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游记散文 > 访古叶氏庄园

访古叶氏庄园

散文
时间:2013-08-22 18:37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晨之风点击:
        

  访古叶氏庄园
  
  繁忙的日子里见到这样一所古色古香的建筑——叶氏庄园,确实很惊叹,惊叹历经多少次的劫难,叶氏庄园能够存活至今,这是一个奇迹。
  
  有关资料记载:叶氏庄园位于商水县城西北16公里的邓城镇,是一座气宇轩昂、闻名遐迩的仿故宫样式建筑,号称“中原小故宫”。叶氏庄园始建于明末,以后规模逐渐扩大,至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时期。据记载,主体建筑一宅三院,一院三节,每院楼房69间,共207间。宅西100间群楼,又名转厢楼,系叶氏当铺院;宅南100间群楼,系叶氏粮库。总共有楼房400多间,均系灰色砖瓦硬山式建筑,占地100亩。整个庄园建筑宏伟,规模壮观,实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之感。民国时期,叶氏庄园是商水县第三区政府驻地、七区联师学校校址,大部分楼房已损坏,拆除后改建为瓦房。主宅三院仅存一院,至今完好,共有瓦房17间,楼房70间。据称,邓城叶氏庄园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清代民间庄园之一。
  
  去叶氏庄园,下了车,眼前一亮,很震撼叶氏庄园的青砖灰瓦,一股子厚重扑面而来,但不是故宫那样的一亮。我真为这个喧嚣的世界里能有这么一块地方而震撼。叶氏庄园的大门尚有几分“深宅大院”的威风。门楼雕饰虽然破败,但是推测应该很华丽,显示了主家的富足,但与康家、乔家、常家等北方其他庄园相比,缺少点霸气,略显“土”了一些。踏上叶氏庄园建筑群午门下那层层的砖石礅台,走进时,仿佛时空倒转,一下子跌进历史深处,我似乎踏进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与现在截然不同,体现着中国建筑的精华。时代沧桑掩不住岁月的痕迹,在这里我看到了历史的脚印,听到了历史的足音。
  
  洁净的院落,曲折的回廊,高高翘起的屋檐,这就是中国典型的硬山式四合院组群建筑。我知道这里体现着中国古建筑最完美的符号。我踟蹰前行,慢慢欣赏古建筑的美妙,简直陶醉于古建筑的完美无缺。目之所及俯仰皆是精美的砖雕,尽管时代久远,砖雕已经斑驳陆离,坑坑洼洼,但是更显岁月的久远;木雕,因为高超的油漆技术,基本保存完好。那繁复细致的花纹,那精美绝伦的油漆技术,无不在委婉叙说主人的审美情趣;那窄窄的室内木梯,尽管古朴无比,颤颤巍巍,但是投射出那个时代的历史灰尘。这就是历史,敌得过任何繁华的装饰。这里的一切默默无言,但是又在告诉游客绵绵不绝的往事。
  
  屋檐下高挂的红灯笼,显然不是那个时代的物件。它只是一个提醒,提醒往来的游客这是在穿行,穿行在不可名状的历史隧道里。我在夏风里,轻轻地在感悟那一段厚重的历史,抚摸那一段想象的空间。因为心境,我感到在这空落大院里存在着一个大大的“静”字。它静得让我心醉,我一下子醉倒在这个深宅大院里。
  
  庭院深深,可以想见当年的浮华。我一直在思考,在这么个大院里,该有着怎样的酸甜苦辣?该有着怎样的悲欢离合?更进一步说该有着怎样的爱恨情仇抑或血泪悲欢?我透过历史的烟云,回到明清乃至汉唐,我思绪飞扬。我轻轻地打量院里每一处角落,进而打量院里一木一石,一花一草。我附耳静息,试图探究叶氏庄园的秘密,但似乎都是徒劳。
  
  我在想象,在那样一个深宅大院里,几个穿着宽边短袍的姨太太,款款前行,一副贵妇人的模样。他们都是高不可攀的,雍容华贵的。或无所事事,或静心休闲,或汲水栽花,或温情脉脉,这似乎是个令人羡慕的家庭。但我也想到了这个家庭里,封建专制根深蒂固,伦理道德不可越雷池一步,兴衰间又演绎了多少人间悲欢离合啊!
  
