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红色堡垒

红色堡垒

散文
时间:2012-03-27 09:14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李子点击:
        

  ——三门底党支部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进行激烈战斗,努力争取解放的时代。他们信念坚定,情绪高昂,以前所未有的英雄气概和一往无前的斗争精神为我们的民族和祖国创造着崭新的历史。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的一隅,闪烁着一颗小小的璀璨夺目的明珠,这便是位于闽浙边区的山门底及山门底党支部。它像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固基于距离福鼎县城5公里处的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里,散发出让敌人丧胆,却又耀亮人民心扉的红色光芒。
  时间定格到1937年2月,激烈的峰文大战刚刚结束,敌人疯狂“围剿”,闽浙边形势严峻,闽浙边临时省委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决定红军主力化整为零,跳出敌人包围圈;地方领导干部则分散隐蔽,坚持斗争。浙南人民革命委员会主席兼瑞平泰中心县委书记郑丹甫,担起领导闽浙边隐蔽斗争的主要责任。当时鼎泰区是敌人“围剿”的重点区,驻有重兵,仅福鼎县城便驻扎着国民党八十师1个团和1个保安队。战局不容乐观,白色恐怖犹如一个魔鬼肆意凌虐着闽东这块圣洁的土地。
  作为负责人的郑丹甫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他苦苦思索着反围剿的途径。
  一个星稀月明的晚上,郑丹甫刚和领导小组的成员开完会议,拖着疲倦的步伐回到住地,却睡意全无。他们已经就“反围剿”的问题商讨过数次未果了,而就在刚才的会议上,他们终于很好地分析了局势,从原本一团乱麻的革命现状中找到了一条可以梳理千头万绪的线头:敌人对老区疯狂“围剿”,对新区却比较放松,因此,在老区无法生存和发展的情况下,必须另辟蹊径。郑丹甫在床上兴奋地辗转反侧,他干脆起身,踱步到他入住的这间小小的农舍的窗前,木棱窗子外的世界,星光和月光正温柔地亲吻着熟睡着的祖国的大好河山。他的祖国!他的母亲!他多灾多难的中华啊!郑丹甫的胸脯轻微地起伏着,疲倦的面庞消瘦而憔悴,年轻而深邃的眼睛已微微地有些凹陷了,但是此刻却投射出异常雪亮的坚定的光。蓦地,他一握拳,刚毅的嘴角露出一丝明媚的笑:对!撤出老区,创建新区!胜利的希望就在新区!
  郑丹甫借着月光摸到了几丝烟丝,放到白纸上一卷,衔在嘴里,便去摸火柴。更为严肃的问题此刻已摆到了他的面前:在哪里创建新区呢?郑丹甫在农舍里来回地踱着步子,他发狠地吸几口手中的卷烟,时不时挠几下过早便长出白发的头。就在这时,他想到了一个地方——山门底。山门底位于福鼎桐城镇境内,离县城仅5公里,四面环山,是一个小盆地,一条流出桐城的小溪横穿而过,全村有200多户人家,散布于谷底、山间,下辖有圆山仔、魁公、奥底、乌头坝、岩头岗等十几个自然村。从岩头岗上眺望远处,福鼎县城尽收眼底。好一处地利之所!可惜,三门底离敌人太近,在那里建立新区无疑是在老虎嘴边拔牙,太过危险。但是,郑丹甫在残酷的斗争环境和历史经验中,早就总结出一条规律: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中国共产党人就是有这样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大无畏的精神和敢为天下先的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郑丹甫打定了主意,就在山门底开辟新区,把山门底构建成为一个培养革命新兴力量的坚实堡垒,让人民亲之爱之,让敌人羡慕嫉妒恨。但是,派谁先去山门底做新区创建前的摸底工作呢?郑丹甫想到了林辉山。林辉山原是桐霞县委书记,不仅做事雷厉风行,有着满腔的革命热忱,关键是他曾在山门底活动过,山门底的群众大都与他同姓,对村里的宗族头头他也比较熟悉。派林辉山去开辟山门底新区,无疑是为一块璞玉配了一位能工巧匠,可谓地利人和,必将事半功倍。郑丹甫将手里的卷烟往地上一掷,用鞋尖踩灭了烟头的火星。他毅然决然地下了决定,就派林辉山去下创建山门底新区的第一颗棋。
  接到任务的林辉山一刻也不敢耽搁,他化装成普通百姓,悄悄潜入了山门底,入住在圆山仔林乃明家。林乃明为人爽快,却是个直肠子的人,一不小心便说漏了嘴,暴露了林辉山的身份。一时间村里议论纷纷,有的村民觉得共产党人为穷人办事,是好人,应当欢迎;也有胆小怕事的村民则认为共产党来不得,若被国民党发现,全山门底都要被夷为平地。于是,几个村的联甲队联合起来,准备到圆山仔去抓林辉山。
  此时的林辉山,前有敌人围剿的军队,后有村民的联甲队,可谓腹背受敌。眼看着开辟新区的梦想还未付诸实践就要化为泡影,林辉山十分着急,但是他没有气馁,他也不能坐以待毙,他必须主动出击。林辉山仔细地分析了山门底的情势,这里还没有动员委员会,民众也没有组织,但是人民个个都是热忱的,只不过尚未导入集体的行动的洪流,这是憾事。但是他坚信,他来了,党来了,正义的革命的热火来了,胜利和自由将不远了。林辉山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在山门底有这样5个人,穷苦出身,做事义气,爱打抱不平,深得村里乡亲的信任。这便是号称“五虎将”的李奕柱、林鸭妹、林珠妹、邱御烛、杨亚禄。如果能将“五虎将”吸纳到革命的队伍中,那么开辟山门底新区的任务将会如虎添翼。
  一天夜里,林辉山敲开了林鸭妹的家门。
  “老乡,可以讨杯水喝吗?”
