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经典散文 > 散文鉴赏 > 韩愈带我游衡山

韩愈带我游衡山

散文
时间:2014-10-15 10:24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宁夏何老三点击:
        

  鄙人祖籍湖南衡山,老家就在衡山脚底下,可从来没有游过衡山,更甭说品味衡山了。不过,前些年鄙人拜读了韩愈的记游诗《谒衡岳遂宿岳庙寺题门楼》并亲自登临衡山以后,才懂得衡山的伟大清明正直。
  韩愈韩公这首《谒衡岳遂宿岳庙寺题门楼》诗是这样写的: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
  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
  须臾尽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
  森然动魄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
  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庙令老人识神意,盱眙侦伺能鞠躬。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
  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
  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瞳胧。
  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
  这是韩愈一首著名的记游诗,也是历代公认的七古佳作。诗人以变怪百出的风格,苍硬雄奇的笔触,描写了衡山的雄伟神姿,特别是通过诗人默祷云开雾去,而岳神正直感通,歌颂了衡山的清明正直人格。
  说起衡山的云烟,这还是衡山风景的一大特点呢。
  衡山终年云多雾浓,不仅一年四季形态各异,就是在一天之内,顷刻之间,千变万化,奇景迭出。当你站在山巅之上,烟云轻落,在白茫茫的迷濛中,无数的山峦从云海中浮现,宛如身在九霄仙境中。倘若站在半山腰四处望去,只见万壑生云,淡雾冉冉,浓烟腾腾,时而像千匹轻纱,时而像波涛汹涌,云起峰流,宛如身在扁舟中。倘若赶上大雨瓢泼,也不必扫兴,总有雨霁天晴的时候,那就会看到万束金光撒下,劲松古柏,花香鸟啼,满山滴翠。正如苏轼在咏西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所说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而南岳衡山于晴于雨于云于雾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那么,韩愈游衡山适遇阴云天气,这本不怪,也非山不可赏,为什么要“潜心默祷”,祈求云雾“尽扫众峰出”呢?这固然与韩愈想欣赏晴景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他的心情、遭遇和追求有关,也就是与“言志”有关。
  这首诗作于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当时韩愈已经38岁了。在这之前,他多次应举求官,蹉跎科场20年,可谓“四举礼部乃一得,三选于吏部则无成。”29岁时,依靠宣武节度使董晋的荐举,才获得了一个卑微的小官——试秘书省校书郎。到35岁时,方得到一个京官——国子监四门博士的任命。但好景不长,一年左右,36岁的韩愈不知何故被撤了职。
  这一年正值京师长安大旱,田地龟裂,庄稼颗粒无收,一片野有饿殍,路有遗婴的惨像,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的京兆尹李实是个不顾百姓死活的酷吏,他谎报灾情,公然编造“今年虽然天旱,谷子却不坏”的谎言,照样盘剥聚敛,进奉皇帝并中饱私囊,因而获得了德宗皇帝的宠爱,李实因此权势极大。这时,丢了官的韩愈,急于找个职务,无奈投奔到了这个李实的门下,还给李实写了一封奉迎讨好拍马屁的信。李实看了这封信,乐得屁颠屁颠的。不久,可能是李实举荐的关系,韩愈就得到了监察御史的官职。
  监察御史这个官职品位虽不高,但有弹劾参奏政府官员的权力。谁能想到,那么迫切想要得到一官半职的韩愈,刚刚上任不久,就不顾个人安危,直言敢谏,向皇上呈上了一份措辞极为激烈的奏章,举报那个曾被他恭维奉迎并得到皇帝信任的李实。在这份《御史台上论天旱人疾状》奏章中,韩愈毫不留情地揭露了李实之流欺上压下,残酷盘剥百姓的情况,请求德宗“特敕京兆府”停止征发赋税,让百姓得以存活下去。
