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昨天的百官:百官电影院

昨天的百官:百官电影院

散文
时间:2011-12-20 19:53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上虞厂房网点击:
        

  很久没有到电影院去看一场电影了,每天总是对着电视机的屏幕看电影,已经久违了在黑暗中任自己的感情放肆流淌的感觉。
  
  记忆中的古镇百官电影院是在老市府门囗,就是如今龙山路的滨江豪苑位置,这是一幢座西朝东的正规剧院式建筑物,大门前头是敞开式大厅,售票处在南首的一排平房。
  
  这电影院什么时候建成的我不太清楚,我只记得小时候是从轮船码头的新建路往前走,转到龙山路就到了,大家对卖电影票的都管叫小吴阿姨。
  
  那时候,弄一张电影票何其难也!
  
  当时上堰头的年青人比较潇帅,晚上经常聚集在电影院门口。一有好看一点的片子,电影院门口经常挤满买票的人,电影院的售票处前便排起长队。
  
  那时不比如今,售票处是定时开窗口的。窗口未开,窗前排着长长的队伍,窗口关了,窗前依然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下一次开窗,窗口时时会挂出“满座”的牌子,不少票贩子则游荡于门口乘机炒卖高价票。
  
  窗口是一个小小的倒u型,多是一块铁板抠成。窗户封的严严实实,外面的人看不到里面在做什么。只见几只手同时塞进窗口,只要感到电影票到了手里就拼命地往外缩,有时会把手划的少皮没毛,但大家还是毫无怨言,这对今天的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那时的电影票分一角、一角五分两种,宽银幕一角五分。学生票七分,记录片五分。那时的电影票就是一张小纸片,可是至今我也不明白的是电影票上面竟印着“怀抱婴儿,不得入场”到底是啥意思。
  
  电影院售票窗口挂着一块小黑板,是用来做电影预告用的。每每有新电影上映时,黑板上都会写上电影名称,而旁边的宣传窗是专门贴电影海报的。
  
  有时候我会去看看上面的通告,想知道今天晚上有什么新电影?电影院门口不断地通过高音喇叭播放出一首首当时流行的歌曲来告诉大家电影即将开始了,电影放映场次时常排得满满的,一场接着一场,电影院曾给多少人留下了难忘的美好回忆,一部部电影也曾教育感动了一代代人。
  
  文革中,国产影片里就是那么八个“样板戏”,—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后来又陆续有了几部“革命现代京剧”《龙江颂》、《平原作战》、《红色娘子军》、《杜鹃山》、《磐石湾》等。
  
  当年的影片是彩色的,那精妙的配乐、经典的道白和夸张的舞美,使人至今仍然难以释怀。但因为没有太多的片子选择,每个人都是看了好几遍,样板戏经电影、电视、广播反复强制性播放,连不熟悉戏曲的男女老少都能哼唱几句,那时的小孩几乎个个都能唱几句“京剧”。
  
  后来又拍了几部反映阶级斗争的故事片。像《火红的年代》说的是:上海某钢铁厂的一个反动工程师,使用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矿石来破坏高炉。我如今只记得一句台词了:“厂长!你不让我们炼争气钢啊!”还有于洋那张令人痛苦的脸和声嘶力竭的声音。
  
  而《青松岭》讲的是:某农村一个反动富农引诱一个落后中农,私自上山采蘑菇到城里卖,从而破坏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我还记得钱广的三鞭子和他的马,至今还会唱“扬鞭那个一甩啪啪地响”。
  
  还有几个拍得是军事题材的电影,如彩色影片《渡江侦察记》,情节还算精彩,就是该电影里:一帮骑摩托的国军追赶开卡车的共军侦察员,演前面跑的共军时,路边的草是很绿的;等镜头切换到后面的国军时,那草就变成枯黄色了,虽然这象征着反动派的丑陋与衰败,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当时最受欢迎的是《闪闪的红星》,一个红军长征后留下的小孩子-潘冬子的革命事迹。潘冬子的妈妈被还乡团胡汉山给烧死了,潘冬子便用煤油放火烧那个正在睡觉的胡汉山,结果没烧死。影片的结尾是那个潘冬子用柴刀把胡汉山给活活劈死了,终于给妈妈报了仇恨。
  