  林鸭妹50多岁了,身材魁梧,腰粗力大,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看见林辉山,她先是一愣,继而压低声音道:“到里屋喝吧,里头暖一点,外头冷。”
  被林鸭妹一提醒,林辉山这才感觉到连日来的奔波竟令他麻木了春寒料峭的滋味,春天的山门底寒意深深,却也抵挡不住漫山遍野的植物热烈生长的姿势和力量,他回头警觉而快速地察看了一下四周,便随林鸭妹走进了屋子。
  喝着林鸭妹亲手端上的热腾腾的茶,林辉山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林鸭妹的热情,没有喧嚣的表示,却含在微笑的眼睛里,含在简单而又温暖的动作里。从林鸭妹的笑容和动作里,林辉山觉察到她对党对革命的无穷的热烈的情意,中国人的心永远是正义而团结的,这山门底老妪便是最好的例证。于是接下来的谈话愉快而顺畅,两人对今后的新区构建设想和工作一拍即合。
  有了林鸭妹的支持,林辉山又逐一做了“五虎将”另四个人的思想工作,几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之后,“五虎将”迅速成了林辉山工作上得力的左臂右膀,成了山门底新区第一批革命力量。正当新区工作准备进一步深入开展时,抓捕林辉山的联甲队竟汹汹而来。
  此时的林辉山正在圆山仔开展工作,得知消息的林鸭妹连忙通知林辉山,让他赶快离开圆山仔,自己则带领一部分村民堵住联甲队必经的路口,待到联甲队队员一到,她便双手插腰大声训斥了起来。
  “大家都知道国民党专门欺压老百姓,”林鸭妹义正词严地说,“国民党的兵一来,我们的鸡鸭鹅全都保不住,可是共产党的兵就不一样,你们都听说过共产党的兵到别的村子里,帮老百姓挑水砍柴,帮老百姓干活,共产党才是为人民打天下的,就拿辉山书记来说,他到我们这儿不偷不抢,从来也没叨扰过我们,他这样辛苦为的是什么?还不是想帮我们穷人打天下吗?我们穷人只有依靠共产党才有希望,你们现在居然要来抓我们自己的人,这样做不是断了自己幸福的后路吗?不是脑子进水了吗?”
