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读后感 > 读《中庸》

读《中庸》

时间:2015-10-04 00:03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随顺若水点击:
        
   《中庸》与《论语》、《孟子》、《大学》一起构成了“四书”。它论述了儒家修身处事的“中和”原则,要求人们要恰如其分的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实现天地万物的和谐发展,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儒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们在做人行事时要遵循其本性,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这就是所谓的得“道”。这个“道”与道家的“道法自然”都提出了要遵循事物内部的发展规律。可见,“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上面一段话提出了“中和”的概念。喜怒哀乐没有表露出来时叫“中”,表现出来后能恰到好处的把握尺度叫着“和”。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在处理各类关系时,要“隐恶扬善,执两用中”。简单说就是要符合节度,防止走两个极端。在这里,我想起了在生活中常见的两个小动物:麻雀和燕子。麻雀见人总是敬而远之,惟恐避之不急,结果总是遭人暗算和捕杀;而燕子喜欢把家修建在人们的屋檐之下,与人也总是保持若即若离的距离,结果反而避免了人类的猎杀。看来燕子是真正懂得“中庸”之道,并灵活运用的高手。
  由此可见,把握好分寸不仅关系到事情的成败,有时候甚至关乎到性命,真是马虎不得。
  作为一种修身处世哲学,中庸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饮酒,如果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可以舒筋活血,解除疲乏。但如果没有节制,酒量过度则会影响健康,甚至丢掉性命。
  仲尼曰:“君于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是因为懂得适可而止,执两用中。小人之所以是小人那是因为事无忌惮、任意妄为。现在社会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竭泽而渔的过度经济发展,就是违背中庸原则的典型。对这段话中的“时中”两字应当有两层意思,一是适中;二是顺应潮流,与时俱进,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周易》里讲:“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也有这个意思。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都包含着中庸之道。俗话说:“饭吃七分饱”就体现了中庸的道理。“道不远人”,其实只要我们认真体悟,中庸之道可以说无所无在,无所不包容。驼走大漠、鹰击长空、鱼潜海底都是率性之为,遵循了事物本来规律。然而“人难得道”,一是大部分人缺乏恒心和毅力;二是人总是容易受情感支配,好走极端,不知见好就收,适可而止的道理;三是利令智昏,欲壑难填、色胆包天、趋炎附势。如孔子所言:“人皆日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阶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人都说自己聪明,但是在利益驱使下,如同禽兽一样深陷到罗网陷井中却不知躲避)。可见,奉行中庸之道,对于我们趋利避害,修身养性是如何重要。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道不远人”,中庸之道如此重要,但如何修道得道呢?儒家认为人应该以“忠恕”治人治已。“忠”就是要以忠信待人,“恕”就是要推己及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提倡孝、悌、忠、信四种道德,但要孝、悌、忠、信,双方也是相互的。比如领导要想下属尽忠,首先要尊敬下级,正如有的老百姓说的“领导把我当成人,我就把自己当着牛;领导把我当做牛,我就把自己当成人”。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作为个体,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分内之事,随遇而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保持操守。这样“道”离我们还远吗?
  儒家、道家都提倡“道”,《老子》中讲:“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庄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认为道虽存在却无法用恰当的语言记叙。孔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以鬼神为喻,“道”虽然看不见、听不着,但却无处无时不在,人们应当像虔诚祭祀鬼神一样,以诚对道,这样才能领略中庸之道的妙善。
  此外,道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人”思想,在儒家的中庸中也有所体现。“天下至诚,能尽其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实际上就是说人与天地万物应相互依存,和谐相处。
  
  慎独和中庸是儒家修身处世的两个最重要原则。其中独慎是对已,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的操守;中庸是对外,在处理各种关系时,要遵循其客观规律,取之有度,达到天地万物和谐的完美境界。作为普通人,我们与孔子说的圣人、君子相差何至十万八千里。我们做不了圣人,也当不了君子,但至少也应该努力保持人性中良善的因子,做个“好人”吧?其实,在今天真的做到这点也已经是难得可靠的了。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