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读后感 > 他们的情书

他们的情书

时间:2009-10-16 16:40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青桐点击:
        

【导读】一个写出了《边城》的人,他的禀赋是超于常人的,在人事上更多一份洞穿与远见。他说:“我在这件事上并不为失败而伤心,诚如莫泊桑所说,爱不到人并不是失败,因为爱人并不因人的态度而有所变更方向,顽固的执着,不算失败的。”听到了么?在苦海里挣扎的朋友们,我们总不要以为得不到一份爱,就一蹶不振。
 

  早春时节,漫天细雨纷飞,天地间水汽蒸腾,连本来明朗的心境,也不免被洇湿,坠入一份朦胧的惆怅,又适逢黄昏,暮色苍茫,归人如水,目睹这一切,想到那个空空的家,我如何还能潜心温书?
  
  这样一个无处安放的黄昏里,我只好像小鱼儿般游移到中文图书室,期望在那浩瀚的书海里,寻得一块栖身之石。这样的情形下,是不是适合读一些温情的文字?铁马兵戈,雁渡寒潭都只待日后,春光灼灼时再读罢。
  
  翻过严歌苓的《波希米亚楼》,无名氏的《花的恐怖》、余光中的《情人的血特别红》,这些,都是曾经借过的书,再次看到它们,感到一种熟悉的亲切。原来,一个人命运真的是有定数,数月前借过的,数月后的今天,我还是会在千千万万的书本中,只停留在它们面前。
  
  当我看到张兆和的《与二哥书》,便迅速抽了出来,再也不愿意放下,也不愿意在书架前流连多一分钟。我无法解释那一刻内心的塌实从何而来。也许是早闻他们之间的传奇爱情,而又一直不能与之谋面,顷刻偶遇,岂能不电光火石?
  
  我像一个饿极了的人遇着一桌满汉全席,也像一个寻宝的强盗忽见奇迹。那一刻,我忘记了惆怅,忘记了弥漫在心头淡淡的哀愁,只一头扎进他们的文字里去了。想不到他们的爱情竟是经历了这样一番曲折与考验。我想像不出,年轻的张是怎样的芳雅超群,书中有日记说道,她收到要求交往的信件一天是极多的,如果一一应付,简直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了。所以,她也并不理会沈先生发出的情书,也没有按照沈先生的要求——如不答应来往便归还信件。沈先生为这无望的爱,都决定听从徐志摩的话而辞去教书的职务到别处去了。但他并没有因遭到拒绝而打算另寻出路,他说:“如果我爱你是你的不幸,你这不幸是同我生命一样长久的。”沈先生是这样固执,而张兆和也是一个固执的人,她虽然内疚,为爱着她的人陷入无望的黑暗里满怀不安,也还是不肯松口。看到这里,只能感叹世事弄人,两情相悦的爱毕竟太难得了。
  
  一个写出了《边城》的人,他的禀赋是超于常人的,在人事上更多一份洞穿与远见。他说:“我在这件事上并不为失败而伤心,诚如莫泊桑所说,爱不到人并不是失败,因为爱人并不因人的态度而有所变更方向,顽固的执着,不算失败的。”听到了么?在苦海里挣扎的朋友们,我们总不要以为得不到一份爱,就一蹶不振。
  
  “每次见到你,我心上就发生一种哀愁,在感觉上总不免有全部生命奉献而无所取偿的奴性自觉,人格完全失去,自尊也消失无余。明明白白从此中得到是一种痛苦,却也极珍视这痛苦来源。”爱是一种蛊,轻易就使人兵溃城陷。也像一场龙卷风,所扫之处无一能保全原貌。在爱这件事上,并不因为沈的天赋和才华而使他少受一点苦,相反,因为他的天赋与灵性,他的痛苦比常人要加倍。这让我想到张爱玲,那一句写在相片后面“低到尘埃”里的话,每个人都何尝不是如此?只不过,还有许多人,一辈子也遇不上一个,能让自己心门洞开的人,那份嵌入生命深处的痛楚,也免受了,福兮祸兮?
  
  沈先生劝勉张读书的话,使我再一次真切感受到,伟人之所以有伟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付出了比常人多许多倍的努力,而不是天成的。这原本是容易明白的道理,但非要看着他再说一遍,我仿佛才能接受。他说:“书本使我们智慧,却不能使我们成为特殊的人,所以有时知道一切多一点也不是坏事。……所谓智慧的贪婪,学校一点点书是不够的,平常时间也是不够的,平常心情也不济事,好象要有一点不大安分的妄想,……,依我想,且依我所见,如朱湘、陈通伯、胡先生,这几个使我敬重的人,都发愤得不近人情。”发愤得不近人情,是怎样一种努力呢,我打算在日后深尝一下这种滋味,使所走过的路,脚印踩得深一些,纵使是踩在沙滩上的脚印,只在短短几分中内为自己所见,也算是努力过,有了新一种力量了。
  
  “望到北平高空明蓝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给我的影响恰如这天空。”“崔苇是易折的,磐石是难动的,我的生命等于崔苇,爱你的心希望他能如磐石”,在张没有接受他之前,他的爱已坚贞如此,日后张的心门豁然洞开,她还能走向别人吗?后来他们的伉丽情深,缘于他们都是这样一种飞蛾扑火的人吧。幸好,他们成就了一段佳话。
  
  以上的摘录的话,是从他们1930年到1931年间的书信里抄下来的。到了1933年,沈从文与张兆和结婚了。1933年,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美好的年份吧,沈先生称呼张兆和“三三”、“我的三三”,听着就让人觉得亲切和温暖
  
  看到张兆和在给沈先生的信说“我很奇怪,为什么我们一分开,你就完全变了,由你信上看来,你是个爱清洁,讲卫生,耐劳苦,能节俭的人,可是一到我一起便完全不同了,脸也不洗了,澡也不洗了,衣服上全是油污墨迹,但吃东西买东西越讲究越贵越好,……,不许你再逼我穿高跟鞋烫头发了,不许你用因怕把我一双手弄粗糙为理由而不叫我洗东西做事了,……,我们应该怎样来使用这生命而不使他归于无用才好。”不禁莞尔动情,沈先生待他的三三,是极尽温柔周到的,三三这个兰心慧质的女人,却只愿洗尽铅华,和他共度粗茶淡饭,但求不浪费丝毫生命。这样一对儿,相比现在的物质男女,不知道要殷实富足多少倍了。
  
  1934年,沈先生因家母病殆,匆忙返湘,一路水行,他们的分别令彼此牵肠挂肚,沈先生在船上手握着三三的照片一路给三三写信以排解思念之情,兆和则在家里无时不刻惦念着出门的人一路平安否。虽然他们没有在一起,但沈先生说“三三在我口袋里”,由此,还有什么能将他们分开呢。也因为有那一路上信里对两岸风光的描述,才有了后来的《湘行散记》。
  
  记毕,一抬头已是夜色明净,万家灯火了。雨不知道何时停歇的,而心境,已与原先很不同了。我像是穿越了一个宽广的世界,穿越过沅水的急风暴浪,穿越过两个爱人温暖的胸膛,穿越过一份坚贞纯净的爱,重回到世间。我所坐的椅子,也是此椅非彼椅了。不禁为自己原先那一份脆弱多愁羞赧起来。

责任编辑可儿

                         (散文编辑:散文在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导读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青桐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09-10-16 16:10 最后登录:2009-11-27 09:11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