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亲情散文 > 妈妈的罐罐茶

妈妈的罐罐茶

时间:2017-12-22 15:38散文来源: 散文作者: 清墨在砚点击:
        

 
小时候,家里来贵重客人时,妈妈就涮壶切肉,来熬罐罐茶。我们则静静地守候在旁边,任口水无数次回咽。妈妈则对我们说,小孩子是不能够喝茶的,喝了茶长大后写字手会颤抖。长大以后才知道,那是妈妈在哄我们的话。因为生活物资的奇缺,贵重东西只能给贵重的客人才能享用。
后来,生活慢慢地就好起来了。我们也就经常喝到妈妈熬的罐罐茶了。
每天早晨,妈妈总是起得很早很早,先是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然后是厅房、廊道,桌椅板凳,每一件家具都擦得一尘不染。最后才生火熬茶,我们全家人,每人一只白瓷盅子,围着火炉,着就罐罐茶吃馒头,就算是早饭了。尤其是在冬天,等父亲、儿子和我们起床时,她已经为我们每个人熬好了茶,煨在火炉旁热着,那种淡淡的茶香弥漫了整个屋子,馒头也烤的黄黄的,引得人口水直流。几盅罐罐茶下肚,整个身子都暖烘烘的。
尽管是在农村,居住的条件也不甚好,然而,地土上因洒了水而潮乎乎的,窗明几净,一尘无染,在这样的环境里品茶吃早餐的美妙感觉始终留在了我的脑海深处。
她熬的茶很香,喝完后很长时间,也是满口生香,余味悠长,以致在我步入中年以后开始喜欢茶道时,那种香味依然在我的脑际萦绕,和现代茶道所讲究的清、淡自然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内涵。
妈妈是用心来熬茶的。她先用油将云南大叶茶熬了,熬得快要冒烟的时候,将“杂面”放进去拌了,然后再加水。一般人的家庭熬茶是用清油的,可她却用存放了十年以上的腊肉熬的油,香中带涩,涩中含厚。熬茶用的盐是那种已经不再生产了大颗粒土盐,而生姜、红葱、小红香、香豆等佐料都是自己亲手种出来的。
妈妈在门前的空地里开辟出一块菜地,种了十几种佐料。只要是空余时间,她总是在菜地里侍弄那些佐料。熬茶用的熟面是豌豆、小麦、玉米、燕麦掺合起来的“杂面”。妈妈先把豌豆、小麦、玉米、燕麦等炒熟、凉冷,然后用手推磨来磨细,再用瓦罐小心的储存起来。熬罐罐茶用的茶罐则是天水地区民间手工艺人手工生产的带耳垂腹大陶罐,一罐茶一次可以倒出十来盅。罐罐茶的名称大概就来自此吧。
每逢过年,年三十晚上是要守夜的,小朋友们挨家串户,总是最后才到我们家,就在我们家一直守到天明。而妈妈则陪着我们,一直熬茶到天明。过年的时候,给我们喝茶是不受限制的。因为她熬的茶香,这也是年三十小朋友们最后才来我家的原因。
后来,我搬到城里住。妈妈经常来住一些日子。我知道她离不开熬茶,早就给她准备好了家什。原料由她去菜市场自己采购。但她回来总是抱怨,这也缺,那也没有,城里反而没有乡下方便。总之,我喝罐罐茶的欲望到得了满足。不仅我,老婆、儿子,还有邻居们都经常品尝她熬的罐罐茶。儿子还带着他的同学们来。我发现,不管是来多少人,也不管是多少次来人,即就是同一个人多少次来,妈妈都不厌其烦。这和老家时一样,父亲是个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的乡村医生,每天总是有好多人来家里看病,而妈妈从来不会让病人饿着肚子回去的。在时间紧促的时候,妈妈就熬罐罐茶,烤馒头来招待来看病的人。
妈妈的厚道和朴实,影响了我们几个子女,所以,我老是感觉我不适应城里人的生活。
几盅罐罐茶,一个馒头,就是最为丰盛的早餐了。我看到,这个时候是妈妈来到城里最为开心的时候。
再后来,我对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读苏东坡《试院煎茶》诗时,诗中有“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北宋高龄宰相文彦博的西蜀煎茶法不得其解。东坡贬黄州时作曾作《寄周安孺茶》诗。这是东坡一生所做的诗里面篇幅最长的一首诗,专叙茶事,一气滔滔,不冗不杂,可谓茶诗中之罕品。诗中有“姜盐拌白土,稍稍吾从蜀”句,始知古代西蜀煎茶之法,在西南一带也是蔚然成风的。
而他在另一首诗中也云:“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而他的弟弟苏辙也有诗云:“北方茗饮无不有,盐酪茭姜夸满口”。说明,这种煎茶法在以成都为中心的西南地区是极为普遍的。
