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神秘的传说

神秘的传说

时间:2015-12-15 17:11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乔显德点击:
        
  儿时常听祖母、母亲和乡里乡亲的说起些神秘的故事,对于这些神秘的故事,有些事左耳朵听右耳朵冒,有些还是蛮认真的,就是那些认真听的故事,到了现在也没留下多少了,而且都是支离破碎的,单凭我的记忆把它们慢慢回忆起来,想到哪说到哪,有些不得不信,也不得全信,那就作为茶余饭后的调料罢了。
  接生婆的奇遇
  老家有个接生婆,活到现在有一百多岁了,这个接生婆说话很干脆利索,打扮得也很干净利落,身体瘦削,与我祖母一样裹着脚。这个接生婆很有名气,当年,不要说700多户的村子里的孩子都是经过她手接生的,就是十里八乡甚而二三十里的人都带着东西来请她,再用自行车带着她去接生。祖母大她两三岁,在村子里出了名的知己,儿时常听她“二嫂、二嫂”地叫着祖母,也常见她俩在炕上盘着腿说心里话,好到这种程度我那时看着都艳羡,也正因为这么好,这位令人尊敬的接生婆什么话也对祖母说,否则,我也不会知道接下来就要说的奇遇。时间大约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听祖母说是平度城南的一个地方要接生,去的时候是这家的男人把接生婆用自行车带去的。接生完了,天已黑下来了,她说要回家,家里人挂念着,那时候又没电话,家里人确实担心。这家人再三挽留后,见她执意要走,怎么放心这么个大老婆子走夜路,这家的男人就说送回她去,这老太太倔强的出名,在家里什么事都她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她婉言谢绝了护送,十分坚决地说:“我经常走村串乡地去接生,长走夜路,我一点不怕,谁能对我这个老婆子怎么样?”见她确实很倔强,这家人拗不过她,就把她送出村子,老太太便独自上路了,不一会儿,就见一个红灯很快过来了,在老太太眼前停下来,但她却只见到红灯,其它什么也见不到,接下来就听到说话声:“你这人一辈子幸好,我送你回家”她便问:“你是谁?用什么送我?”回答说:“你什么也别问了,只管闭上眼就行了”。老太太就似信非信地闭上眼,她只听到呼呼的像风声,过了很短的时间,就听到喊声:“你睁开眼吧,快到家了,我也不能往前送你了,你自己回家吧。”她睁开眼一看,红灯倏忽一下就不见了,她感到已经到了村南。她感到这事很蹊跷,就把这事告诉了我的祖母,我祖母听了也觉得很蹊跷,就问:“这是真的?”老太太就说:“你看你,咱俩相好了一辈子,我这一辈子没说过假话,我糊弄你干什么?”祖母看来是信了,对她相好了一辈子的人深信不疑,我更信我的祖母,直到她离开这个世界,都没对我说过一句假话。
  神秘的老槐树
  家乡有棵老槐树在十里八乡都很闻名,没人知道它的树龄,儿时只是听到居住在老槐树底下的一位老人说过,在他爷爷爷爷小时候,这棵老槐树的树冠就这么大,到现在一直这么大。后来,经青岛市组织人员反复考证,认为这棵老槐树已有500多年树龄了,树高21米多,直径4.7米。因为上了年岁的树,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传说,这棵老槐树的中央还枯烂成一个很大的洞,更不免有这样那样的传说,百姓们都感觉很神秘,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一天晚上,一个妇女从老槐树前走,走着走着,突然,发现老槐树下站着一个又高又大的“人”,比正常人高得多,吓得她不敢喊叫,掉头拔腿就跑,后来,村子里许多人在这棵老槐树下发现这个“人”,黑灯瞎火的,都没有敢靠前的,也没有敢喊叫的,遇到这种情况,都“惊”而远之,尽量避之。见得多了,村民百姓都议论纷纷,既觉得蹊跷,又有点害怕,在近2000人口的大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背后里都称村里出了个“大黑汉子”,自从发现了那个“大黑汉子”,妇女、孩子们吓得晚上没有敢出门的了,父母都叮嘱孩子们“晚上没事别出门,老槐树下有大黑汉子,有事的话,结伴一起去”。这“大黑汉子”一直在老槐树下盘桓了很长时间,直到村子里有了电,“大黑汉子”瞬间便消失了,有的说,“大黑汉子”怕电,有的说,“大黑汉子”怕光,不知是什么原因,反正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发现“大黑汉子”的了。加之,后来人们还传说着在老槐树周围发现的这样那样许许多多的事,晚上之前,挑了满满一缸水,到了第二天早晨一看,空空如也,没法解释;邻居家的母鸡下了鸡蛋,第二天光剩空壳了,也不知怎么回事,这都是些稀奇古怪、神神秘秘、难以捉摸的事啊,因此,村子里的人对那棵老槐树更敬畏了。
  崮山口的传说