  林鸭妹气势如焰,目光如炬,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声声都像重锤敲到了联甲队队员们的心坎儿里。林鸭妹大义凛然的言辞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和响应,也打消了联甲队抓捕林辉山的念头。
  联甲队对林辉山的危险消除之后,“五虎将”立即分头向全村群众做工作,宣扬共产党为人民大众谋幸福的宗旨。山门底没有地主和资本家,全村都是种田的穷人,“五虎将”的思想工作很快便被全体村民接受,他们开始热切盼望着共产党早日到来。可是此时林辉山已离开山门底,林鸭妹便按林辉山留给她的联络地址,带领“五虎将”之一的邱御烛和村民李阿进连夜起程,披星戴月,马不停蹄去请共产党人进村。
  见到郑丹甫,风尘仆仆的林鸭妹等人紧紧地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明了来意。但是郑丹甫没有马上答应他们的请求,原因是林辉山初进山门底时便遭遇了联甲队,可见山门底的民心还没有彻底的清、净,还没有拧成一股绳,尚不能确定那里是不是可以作为革命的基地。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闽东的革命队伍已经损兵折将,作为隐蔽斗争的负责人,郑丹甫有责任有义务去保护在战争洪流中保存下来的这批党的骨干,他们是斗争的核心力量,也是革命绝处逢生的希望,所以他必须三思而后行,慎之又慎。
  看出了郑丹甫的顾虑,林鸭妹胸脯一拍,打起了包票。她告诉郑丹甫通过“五虎将”的努力,如今的山门底人人都期待共产党的到来,支持党的事业已经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他们三人正是全山门底的老百姓派来邀请共产党员进村的。
  看到林鸭妹三人一脸真诚,郑丹甫决定再进山门底,但考虑到斗争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他把队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先进村,一部分留在外面活动,里应外合,相互照应。为了确保这个“特殊”根据地的安全,郑丹甫规定了严格的纪律:一、不是可靠的人不准进村;二、尽量把山门底搞“清”一些;三、只准村里的交通员出来接头。
  诸事筹谋妥定,林辉山二进山门底。这一回,同林辉山一同前往的还有几位共产党员,他们的到来受到山门底老百姓的热烈欢迎。看到百姓们如此真心拥护党的事业,林辉山等人的革命干劲更足了,山门底的新区创建工作风生水起。过了一段时间,郑丹甫见山门底的新区工作卓有成效,便陆续派了40多名党员进驻新区。这些党员分散居住在山门底、山门口、乌头坝、圆山仔、岩头岗等小村落里。他们侦查敌情,下田劳作,宣传鼓动,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培养了“五虎将”等党的新的骨干和革命新生力量,同时还因地制宜相继成立青年团、贫农团、妇女会和儿童团。这些党的优秀儿女们同百姓心心相连,团结一致。
  在这一片风风火火的革命热潮中,独有一人还对革命持观望的态度,此人便是国民党联保主任夏联枝。夏联枝的儿子参加革命却被当做“AB团”杀掉,丧失儿子的悲痛使夏联枝将所有的气都撒在林辉山的身上。他虽然反对林辉山和共产党员进驻山门底,但是见全村老少都拥护共产党,他只好忍气吞声,表面上不动声色,却对革命心生抗拒。得知情况的郑丹甫派遣武装同志入住夏家,并对夏联枝反复地做着思想工作,终于打动了夏联枝,使他也融入革命的洪流里。山门底真真正正成为支持革命的“红色堡垒”。面对敌人日紧一日的白色恐怖,郑丹甫带领的党的团队因为有了这座堡垒而没有后顾之忧,他们大胆开展工作,坚持隐蔽斗争。
  郑丹甫在桐山很有名望,这里有不顾一切支持他的亲人朋友,如吴泽夫、李海、黄士箴等知名人士,有赤血丹心支持党的革命事业的全城百姓,尽管白色恐怖肆虐,郑丹甫还是利用各种关系,顺利开展“反围剿”的行动。他就像大草原上领着马群纵横驰骋的领头烈马,敌人对他恨之入骨,悬赏一千大洋通缉郑丹甫。敌人蹩脚的利诱计划注定要竹篮打水,因为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桐城,没有人会出卖郑丹甫。长期抓不到郑丹甫,敌团长便强逼桐山镇联保主任吴泽夫、保长温承厚给郑丹甫送“劝降信”,并许诺说只要郑丹甫肯投降,高官厚禄无一不可。吴、温二人,一个是郑丹甫的同学兼朋友,一个是郑丹甫的亲戚,他们又怎么可能出卖郑丹甫呢?但是,敌人对郑丹甫虎视眈眈,恨不能除之而后快,所以他们必须找到郑丹甫,提醒他小心自己的处境。他们找到唯一知道郑丹甫下落的谢阿登带路。谢阿登虽是国民党领头乡保长,却是共产党员,是边区党组织打入敌人内部的“白皮红心”人物,在敌人的“围剿”中,曾多次掩护郑丹甫等人脱险。谢阿登了解了吴、温二人的用心,便陪同吴、温二人去找郑丹甫。他们的突然造访,令郑丹甫高度警惕,他立即布置加强岗哨,防止敌人偷袭。这次会面,吴泽夫等人不仅没有替敌人劝降,反而鼓励郑丹甫要无惧敌人的白色袭击,坚决革命,把敌人一网打尽。郑丹甫又向他们宣传了党的政策和全国的形式,给他们描绘了美好的革命蓝图,更坚定了他们靠拢我党的决心。几双充满力量的大手紧握在一起,几颗热血沸腾的心紧连在一起。此后,吴泽夫等人积极地帮助党组织收集情报,购买物品,还把敌人发给的通行证偷出来交给郑丹甫,为革命献策出力。
