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行云流水话太极

行云流水话太极

散文
时间:2011-04-29 23:08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沪上人家点击:
        

【导读】太极拳运动主张:集中意念,精神内敛,意守丹田,动中有静,全神贯注,眼随手动,手眼配合,正视前方,起到了使大脑皮质处于安静的状态。

  每天早上起来洗漱完,我喝上一杯芦荟蜂蜜茶,吃上一个小包子,就来到黄桦路上的步行街参加早锻炼。
  
  我们打太极拳的人,一般要比跳街舞和打木兰拳的人来的晚。因为我们知道太早锻炼不符合传统中医养生的理论。打拳做操必须等太阳升起来雾气消散,花草树木吐出氧气后再进行早锻炼才符合中医养生理论。
  
  在打拳之前,我们在轻快的古典音乐声里伸展着身姿做各种关节操,预先活动一下筋骨。我环顾四下早锻炼的人群中,一个小青年也没有,都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在锻炼身体。哈!晚睡晚起是现在青年人的生活习惯方式,即使锻炼也是花钱去健身会所做些无氧的剧烈运动,这样锻炼的方式对身体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好处。
  
  我们早锻炼打24式、36式、48式和42式竞赛套路太极拳等,杨式的85式太极拳,这一系例拳打下来要一个小时。打太极拳动作要缓慢,心神宁聚,走圆,有缠丝劲。要求身架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沉肩垂肘、含胸拔背、屈膝圆裆、心意气力紧密配合。动作上下相随,不能有停顿,连绵不绝,行云流水。有蓄而后发,发必螺旋。刚柔相济、内外合一、等等,技巧动作。拳、掌、肘,有硬、软、滑、绵、脆,之分;思想入静、眼随手起、内外双修。所以太极拳有保健养生的功能。尤其是对各种慢性病,起到了很好的辅助疗效作用。太极拳在技击时不用刚劲和拙劲,而是以柔克刚,蓄势待发,借力打力,以圆弧动作解敌之刚猛之劲后,顺手借敌之力用四两拨千斤的力气进行反击。太极拳动作柔和因此不太消耗人的体力,一套拳打下来微微出汗为止,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有氧体育武术健身运动。什么是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就是在运动中,用平常的呼吸,耗氧量够维持运动的需要,不需要加大呼吸量来维持运动的耗氧量。剧烈运动的大运动量,人体消耗大,运动中导致氧气不够用,必须加大呼吸大口喘气加大呼吸来弥补耗氧量的不足,这就是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区别。运动过量也是对人体的一种伤害。剧烈地无氧运动往往导致运动过量,容易给人体造成伤害。太极圈行动缓慢、刚柔相济,用平时的呼吸就能维持运动的耗氧量,所以说太极拳是一种有氧运动,它锻炼了呼吸、神经系统,对事物有良好的反映能力,内外兼修,使得人“中气贯足,精神百倍。”
  
  太极拳是在我国古代传统道家哲学思想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拳理,从传统道家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想中脱化而来。
  
  道家的太极,把世界上的事物都分为阴和阳这两个基本方面。任何事物都是由阴和阳这两个方面矛盾对立运动中发展变化而来的。太极拳在动作设计上都含有阴阳太极的圆周运动,因此要求腿脚手势都走圆和划圆。太极图是圆形的,划为阴阳双鱼,在周而复始地运动着。(鱼眼,表现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根。)表明了事物发展无始无终、生生不息、循环不止的哲学思想。比较典型的动作如,“云手”,整套动作要求“行云流水,连绵不绝,不能停顿,讲究一气呵成”。这种划圆动作体现了,缠绵如抽丝的劲道,起到了有效地防御化解对方的刚硬蛮劲。太极推手中的“听劲”,就是在防御中领悟到敌方的来劲方向,给予化解和顺势利用敌劲,打击敌人,这就是太极中的“四两拨千斤”的静中制敌的法宝。“圆弧”动作在太极拳中无所不体现。大家都知道在圆形的物体中,圆心到圆周中的任何一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这样在稍微一点外力作用下圆作的运动都是平稳的。所以车轮是圆的。在拳击对抗中也是如此,太极圆弧运动能很好的化解敌方的直拳打击。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一切立体圆形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太极拳中很多动作都是抱球、运球、划圆姿势,如行云流水,既增加了美感,又增强了技击效果,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俗话说,“人老先老脚。”在太极拳运动中的屈膝动作加强锻炼了脚力。在打拳过程中慢移重心,连绵不断,尤其是小腿肌肉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拳架越低,小腿肌肉越得到锻炼。但任何事物不能走极端,不能过度。拳架太低容易使膝盖关节受伤。
  