  那个年代放映的电影已经不再是影片,而是某某路线的伟大胜利和一堂最生动的阶级教育课。
  
  文革时的中国是既反美帝又反苏修,还要反他们的“极其走狗”。弄得全世界的“友好国家”很有限。外国电影只能看到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进口的几部电影。
  
  70年代,中国引进的大片以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朝鲜,越南电影为主,以朝鲜电影引进规模最为庞大。
  
  大家对朝鲜电影印象最深的是-《卖花姑娘》、《金姬和银姬的命运》,曾牵动无数中国观众的心,使得多少善良的中国人流下了同情的泪水,没有理由不使我们为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而感到自豪,同时也为全世界那三分之二依然饱受苦难、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无产者而感到难过和不安。
  
  阿尔巴尼亚的片子主要以二战为题材,有《海岸风雷》、《多瑙河之波》、《宁死不屈》等等,使我们了解到另一个民族的坚贞和不屈。
  
  另外,就是《新闻简报》。每当看到已显虚弱、苍老的毛泽东无声地出现在银幕上会见外宾的时候,我们都情不自禁地拍着巴掌,为自己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默默祝福。
  
  那时看电影多是工厂学校组织的忆苦思甜和思想教育的一个节目。
  
  当时有句顺口溜: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中国电影新闻简报。
  
  邓小平第二次被打倒后,又拍了几部“反击右倾翻案风”的片子,如《决裂》、《春苗》、《战洪图》、《红雨》等一批带有强烈左的色彩的政治电影。
  
  葛优的父亲葛存壮在《决裂》里面唯妙唯肖地扮演了一位大学招生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大学教授。他的一句“马尾巴的功能”精典台词当年倾倒了多少人。
  
  不过我钟情的还是觉得谢晋导演拍的《春苗》中的镜头非常的美丽,因为那是在我的母校春晖中学拍摄的外景。
  
  “四人帮”被打倒后,文革结束了。生活中最早感到明显变化的就是“文艺界的春天来了”。一大批在文革时被批判、被禁演的优秀电影重见天日了。
  
  最初被“解放”的有文革以前拍摄的一大批“红色经典”,像《洪湖赤卫队》、《风暴》、老《红色娘子军》、《野火春风斗虎城》、《青春之歌》、《冰山上的来客》、《永不消逝的电波》、《羊城暗哨》、《林则徐》、《五朵金花》、《李双双》等等。
  
  这些老电影的故事情节、演员的表演艺术水平,与文革期间拍摄的那些垃圾简直不可同日而语。金山、赵丹、王心刚、孙道林、王晓棠、杨丽坤、田华、谢芳......
  
  这些被尘封了十年的明星们突然一起再现,简直是满天星光璀璨,令人目不暇接。
  
  故事片恢复拍摄后,电影院门口宣传栏里渐渐有了电影剧照。有了新剧照,往往剧照栏前挤了一大堆人,都伸长了脖子看得津津有味。而当年的小孩子是最喜欢把看电影剧照当作一大娱乐,常常会跑到电影院门口去看,一遍又一遍,乐此不疲。
  
  当年的电影院门头上的大电影海报都是由专人照着小海报画的,有的画的不十分象或十分不象,大家便少不了指指点点。这真比不了现在的高科技,电脑一喷,惟妙惟肖。小海报一般都是一幅画,很少有照片的。小海报都画得很好,是印刷的,当然很象。当年的剧照、海报现在已不多见了,恐怕早已成为收藏家的收藏品了。
  
  忆当年,家家户户没有电视机,看电影是最幸福的精神享受,有多少对恋人从百官电影院这里相爱结为伴侣?有多少个家庭在百官电影院这里感受夫妻的恩爱、父母子女的天伦之乐?又有多少朋友、同学从百官电影院这里加深联结了友谊?
  
  记忆总是能把人拉回一个很远的岁月,而流淌于其中的永远都是那些生动的光影。我回首望去,看着已经被夷为平地的电影院,那里埋葬着我曾经的欢笑与悲伤,我恋过的光和影,以及我的青春。转过身,又回到从前,原来我已经是这样的变老了......

                         (散文编辑:月然)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