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写人散文 > 与俞才丰老先生相见不晚

与俞才丰老先生相见不晚

时间:2011-12-02 03:09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上虞厂房网点击:
        

  “相见恨晚”的意思解释应该为“只恨相见得太晚了”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这个词语出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而我对“相见恨晚”的理解,这个词语大概只是那些想要寻找“知己”的人,所发出的感慨而已!后来有人常常把这个词语用在了男女之间的感情世界里。
  我的想法倒是既然已经“相见”了,也就不算“晚”吧!何来的“恨”?更不会“恨晚”!能与投缘之人有幸结识,确实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还要有缘分。
  今天我与曾经是我们百官的老镇长、老书记俞才丰相识,就没有“相见恨晚”之叹!我感觉相见一点也不晚!12月1日上午9:35时,“铃……
  铃……铃……”我的手机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铃声。我拿起手机按下了开关,听筒里顿时传来了声音
  “你是俞坚吗?”
  我说“是啊!你是那一位?”
  对方自我介绍说:“我是收藏家协会的,我姓曹”
  “我问了好多人最后是从徐樟明那里问到你的电话号码的。”
  “你写了许多老百官的文章,我们的俞才丰老书记想办个百官馆很想见见你。”
  我回答说:“好啊!我的老百官一书巳经出版了!”
  然后这位市收藏家协会的曹松境主席把话筒递给了身旁的俞才丰老书记,我们通了话。我对这位人称百官活地图的自族里人俞才丰先生,一直来十分敬仰,也非常关注,苦于无缘相识。今天终于能见面了!
  我问清了他现在的位置后,迫不急待地打的去了百官步行街市收藏家协会办公地方。
  俞才丰这位本家人,曾经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1987.5-1989.12),当过我们百官三年镇长和书记,当年的百官镇人民政府还设在百官剧院路40号,他还是我父亲的小学同学。
  他从解放初参加工作直至退休,一直在百官本地工作,担任基层领导,他对解放前后的老百官和改革开放以来百官的巨大变化十分熟悉和了解,见证了百官半个世纪的变迁,被人誉为百官的“活地图”和“活档案”。
  翻开俞才丰的履历表就能知道,自从解放后的1951年4月土改结束后,俞才丰就到“百官乡”当干部,后来又先后担任过“百官公社”党委书记、“路东乡”党委书记、“县水电局”党委书记和“百官镇”镇长等职务。1995年2月退休前他是上虞市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已在我们百官生活和工作了70多年。
  这是一位我们百官土生土长、不折不扣的“老百官”,如今他的名字就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已是我们上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贝”。
  我是上海人,但烟雨江南的千年古镇百官是养育我长大成人的第二故乡,也是我父亲的出生地,更是我们俞家的祖藉地。
  清代诗人唐九皋在《百官镇》诗中云:“凤翥龙蟠耸碧峰,剡溪缭绕旧虞封,低徊野渡秦时日,出没斜阳舜庙钟。”这是古代诗人对古镇百官悠久历史、秀丽景色的描绘。
  百官现在是上虞市政府所在地,百官的地名由来已久。据《水经注》记载:“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亦云“舜与诸候会事汔,因相娱乐,故曰上虞。”后人因名其地曰“百官”。由此推算,百官之得名已有4000余年历史了。
  历史上百官镇一直是上虞县治驻地,浙东古镇。自秦赢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首次在这里设县,定名“上虞”,隶属会稽郡(绍兴市),县治所在就叫百官镇。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唐长庆二年(822)迁丰惠,元置百官驿,明初置巡司。清宣统二年(1910)置镇,民初省,民国21年(1932)复置镇,1954年9月11日上虞县政府由丰惠迁此。县人民政府驻县府路。1992年10月18日撤县设市。
  一条古老的曹娥江贯穿上虞全境,大江流经之地青山绿水,茂林修竹,风光秀美。江水穿镇而过把百官分为江东的百官与江西的曹娥,曹娥江水欢腾着穿过古老的百官逶迤北淌,给两岸平添了几许美景。曹娥江流淌着古老的百官繁荣与沧桑,寄托了上虞几代人的希望与梦想,续写着不朽的故事。
  “十里龙山九个弯”百官的龙山如画中的长龙,龙身蜿蜒起伏连绵数里伸展,龙头直入曹娥江边,如龙吸水。山上苍松翠柏、树木繁荫,石草丛生、郁郁葱葱,仿佛一道绿色屏障。龙山虽然没有黄山的奇秀,也没有泰山的巍峨,更没有庐山的神秘。但它是上虞人民人杰地灵的龙脉所在。
