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方言的妙趣

方言的妙趣

时间:2021-01-07 09:49散文来源: 散文作者: 樵夫点击:
        

散文/李朝元 




方言的妙趣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的是相隔十里,两地的生活风气不同;相隔百里,习俗不同;相隔千里,人情世故不同。如果方言在这里归属于习俗,并详细辨别它的每一个语音,可能会将这个“百里”的距离缩短很多。

 

小时候在我故乡桂柳话方言“没有”读作“妹又”,而相隔十几里路的临乡却读作“煤又”。这是一个例子。

 

还是小时候,故乡的少年们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方言,叫做“反话”。此反话非彼反话,它不是相声里将一句话的文字倒过来说的那种;也不是将语言里要表达的意思反过来表达,如“反义词”这种意思。它是家乡少年从故乡言的特质里寻找到的一个规律,这个规律直到现在我也理不清楚敢说那些创造这种言的少年同样也理不清楚,说不清楚。比如说,我的姓名读作“李朝元”,反话方言读之为“脸朝余”。当然这种读法不限于姓名,凡用于生活交流的简单内容都可以通过“反话”表达。就这么表达,这么读,谁也搞不清是遵从什么样的规律读出来的。反正少年的伙伴们你说我说,都这样说,说习惯了就听得懂了。却老人和小孩听不懂。其实这种言最初的创意是为了保密。少年伙伴要做一件秘密的事情在家长面前怕家长知道,所以就创造出来这种“反话”方言它符合语言起源的理论

 

语言的产生是生产、生活和社会交流的需要。于是我故乡这一方类似土匪黑话的“方言”就在同龄的少年伙伴中产生在这一方乡土上,在少年、青年中广播流传。

 

同样记得,严厉的祖父坐在门口的竹椅上,抽着旱烟,捋着半尺长花白的胡须,一根“咔啦棍”(用来教育我的棍子)斜靠在他身后的竹篱笆墙上。不但我不寒而栗,邀我出去疯玩的伙伴们也是不寒而栗。于是在门口用反话喊一声:“脸朝余……”。我在屋里接收到信息,祖父却全然不知。权衡过利弊,或是越墙而逃,或是撒谎而出。

 

这是小时候方言土语给我带来的好处。

 

后来去了洛阳,去到父亲所在的军营。第一个春节洛阳市豫剧团来部队慰问演出,记得演出的剧目是《朝阳沟》,由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领衔主演。看完演出回到家里,因为二弟的名字叫“朝阳”,和剧目重名。父母弟弟都看懂了,在那里谈笑风生,我却憋在一边。剧目虽然精彩,我却似懂非懂,自然谈不出名堂。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遇到的语言障碍。

 

然后是上学。听老师用河南话讲课也是似懂非懂,这样的状况至少持续半年才有所好转。好在那是文革时期,考试不重要,一百分和零分都在一个班,同样升级,升完初中升高中概莫如此。

 

半年时间既听懂了河南话后来的几年还学会了河南话。呵呵,现在想来自己不算笨。

 

肯定自己不算笨的起因是小叔的一句话。

 

那是五年后我再回故乡,小叔说我操一口地道的河南腔。于是,问自己我真的“地道”了吗?似乎没有!或许是小叔的片面,或许只是和小叔交流时我真的“地道”了那么几下,“地道”了那么几句话而已。骨子里我不承认自己“地道”。在这里“不承认”只是一种情绪,它来自内心的感受,而非乡音“自恋”的情结作祟,更没有方言排它性的情绪纠葛。

 

这方面的“辩解”可以从我用方言“演出”的一幕“喜剧”中得到证实。

 

那次学校组织去郊区支农,帮助老乡收割小米。割着割着一只野兔从庄稼里窜出,同学们不分男女你追我撵,这边呼那边应,把个庄稼踩踏得七倒八歪。兔子跑得并不快,可是它躲闪的能力非同一般,一会从同学之间的缝隙跑掉,一会从土坎那边逃走,眼看要抓到却又从裤裆下溜过去。一个班几十个人硬是抓不到一只小兔。末了,大家垂头丧气回到树荫下准备吃午饭。我们几个鞋子上沾满了泥土,鞋筒里灌进了沙子,坐在树荫下擦鞋、掏沙子。掏完一只,再掏另一只时却找不到那只鞋子。

 

我就喊:“我的孩子(鞋子)呢?谁拿我的孩子(鞋子)!”

