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读后感 > 我们都按自己的选择生活,这样就很好---我读《软埋》

我们都按自己的选择生活,这样就很好---我读《软埋》

时间:2017-05-20 20:47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静默蔷薇点击:
        
  终于读完了《软埋》,心情如暴雨前的云层沉重而压抑。颓败庄园曾经的辉煌,鬼大屋里遍布的坟墓以及丁子桃临终前的呐喊“我不要软埋”.....这些场景似乎活生生地重现在我的眼前,让我的心一阵阵刺痛。
  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好奇,因为这个书名很奇怪,我不懂是什么意思。更因为在微博上看到一则消息,“武汉工农兵举行批判会,把《软埋》批为大毒草”。这个新闻激起我极大的兴趣,在我的印象中,“毒草”这个词应该是文革中常用的吧,怎么用到现代作家作品上了?
  对于作者方方我不陌生,几年前读过她的小说《万箭穿心》,感觉很震撼。在这部小说里她把一个女人坚强和悲哀写活了,把生活的艰难和无奈写活了,把人性的复杂和薄凉写活了。后来知道她是湖北作协主席,还和某位贿选拉票的作家打官司,抵制文坛不正之风。因此对方方有了很好的印象,这次看到她因为这部作品被围攻,我亟不可待地想知道她到底写了什么,以至于“大毒草”这样的文革标签都给她贴上了。
  《软埋》是在淘宝上买到的,花了书本定价二倍的价格,据网络上说是因为这本书在大陆被封了,书店买不到。我这就有点不明白了,方方因为这部作品获得了“路遥文学奖”,为什么还会被封呢?不过网络上的消息虚虚实实真假掺半,姑且听听也就罢了。
  看完书我才知道,“软埋”这个词的意思是人死后没有棺材护身,肉身葬于泥土。这让我想起了83版电视剧《红楼梦》里王熙凤的结局,草席裹身胡乱埋了,可真是凄凉悲哀。而《软埋》这个故事更为惊心动魄更让人唏嘘哀叹,因为软埋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家人,不仅软埋了逝者的躯体,也软埋了幸存者后半生的尊严与希望
  这本书的结构很精巧,不是完整叙述,而是通过失忆老人丁子桃的幻梦,她逝去丈夫吴家明的日记和儿子青林的调查线索,给我们呈现了土改时期几个地主家庭的遭遇以及幸存者的经历。
  丁子桃原名胡黛云,出身于一个书香地主家庭,后嫁与陆家,一个靠种植鸦片发家后成功洗白的大地家庭,她的生活可谓是富足而安逸。可是随着土改运动的到来,她和她的两个家庭遭受了灭顶之灾,她的娘家被批斗、被点天灯,最后灭门。她的婆家为了反抗批斗,采取了一种极其惨烈的逃避方式,全家集体自杀,软埋于自家院子里。她幸存了下来,可是失忆了。她不再记得那些惨痛的经历,甚至连她的名字都完全不知。可是她一直活在恐惧和卑微里,直到离世前还在呼喊“我不要软埋”。那些苦难的记忆其实一直都在,它像鬼魅一样纠缠在她灵魂深处,让她无法畅快呼吸。丁子桃的失忆也是一种软埋,方方说“一个活着的人,以决绝的心态屏蔽过去,封存来处,放弃往事,拒绝记忆,无论是下意识,还是有意识,都是被时间在软埋。一旦软埋,或许就是以生生世世,永无人知”,也许活人的软埋比死人的软埋更扎心更凌冽。
  有人批判《软埋》全面否定土改,为地主阶级翻案。我不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来的?但我也无权去评判这种说法对与错。毕竟由于每个人阅历不同,对同一件事的看法也会有很大差别。就我来说,我没赶上那个年代,没经历过土改,所以我的看法也许比较幼稚且肤浅。单从这部作品中,我真的没看出哪里“全面否定”,哪里“翻案”,我只看到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悲剧,这个悲剧只是当时那个社会运动的一个个例,一个特殊年代的特殊现象。“土改”作为一场阶级斗争,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它让1.5亿农民获得土地,极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和重构了新的社会关系,这样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不可能因为一个人或一部作品就可以抹杀的。可是再伟大的革命也会有暴力有流血,土改镇压了二百多万地主,有一些人死去了有一些家庭消失了。这些死去的地主消失的家庭,就全都是十恶不赦死不足惜的吗?
  《软埋》这部书只是站在人的角度去思考去探究,更多的是反映人性。比如陆家的惨剧有一个更直接的原因是和金点家的世仇,金点父母死亡是陆家造成的,所以金点想通过批斗陆家来复仇。从这一点看,陆家的悲剧更像是一个江湖恩怨的结局,只不过有了土改这个时代背景,而使得这个事情更具有政治色彩。再如胡黛云的娘家被批斗时,她的父母为了保护她,要求她在批斗会上主动揭发批斗父母。胡黛云做到了,而且做的意气风发慷慨激昂。为了保护她自己,她把对父母的敬爱和怜惜彻底丢掉了。“黛云走到了台下,回头望时,台上的父母,都吓得哆哆嗦嗦。”看到文中这句话,我的眼泪都快掉了下来。父母对于子女总是最无私的,即使在危难时刻,也愿意牺牲自己来成全子女。
  在这部小说中,呈现的是人,有灵魂思想的人,而人性的复杂也许是任何时代任何地域都最难看清的。这是一部文学作品,不是历史教科书。作者没有把这几个地主描写成黄世仁刘文彩,就是为地主阶级翻案了?就是全面否定土改了?
  任弼时在《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中说,“在土改运动中,发生有不少打人和逼死人的事实,更由于党内不纯,地主、富农、投机分子和流氓分子利用机会捣乱,就造成了乱打人,打死人、逼死人的现象,有些罪不该死的人,被打死杀死了。这值得引起我们的严重注意。”这说明作品中描写的情形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作者以一种悲悯的情怀写了出来,在这部书里每个人都是丰满立体的,是有喜怒哀乐的真实的人。在灾难来临时,有人选择平静接受,虽然接受的结果也是家破人亡。有人选择用死来反抗,可是在那样轰轰烈烈的革命中,这样的反抗显得如此无力,除了院子里布满坟墓以外,历史的车轮并未停止前进。而幸存的人背负着一生的阴影艰难存活,或隐姓埋名或遗忘前事,无论何种方式都是以一种缄默的方式来软埋自己的成长背景,以求在这悲凉的人世间生存下去。
  《软埋》是一部极具争议性的作品,争议的点不在它的文学性而在于政治性。而政治性永远是一个敏感又沉重的话题,歌功颂德固然很好,可是记录真实未必就错。方方在小说结尾中说“有人选择忘记,有人选择记录。我们都按自己的选择生活,这样就很好”。我们愿意歌颂时代的进步,可是也应该正视历史。你们选择批判围攻,我选择阅读思考,我们都按自己的选择生活,这样就很好。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7)
94.4%
待提高
(1)
5.6%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