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写人散文 > 真实孔子

真实孔子

时间:2013-03-28 08:00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郝哥点击:
        

  山东曲阜,一个充满了传奇和神圣的文化名城。
  她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山清水秀,古建筑雄伟,并以兰花、桧柏和鹭鸶闻名,还有曲阜三宝:碑帖、楷雕、尼山砚。若是仅仅如此,她也只是中国众多美丽的城市之一。她的卓尔不群在于,在一个叫尼山的地方,诞生了一位万世师表,而蜚声中外;她成为中国二十四个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国人称之为“东方圣城”,西方人士誉为“东方耶路撒冷”。
  这位万世师表,就是大名鼎鼎的孔子。
  一般典籍大致这样介绍孔子: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少年时代家境贫寒,从事过多种为当时人鄙视的职业,但他勤奋好学,不耻下问,成为博学多能的专家。
  他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终不为所用。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他整理了古代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对文化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被后人尊为“圣人”,影响至今。
  
  这仅仅是一份简单的履历及缺乏感情色彩的评定,围绕孔子的是是非非,在孔子生前和死后,从来没有停止过。两千五百年来,孔子面目全非。
  那么,真实的孔子是怎样的呢?
  
  
  身世谜团/旷世相会/为仕之路/杏坛上下/丧家之犬/身后荣辱
  
  
  【一】
  
  今天的山东曲阜城东南的南宰镇鲁源村,在春秋时期,是鲁国的陬邑昌平乡,村外有一个普通的小山,叫尼丘山,就是在这儿,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的孔子与它有了某些联系,尼丘山因而名声大振。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在鲁国,史载他,“以勇力著称”。他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叫孟皮,有足疾。晚年,与一个年轻女子“野合”,遂有了孔子。
  据说,“野合”源于当时的一个风俗——春祭,仲春之月,春耕播种之际,举行祭祀,“令会男女”,祈求在即将到来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位年轻女子,叫颜徵在。相传,她曾去尼丘山祈祷,而后怀下孔子;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酷似尼丘山,所以,为他起名丘,字仲尼。
  中国传统文化中,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所以,孔子排行第二,故有“孔老二”之称。
  孔子三岁的时候,其父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山。
  其母颜徵在携孔子移居阙里,一个贫民居住的地方。在这里,孔子度过了他苦难的童年。
  孤儿寡母,生活困顿,是常态,尚可以承受。他几乎没有玩伴,周围的人叫他“私生子”,他当时不知道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只是觉得自己是一个被社会遗弃的人。
  苦难在继续。在孔子17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又去世了,他几乎成为了一个孤儿。
  在成长中,他慢慢觉察出人们似乎在守着一个秘密不愿意告诉他。他对自己的身世产生了怀疑;最终他知晓了这个秘密。
  孔子想把母亲和父亲合葬,但是,他不知道父亲葬在哪里;一个曾经参与安葬叔梁纥的老太太帮助他完成了心愿。可是,孔子因为不懂葬礼而痛苦万分,
  ——他童年喜欢模仿祭礼游戏,摆设俎豆,但真正应用起来,却不甚了了——这成为他挥之不去的年轻记忆。
  身着丧服的孔子去赴贵族季氏的家宴,在门口,孔子碰到一个人——季氏的家臣阳货。孔子被拒绝入内。阳货没有责备孔子的失礼,却给了他致命一击:阳货根本不承认孔子是叔梁纥的儿子。
  孔子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耻辱,生活在巨大的心里阴影中。他渴望“正名”,他迫切通晓“礼”。他后来提出的“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特别是“老者安(安养)之,朋友信(诚待)之,少者怀(关怀)之”,等等,融入了他深刻的青少年记忆。
  迷茫而倔强的孔子,在服母丧期满后,打点行装,仗剑离国,到宋国去。
  这是孔子第一次远赴他乡。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孔子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九尺六寸,大致为191米,即使在今天,也不是常见。
  今有专家考证,“山东大汉”孔子,较瘦,没有胡须,眉毛很淡,上身长下身短,微微驼背,天庭饱满。
  孔子臂力过人,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勇武;鲜为后人所知的是,他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
  这些都在颠覆着世人对“万世师表”浓眉长髯、一介文弱书生的想象。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孔子温和而又严肃,威严却不凶猛,恭谨而安祥:守礼而不刻板,在家闲居时,整齐而和善,愉悦,轻松,悠然自在。这与世人对孔子传统的想象——刻板而迂腐——也大相径庭。
  知识改变命运。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在少年时就意识到了这个命题的非凡意义。他要从歧视中站立起来,成为国之栋梁的愿望异常迫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并在20岁左右,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当时人称赞他“博学好礼”。
  孔子通过刻苦学习,精通了小“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尤其对周礼了如指掌。他可以不亲临现场,就知道季桓子家里挖井挖出的是羊,而不是狗;他知道大禹时的防风氏的骨头最大,能够装满一节车厢;他看到一只大鸟身上中的箭,就知道这支箭来自遥远的黑龙江,一个叫肃慎氏的少数民族给周武王进贡的就是这种用楛杆做箭杆,用石头做箭头的“特产”。
  当时,社会资讯非常不畅达,人们普遍孤陋寡闻,惟其如此,孔子的博闻强记犹显突出,确实出类拔萃。
  这堪称一个奇迹。孔子是向谁学的,如何学的,史书没有任何记载,成为千古之谜。
  史书所载,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问礼于老子,问乐于苌弘,是成年以后的事了。
  