  古老的百官就座落在龙山脚下,向北敞开,头枕龙山足蹬舜水依山傍水。站在峦上俯视百官,整个轮廓和面貌完全展现在眼中,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称得上风光秀丽,美不胜收。
  百官人在曹娥江晨间看滩边庄稼拔节,听雏莺试啼;晚上欣赏那江上碎银瓷片的光韵荡漾,掩映翠微的万家灯火。曾有无数名人则涉足虞山舜水,品评风土人情,兴之所至,流连忘返。
  记忆中儿时的古老百官,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漫步在留有岁月沧桑千年足迹的百官,从上堰头到下市头的三里长街是青青石板路,连绵街面屋,河联着桥,桥连着街,街牵着巷,巷衔着弄,弄堂里便有许多小桥流水人家。
  而百官街的中间是一条从下市头交界桥到上堰头百官堰的百官街河,沿街两侧,大小商号,鳞次栉比。当年的百官街道不过一条扁担宽,称谓扁担街。先前的街路是用青石板铺就的,临街两侧是高低错落有致古朴典雅的青砖黑瓦房屋建筑,河边大多还是吊脚楼阁水埠头。
  街上的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商铺店堂内的声声叫卖伴随着讨价还价不绝于耳,茶楼酒肆里行令猜拳高于小二唱喏,逢年过节的百官街更显热闹非凡。
  百官景美,人更美。百官人向来勤劳、朴实、善良、本份,从骨子里迸发出来的都是那样的真诚,给人有一种亲切之感。
  悠悠岁月,经历了多少年风风雨雨的古老百官,有一天不再是我眼里的“九溪廿三弄”繁华昌盛的百官小镇,而是成了一座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现代化江滨城市。
  过去的百官永远存留在了人们的记忆深处,我们的下一代只能从文字中去寻找它的历史印迹了。
  百官是个移民城市,历史上又被地理边缘化,关于百官的记载在史料中鲜有所见。大多数后来居住在百官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老底子的百官,就连少部份百官的原居民也不知道老辈手里的百官,当政的领导人走了一荐又一荐,很多干部不是百官人,对百官的文化少有关注。
  等到回首昨天的百官,想起抢救百官的非物质文化,却发现只剩下一个真正百官老人俞才丰先生在倾心研究百官,还有半个百官人董百雄在认真收集百官的资料。
  俞才丰老先生已经用不多的退休金自费制作了两幅百官老地图,并完成了百官街的所有老字号商铺店堂表注,现在正在积极筹建“百官馆”。
  我非常敬佩俞才丰老人这种对百官历史负责对上虞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和精神。我一直想与他沟通并交流百官的历史,听听老前辈的意见,无奈本人只是一介草民平头百姓,我父亲是他同学人退休了想去拜访他也被恒利社区的主任挡了驾,我们也不想去刻意巴结领导,此事就不了了之。
  今天见了面我们交谈得十分投机,对我来说的确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不!是“相见不晚”。
  我对俞才丰老先生提了二个建议,第一能否把他制作的两幅老百官地图改成三维立体图?让人直观更加看得明白。第二能否通过他的社会影响力让人民政府对百官文化遗址上立碑介绍?让后人永远记住老百官文化的位置。
  俞才丰老先生对我的建议十分认可赞同。临走时我送了一本自己出版的书《老百官》给俞才丰老先生,还约定了待我下次出版《老百官》中册、下册时使用他收藏的老百官照片,以后还可经常去找他听百官“朝事”。
  我还同市收藏家协会的曹松境主席认识了,我也建议他们去松厦“老楼屋”的地方采访一位老大妈有着丰富的文革期间“顺口溜”段子,曹松境主席叫王立军秘书长作了认真记录。
  人是讲究缘分的,大千世界彼此也许有一天就有缘相识,虽然时间有早有迟,但不一定要“相见恨晚”,这次能与俞才丰老先生的会见,他又是如此的平易近人,使我引以为荣,我产生的一种感觉是相见并不晚……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老牛的晚年

    在我所见过的老人中,老牛简直是太幸福了:退休后,祖孙三代住在一起,和睦相处,邻里...

  • 弟弟与纸飞机

    我每次到机场时内心总会被触动,撞开很多关于弟弟的记忆。飞机起飞之后,我静坐在机舱...

  • 翰墨写人生 紫藤显风骨

    有人曾赠钟秋先生一联:翰墨写人生,紫藤显风骨。用于钟秋先生甚是贴切。他自号石墨...

  • 致敬屈原

    文/郭爱玲 轮回千年的吊念,刻在透出粒粒米香的端午粽子里,渗透在棵棵艾草的清香里。...

  • 夏日微凉

    夏日清凉 夏日的阳光炽热的烘烤着苏州城的大地,垂柳低着头,知了不住的嘶鸣,空气中...

  • 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善待

    残星点点——记一个被造化捉弄的动物 月亮已经挂在遥远的天边了。 几乎是一轮圆月,很...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