蛋白质含量为24-36%,含糖量为20%左右。花生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PP、A、D、E,钙和铁等。并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特别是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有促进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降低胆固醇,延缓人体衰老,预防肿瘤等功效,所以花生又叫金果、长生果。
  花生的花,纯黄,蝴蝶一般,而花生却不以花著称,花朵落到地下,就会结出一串串籽实,故名落花生。这令我们想起父母,当父母把我们抚育成人,自己也就老了!如花落地,生出果实。花生把果实埋在土里,不像黑桃、板栗、柿子高高挂在树梢,甚至用尖锐的刺包起来。花生吃起来方便至极,剥去壳,就能吃到香脆可口的果肉。无论炒、煮、蒸、炸、卤、炖,味皆鲜美。就是把它掺杂到糕点中去,亦不减自己芳香本色!炎夏,明月当空,三五朋友,坐树下,摆一方小桌,上一盘卤花生,来一瓶冰冻啤酒,祛暑热,举杯属怀、谈古论今,可谓痛快!
  花生种下之后,只要放点灰肥,平时无需主人殷勤看护,甚至连草都不用拔,比起其他作物,更耐雨旱。据说花生原产于美洲,后来在亚洲、非洲、欧洲广泛种植,也许花生就把长久而浓郁的乡情,深深藏在这芳香的味道中吧!
  在中国,花生被视为吉祥珍品!人们爱把花生和枣子,撒在新婚夫妇床上,“花生”,意味有儿有女,幸福长寿。一般花生壳里都有两颗花生米,相亲相爱,白头偕老!
  花生是果中美味,亦是谦谦君子!
  落花生,落花生,落花果才生!
                         (散文编辑:可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