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写人散文 > 书痴

书痴

散文
时间:2011-12-10 09:37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宋甫谋点击:
        

  书痴是我给李书山起的绰号。
  李书山是我的同事,也是我的朋友,又是我所见过的最喜欢看书的人。
  我在矿中上班时,离家八九里路,中午一般不回家,饭后就在教工单身宿舍午休,学校里像我种情况的人一共十多个。那一年,单身宿舍特别紧张,学校就把我们这些人集中安排在了两个房间里,床铺也换成了上下两层的那种,我那个房间住了七八个人,我住在上铺,李书山恰好住在我的下铺。从此,我和李书山渐渐熟悉起来。
  李书山大我十八岁,身材矮小,不足一米六。按说,我和他属于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交流起来难免会存在一些隔阂,可是,由于他性格开朗,不拘小节,我和他在一起反而感觉特别轻松,又因为他喜欢看书,读过许多名著,我们在一起总是能找到一些共同的话题,谈笑甚欢。我经常会忘记他的年龄,对他直呼其名,说话更是随便,而他从来不介意。细想起来,他是唯一一个能让我直呼其名的长者。
  午睡之前,李书山喜欢躺在床上看书,看着看着两眼一合,就起了鼾声,而书还举在手里一动不动,过一会儿,书从手中滑落下去,啪嗒一声,将他惊醒,他止住鼾声,睁开眼睛,捡起书,再继续看,如此三番五次,才肯彻底睡去。我从来没见过对书如此痴迷的人,感到很是惊奇。虽然我也喜欢躺在床上看书,但是看一会儿累了,就扔了书睡去,与他完全不能相比。于是,我便常常开玩笑叫他书痴,他听了总是哈哈一笑,依然故我。后来,我渐渐习惯了他这种行为,不再叫他书痴,但是我一直认为,“书痴”这一称呼非他莫属。
  虽然我和李书山相处比较融洽,但是他也有让我讨厌的一面——他喜欢吸烟,还有个吐痰的毛病,单身宿舍里像他这样的人有好几个,他们经常把房间里弄得烟雾弥漫,痰迹遍地,我一直在默默忍受。后来,学校改造了一批旧平房,单身宿舍又一下子变得宽松起来,学校决定把我们这些人调整成两个人一间房子,可以自由结合,于是大家纷纷物色适合自己的人选。一开始,李书山提出要和我一个宿舍,我断然拒绝了他,理由是他既吸烟又吐痰,我受不了。过了几天,他又一次找到我,态度诚恳地说:我不吸烟,不吐痰,你愿意和我一个宿舍么?他这样说,恰好我还没有找到同住的人,马上就同意了。果然,自从我们两个人一个宿舍之后,他再也没有在宿舍里吸过一次烟、吐过一次痰。
  相处日久,我渐渐了解到了李书山的一些不寻常的经历,我发现,他的这些经历又每每与书密切相关。
  他从小好读书,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且口才极好,会讲很多故事,身边总是围着一群喜欢倾听的小伙伴。他个子虽不高,却有一颗聪慧的脑袋,有人好奇的问他为什么能知道那么多的事情,他说他的脑子里装着很多很多书,听的人就忍不住用手去摸他的脑袋,他却发了脾气,大声说,他身上任何部位都可以摸,唯独脑袋不能摸,因为这样摸来摸去,很容易损坏里面那些书。
  从小学到中学,在老师和同学眼里,他一直是个博览群书、思维敏捷的活跃分子。1966年,他高中毕业,在老师的鼓励下,准备报考当时的北大哲学系。可是,偏偏就在那一年,文革开始,高考制度被取消,他被推举为红卫兵造反司令,率领着一大群人,肩背绿挎包,臂带红袖章,开始了革命大串联活动,曾数次去北京接受领袖的接见。这期间,每到一处,只要有机会,他都会设法收集一些书籍。那时候,到处都是一片混乱无序的状态,很多珍贵的书籍被烧毁,让他很是无奈。有一次,他去北京,为了不虚此行,竟突发奇想,一个人闯进了人民日报社,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办公桌上抱走了一大摞书,搞得那些工作人员目瞪口呆,没有一个人拦他。
  不久,他因为家庭出身问题,又被划为黑五类。上台挨批斗时,有人知道他特别喜欢书,故意恶作剧,把从他家里搜出的一大捆书挂在了他的脖子上,台下群情激昂,喊声震天,他在台上缩成一团,脑袋被书压得深深低下去。那些年里,他在矿上下井挖煤,进行劳动改造,无论多苦多累,业余时间从来都是手不离书,主要是看一些马恩列斯毛的著作。