  
  【二】
  
  函谷关,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一个雄关要塞,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名,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战马嘶鸣消歇,战火烽烟飘散。函谷关,群山蜿蜒,树木青葱,云蒸霞蔚。就是在这,一位贤哲骑青牛,欲过关;关令尹喜迎候贤哲,行以师礼,恳求著书。这位贤哲便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上下篇,然后出关而去,“莫知其所终”。
  这位贤哲,就是道家的创始人,李耳,字聃,人们尊称他为“老子”。
  小20岁的孔子,慕老子之名久矣。公元前522年,孔子适周,便拜访了老子。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做了较为详尽的记载: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
  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
  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
  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
  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
  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
  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将老子喻作龙,孔子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而老子讲给孔子的是一个硬币有两面,正如生活的两面:进与退,勇与怯,直行与迂回,坚定与灵活;老子更重视另一面,告诉孔子要善于藏与愚。
  临别时老子赠言:“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老子对孔子做了善意的提醒,并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难免要伤害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意气风发、锐意进取的孔子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他后来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主张,不能说没有老子的影响。
  老子、孔子相会于周,可谓旷世相见;它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难以估量。老子创立的道家、孔子创立的儒家和墨翟创立的墨家,三大学派,鼎足而立,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天空中三颗璀璨的星辰。
  
  
  【三】
  
  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管理畜牧,这些都是被当时人所鄙视的职业。
  孔子自20多岁起,就志于仕途,所以,他对天下大事格外关注,常常思考治国安邦的诸种问题,并见机发表一些见解。“三十而立”,孔子渐渐有了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内乱,孔子离开鲁国,到了齐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颇为赏识,甚至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因大夫晏婴阻止而作罢。
  鲁昭公二十七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阳货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与阳货“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九年被任命为中都宰——相当于今天的市长,此时孔子已经51岁了。再被升为小司空——相当于今天的建设部长,不久又升为大司寇——司法最高长官,摄相事——代理宰相。
  中都是鲁国西北部的一个小城邑。孔子任中都宰仅仅三个月,中都的面貌大变,史书记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奸佞之人和刁民纷纷出逃。他扩建了乡校,回复了周礼,引起了各国诸侯纷纷前来垂询。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孔子通过外交手段,逼迫齐国将在战争中侵略鲁国的大片领土归还了鲁国。
  孔子在做大司寇时,主张“无讼”和“人道”;重调解,轻判罚,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颇具特色的调解主导型民事审判方式,被西方称之为“东方经验”。孔子的司法实践,使得当时,政通民安,社会风气大变。
  孔子非凡的政治才能得到了一定的施展。
  这是孔子从政的黄金岁月。
  孔子以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他自信,如果用周礼治国,一年可有小成,三年必有大成。他寄希望于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
  “三桓”,在当时的鲁国,这是一个令人畏惧的称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鲁定公十二年,孔子为削弱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
  孔子立意堕三都,是孔子较有影响的政绩之一,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敢于挑战权贵的果敢。
  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十三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敏锐的孔子意识到,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选择离开,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是公元前497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有给他什么官职,不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领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亲自出城迎接。几出几进卫国,是此时的孔子无奈的选择。
  59岁的孔子终于离开卫国,先后在曹、宋、郑、齐、陈、蔡、楚诸国间周游,尽管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礼遇与尊重,但始终未能得到重用。其中,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心怀叵测的陈、蔡的大夫们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这就是著名的“厄于陈蔡”。公元前484年,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漂泊14年的孔子被迎回鲁国——这个孔子父母安葬之地,生他养他的故土,魂牵梦绕的祖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晚年,孔子的最得意弟子颜回不幸去逝,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儿子孔鲤亦早逝。一连串的打击和政治理想的无法实现——“道不行”,让年逾70的孔子身心交瘁。鲁哀公十六年,即公元前479年农历二月二十日,73岁的孔子与世长辞,巨星陨落。
  
