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读后感 > 从《情缘难逃逸》看李学东作品的特点

从《情缘难逃逸》看李学东作品的特点

散文
时间:2014-07-01 09:59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北国伊人点击:
        

  我虽然与李学东老师生活在同一所城市,但是真正接触并认识他算起来还不足两年。第一次读他的作品,就被他作品中成熟老练的文字功夫和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格所折服。
  读李老师的小说《情缘难逃逸》,感觉最明显的特点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品贴近生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情缘难逃逸》写的是一个远离城市的偏远山区,以柳根老汉进城买电视和儿子柳大林找对像为主线,讲述了林区几度起起落落、兴兴衰衰的历史,再现了林区人艰难的生存环境,以及他们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没有在林区生活过的人恐怕很难理解那个时期的山村有多落后,林区经济曾一度陷入困境,林业资源溃乏,工人们没活干,没工资。那里的无霜期短,平均气温低,又不适于种植农作物。所以人们要“采山”,靠大自然的馈赠维持生计,但是天然生长的那点“山货”怎么能够满足那么多人的需求呢?所以人们又想到了外出“打工”。而美子的“美”也正是在那些年轻力壮的男人和清秀俊美的女人们打工走后在老弱病残的人群中才显示出来的吧!
  作为长相有着天生缺陷的美子,一心想过上质量好一点的生活,于是跟着别人外出打工,其结果可想而知。重新回到山村,她又看上了城里进山收购药材的“长头发小子”,指望着靠嫁人逃出这个穷山沟,但最后还是被那个“长头发小子”给甩了。
  随着林区药材产业的发展,林区人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大家把木壳楞房换成了砖瓦房,手里有了存款,美子终于在媒婆季凤海媳妇红手套的牵引下,羞羞答答的来到了柳大林新盖的砖瓦房前。
  没有哪一个女人愿意一辈子过穷日子。这就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偏远穷困的山村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二、作品语言生动形象。
  李学东老师作品的另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语言生动形象。三言两语就把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和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如《情缘难逃逸》中“柳根老汉沿着山路走着,黄榆木扁担在他肩上有节奏的一上一下地颤着,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膝盖、领口和袖头打着补丁,腰间系着的绳子上,别着一杆铜嘴铜锅柳条杆的烟袋。天刚亮,他就早早起来,踩着凳子在屋梁上掏出藏钱的布包,一层层打开后,取出一沓大小不一的票子,想了想,从中抽出几张放回去。剩下的塞进老伴年轻时穿过的高筒袜,贴着肉皮系在裤腰里,打了死结,又在外面按按。”这几句话,就把一个生活贫困,抽着旱烟,生活勤俭节约的林区工人的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又如对美子的描写“她一手托着瓜子,一手用手指挑挑拣拣,然后送到嘴里,再仰着头把壳吐出来”,简短的几句话,就把曾经进过城,开始瞧不起土生土长的乡亲的美子傲慢的形象刻画了出来。还有对于柳根老汉的心理描写“平时从不大声说话的他,刚到家门口就高声大嗓地嚷:电视机买回来了!他这话既是给家里人听的,也是给村里人听的。”把柳根老汉有点爱慕虚荣又急于炫富为儿子娶亲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虽然柳根老汉的老伴着墨不多,也让我们看到了山里人朴实而又爱面子的性格特点:“柳根老汉的老伴很不高兴,又不好意思撵他们,就不管有没有蚊虫叮咬,都用手使劲拍打着胳膊或下巴,发出很大的声响。”
  对于采购站站长的描写“领头的站长是个大胡子,从嘴唇的四周到两腮直至下巴,长着浓密的胡须,看上去,很像美国人刚从藏身的地窖里拽出来的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
  媒婆季凤海媳妇:“她嘴小声大:柳大林,你快给我下来,美子找你!说着扔下美子上房揪着柳大林的耳朵往下拽。一个热心、泼辣的村妇形象跃然纸上。
  综合上述的这些特点,我们不难看出,李学东老师对于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已经相当的老练和成熟。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另外,在《情缘难逃逸》中,我们还看到了李学东老师作品其他的一些特色:比如,柳大林在两次见到美子时的不同反应,作者是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见美子进来,他把目光从小人书飞到美子身上······手上的小人书掉了下来”。当得知美子和收购站的“长头发小子”谈起了恋爱时,“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心里烦得想摔东西。他拿起小人书看,看了半天不知看些啥。”再如,作品语言极具地方特色:像“柳树趟子”、“穷山旮旯”等。还有,动作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如买电视机时,“柳根老汉杵在那里直愣愣地看着,心里琢磨这些景物竟是咋弄进去的。”“他从裤腰里解下丝袜取出钱,手指头沾着唾沫,数了几遍,双手捧着,抖抖簌簌地递给售货员。”
  一个好的作品,无异于为我们提供了一顿美味的精神大餐,在为我们带来享受的同时,也引人思考。李学东老师的作品就做到了这点。让我们共同祝愿李老师在未来的写作生涯中,笔健文丰,为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