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读后感 > 在草木里生存,在恩典中写作

在草木里生存,在恩典中写作

散文
时间:2016-06-15 10:18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生命如歌点击:
        
  读刘汉斌散文集《草木与恩典》
  
  认识刘汉斌,是源于他发自2015年《古峡文学》第一期的散文《物在别处,念在心头》。读罢,当即被质朴厚重,饱含深情的文字所吸引。随后,便产生了对素昧平生的刘汉斌有更多了解的渴望。只要有时间上网,新浪博客是第一个要浏览的模块,刘汉斌的是第一个要链接的博友,浏览着刘汉斌发表在区内外文学刊物上的一系列散文随笔作品,也简略地了解了他的生平简介和文学成就,便对他的文学追求有了进一步认识。
  作者虽刚过而立之年,但生活的艰辛,人生道路的坎坷,他都艰难走过了,这些经历也为他日后的散文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加之他勤奋好学,笔耕不辍,为他迎来了散文创作春天作品先后荣获2012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2015年天津市“东丽杯”第二十四届全国孙犁散文奖,2015年“宁夏之美全国散文征文大赛”一等奖。国际森林年征文大赛特等奖,宁夏第八次文学艺术奖等。
  《草木与恩典》是去年冬天作者邮寄给我的。当我向他提出能否邮寄一本他新近出版的《草木与恩典》时,他竟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也满足了我学习欣赏他在区内外的文学刊物没涉及到其它作品的强烈愿望。去年在手患病,四处求医问药没有时间阅读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下夜班躺在被子里阅读,上早班趁做早餐吃早餐间隙阅读,终于在草场莺飞,鸟语花香的暮春时节读完。终于把一本植物系列散文,把一位种子作家,植物散文家呕心沥血十二年的作品读完了。
  《草木与恩典》收集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近三十多篇发表在区内外文学刊物的散文作品。全书由《田埂上最后的守望者》《北方生灵》《草木与恩典》等三个部分组成,共计二十多万字。
  散文集第一辑是作者生活的困境,对乡村庄院的怀旧,以及对土地的割舍之情的感怀。如在《隐痛:植物高过了庄院》中“人都走了,把能带走的全部带走了,只留下庄院,像一具空瘪的壳。干旱还在持续,田地荒芜了,各种各样的野草野生的一眼在杂乱地生长。院子空了,洞开的门,敞开的窗户,像一双双盛满着委屈的眼睛,所有的忧伤,落寞就像旱情一样在草木间蔓延。”
  散文集的第二辑则体现作者对各种各样植物的热爱与痴情。如面对麦子,豆子,谷子,糜子,土豆,胡麻,荞麦,燕麦,枸杞,发菜,旱芹,灰条,车前草,地软,甘草,菟丝子,冰草,飞燕草,黄芪,鸡冠草,苦荞麦,骆驼蓬等作物野草野树,这些伙伴似的陪伴他度过了贫苦的童年的植物,他像亲人般与他们和谐相处。在他看来,庄稼能养人,野草能治病,人类少不了他们。因而,每种植物都重要,失去一种植物,如同失去一位亲人那样,让他格外感到心疼。
  第三辑则描述了作者带着妻儿老少来到川区选择靠土地谋生的生活片段。如:《我的温棚》中,此刻,我正满心欢喜地从一个厌烦了劳作的人手里接管一栋老式温棚。从明天起,着一栋老式温棚就成了我的温棚;从明天起,我不再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如:在《与芹菜为邻的日子》中:“这个冬天,我只好与我的芹菜为邻了,这是自我决然离开大山走进城市后第一个十年,现在我又决然离开城市来到郊外,准备像城市边缘上的农民一样生活”。
  作者曾经在他的散文中写道:“紧贴大地的劳作,让我的双腿沾满泥土,敲过键盘和握过钢笔的双手,开始向一株麦子倾斜。”由此看出作者的思维转变,看出作者由庄稼种子向植物散文写作的心路转变。
  世人总这样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文学写作也不例外,一方文字的韵致更是得益于一方山水的滋润。瘠苦甲天下、干旱惨烈的西海固,酷爱文学的西海固人以巨大的精神能量,,以敬畏之心,表达着、预测着自己的命运。他们通过散文创作是与土地的对话。他们把散文这种精神之倾诉、灵性通透的文体用来记录西海固人们的生存状态。刘汉斌的作品当然毫无例外地体现这方面的因素。
  作为农民的儿子,他与土地,土地上的植物相依为命。他对他身下所接触的植物庄稼种子都了如指掌。因而,《草木与恩典》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融合了作者在农校学习期间储备的植物有关知识,以及十几年种地实践,闲暇时潜心钻研《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栽培学》《土壤学》所升华的产物。