  
  【四】
  
  《庄子》中说:
  
  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杏坛,传说中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
  宋时,孔子第45代孙孔道辅增修祖庙,“以讲堂旧基甃石为坛,环植以杏,取杏坛之名名之”。
  现在的曲阜孔庙前依然存有杏坛。
  它位于大成殿前甬道正中,坛旁有一株古桧,称“先师手植桧”。杏坛周围朱栏,四面歇山,十字结脊,二层黄瓦飞檐,双重半拱。金代于坛上建亭,亭内细雕藻井,彩绘金色盘龙,——其中有清乾隆“杏坛赞”御碑。亭前的石香炉,高约1米,形制古朴,为金代遗物。明代后期重修,即今日杏坛。
  杏坛成为孔子教育光辉的象征。
  孔子创办私人讲学。
  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自己主动送上十条干肉作为薄礼,孔子就给予相应的教诲。束脩,即是后来的学费。
  学生呈上束脩,向端坐杏坛上的孔子跪拜。
  樊迟向孔子学习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又请求学习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菜农。”樊迟出去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呀。”在孔子那里,小人与君子相对,这是说,樊迟志向不高。
  孔子所传授的内容,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即“大六艺”。
  孔子的办学和培养的目标是,他不仅要让他的弟子能够担当社会的管理者(任具体的官职去管理国家),他更希望他们能够成为社会价值承担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文化传承者及理想的践行者。
  杏坛之上的孔子,“传道,授业,解惑”做到了极致。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育人为主其次授艺的办学理念,开放式、论坛式的教学模式,及许多教与学的科学方法,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独一无二的。绵延两千多年,为人师表者,能够超越孔子的,确实没有。“万世师表”,孔子当之无愧。
  晚年,回到鲁国的孔子,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于他的弟子和后世。他停止了直接的政治活动,一面广收弟子,一面继续整理文化典籍,修订六经。
  《孔子世家》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而《易》《春秋》为孔子晚年增设。
  《诗》即《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的诗歌311首,又称《诗三百》。
  《书》即《尚书》。“尚书”是上古之书的意思,亦称《书经》,为古代朝廷文献的汇编。
  《礼》即《仪礼》,记载古代礼仪制度的著作,与《周礼》《礼记》合称“三礼”。
  《乐》即《乐经》,秦“焚书”时,被毁失传。
  这些均被称为儒家经典。
  孔子时代,“礼坏乐崩”,而孔子授之以礼仪,诗歌和音乐,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希冀重建良好的社会风气与和谐的社会环境,礼仪之邦和文质彬彬的民族特质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孔子一生,音乐相伴,他酷爱音乐所抵达的境界,当时人无出其右,后人难以企及。史书记载:“孔子无一日不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孔子听到美妙的音乐,便判断出弟子言偃在武城的政绩——以德治国,歌舞升平,他不禁畅怀。他精通音律。整理《诗经》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孔子上课时,学生可以弹奏音乐;弟子读书时,他则“弦歌鼓琴”。孔子在弹琴时“神情庄重,四体通泰,目光远大,壮志凌云”。孔子与弟子们且歌且舞于田野河畔,乐而忘返:“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身处乱世,身遭囹圄,心中向往的却是一种诗意的生活;心怀大爱,心系苍生,却活得如此潇洒,写意,古往今来,确实没有第二人。
  《易》即《周易》,亦称《易经》,初为周文王所著,孔子做了本质性的整理。
  人们传统的意识中,这是一部古人用来占卜的书,事实上,其中所蕴涵的内容博大精深,可谓总揽人物,包举宇宙。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认为,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诸子百家的开始。堪称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被西方学者称之为“一部奇妙的未来学著作”。而这一切,则源于孔子的杰出贡献。
  《春秋》,中国最早的一部私人撰写的编年史,由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史书加工创作而成。文字简洁,谨严,善于在一字之中寓作者的褒贬之意——“一字之贬,严于斧钺,一字之褒,荣于华衮”,后人称之为“春秋笔法”。
  简约明确,直白易晓的《春秋》,促进了汉语的规范化。
  杏坛上下的孔子,竖起了一座丰碑。
  