 

听到我的喊声,男女同学个个笑脸朝天

 

同学们只管笑,一直笑。班长指着一位面狡黠的同学说:“找他要找他要!”

 

那个同学却指着我身边的一个女同学说:“她拿你的孩子找她要!”

 

这位女同学一边笑一边骂:“滚你的,找谁要?就是你拿的!”

 

另一男同学插进来喊:“xxx别喂奶了,快把孩子给他爸!”

 

这里的“xxx”是我同桌的女同学。大家领会出话里边的幽默,更是开怀大笑。

 

“xxx”女同学真的脱了鞋孩子,却不是把鞋孩子给我,而是朝那位指向她的男同学,一边笑一边绕着圈穷追猛打

 

“孩子她拿孩子打人了,小广西快来救救孩子!”那男同学一边喊着我的绰号,一边用胳膊挡住女同学的袭击。

 

整个地头成了“娱乐场”。老师肯定也在笑,可当时我没有注意他的表情。此时他走过来喊了几声:“谁藏的给他。谁藏的给他给他!”

 

没有人承认。漂亮的副班长不声不响走出人群帮我寻找,不一会从灌木丛里找到一只军用胶鞋递到我的手上。

 

当时,的确生气。现在提起来,想起来却是满满的快乐。不知道那些同学是否还记得曾经的往事,记得我的方言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在和他们通电话聊天时,他们只提当年追兔子的事。其实我知道那是点到为止,怕引起我的不快才没有往下说出比追兔子更喜剧的事情。

 

现在想,藏我鞋子的那位同学极具导演的潜能,他肯定不是一时的起兴,也肯定不是藏起一般的东西那样,让我找不到而引来他一人的快乐。他肯定早就观察到我的方言,觉得我的方言可以成为他“导演”的好题材。于是找到这样一个机会,这样一种场合施展他的才能。无形中,这个场合的男女同学个个成为他“雇佣”的演员,有的跑龙套,有的演主角,有的演配角。而我和那个同桌的女同学是他精心挑选“最佳主角”,班长、漂亮的副班长,甚至老师俨然成就了“最佳配角”。

 

年轻时的快乐就是这么来的,一块一块地垒砌起快乐的人生。

 

据此,小叔说我操一口“地道”的河南腔,从他的角度考虑似乎无可辩驳。可在我的心里,在我的骨子里故乡的方言仍然是那一方化不开乡愁。这是一例。

 

还有一例。那年出差去北京,在王府井大街等公交。几个背包客走过来,也在等公交。唧唧喳喳说着我听不懂方言,他们中间一位男士显然不会说这种方言,就“桂柳话”和他们对话。于是,这群人里一会用“桂柳话”,一会用我听不懂的方言频繁交谈。“桂柳话”就是我家乡的话,家乡方言。因为流传于桂林、柳州一带所以得名。离乡背井几十年,偶而家乡话亲切感油然而生。等待的公交车来了却不上,跟着他们,想和这个亲切的乡音多待一会。不一会他们的车也来了,我随他们一起上车,坐在他们身后座位上。“唧唧喳喳”他们又用我听不懂的方言聊天。遗憾之余那个说“桂柳话”的男士又开腔了。还和车站时一样,他们交换着方言聊天。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客家话”。这几个背包客说的一定是“客家话”。“客家话”在广西博白一带流行甚广。外祖母是客家人,小时候听她说过客家话,却一句都听不懂。

 

猜出了这几个人说的方言是“客家话”,来自两年前看过的一篇文章便跳出脑际,这篇文章与“客家人”、“客家话”有关。文章介绍了北京大学著名教授王力先生成就事业的前后过程。略记如下:

 

王力(1900.8.10—1986.5.3),中国语言学泰斗级人物,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先生是广西博白人,以一篇《博白方音实验录》获法国文学博士学位。在这篇博士论文中,先生阐述了“客家话”和古代汉语发音的内在关系。结论中先生确定“客家话”的发音和古人说话的发音无大差别。如果想听古人说话就去听客家人说话。