  作者热爱土地,热爱土地上生长着的庄稼。他是农民,一个有知识,有文化农民,一个个关注土地生长的农民。他用自己脚步的体验丈量着土地,用身体感受着种子的温度,他用心聆听大地脉搏的跳动;他用双手支撑着植物的枝枝蔓蔓,他始终行走在一排排绿色搭建空间里,独享着阳光、土地带来的温暖,享受着破而出的疼痛和喜悦。他曾这样感慨道:“春天里,站在禾青苗壮的庄稼地畔,是一种非凡的享受,这种享受费亲历劳作所不能体会,这时候我背抄着双手,信步走在田埂上,这一刻,我是这片土地上最受敬重的人物”。
  植物系列是了解并解读汉斌创作的侧面,文字选题小,但写得细致生动,朴实厚重,文字温暖而又纯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质朴的文风构成了他的作品从小散文向大散文过度的桥梁。小说式的结构形式,拟人化语言,细小生活细节,平淡的生活场景里构筑着自己独特审美观念。因而,读每一篇文章,都有一种清洁,鲜活,沁人心脾的质感。
  当然,作者最突出的特点是作品至始至终以我为主线,传承了优秀散文的“独特写,写独特”宗旨。通过质朴的语言,笔记式记叙的铺垫和陈述,把作者热爱植物,热爱种子的感受与体验通过作者饱含深情的情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了作品的字里行间。
  读完散文集后,我总被一种情愫所缠绕,被一种脱离很久的山区生活所纠结,被生存与西海固对命运抗争所折服。西海固的干旱和贫瘠世人皆知,西海固干旱贫瘠的土地所带来的后果也触目惊心。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是勤劳勇敢的,但他们无法从看似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得到他们所要的回报。西海固的人们热爱他们的家园,也热爱生他养他的土地,他们但持久的干旱却使他们最后不得不离开这片土地移民到川区,来到川区后,热爱土地的他们任然依靠土地谋生,虽然摆脱了干旱带来的羁绊,但他们重新要面对新的生活挑战。
  作为游子,不管走到哪里,怀乡的根从来都不会离开过生他养他的土地,即便住进了高楼大厦,内心深处也不会抛开农村那一方庄院。尽管移民了到川区,但梦里依然和曾经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村庄庄院紧紧紧相连,和曾经朝夕相处的父老乡亲打交道。尽管穿着住行和城里人没什么两样,但本质依然是农民的后代,仍然操着西海固人那浓重方言,这是西海固人的特点,也是漂泊在外的所有游子的特点。
  从刘汉斌的散文中,读者看到的种地给他带来的享受。这种享受对应到现实生活中时,农民的身份和作家梦想,常常将他置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事实上,他既要倾力经营温棚,为前途未卜的生计奔波,还要坚持不懈地用他一向干净,温暖,朴实的文字构筑他的植物系列,谈何容易。如果没有甘于清贫,不屈不挠,不懈追求精神依托是不可能做到和实现的。
  刘汉斌用文字记叙了他和植物打交道的体验与感受。他是一位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民,也是一位怀揣文学梦想农民作家。他把每天的劳作当做采访学习的机会,把劳动的间隙用来写作,他用血汗供养一家老小,用虔诚地感恩地心态阅读写作,由此实践着他文学梦想
  作为八零后,做为西海固走出来的青年作家,能够写出《草木与恩典》这样不同凡响的作品,足见他对文学不懈追求和神圣的向往。他以自己独具一格的植物系列散文,开创散文写作一个先河,他潜心写作的以植物系列为主题的散文300多篇先后在《青年文学》《散文.》《北京文学》《朔方》上刊登。部分作品被《.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读者》转载。其中,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草木与恩典》还入选了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14年卷。
                            (散文编辑:可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生命如歌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09-11-16 16:11 最后登录:2018-01-15 16:01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