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昨天的百官:旌教寺里的报纸《上虞声》

昨天的百官:旌教寺里的报纸《上虞声》

时间:2011-12-18 09:34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上虞厂房网点击:
        

  今天的报纸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传媒之一。很多人已养成了看报的习惯,读报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了。和纸张的发明一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报纸的国家。早在距今2000年前,中国就出现过类似的文书抄本。它是当时的官府用以抄发皇帝谕旨和臣僚奏议等文件及有关政治情况的刊物,称为《邸报》。可认为是最早形式的“政府公报”,它具有报刊的某些特点,《邸报》可以说这是世界上第一种报纸。
  
  自西汉王朝实行郡县制,各郡在长安设立办事处,称为邸。邸传送的奏章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这是萌芽中的报纸。唐朝时驻邸官员通称为邸吏,中国原始报纸的雏形就在邸吏向藩镇传抄消息的过程中应运而生了,邸吏是最早的新闻报道者。
  
  原藏于敦煌莫高窟,现存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的一份的唐代《进奏院状》,是中国已知的最早一份手抄邸报,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它产生于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距今已1100年了。这份邸报长97厘米,宽28.5厘米,由手工抄写在质地坚韧的白色宣纸上。这份报纸是通过传抄官方文书的形式来传播新闻消息。唐朝已有了传递官方文书的庞大交通网,报纸通过邮驿发送到全国各地,这和现在的报纸发行网很相似,传送速度也较快。
  
  北宋起,民间开始有了报纸,称为“小报”或“新闻”,但受到当时官府的查禁。明朝中叶以后,北京、南京等地获准成立了民办报房,选录内阁发布的官文报,印刷成册,公开出版,称为“京报”。这些报纸除照录上谕、奏折、皇帝起居及官吏任免奖惩消息外,没有自己采写的新闻,没有评论、广告及其他副刊文字,不同于近代的报刊。
  
  中国近代形式的报刊诞生于鸦片战争前夕,最先用中文出版的和最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近代报纸,都是外国人首先办起来的。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纸,是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创刊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创办人是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马礼逊(1782-1834)和米怜(1785-1822),月出一册。后来一些外国人相继在中国办报,1827年创办了《广州纪录报》,1833年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前者是中国境内的第一份英文报纸,后者是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纸,均在广州出版。其主编人德国传教士郭士立(1803-1851)、美国传教士裨治文(1801-1861)等,他们都是当时著名的“中国通”。
  
  自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人在治外法权保护下,继续在中国办报。先后创办了《遐迩贯珍》(1853,香港)、《六合丛谈》(1857,上海)、《万国公报》(1868,上海)、《中西闻见录》(1872,北京)、NorthChinaDailyNews(1850,上海,中文名《字林西报》)、ThePekingTientsinTimes(1894,天津,中文名《京津泰晤士报》)及《申报》(1872,上海)、《新闻报》(1893,上海)、《顺天时报》(1901,北京)等一大批中外文报刊。
  
  其中《万国公报》由英国传教士林乐知(1836-1907)主编,是广学会的会报。《字林西报》由奚安门(?-1856)等主编,有“英国官报”之称,出版达一百零一年,是在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外文报纸。《顺天时报》由中岛真雄主办,是日本外务省的喉舌。《申报》由英国人美查创办,出版了七十八年,是在中国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新闻报》长期由美国人福开森(1866-1945)主持,都是办给中国人看的外商中文日报。这两家报纸后来为中国人接办。
  
  19世纪50年代起,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创办最早的一批近代报纸。1858年在香港创办了《中外新报》,这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这以后陆续曾创办的有《羊城采新实录》(1872,广州)、《昭文新报》(1873,汉口)、《循环日报》(1874,香港)、《汇报》(1874,上海)、《述报》(1884,广州)等。以《循环日报》、《汇报》、《述报》这三家最有影响。《循环日报》是一份大型日报。它的创办人王韬,曾经游历过英、法、德、日等国,对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较多了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报刊政论家。他为《循环日报》所写的《变法》、《尚简》等文章,提倡学习西方,宣传政治改革,主张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当时和后来的改良派知识分子当中,有很大影响。《汇报》是中国最早的留美学生容闳参加创办的,曾经和外国人所办的中文报纸进行过激烈的笔战。《述报》创刊于中法战争时期,对刘永福所部黑旗军抗击法军和香港人民抵制法国殖民者发动的侵略战争而进行的罢工、罢市活动,都作过详细报道,支持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1895年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开始办报,鼓吹变法。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创刊的《中外纪闻》、1896年1月12日在上海创刊的《强学报》,分别由梁启超、徐勤担任主编,隶属于强学会,在强学会被封以后,相继停刊。
  
