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诗话清明说祭祖

诗话清明说祭祖

散文
时间:2012-04-03 15:06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清风徐来点击:
        

  阳春三月,暖风和煦,桃红柳绿,燕子翩飞,清明节至。新的祭祖和旅游又有了新的理念和形式。久居城里的我在三天的黄金周里,抛开了城市的喧嚣和浮躁,一脚踏进了大自然的怀抱,吮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和煦的春风,迎接着温暖的阳光的抚摸......带着全家穿越过一片片的花海,在花香的陪伴下,回到了家乡,与乡间的一家老少走进了苍柏掩映下的祖坟,望着那斑驳的石碑和荒草丛生的坟茔,我们潸然泪下.......大家参差地跪在坟茔前,注目着燃烧的纸钱和那袅袅升空的香烟,那纸灰像一群一群黑蝴蝶从鲜红色的火焰中缭绕升空,大伯欣慰地说:“祖先显灵了,看他们多高兴呀!”我们大家依附着,同样欣慰的笑了.......回家的路上,大家都在谈论着这几年家乡的变化,坟前的那种肃穆荡然无存,笑声淹没了一切......
  
  饭桌上,几个上学的侄子突然问我清明节的来历,我顿了顿,只见我儿子背起了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使我想起了一个故事。这时我眼前一亮:“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你们就明白了清明的来历。”这时家里的孩子们像一群燕子似的都被吸引的“飞”了过来:
  
  相传在春秋时期,有个人叫介子推,晋文公战败逃跑,介子推为救晋文公,割了大腿上的肉,让晋文公吃,晋文公成就霸业后,介子推却不愿做官,隐居绵山。晋文公为了封赏对他有割股之恩的介子推,放火烧山逼隐居的介子推露面,却误将介子推母子烧死。他临死时留有血诗一首,其中就有"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等催人泪下的悲壮诗句。晋文公重耳读罢介子推忠心耿耿的遗诗,伤心至极,后悔不迭,他决定把绵山追封给他,从此绵山改名为"介山",并下令规定在每年一到介子推赴死的那一天(即清明前夕)都要焚火三日,不吃烟火食,"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因此下令以后每年在介子推的忌日,禁忌烟火,只许寒食。寒食节起源于纪念介子推,从此清明前夕就有"寒食节"一说,而寒食活动一般要延续到清明日止。比如唐代诗人和凝《宫词百首》:"司膳厨中也禁烟,春宫相对画秋千。清明节日颁新火,蜡炬星飞下九天。唐代诗人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祭祀介子推的活动推广到民间的祭祖。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正如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小寒食》诗中所云:"佳辰强饮食犹寒"。因此,寒食节与淸明节并称,都成为了祭祀扫墓,缅怀先人的节日。在唐诗中,寒食祭祖的诗挺多。现撷几首以飨读者:唐代诗人宋之问的《途中寒食》诗云:“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唐代诗人韩翃《寒食》诗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宋代诗人杨万里《寒食上冢》诗云:“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旧唐书》载在唐玄宗时期这个寒食祭祖的习俗才被固定下来:"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新唐书•柳宗元传》记载:"每遇寒食,则北向长号,以首顿地。士女遍满,皁隶(皂隶)庸丐,皆得上父母丘墓;马医(专医马病的兽医)、夏畦(农民)之鬼,无不受子孙追养者。(《寄许京兆孟容书》)"由此可见,在唐朝,扫墓的习俗是在寒食节。说这里,孩子们双眉紧锁,问道:“我们让你清明,你怎么说道了寒食节呢?”
  
  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礼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以唐诗为证:唐代诗人李群玉《湖寺清明夜遣怀》诗云:“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其实原来清明是人们出游踏青的日子,除了杜牧的《清明》诗之外,唐清明诗中游玩和思友之作,如唐代诗人韦庄《长安清明》诗云:“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唐代诗人温庭筠《清明日》诗云:“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唐代诗人刘长卿《清明后登城眺望》诗云:“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唐代诗人罗隐《清明日曲江怀友》诗云:“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唐代诗人韦应物《清明日忆诸弟》诗云:“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后来人们将思友之情扩展为思亲,将外出踏青演化为扫墓。正向杜牧诗中描绘的那种凄悲忧伤的情景。然而寒食祭祖,要焚化纸钱,与寒食禁火很矛盾。如诗所证:唐代诗人王建《寒食行》诗云:“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丘垄年年无旧道,车徒散行入衰草。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但看垄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于是人们逐渐的将寒食祭祖改为清明祭祖了。宋代诗人高翥《清明》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到了宋朝,清明祭祖便成风俗,祭祖诗大量涌现。宋代诗人高菊涧《清明》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日墓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黄庭坚《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心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从宋朝开始,寒食节禁火的规矩就不那么严了,一些地方的民众有在寒食节烧纸钱的,但是也有改在清明节取新火以后再去扫墓。如宋•汪莘《寒食节有感》:“寒食原头杜宇声,谁家不起古今情。
  
  纸钱烧罢人归后,一树梨花冻月明。”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取代寒食节。这里有一首最长清明祭祖诗《清明祭诗十四首》诗云:“其一、春雨清明湿杏花,小山明灭柳烟斜。东风解语拾我意,送送萦肠入君家。其二一沾春雨一断肠,飘零无计觅君乡。方羡飞花随风去,天涯尽处惹兰芳。其三朝听细雨润门扉,年年一度送春回。却把长条攀折遍,才道相思始成灰。其四轻红沾雨不胜衣,才回倦眼又迷离。情到伤心频无赖,始信清明断肠期。其五漫见新柳娇眼垂,疑君逸影踏风归。回眸映雪成千古,染尽湘竹无计追。其六风吹残杏舞絮轻,唤起愁肠千百萦。疑天亦解伤情恨,哭君泪雨遍清明。其七昨夜听春愁不堪,初晴天气泣容颜。赏芳时节清明日,百般明丽也怅然。其八清明把酒释别愁,欲赏春花且忘忧。谁想栏杆拍倚遍,欢声犹不近楼头。其九清明节气杏花天,诗酒清吟祭华年。折尽长条倚春雨,为君垂泪小窗边。其十撩乱春风惹杏花,断送清芬到天涯。历历如君离别日,哀魂和雨泣流沙。其十一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歌君一曲还偷泪,怎是伤心无处依。其十二粉杏轻柔岸柳新,清明春雨两相侵。半洗天光晴如碧,半和残泪一沾襟。其十三或有追思到天涯,天应怜我泪黄沙。半园新杏连绵雨,送尽清明百姓家。其十四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轻。合化子规啼血尽,不悼家川悼君茔。”
  
  这不仅表现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被清明节所有了。
  
  当我的思绪在不断翻飞之时,孩子们欢乐的散去了。他们做着游戏,荡着秋千,哼着小曲.....在我的视线里,成快乐天使。不由得使我想起了宋代词人晏殊有首<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台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香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就描写清明时人们欢快的游戏和眼前的孩子们的趣味盎然、充满童真的景象何其相似!
  
  清明节祭祖的渊源虽然那么遥远,一首首精美的唐诗宋词寄托着人们的哀思,展着东方文化的无穷魅力。清明节祭祖传说尽管争鸣不息,但不管怎么说,它映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丰富的民俗文化,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乐观豁达,经受考验,不断强盛! 

                         (散文编辑:散文在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