  郑丹甫等共产党员以山门底为立足点,不断派干部恢复老区,开辟新区。眼看着胜利即将在望,敌人负隅顽抗的“围剿”措施却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郑丹甫的隐蔽斗争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
  敌人像是一头暴怒的野兽,做着垂死前的疯狂的挣扎,他们隔三岔五地在全城扫荡和“围剿”,并扬言“共匪”已经全部被剿灭。在风声鹤唳的战局中,郑丹甫和上级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几次派人联络都未果。又兼几十个人分散住在群众家里,尽管群众省吃俭用供给衣食,还是生活拮据。思之再三,郑丹甫只得冒着危险秘密回到家乡彩岙,通过叔父变卖了自己的田地,筹措资金渡过难关。重回山门底的郑丹甫与林辉山商议之后,觉得反击的时机已经成熟,不能再以守为攻,必须转变斗争方式,出其不意掩其不备,给敌人以致命的一击。经过分析,郑丹甫决定攻打桐山水北溪和透埕两处戒备较为松懈的敌人。
  时值五月,天气渐渐暖和起来。
  一天夜里,林辉山带领五个游击队员,摸黑潜到透埕联保主任张阿豪的家,开枪击毙了正在搓麻将的敌人,旋即又穿过敌人的封锁线,赶到水北溪。水北溪驻扎着敌军第八十师的一个营,山上筑有堡垒。林辉山带领游击队员按原先的部署攻打力量薄弱的敌军稽征所,不出几分钟便把敌人打得抱头鼠窜,游击队员缴获了敌人的财物,凯旋而归。这次袭击震慑了敌人,鼓舞了群众,同时也使失去联系的上级党机关知道自己的同志并没有如敌人所言被全部剿灭,而是还在积极地斗争活动着。很快,上级便主动派遣同志联络郑丹甫,还转移了部分党员同志到山门底支持郑丹甫的工作。
  但是五月底的伏击也让敌人发现了山门底的革命暗涌,他们把目光聚焦到山门底,开始了新一轮的“搜剿”。面对敌人的每次“搜剿”,全村百姓在以“五虎将”为首的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拧成一股绳,团结一致,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英勇机智地同敌人进行周旋,让敌人屡屡扑空。
  六月初的一天,林辉山等十多个党员同志开了一夜的会议,正在交通员吴三妹家里休息,可是福鼎“搜剿”队却在一大清早便突然窜到村里,他们在山门底的每一寸空气中都能嗅到共产党员的气息,但是这些共产党员对于他们却是心痒难搔,始终都神龙见首不见尾。于是,这天早上,敌人再一次成了山门底的不速之客。情急之下,吴三妹打开顶楼的暗仓,林辉山等人刚一藏好,敌人便破门而入。吴三妹冷眼看敌人在屋子里野蛮地摔锅砸碗,上下翻腾,她没有慌乱,而是急中生智,沉着应答敌人的盘问,终于把敌人引走,让林辉山等人化险为夷。
  一无所获的敌人没有罢休,他们不久又重新包围了山门底。危急之下,浙南人民革命委员会的妇女们扮成织麻女,哄走了敌人,智救红军。
  一次次“搜剿”,一次次空手而归。
  气急败坏的敌人决定给山门底的村民们一点颜色看看。他们抓走了岩头岗的邓阿春,邓阿春正是林辉山的房东。这位村妇目不识丁,却凭着一颗爱国的赤诚之心,受尽酷刑,流尽鲜血,也不肯供出共产党员的下落,最后壮烈牺牲。山门底的百姓们临危不惊,哪怕是敌人数十次的疯狂“搜剿”,哪怕是敌人卑鄙无耻的威逼利诱,哪怕是敌人丧尽天良令人发指的严刑拷打,哪怕一个个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依然坚贞不屈,依然怀着对党对革命的无比热烈的情意高昂着他们骄傲的头颅。在敌人“围剿”最残酷,白色恐怖最严重,斗争最艰难的时期,山门底全村始终没有一个群众泄密或告密,隐蔽在这里的数十个共产党员没有一个落入敌人的魔爪。山门底党支部牢固得像铜墙铁桶。
  革命胜利的那一天,郑丹甫遥遥地看着连绵起伏的山门底的群山,心潮澎湃。这片土地并不巍峨,甚至饱经风霜,但是这里的空气永远都激荡着山门底人永不干涸的热血的馨香,激荡着共产党员们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英雄气概。
  又是星光四溢下的熟睡着的祖国的大好河山啊!郑丹甫只是再也忍不住落泪的许多人中间的一个。
  这是一个奇迹!郑丹甫想。
  山门底人缔造了这个奇迹!
  不管历史长河的浪涛流向何处,不管峥嵘岁月定格到何时,山门底这座红色堡垒都静伫于她独有的位置,闪耀着钻石的光。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