  中国早期的“报刊”到1911年止,共出版约五百种报刊,出版地点遍及全国各地。中国早期的报纸和杂志是混同的,有新闻,也有各种杂文和文学作品,简单地装订成册。对于这个时期的报纸和杂志笼统地称为“报刊”。
  
  民国10年(1921年)秋天,上虞历史上第一张公开发行的4开4版铅印报纸《上虞声》在上海诞生了,办报宗旨为“开发民智,评衡邑政”。从此上虞开始有了唯一的言论机关。这张由旅沪青年胡愈之、胡仲持兄弟俩在上海(宝山路华兴里155号)编辑出版印刷后。然后寄往上虞各文化团体和学校。是年月出两小册,仅出版两期后,因经济困难停刊。
  
  民国13年(1924年)10月胡愈之在上海与上虞同乡青年及上虞一些进步青年成立“上虞青年协进会”,又与同乡吴觉农等共同筹款使《上虞声》复刊,由小册改单张,仍为月刊。代售处设在上虞城内青年团(进步青年组织)、百官明强小学、下管公立小学、杭州第一师范、南京青年会。
  
  民国15年(1926年)4月,夏丏尊、范寿康等50余人发起,改《上虞声》月刊为《上虞声三日报》。也是4开4版,由上虞印刷局印刷,社址就设在我们百官旌教寺(今丁界寺)。朱云楼任编辑主任,推举胡愈之、吴觉农、叶作舟等6人为理事组成理事会,胡仲持、郑师泉、朱云楼等12人为出版委员出版委员。报纸也是4开4版,第一版《社论》与《特载》(多转载机关文件或大报文章),第二、三版新闻,第四版《杂缀》(杂著、文艺、琐闻等)及县政府批示。一、四版部分版面及中缝刊登广告。
  
  民国16年(1927年)社址迁上虞县城丰惠等慈寺,民国19年(1930年)迁上海,民国20年(1931年)迁驿亭白马湖,由白马湖印刷所承印。民国23年(1934年)6月终刊,共出838期。《上虞声三日报》在当时是一张在上虞县内外都颇有影响力的进步报纸,并培养了一批像徐懋庸这样的杰出文学青年。胡愈之也从办小报起步,不断进取,终成大业,成为我国新闻出版界的一代泰斗。
  
  报纸作为意识形态的产物,总会打上时代深深的烙印。《上虞声》在创办之初,尤其在1924年至1928年迁至上虞复办的4年多时间里,无论对促进科学民主思想在上虞的传播和改变上虞人的精神面貌,抑或是改良上虞的社会风气和推动上虞的革命斗争,都不啻如旗帜和火炬。
  
  胡愈之(1896-1986),原名学愚,字子如,笔名伏生,上虞丰惠镇人,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的革命文化战士,是终身为人民民主、民族解放、社会改革事业而不懈奋斗的杰出革命家,我国进步文化出版事业的主要先驱者,是一个集记者、编辑、作家、翻译、出版五才于一身的知识英才,在新闻出版战线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在文字改革和人民外交事业以及普及教育等方面也建立了卓越的功绩。胡愈之早年创建世界语学会与沈雁冰等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初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后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运动,为救国会发起人之一。抗战胜利后,在海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建国后,曾任《光明日报》总编辑。曾任新中国首任国家出版总署署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常委。
  
  胡愈之早在少年时期,受他父亲爱读书报的影响,成了“小报迷”,经常阅读父亲订阅的《申报》、《时报》、《新民丛报》和《浙江潮》等报刊,自己动手办起了手抄的报刊,在他的弟弟胡仲持和从弟胡伯恳的帮助下,出版了《家庭三日报》、《家庭杂志》和《后咫园周报》,这些报刊上刊有他们自己撰的论文、文艺作品和插图。胡愈之撰写了《斯蒂文生小传》和《家庭迷信费用统计》等作品,先后共出四十多册。
  
  “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蓬勃发展,时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胡愈之和在上海工作的上虞同乡,深感上虞比较闭塞,有必要通过传播媒介,推广和宣传新的文化,他们筹集了一笔经费,在1920年秋由胡愈之和胡仲持办起了一张四开报纸,报纸起名为《上虞声》。报上有上虞人关心的时事消息,还刊有评论。报纸在上海编印,印数近2000份,寄到县里由各文化团体和学校分发,这就是上虞历史上的第一份报纸,她受到了上虞人士尤其是知识界的热烈欢迎。
  