  一弯沙河水无语东流,清秀明丽。多少年如一日,不因历史发生变化而有增减,见证着河两岸的兴衰。从当地文化馆长的讲解里我知道,叶家先祖叶邵逸勤勉本分,晨起爱在沙河边拾粪。某天在拾粪时,捡到一个装有很多东西的褡裢,叶绍逸找不到失主,就坐在原地苦候,直到日落时分,骑马人才满头大汗赶来。“你可救了我的命。”骑马人说,他是禹县陶瓷商会的会头,褡裢里面装的都是商会交易的票据、账单凭证等,一旦丢失他倾家荡产也赔不起。骑马人要重金酬谢叶绍逸,但叶绍逸坚辞不受,并诚意邀请会头到家留宿。几个月后,几艘装满石货的大船停泊在叶埠口,船老大找到叶绍逸签收,叶绍逸未明原委,坚决不签,船老大无奈硬着头皮卸下石货而去。叶绍逸无奈,只好看着石货,丝毫未动。几日后,会头带人而来,说明了要执意报答恩人的原委。叶家得了意外之财,从此开始做起生意,并渐渐富裕起来。
  
  这个解释当然充满附会之说,意在教化后人多行善事,还是逃脱不了“因果报应”的怪圈。
  
  叶氏发迹也有另外一个版本。叶氏先祖叶绍逸,明末移民时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地。当时沙河航运发达,邓城镇与沙河毗邻,行旅商贾多在此留宿中转,叶绍逸夫妇二人便在沙河码头开小饭店维持生计。一天晚上,有一陕西珠宝乘船来到邓城,宿于此店。第二天早晨珠宝商仓促开船西去,遗忘一包裹于店内。叶绍逸发现后遂把包裹放置起来,以待客商来取。第二年该珠宝商又宿于此店,叶绍逸将包裹取出归还珠宝商。珠宝商呆望着叶绍逸,异常惊讶地说:“此包裹遗失何处,我已忘怀,不想遗失在你店,真是天大的幸运。”商人将包裹打开,光芒四射,满屋生辉,珠宝玉器,无一遗损。珠宝商深为叶绍逸忠厚诚实感动,遂与叶结为异性兄弟,从此常来常往,亲密无间。后屡赠巨款为叶氏置田建宅,并资助其他经营,以表感谢和结义之情。加之叶绍逸夫妇勤劳持家,善于经营,遂成当地巨富。
  
  叶氏确实是靠水运发家的,这是不争的事实。靠水运发家成为当地巨富的叶氏从清康熙年间始,历时半个多世纪,积累了大量财富。于是耗银百余万两,完成了占地20000平方米以三个大院为主的宏伟的叶氏庄园建筑群。现在我们见到的由西向东的一号院,又称“三进堂楼院”,二号院为“五门照”,因大门到后堂楼五道门都在中轴线而故名。三号院因地势高而称为“高门台”。可惜,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历史的原因,也就是众所周知的“文化大革命”,庄园相继遭到严重破坏,至今只剩下三个,其中西建筑群相对比较完整,但是还留有“文化大革命”的遗迹。一个明显的标志,一个门厅两边刻有最高领袖诗词“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的对联,上面还有向阳花的痕迹,无意间也成了历史的见证。而中建筑群只剩下一个门楼和西厢房,东建筑群只剩下一个高大的门楼。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叶氏庄园带给人的思考和回味太多太多。浮想富饶美丽的商水,人杰地灵,物华天宝。阳城人陈胜大泽乡揭竿而起,唐朝诗人刘方平吟诵在沙河河畔。也许因了整个沙河流淌的历史,也铸就了这一方的历史,孕育出了此地安宁祥和的文化和淳朴勤勉的民风。而叶氏庄园的出现,无疑是中原文化源远流传孕育的一支东方建筑民俗的艺术奇葩。可以这样说,它是沙颍河沿岸凝固的历史,更深一层说,它是“一座华美的旧梦”。
  
  我一直有个想法,对于古建筑,不要大兴土木去修建,力求保持原汁原味才是最重要的。众所周知,圆明园的废墟,维纳斯的残臂打动了多少人的心,艺术的魅力不是金钱所能达到的。而叶氏庄园现存的建筑,无需打扮,原生态的东西就是资本。步入其中,那残破的城墙,那破损的墙壁,都在震撼着游客。
  
  回望隐于村落的叶氏庄园,我颇有感慨:历史就是这么有趣,厚重历史里我们寻求现代的新奇,而繁华里我们却在寻求久远的厚重。想当年叶氏耗尽家资打造辉煌居所,可岁月无情,几经劫难,最终遗下这么一处后人观瞻的景点,为叶氏始料未及。如今人去楼空,唯有梁燕翻飞,留下一串感叹。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遗憾玉皇顶

    回程路上思忖着未登玉皇顶的遗憾,竟联想到了断臂维纳斯雕像。残缺的断臂更能诱发人们...

  • 游上甘棠

    五一长假,我与好友蒋华一行六人游了江永兰溪勾蓝瑶寨后,吃过中饭,驱车来到江永上甘...

  • 触摸锡林浩特夏之心

    触摸锡林浩特夏之心 不知不觉,在锡林浩特生活已近十年。每年夏天或者回老家,或者出...

  • 风雨荆山桥

    “一代帝王乡,千古飞龙地”,故乡徐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许多文人墨客颇费诗章,...

  • 陪老家兄弟游零陵

    陪老家兄弟游零陵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国庆佳节的2日、3日,应我相邀,老家兄弟姐妹...

  • 局长请客

    小小的县城都知道,都港县税务局的刘局长最喜欢请客,而且每一次都是自己掏钱买菜、买...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