  过去的崮山口就有过许多神秘的传说,这里,离我的老家也就十几里,过去经常听老家的人和崮山后那一溜村子的人讲过这些神秘的传说。这里因为远离村庄,过去的年代,一些狐狸一类的野兽就经常在这里出没,这里又是交通要道,是崮山后一带的百姓们上城赶集、办事的必经之路,这就更添了些神秘的色彩,也流传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这些怪诞的故事听起来让人似信非信的,可又说的有名有姓的,总是让人啼笑皆非。有个传说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那个大集体的年代,林业队、生产队里的人经常在山脚下的地里干活,那么多人在一起,为了好分辨,都相互叫喊着名字,还显得亲切。山后面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位看山老人,一直看山几十年,因为他看山时间久了,村子林业的人、上山割草的人甚而邻村的人对他就很熟络了,这样一来,白天来这里干活的人们叫喊这个看山老人的名字自然就多。等到天黑下来了,在山里、坡里干活的青壮年劳力都陆陆续续地收工回家了,这时候,只有三两个看山老人仍住守在山间的小屋里,看守着已经结了果的苹果树、梨树什么的,图挣个工分。常常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这几个看山老人就会时而听到有人喊着先前说的那个老人的名字,声音很清晰,也很逼真,跟白天喊的声音极相似,起初还以为是有人喊呢,后来听得次数多了,越听越不对,越听越毛骨悚然,有时还会从睡梦中被惊醒,这几个老人都听到了,就一起分析说,这么漆黑的夜,大山里肯定不会有人,估计是狐狸在作怪。再后来,周遭村子里走夜路的人也偶尔听到这样的声音,越传越多,越传越神秘,都认定是狐狸的事了。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大概在化学书上学过,狐狸一类的野生动物具有特异功能,能麻醉人的大脑,过去也听说过这类野兽还能模仿人的声音、行动,可能是白天听到的声音多了,在夜深人静没人惊扰的时候,就开始叫起来,这件事一直在山后的一溜村子里传了许多年,随着时代的变迁,像这样神秘的故事越来越少了,这件事也很少有传说的了。
  在崮山口还传说着一个故事,过去那个年代公安人员少,下乡破案常常单枪匹马,在一个十分晴朗的天气里,一个老公安到崮山附近的一个村子里破案,因这个案子案情复杂,进展得不是很顺利,到了下午才骑着自行车往回赶,到了崮山口那段上坡路没法骑,他就推着自行车走,走着、走着,天突然就黑下来了,上顶天,下拄地,眼前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根本没法走了,他就感到奇了怪了,刚才还是特别晴朗的天气,怎么一下子就变得这么漆黑,即使阴天的时候也没有过这种情况,这个时候,他也想起了人们说的崮山口的种种神秘传说。于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掏出手枪,朝天“砰、砰”打了两枪,顿时烟消云散,晴空万里。过去,这位老公安对这些事一点儿都不信,说打死我也不相信,可从此以后,他也半信半疑了。
  过去,我还听祖母说起过《秃尾巴老李的故事》,等到雨天下冰雹的时候,就说秃尾巴老李来了,就让拿着菜刀、剪子什么的往院子里扔,有时把这些铁家伙扔出去还真管用,冰雹接着就停了,听说村里许多人都在下冰雹的时候,扔过菜刀、剪子什么的,也都信了这个传说;还听说过《人灌迷魂汤的故事》,说有个老太太临死前说过,她死后托生到了山后一个叫什么名字的村里,是个男婴。还真有人相信,就去打听,一打听还真是,真个老太太死那天的时辰跟这个男婴出生的时辰一模一样,真是令人费解。
  
  还听说过这样的故事,有两个女人买了鸡蛋到几十里的地方找神婆子算命,走到半路上,互相问了买多少鸡蛋,一个买了20元钱的,一个买了10元钱的,那个买了20元钱的觉得带得多了,太亏了,就把大约半数的鸡蛋埋在半路上,这样,两人带的差不多,心理才平衡。两人快赶慢赶到了那里,神婆子就对埋下鸡蛋的人说:“你回去吧,你心不诚,到了半路把鸡蛋还埋下一半。”结果,那神婆子就没给那个埋下鸡蛋的女人算命,这个埋鸡蛋的女人听了傻了,神婆子怎么会知道我把鸡蛋埋在半路上?心想,这神婆子可真神了。
  过去,听到这样那样的怪诞故事很多很多,有些流传很广,不过,也只能说的说,听的听,别太当真。现在把它说出来,写出来,也是写的写,看的看,只作为生活中的情趣,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生活是丰富多样的。
  乔显德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2)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