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昨天的百官:消失了的“补碗凿字”声

昨天的百官:消失了的“补碗凿字”声

散文
时间:2011-12-26 08:49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上虞厂房网点击:
        

  “补碗凿字嘞……”这是在我还是很小的时候,经常能听到的补碗师傅走街串巷兜揽生意的叫声。从前的补碗师傅总是挑着一副担子,走街穿弄吆喝着,专替人家钉碗补盆。
  
  老底子我们百官人盛饭是用小汤碗、盛菜都是用大卤碗的。记得小时候我吃的饭碗,碗内底部都刻着爷爷姓名中的一个“仙”字,这是当年为了方便区分这碗是谁家而凿刻的。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碗是一个家庭不可缺少、比较珍贵的私有财产。一般的人家,不可能拥有太多的碗。而家里来了许多的客人,碗一时不够用,就需要向邻居家借用的;遇到家里要操办红白喜事,或办酒席或办斋饭用的碗盏、酒盅那更是大家向隔壁左邻右居互相借来借去,有时向人家借碗还不止一户人家呢。
  
  我们百官这个地方是有相互借碗的习俗。为了防止自家的碗和别家的碗搞混淆了分不灵清,几乎每家的碗或杯子酒盅底部,都会请人刻上家里当家人的名字中一个字。新碗买到家,首先也要为它们刻上字。由于同族人往往都是住在一个道地,邻居间的姓氏都是一样的;所以一般碗上不凿姓而凿名,而且通常为了省钱只凿一个字,因为补碗师傅收钱是按照所刻的字数多少收费的,每个字5分钱。
  
  老底子的补碗师傅,如果客户需要在瓷碗上凿字,他们使用的工具只是一把小锤子和一把头部尖尖的钢錾子,补碗师傅的手脚和动作是很快的,一边“笃、笃、笃”用锤子敲打錾子,一边在和你讲空话的过程中,两三句说话还没有话完就可以凿出一个字来。
  
  在碗底刻字不仅手巧,而且要心细,这是要有点功夫的。用小铁锤加小錾子刻字,要做虚劲的,用力要不轻不重,轻了,穿不透碗底表层的釉,刻不上字;重了,一錾子下去,用力过猛会把碗凿破,碎裂成两半。字刻好后,补碗师傅会用食指沾点锅灰涂上,染成深色,这样做了之后,碗底里所刻凿的字是再也洗不掉了。
  
  而从前老百官人的生活水平一直很低下,家里如有打碎了的碗盆是舍不得丢弃的,一般都要请补碗师傅进行修补,用铜攀钉扎住。
  
  在我的记忆中补碗师傅是这样补碗的,当补碗师傅接到活了,就会歇下担子,坐在小板凳上,双膝上面铺一块白布,接着将破碎的碗片仔细对上,再用绕线固定住,然后夹到双膝间。
  
  接着就用那把小弓的线绕上小小的金刚钻头,像拉二胡似的在碗外裂缝两边钻孔。孔眼很小,钻好对称的两个孔补碗师傅就按上搭钉,用小锤子轻轻敲敲就成了。
  
  一条长一些的裂缝有时需要按五六只搭钉,最后抹上白油加固。这样修整过的瓷器家什虽已不太美观,但只要不再打碎就可一直延用下去。
  
  我小时候曾看到过家里有一只最多补过七八只铜钉的饭碗。
  
  我记得补碗师傅补碗时,他们所使用的主要工具是几只大小不等的钻头、搭钉和一张线弓。我们老百官人常常说道:“没有金刚钻,别搅瓷器活。”我想这句话的出点,大概就是从补碗师傅那里引发而来的。
  
  补碗师傅在补碗扯拉线弓时,还会发出一种“自顾自顾……”的声音,因为有了这种独特的腔调,从而又衍生出了一句我们百官人的歇后语,叫作:“江西人补碗-自顾自。”也许最早的补碗师傅大概都是从江西那边过来的老表吧!
  
  如今我们百官人的生活水平早已提高,办酒席都上饭店或雇请厨师了,厨师自己就备有一大套碗盏酒具,所以个人居家过日子是再也不用到处借碗了,也不需要在自家的碗底里再凿上什么姓名。
  
  而人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从前大不一样了。在逢年过节时或平时吃饭当中,如家里的小孩滑手打碎了瓷碗,大人们大多都会说一声:“岁岁(碎碎)平安!”,仿佛家里是应该砸碎只把碗盘似的。可老底子的百官人不是这样想的,在我们小的时候,每当一不小心把碗摔碎了,大人们顿时就会勃然发怒,马上给我们小孩子吃生活(挨打)了,不是“吃巴掌”就是“敲老栗子”至少也要打屁股。
  
  大人们对碗这前后不同的做法,道理十分简单,生活好了谁还在乎碗?再说如今的一只碗值几个铜钿银子?旧的不去新的还不来呢!
  
  补碗的确是一门手艺活,需要有一定技巧,但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现在的百官人谁家补碗?现在的“80后”、“90后”年轻人谁还见到过补碗师傅?能“补碗凿字”的补碗师傅手艺派不上用场了,“补碗凿字”的行业也随之完全消失了。
  
  在我小的时候,曾经生活着这样的一些手艺人,一些老行当,他们秉承了父辈言传身教的原始手艺,为百官街上的居民服务,当然这也是手艺人他们的工作和谋生方式,这些手艺人曾经是我们千年古镇百官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化高科技产品越来越多的进入了我们的生活领域,人们不再使用这些旧东西,手艺人的一些老手艺也“英雄无用武之处”,只能退出“江湖”。
  
  在我的人生之中,经历了多少曾经辉煌一时的行业?又有多少行业已经淡出了我的视线?有些行业有些职业正在不断消失、有些即将消失,但在我的漫长人生之中,却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如今我写下一段段一篇篇怀旧昨天的百官文字,是我对过去了的历史一种回忆……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