  文革结束后,他先是被安排去矿校教书,然后又顺利考入一所师范学校。上学期间,由于他知识广博,文化功底深厚,所到之处,只要与人谈论起一个话题,总是能广征博引,口若悬河,让人听得津津有味,一时间他竟然成为学校里的一个热点人物,班上有一位漂亮的姑娘也因此爱上了他,经常找他,向他请教书本上的一些问题。那时他已经三十几岁,还是单身一人,按说正好可以解决婚姻问题,可是他竟一点不当回事,那姑娘每次来,他都不冷不热,只管跟她谈论读过的书,其他一概不谈。毕业之后,那姑娘依然常来找他,他依然是只谈书,不谈情爱。他以为那姑娘最终会离他而去,谁知那姑娘漂亮而强悍,竟然找到他的父母给他施压,最终嫁给了他。
  结婚后,他有了一个儿子,儿子两岁时,他开始教儿子认字,儿子四岁时,他开始给儿子读中国古典名著。儿子上小学时,恰好有一篇课文讲的是王冕画画的故事,老师讲到王冕的隔壁邻居,他的儿子立即举手说:我知道,那是秦老。老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他儿子回答:小时候爸爸给我读过《儒林外史》。这件事在学校里一传扬,让他和儿子都很是风光了一阵。他曾经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考入北大哲学系,可是,后来他儿子考大学时却选择了理科。
  他做教师这些年,几乎每年都要写一份入党申请书,可是,由于文革初期他当过红卫兵造反司令,成为一个抹不去的历史污点,导致他屡遭冷落。在教学中,他本来是个公认的全才老师,数、理、化、史、地、生、语文、政治无所不能,谁知道,他却因此变成了一个补丁,学校里哪个学科临时缺老师,他就去教哪个学科,几年下来,他几乎教遍了所有学科,而职称却一直是最低的。那一年,学校实行末位淘汰制,他竟然又成为被淘汰的人之一。另外几个被淘汰者一气之下从此不再上班,而他照常上班,直到几个月后又重新上岗。遇上这么些倒霉事,他却从来不在乎,一有时间,手里总是捧着一本书看的如醉如痴。
  他读书的范围很广,以中外名著为主。有一段时间,他开始研读《金瓶梅》,买了很多种版本,几乎都是盗版,比较便宜。他把各种版本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甚至还改了很多错别字,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金瓶梅》中有很多淄川方言,《金瓶梅》的作者有可能就是淄川人。在他的影响下,我也开始读《金瓶梅》,颇有同感。作为淄川人,我们都为这个发现而兴奋不已。有一天,他从书摊上买了一本研究《金瓶梅》的论文集,发现《金瓶梅》中的“淄川方言”早有专家论述过。我俩看了都哈哈大笑,同时也有些许遗憾。后来,他把那本研究《金瓶梅》的论文集送给了我,我把它收藏在了我的书橱里。
  我们在一个宿舍里住了很多年,后来学校的单身宿舍更加宽裕,他就一个人住到了一个房间里,对此我很理解,因为这样对于他来说也许更方便一些。相处这些年,我早就和他成为忘年之交,我经常去他的宿舍里看看,他也经常来我的宿舍里坐坐,我们交流的内容还是以书为主。在我眼里,他永远都是一个快乐的人,一个离不开书的人。
  企业学校转地方那一年,他退休了,我也被调整到离家较近的一个小学里,从此,我们难得相见。偶尔,我会在公园里遇见他,知道他每天都去一个文化中心的阅览室读书看报。他跟我说起时下一些社会热点,还是那样健谈,滔滔不绝。

                         (散文编辑:散文在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宋甫谋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2009-12-12 22:12 最后登录:2019-02-01 04:02
优美散文
  • 老牛的晚年

    在我所见过的老人中,老牛简直是太幸福了:退休后,祖孙三代住在一起,和睦相处,邻里...

  • 弟弟与纸飞机

    我每次到机场时内心总会被触动,撞开很多关于弟弟的记忆。飞机起飞之后,我静坐在机舱...

  • 翰墨写人生 紫藤显风骨

    有人曾赠钟秋先生一联:翰墨写人生,紫藤显风骨。用于钟秋先生甚是贴切。他自号石墨...

  • 致敬屈原

    文/郭爱玲 轮回千年的吊念,刻在透出粒粒米香的端午粽子里,渗透在棵棵艾草的清香里。...

  • 夏日微凉

    夏日清凉 夏日的阳光炽热的烘烤着苏州城的大地,垂柳低着头,知了不住的嘶鸣,空气中...

  • 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善待

    残星点点——记一个被造化捉弄的动物 月亮已经挂在遥远的天边了。 几乎是一轮圆月,很...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