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老房子,老院子

老房子,老院子

散文
时间:2013-06-03 21:13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程庆昌点击:
        

  ——《岭上人家》系列之八
 
  老屋,老院子,真的很老。父亲的年纪,祖父的年纪,甚至是祖父的祖父的年纪,都只它的一部分,要把很多辈人的年纪,叠加在一起,才能构成它的长度,至于它的累积、变化,那就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能够概括的。
  
  说到老屋,就不能不说一下故去的列祖列宗。岭上人家是从湾里搬迁而来,搬迁之前,岭上有很多先人们开垦的土地,为了方便劳作,在岭上搭建了简易的住所,也就是方言中所说的插田屋。既可遮风挡雨,又能稍事休息,尤其是中午不用赶回湾里吃饭,在插田屋里随便做一顿对付对付了事,久而久之,插田屋也多了家的气象。或许,从插田屋搭起的那天起,就预示家族的根须,又将向这个地方延伸,大概在当时,勤于劳作的先人们,很少朝这个方面想。
  
  家族繁衍、发展,年轻人成家立业,兄弟间异爨而居是缺少不了的环节。一个大家庭里,兄弟们都要过自己的日子,都有自己的生活,分门立户,就不稀奇,只是吃亏沾光,各遵天命,而且总有人吃亏,总有人沾光,想一碗水百分百端平,不容易做到,吃亏沾光,都是自家兄弟。一般,老大都是吃亏的主,好像约定俗成一样。岭上的老祖宗是老大,兄弟间分居的时候,岭上的插田屋,自然就是他的了,似乎没得商量。老祖宗来到岭上,凭自己的勤俭,吃苦耐劳,把插田屋改建成瓦房,岭上的人家,借助这个根基,日盛一日。就这样,岭上由原先孤单单的一座插田屋,慢慢演变成一个人烟稠密的村落,祖先的某些精神,就蕴藏于青砖灰瓦之间,值得后人们继承,发扬光大。
  
  铺陈这些,是因为老屋与先人们有很大的关系。正是有先人们的创业精神,才把一座像样的院落,建在岭上,后人有秉承先人的遗志,一代接一代改善,是故在人丁繁衍的同时,老屋渐渐扩大;这逐渐展开的院落,成了一个村庄的核心,成了一小片土地的核心。正是有一代接一代的努力,才有我们见到的老屋,才有我们心里难以舍弃的某些情结,才有我现在的粗略记述。
  
  从先人迁居到岭上算起,到我这一辈,已有七代,一百余年的历史。一座老院子,经历一百余年的光阴刻画,积累一百余年的人情漫卷,应该有很多的蕴味,只要触及,就少不了种种联想。尽管如此,很多的片段和过往,已经随时间湮灭,个中点滴,也只有青砖灰瓦的老屋知晓。
  
  画在我们心里的老屋,依山而建,三进,层层高起,横头都是厢房。厢房成斜坡状,连起三进正屋。三进正屋与东西厢房贯通,呈回字形,可以自由出入。中间有天井若干,既方便采光,有利于雨天排水。即便是这样,老屋后边很多的房子,都很幽暗,小的时候,一个人根本不敢去。
  
  整个老屋就像是若干个四合院叠靠在一起的大院子,轴心就是三进正屋的堂厅。前面两重的堂厅基本上是过场(通道),只有第三重的堂厅,主宰着这偌大的院子。堂厅里的香案上,供奉着列祖列宗的灵位,自然浓缩进老屋的历史,加之红白喜事,都离不开它,老堂厅的肃穆庄严,在岭上老少男女的心里,自然非同一般。
  
  门前是大水塘,三四亩水面,不大也不小,屋后是青山一座,不高也不峭峻,很富实的那种土山,长着松杉樟栎柳竹,典型的那种“四水归塘”格局。只要下雨,不管正屋、厢房里的水如何迂回,如何曲折,最终,都汇聚在门口的池塘里。如果说屋后的青山是老屋的骨架,那么这一塘活水,就是老屋的血脉,有山有水,才是好居所,有血有肉,才有好生机。
  
  一开始,老屋肯定不会有这么大的格局,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完善补充,才使得它没有停止生长。屋场也是有生命的,居住的老老少少,会把它的生命力展现到某种及至,正是有这代代接力的建设、呵护,才使得一个村落,一片老屋,生机不败。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实行责任制之前,岭上这个不大不小的家族,只有几户人家散居在老屋之外,那是第一批走出老屋怀抱的人家,尽管不天天依偎在一起,老屋里洋溢的人情风尚,依然如故。责任制以后,陆陆续续有人家搬离了老屋,在老屋的附近扩建新居,留在老屋的,就只剩下两三家了。不过,老房子还在,老堂厅还在,过大年的时候,一屋场的男人们,依旧聚集在老堂厅,祭祖还年,辞旧迎新,一向沉寂的老屋,这时分,又热闹非凡。
  
  老屋的存在,就是光阴的记载,就是一个宗族历史变迁中的一段,自然就会有枝枝蔓蔓的人情,生长于这块熟悉的土地,但是,光阴常新,社会也在不断向前发展,有着百余年历史的老屋,不再可能牵绊得住后人的思想,留得住后人的步伐,老屋的老态,渐渐凸显出来,再入得眼眸,就多了些残破,多了些晦暗,要知道,经历了多少死别生离的折磨,它能不老,能不满脸沧桑?
  
  从老屋的怀抱里走出来的后人,有很多鸟儿一般,扑楞楞一飞,离开它很远很远;没有离开的,也陆续把自己的巢建在方便合适的地方,先人们苦心经营的一个村落,一大片老屋场,就这样渐渐萧条,恐怕变成断垣残壁,也只是早迟的事。
  
  今年春节,好不容易回了趟老家,老屋的变化,着实叫人唏嘘。我也是老屋的后人,但我也撂下它不管,去了很远的地方,眼睁睁看着它颓败、荒凉。但无论如何,老屋是光阴的记载,会一直留存在后人的心里,自己的根本,如何能忘?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