  但是由于筹集资金困难,出版经费又比较多,只出了两期就出不下去了。1924年初,由于胡愈之和在沪上虞同乡青年及上虞教育界一些先进青年一起成立了“上虞青年协进社”,又共同筹款办报,终于使《上虞声》再次复刊。胡愈之仍然是《上虞声》的主办人,他亲自为报纸写了“复刊词”。他写道:“上虞人向来是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上虞向来没有一个公开的舆论机关,向来没有人说过一句公道话儿。有之,则自《上虞声》始。《上虞声》是上虞人的唯一言论机关。我们的目的,是想把复活的《上虞声》作为地方舆论的向导,青年同志的机关,社会改革的先锋。我们的宗旨便如下列各端:一、反对土豪劣绅的专横;二、反对堕落生活;三、认真办理地方自治;四、整顿小学教育;五、提高人民常识;六、改良农民生活;七、结合青年共谋改良地方。”
  
  《上虞声》的宗旨反映了反对封建、争取民主自由的思想,受到了上虞当地知识界的欢迎。胡愈之在出版《上虞声》曾说过:“我们是上虞人,我们对于本乡的事情不能装聋作哑、不能放弃我们对于地方的责任。”他曾为《上虞声》写过一篇题为《毒蛇》的文章,对于上虞的土豪劣绅和讼棍进行了无情的斥责。由于《上虞声》在上虞受读者欢迎,刊期由月出一期发展到十天一期。后来为发行方便,依靠当地力量,丰富报纸内容,报纸迁到上虞编印,报纸也改成三日一期。
  
  由于《上虞声》系知识界进步青年所编辑,在大革命期间,对启发人民的觉悟,在当地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叶天底(1898--1928),原名霖蔚,浙江上虞谢家桥人。他是社会主义青年团最早的发起人之一,1925年最先建立了中共苏州独立支部1926年建立了第一个上虞县直属支部,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组织领导者。
  
  叶天底曾在《上虞声》上发表了《团结》一文,深刻地揭露封建军阀、土豪劣绅的反动行径,号召劳动大众起来推翻黑暗的社会。
  
  徐懋庸(1911-1977),原名茂荣,笔名回春、高平,化名余致力、余扬灵,上虞下管人。自幼天赋过人。1921年高小毕业后,因家贫辍学,随父去山区贩卖、修理纱筛。1923年起,曾在鹿溪、坤鹿、民强等小学任教。1925年春,参加上虞进步青年组织的青年协进社,在该社所办《上虞声》上发表文章。早年参加大革命运动。后到上海,与鲁迅相识。1933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常委、宣传部长、书记。1938年赴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抗日军政大学政教科长,晋鲁冀鲁豫边区文联主任、冀察热辽联大校长等职。建国后,任中共武汉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中南文化部副部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职。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著有《徐懋庸杂文集》、《徐懋庸回忆录》等。
  
  1925年春,徐懋庸参加上虞进步青年组织的青年协进社,在该社所办的《上虞声》如鱼得水有了用武之地,他在报纸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并多次得到胡愈之的帮助。
  
  何云(1905-1942.5)原名朱士翘,笔名何文、王再然、露蒂,1905年生于上虞永和人。1930年8月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系,后转入铁道传习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毅然停学回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3月,“上海国民御侮自救会”成立,何云任该组织宣传部长。同年6月,被上海国民党宪兵司令部逮捕。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经党组织积极营救,国民党当局释放何云。1938年,党中央决定创办《新华日报》,何云被调往汉口参加筹备工作,担任国际版编辑。12月,《新华日报》华北分馆成立,何云任分馆管理委员会主任(社长)兼总编辑。1939年元旦,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创刊号诞生。从此,何云带领报馆员工,在极其艰苦的战斗环境中,一边打游击,一边出版报纸,编发延安新华总社的新闻,及时报道华北抗日军民的对敌斗争。
  
  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何云随八路军总部和第129师刘伯承、邓小平奔赴前线组织战地新闻采访,在火线上编辑、审稿、刻印、发行,以最快的速度把战斗消息传播出去,为鼓舞部队士气,宣传百团大战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1942年5月,日军集结重兵,对太行山辽县麻田一带进行“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企图摧毁八路军总部和《新华日报》华北分馆。何云率领全馆同志坚持工作和战斗。5月28日,他在率部突围与日军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7岁。何云牺牲后,刘伯承沉痛地说:“实在可惜啊!一武(指左权)一文(指何云),两员大将,为国捐躯了!”全国解放后,何云烈士的忠骨移至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安葬在左权将军墓的左侧。
  