 

“客家人”本居中原,因战乱避往东南一居住就是偏僻的角落,那里少有战火灾难。因为是外来移民,原住民他们为“客家然后他们也自称“客家人”。客家人的到来不但给住地,给原住民带来了中原发达的科技和文化,附着在文化母体上的语言、语音基因也自在其中。此后,中原文化与边地民族文化,原住各民族文化因政治的一统、军事的强权、经济的互市不断交汇融合,经过千百年的同化、异出、更新、代,成就了一个崭新、繁荣的中原文化新时代,附着在母体文化上的语言、语音基因也随之“变异”。发展成就了如今以北方语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音准的“普通话”并广播、流行于祖国大地,普及成为官方语言。相较偏僻闭塞的东南一带却很少受到这种冲击。这里包括文化、风俗的很少冲击。比如现在的丽江依然保留的纳西族文明;比如现在的大理依然保留的白族文化和文明。等等,无不印刻着千百年前中原文化、文明的痕迹。当然,今天的丽江、大理位置在祖国版图的西南边陲,并非当初的“东南一隅”,人也不是当初的“客家人”。可它一定是中原文化和文明再度迁徙的结果;是随后发达起来的“东南一隅”文化、文明相较于偏隅闭塞的西南边陲迁徙的结果。也正是这个原因,它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文化、文明遵循着“发达—发展—偏隅闭塞”这样一条迁徙路径。文化、文明的非携带性传播和携带性传播,说明了它的迁徙、保留和存遗,“人带”的传播作用不可置否,但不是唯一。试看今天的世界莫不如此。现在的“东南一隅”亦如当初的中原,在尔后的百余年间接受了类似的文化、文明的洗礼,发展起来,发达起来。以至于今天蓬勃的气势远远盖过中原“前辈”,更是一例有力的证明。于是,“客家话”这支古老的,附着在中原文化、文明母体上的语言、语音基因,在千百年后蜕变成“东南一隅”的“客家话”方言,并得以代代相传此处,除了得益于文化上的洗礼,就是基于“客家人”文化传承的坚韧特性如此,便成就了古代官方语言几千年后的遗存。

 

“客家人”难能可贵。遗存”自在情理之中,更在文化的洗礼之中。

 

“清纯”古香古色客家话俨然是一部文化兴衰的史书,更是一帧唯美的古人语言的音律图谱。

 

基于浅薄学识的理解。

 

由此推开说去。旧社会能“识文断字”是文化人的标志。这里的“断字”是指对本无“隔断”的文言文加标点符号进行隔断,以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和精准领会原文的意义。这样一件事现在看来并不难,因为中国的大学培养了一大批这方面的人才遗憾的是却没有一所大学研究机构培养千百年前古人语音学问的人才。

 

自从有了王力先生,这个遗憾不再是遗憾,这门学问变得唾手可得。

 

我在遐想,或者劝说:如果想倾听古人说话,到客家人居住的地方,那里的男女老少都说着娓娓动听、清纯婉委的古人方言。如果想进一步欣赏、享受古人语言、语音的唯美和快乐,可以拿一本线装的《论语》或者《大学》之类的文言文书籍,恭请客家人诵读。此时,可以穿越千年,聆听到犹如诸子们设坛道,学授业的声音抑扬顿挫的声音,侃侃而谈的声音,曼妙唯美的声音。

 

而此时的我则不必大费周折,只需坐在这几个客家人身后静静倾听。尽管听不懂,尽管无法辨别其中语意,但是这一脉来自客家方言的音律却将我引向另一方天地——遥远的古代时空。而时不时参杂的“桂柳话”则将我带入故乡那个玩疯了的少年时代,带入全班男女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寻找孩子”喜剧的快乐里。

 

不知道唧唧喳喳说着古代方言的这几个客家人乘坐公交去往何处,我只是随意地跟着他们因为乡音的缘故,因为古人语言优美音律的缘故。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樵夫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9-02-23 08:02 最后登录:2022-07-17 16:07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