  韩愈早在没有进入仕途的时候,就有了明确的居家与在官的准则。他说:“君子居其位,则死其官;未得位,则修其辞,以明其道。(《争臣论》)果如其言,当他一旦职权在握,就立即负起责任来,坚决地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这个奏章呈上以后,韩愈理所当然地遭到了贬官放逐的处分。不用说,这肯定少不了李实玩弄权势的关系。就这样,充满正义感为民请命的韩愈,从政之初就挨了一大闷棍,被贬到了连州阳山(今广东连山)作县令。
  永贞元年顺宗继位,例行大赦,韩愈也得到了宽赦,允许离开阳山,指定他到郴州等待新的任命。在郴州,韩愈会见了与自己一同被放逐,又一同到此候令的张署,两人同病相怜,惺惺相惜。韩愈在给张署的赠诗中,曾流露出当时的心境:“休垂绝缴千行泪,共泛清湘一叶舟;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愁。”可以看出,韩愈此时已经从被流放时的绝望悲苦心境中解脱出来,他希望重返长安,再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
  在秋末的日子里,韩愈终于接到了新的任命。这个新任命不是让他返回长安,直接参与朝政,而是让他到江陵去做一个掌管刑狱、督捕盗贼的法曹参军。这次新的任命,虽然给韩愈的理想泼了盆冷水,使他感到沮丧,但政权的更替、形势的变化仍然给韩愈的从政生涯带来不可捉摸的希望和曙光,虽然前途不明,牢骚满腹,但豪气尚存、憧憬在胸。韩愈就是带着这样复杂的心情,跨上了就任之途。在赴任途中,泛舟湘江,登临衡山,拜谒岳庙,就自然而然借景抒情,由情绘景,情志与风景交融为一体了。
  这首诗可以分为四段,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段首四句,赞颂南岳衡山封秩权柄之高贵显赫及镇妖伏怪之威严,指出了在当时南岳的崇高地位。第二段自“喷云泄雾藏半腹”到“石廪腾掷堆祝融”十句,从宏观上描写衡山的气派和真正面目。写衡山面目采取了先隐后现的手法,即先写云藏雾绕、阴气晦暗,无法领略大山的雄姿,因而引出诗人祈晴的虔诚,以及由于正直的诚心而使南岳神灵与诗人心意相通,最后云雾尽散,众峰尽现,一派清明雄伟景象。第三段自“森然动魄下马拜”至“神纵欲福难为功”十四句,从全景转到岳庙这一景点,通过求神问卜之事影射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功名利达之心。第四段最后结尾四句,点明题中夜宿岳寺的情形,弥补衡山月色之景色。
  衡山是很值得写的,如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清人魏源《衡岳吟》中说过的:“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这些,韩愈都没有描写,这首诗长达32句,但关键之处,则是“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苏轼在谪迁途中曾作《过太行诗》,诗序说:“予南迁其必返乎?此退之登衡山之兆也。”把韩愈衡山之行与游衡山之作看作是吉祥的兆头,倒是一语道破了这首诗的深层含义。有意思的是,韩愈赴任江陵后仅仅一年多,即被召还京师,此后步步升迁,一直得到了“刑部侍郎”这样的高官。
  登临衡山,除了韩愈这首诗的吸引,我自己也越发地感到衡山旅游快意意在山而乐在登。面对高山从来没有征服,只有贴近。步入山中,山容你,你无法纳它。攀山路而上,山载你,你永远无力承它。即使你站在山巅,山仍然是不为你所动,而你却为山而叹。高山仰止,我们一点点的放低自己,才能看到衡山的最高峰和衡山的深不可测。
  山峰除了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外,是永远不会低头的,而历史是在盛衰中发展的,人生的道路也是坎坷不平的。元和十四年,韩愈因上表谏阻迎佛骨,触犯了宪宗,因此再度被贬。有感于此,苏轼曾叹道:“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潮州韩文公庙碑记》)由此可见,政治之云比自然之云更难拨开,开云之难得,更显出光明之可贵。
  正是由于人们对韩愈诗中所表现的精诚开云志向的赞许,希望岁岁开云、代代开云、时时光明、处处光明的降临,自韩愈提示后,把韩愈题诗过的这座楼称为“开云堂”。此外,在过去的记载中,还有一个“开云岭”,岭上有一个“开云楼”,至今在祝融峰下,高台寺旁尚有一个“开云亭”。当我们登临衡山,目睹这些以“开云”命名的名胜古迹,联想唐代大诗人、文学家韩愈的这段故事,能不感慨古今一理吗?
  记得南岳衡山的哪座寺庙前有一块大的石刻,基座上刻着唐代大诗仙李白的咏衡山诗:“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入洞庭。”这首诗,使我的所有的语言都好像是多余的了。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3)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