  何云1927年7月,被《上虞声三日报》聘为《杂缀》栏目编辑,利用教学之余,撰写了《告乡长辈》、《农歌》等檄文,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唤起民众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
  
  夏丏尊(1886-1946),文学家,语文学家。名铸,字勉旖,后(1912年)改字丏尊,号闷庵。1886年6月15日出生上虞。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考中秀才。次年到上海中西书院(东吴大学的前身)读书,后改入绍兴府学堂学习,因为家贫未能读到毕业。光绪三十一年他借款东渡日本留学,先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毕业前考进东京高等工业学校,但因申请不到官费,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辍学回国。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任杭州浙江省两级师范学堂通译助教,后任国文教员,民国2年(1913年)兼任舍监一职。民国8年离校。离开杭州到长沙,在湖南第一师范任国文教员。
  
  民国10年(1921年)原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经亨颐在家乡上虞创办春晖中学,夏应邀受聘返乡。民国13年底(1924年),在发生了一场反对反动势力的学潮后,夏丏尊、匡互生、丰子恺、朱光潜等教师以及一批学生愤然离开春晖。民国14年(1925年),夏丏尊到上海立达中学,同时兼开明书店的编辑工作。民国16年任上海暨南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民国18年任开明书店编辑所所长,民国19年(1930年)创办《中学生》杂志。民国25年(1936年)被推为中国文艺家协会主席。民国26年(1939年)创办《月报》杂志,任社长,并担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救亡日报》编委。
  
  民国26年抗战爆发,立达学园、开明书店皆毁于炮火,被迫内迁。夏因体弱多病留守上海,参加抗日后援会。他坚守气节,矢志不为日本人做事。民国32年(1943年)12月被日本宪兵拘捕,后经日本友人内山完造营救出狱。但肺病复发,精神和身体都受到严重摧残。1946年4月23日,在上海病逝,墓葬上虞白马湖畔。4月27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悼夏丏尊先生》,誉为民主文化战线的老战士,为文化运动和民主运动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绩。1986年6月15日,由巴金、叶圣陶、胡愈之、周谷城、赵朴初、夏衍等人发起在上虞举行了夏丏尊诞生100周年暨逝世40周年纪念大会,海内外各届人士1500多人参加。
  
  夏丏尊在1926年参加了胡愈之等组织的上虞青年协进会,曾为该会主编的《上虞声三日报》撰稿。
  
  吴觉农(1897—1989),浙江上虞人,是我国著名的农学家、茶叶专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我国现代茶叶事业复兴和发展的奠基人。同时又是一位知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社会活动家,著名农学家、农业经济学家。我国现代茶业的奠基人。著作甚丰,所著《茶经述评》是当今研究陆羽《茶经》最权威的著作,被誉为当代“茶圣”。最早论述了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高等院校的茶业专业和全国性茶叶总公司,又在福建武夷山麓首创了茶叶研究所,为发展我国茶叶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吴觉农1927年10月9日在《上虞声三日报》国庆增刊中曾发表《论本县的富源》。他列举了上虞丰富的特产和资源,提出发展上虞经济所应尽的努力。
  
  《上虞声》内容丰富、进步,文字简要,版面新颖美观,现存上虞档案馆731份。1935年3月《上虞声》在丰惠更名《上虞报》,创刊的报名由时任国民党中常委的陈立夫题写,是国民党上虞县党部机关报,至1939年后因上虞沦陷而停办,
  
  在今天,我们已不能简单地用好与坏这样极端的词语去评判那张国民党政府创办的旧报纸。在抗战县城丰惠被日寇沦陷期间,当时的《上虞报》采编人员随抗日队伍辗转四明山区,出刊虽断断续续,但那些即使是油印的报纸,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无疑也是凝聚人心、同仇敌忾的有力武器,其独特的作用仍然是功不可没的。抗战胜利后复刊,直到1949年5月人民解放军兵临城下才停刊。《上虞报》共出版2318期,上虞档案馆藏有该报838份。
  
  追溯《上虞声》报的历史,上虞近代史上可谓人文荟萃,而那些声名显赫的文化名人和革命志士大多与创办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胡愈之、夏丏尊、范寿康、吴觉农、叶天底、徐懋庸、谷斯愚等人他们笔织心耕写春秋,在《上虞声》报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回望历史,透过历经80余年的尘埃,那些早已名垂青史的一代文人都已定格在发黄的历史画卷中,但谁也无法抹去这些先人的足迹,无论是悲是喜,是歌是泣,都让我们百官后人神往不已。我写下这些不甚完美的文字,权作追溯历史,缅怀先人……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