  
  【五】
  
  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孔子“笑纳”世人的嘲讽,或者干脆说,孔子在以此来自嘲。不被世人理解,不被当权者重用,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孔子异常郁闷。惟其如此,孤独的孔子心胸愈来愈博大,目光愈来愈深邃,脚步愈来愈坚定。这正是孔子高于常人的地方。
  “逃难”式的周游列国,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做了很多事情,执著地宣扬着自己“克己复礼”的主张,欲与整个时代抗争。那种对理想的不懈追求,那份不怕被现实打败的真诚与热情,两千多年来,让热爱孔子的人们心生感动与崇敬。
  但是,在当时,误解与非议像影子一样跟随着孔子。
  南子,卫灵公夫人,一个风骚的女人。史书记载,“子见南子”。这成为人们诟病孔子的证据之一,子路当时就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著名作家林语堂在他创作的独幕剧《子见南子》中,面对南子的色诱,孔子落荒而逃,“我要先救自己了”。今日,女导演胡玫在她的电影《孔子》中,更是着力铺陈了一段香艳场景:孔子与南子中间“撤去”了应有的“帷”,面对面,“亲密”接触,南子“甩着裙摆在他的身边绕圈”;面对美艳的南子,孔子在与她互相行礼时,眼神流露出显而易见的动情…..孔子没有做错什么,错的是人们的想象和演绎。
  正如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一个大和尚背一名年轻女子渡过了一条河,一个小和尚走了相当长的一段路后,追问,为什么要背她?这不是有悖“色戒”吗?大和尚无奈地说:我只是背她过了一条河,而你到现在还没有放下……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的话犹言在耳。年近60岁的孔子面对南子的色诱(?),所应表现出的定力,是我们今人难以想象的。
  与积极入世的孔子相对应的,是不满动乱现实的隐士。在中国古代,隐,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小隐,隐于市,隐于朝;大隐,隐于野。面对隐士,孔子有过“怃然”。
  