其实,早在魏代这种煮茶法就已经流行。魏代张辑(公元203年左右)在《广雅》中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唐代皮日休在《茶中杂咏序》中就写到:“自周以降及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陵季疵言之详矣,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大沦蔬啜者,无异也。”说明这种煮茶法已经非常古老了。
魏晋唐宋时期的西蜀属于剑南道,而我们老家所属的武都郡正好就属于它管辖的范围。唐代樊倬《蛮书》中就有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银生诸山,就是现在的西双版纳茶区,蒙舍蛮就是现金洱海地区的居民。那里至今还保留着“茶祖会”的民俗活动,用来祭祀孔明。可以说,这种“姜盐煮”的烹茶法就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了。
其实,我费了很大的劲去寻找的古代西蜀煎茶法就在我的身边。茶圣陆羽并不主张这种煎茶法,因此,至宋代这种煎茶法就基本上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点茶法,后来再改为流行到现在的泡茶法。妈妈,就是这种古老煎茶法的实践者与传承者。不过,经妈妈之手,这种古老的煎茶法更为丰富更为实用了,尤其是在农村。
茶为我国原产,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历经春秋战国晏子食茗菜,至西汉已经成为一种饮品,再经魏晋南北朝,到初唐时期,已经成为宫廷新贵,到唐末宋初,由于交通的发达和贸易的活跃,佛教的兴盛,再加上陆羽《茶经》的鼓吹,饮茶之风浩然如潮。元明之后,茶叶已经进入普通百姓家,成为汉文化区域民众每日必不可少的“开门七件事”之一。茶叶的食用也经历了唐以前的烹煮法,宋代的“点茶”法,以致明清以后至今的泡茶法。
茶道乃君子之道。就中国茶道而言,讲究“和、静、怡、真”。和,就是谐和,讲究天人合一;静,则是虚极笃守,是道家养生的最高境界;怡,是茶道的追求目标,即身心的快乐;真,则是贯穿整个茶道的不二法则。茶道也是实道,来不得半点儿虚假。茶,水,器具,程序,认真程度,那一个环节哪怕是出一点儿小小的差错,也会中道而废,大煞风景。
以此观,茶道也即人道,人生修行之道。在妈妈的眼里,熬茶也就是熬生活。即就是困难再大,条件多艰苦,她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利用身边现有的条件,自力更生创造一些条件,把有点儿酸苦的生活调节得有点儿甜味儿、香味儿。农村人没有文化,不知道茶文化,不知道茶道,更不懂茶史、茶理,但是,她只知道用心去做,用心去把自己该做的事儿往最好处做。
这也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精华所在:实事求是!
很长时间内,或者在某个历史的阶段里,我们似乎对于这条千古铁律,渐行渐远,有所迷失。守者不觉,大音希声。世事大概都是如此罢。“和、静、怡、真”道尽人生大道修行之至理。推人及己,妈妈不识字,不甚懂得甚么大道理,但是却自觉不自觉的身体力行了,无意识中令我望而生敬。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清墨在砚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7-12-22 15:12 最后登录:2017-12-22 16:12
优美散文
  • 母亲的这个夏天

    母亲说这鬼日的天,一天到晚耷拉个脸,不知到何时才能出个头。母亲说这话的时候南方的...

  • 乡村不说“谢谢”

    终于放寒假了,去母亲家住了二个礼拜,真正体验了仰慕已久的农村生活,不知不觉间,发...

  • 饺子的故事

    散文 李朝元 饺子的故事 说起饺子,要说到很远。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记得是过一个普...

  • 走娘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地处盐城西北片区的滨海、阜宁、响水三县,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素有...

  • 饭馆

    一个光鲜靓丽的姐姐,实际上却是......

  • 一剪寒梅

    这朵绽放的笑容,眉眼像极了成方圆,梳着一头黑发,说着流利的英语,会唱费玉清的《一...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