  另外,太极运动以腰为轴心的转动运动,增强了腰肾的锻炼,对强健腰肾起到了很好的保健作用。
  
  太极拳运动还吸取了导引、吐纳、五禽戏以及少林武术的长处,根据道家太极图学说原理,参照了《黄庭》、《内经》等道家哲学理论,由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庭创编了太极拳。太极拳的特点是:螺旋缠绕、快慢相间、刚柔相济、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意识、呼吸与动作密切配合,把养生、健身、技击三者融为一体。在技击上,反映灵敏灵活,兼发并蓄。线路简洁,以柔克刚,以逸待劳,以静制动,听劲借力,顺势反击的“牵动四两,拨千斤”的搏击方法。对方越是用力用劲,越摔的惨。这就是太极拳借力打力后发制人的技击功夫。太极拳理讲究中庸,在编排动作上讲究哲学上的“度”。也就是说,攻防动作不为太过,胳膊肘始终以屈为度,使得动作开合有度,伸缩灵活,起到了攻防得即时有效性。动作太过就会物极必反,就会产生攻防漏洞。在技击搏亦瞬息变化的势态中一旦动作太过,就会被敌方破解,不能迅速回防补救而被别人制服。所以太极拳要求动作划圆四肢弯曲,整套动作,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虚实分明,这样在攻防时就能做到滴水不漏,无暇可击。
  
  太极拳在呼吸上要求自然。用腹式(又称膈式)的呼吸方法,不同于普通人的胸式呼吸方法。这种呼吸方法,对人的脏俯起到了很好得按摩作用,强健了五脏六俯加大了肺活量,促进了血液循环。
  
  太极拳运动主张:集中意念,精神内敛,意守丹田,动中有静,全神贯注,眼随手动,手眼配合,正视前方,起到了使大脑皮质处于安静的状态。对恢复脑力细胞和植物神经,起到了良好的保健作用。增强了脑啡呔的分泌,舒展了血管,促进了机体的血液循环,调正了阴阳平衡,促进和增强了消化吸收能力,起到了养生保健的功能。
  
  太极拳起源于河南温县的陈家沟,创始人为陈王庭,称为陈式太极拳。特点是:架式宽大低沉,运行螺旋缠绕,松柔相间,刚烈发劲,跳跃震动;后来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十几岁流落到陈家沟的陈德珊家当长工偷空学拳,被陈长兴受为徒弟,练得一身好拳术。自成体系,创建了杨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的特点是:动作舒展、简洁柔和、刚柔相济,气派大、形象美。有高中低架之分,适合不同体质人群的锻炼;后河北永年的武禹襄拜杨露禅为师改进了杨式大架,创立了武式太极拳架,其特点是:架式紧凑、身法步发严谨、动作舒展、以动作转换虚实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再有河北满族的吴全佑创立的吴式太极拳,特点是:拳式连绵不断、不跳跃、舒展自如;孙福全创立的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架高步活、进退相随、动作舒展圆活,转换轻盈。太极拳基本分为陈、杨、吴、武、孙式,此五个流派,动作编排上,各有千秋。
  
  另外太极拳的具体动作名称,也很有形象化和文化内涵的美感。如“手挥琵琶”、“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云手”、“白蛇吐信”、“双峰贯耳”、“当头炮”等等。
  
  其实不少人误以为太极拳动作缓慢,只适合老年人锻练身体,事实上并非如此。以前好多武林高手、太极拳师都是从小开始锻练学艺的,有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练太极拳也必须从小开始锻练,同时还得练功和练推手。太极推手是“听劲”的基本功。“懂劲”后才能做到“牵动四两拨千斤”是克敌至胜的法宝。在太极的慢动作中,才能提高自身的修养素质和养身祛病、技击艺术的本领。
  
  近来武打港台电影、电视剧中的著名演员李小龙和李连杰使得中国功夫誉满全球,好多青年外宾佩服中国功夫,纷纷前来学习少林和太极功夫。而我们的青年则不爱太极拳运动,偏偏爱学运动激烈的跆拳道,这令人不解。我想这也是现在青年追崇新鲜时尚感的缘故吧?!
  
  但我却爱这养身有佳的、“行云流水”般的太极拳。
  
  发稿於2011年4月29日晚11时,上海西郊龙柏新村家中。 

                         (散文编辑:可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4)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沪上人家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签约作家 注册时间:2010-05-15 17:05 最后登录:2022-06-30 16:06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