  长沮、桀溺耦(二人同耕)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
  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曰:“然。”曰:“滔
  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
  之士哉?”耰(耕作)而不辍(停止)。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长沮、桀溺是隐士,孔子路过他们耕田的地方,让子路去问渡口时,长沮冷冷地而又意味深长地回答一句:“是知津矣”,意思是说你们这帮到处走来走去的人,还不知道渡口?桀溺还劝他们不如干脆逃避现实。长沮、桀溺对孔子的冷淡态度,只用“耰而不辍”四个字很简练地勾勒出来。孔子听了他们的话后在情绪上有了反应,——“怃然”,接着说了几句感慨颇深的话,说他不能逃入山林,和鸟兽同居,他不愿意离开人群。孔子怀抱着救世的心情栖栖遑遑,可是不见任用,遇到长沮、桀溺一流人时,是有一些迷惘的情绪的。但他终究不愿和他们一样去“辟世”。孔子的孤独于世可见一斑。
  在《荷蓧丈人》中——荷,肩负,背;蓧,竹器。荷蓧丈人也是乱世中的隐士,他讽刺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曾被做为“批孔”的证据,对于子路跟着孔子周游列国而不从事农业,表示了不屑与不满——“植(与置)其杖而芸(同耘)”,与前文的“耰而不辍”,异曲同工。他认为自己看重体力劳动和农业生产,显然比“空谈”政治的孔子高明了许多。
  但孔子认为,自己从事政治活动,是对人君应尽的责任,尽管自己已经知道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实现,可是也不肯洁身自好而离开政治,用子路的话说:“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面对冰冷的现实,孔子不免遐想:“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欤)?”孔子萌生过超脱的念头,哪怕是短暂的。但是,孔子思想的的翅膀最终没有飞跃波澜壮阔的大海,而是执著地盘旋在山川起伏的齐鲁大地,并播下饱满种子,开出灿烂花朵,结出丰硕果实。
  几个与孔子有关的元素,不得不提。
  麒麟。相传的仁兽,祥瑞之物。它有着锋利而坚硬的独角,却含仁怀义,从不伤害人畜,甚至不踩踏草地上的昆虫,不折损花卉。据说,它只是极其罕见地现身于一个国家兴旺、人民和乐的盛世。
  周公,即周文王。孔子终生崇拜的人物。周公制定了孔子所尊崇并发誓恢复的周礼;开创了礼乐文化。
  《文王操》,是古代中国文人以孔子的儒家理念对于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的颂歌,内涵深邃博大,旋律丰富感人,为古琴曲中的经典之作。
  孔子时代,《文王操》的原创为周文王。史书记载,孔子学鼓琴于乐师师襄子,正是学的这首古曲,
  据说,孔子百学不厌,经过无数次的弹奏,抵达了一个非凡境界,“操文王之声,知文王之为人”,晓《文王操》之曲名。
  麒麟,一个盛世的象征,时常出现在孔子的幻觉中;周天子,盛世的王者,时常出现在孔子的梦境里;《文王操》,这曲盛世之音,时常出现在孔子的听觉里……
  孔子第一次听师襄子弹《文王操》,眼前便出现了如此景象:
  暮春里,柳岸和暖,飞鸟欣然往返;平和、古朴的城邑,百姓安居,孩童读书朗朗;无业者,孤儿寡母,老无所依者,残疾人等都得到相应供养和照顾……
  这不正是孔子所设想并孜孜以求的“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么?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能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这是《礼记.礼运》中的精准描述。
  其中所蕴涵的大同思想和谐理念有着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
  孔子坚定地认为,要让梦想开花,就要去践行所谓的“仁”。
  仁,源自《易》,是阳与阴的结合。仁,构筑了孔子的思想体系;仁政,成就了孔子不凡的政绩;仁者爱人,让孔子的人格充满光辉。
  乐师师冕是位盲人,来见孔子,尽管他身旁有人扶持,但走到台阶,孔子还是提醒他,台阶到了;走到坐席边,孔子告诉他说:“这是坐席。”并郑重地向大家介绍师冕。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孔子只用竹竿钓鱼,而不使用网;只射飞着的鸟,不射夜宿的鸟。
  孔子“爱人”,并“恩及于禽兽也”(孟子语),可见一斑。
  梁漱溟说:“孔子的东西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在他看来,孔子的儒学,是人生实践之学。
  这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呀!它是惟一的,它不可复制;但它又提供了可能,它赋予人们以理想:人们可以试偿着去追求,去热爱,试偿着坚韧,从容,儒雅,高贵…..
  时光荏苒,现实无情。“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到了暮年。
  
  甚矣!吾哀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孔子因为自己很久没有梦见周公而不免悲从中来。
  史书记载,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春,狩猎获麟。孔子认为这不是好征兆,叹曰:“吾道穷矣”。从此以后,孔子辍笔,不再著述。《春秋》就是“绝笔于获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面对河水滔滔,两鬓霜白的孔子迎风而立,不胜感慨。他在对人生做终极的追想。难道他没有预见到吗?他的学问,他的智慧,他的思想将会穿越千秋万代,与日月争辉,与山河同在。
  
  【六】
  
  桃李满天下,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对于孔子是名副其实。
  孔门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其中“四科十哲”,皆为各路精英,名声远播: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由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颜回,字子渊,亦称颜渊,鲁国人。孔子最得意弟子,——因其与孔子母亲相同姓氏,人们难免想象,他能够成为“之最”,有孔子的感情成分。其“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深受孔子赏识,称赞他:“贤哉,回也。”颜回的“安贫乐道”,颇有影响,至今为志存高远之士所津津乐道。不幸早逝。
  仲由,字子路,鲁国卞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他是孔子的御夫,保镖,及“诤友”,——在孔子众多弟子中,敢于顶撞孔子的,除了子路,再没有第二个;而受到孔子批评最多的,也是子路。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受器重,孔子赞曰:“子路好勇,闻过则喜。”初仕鲁,后事卫。卫国政变,子路从容就义。死前,毅然系好帽缨,“君子死,而冠不免”,凛然之声,响彻华夏大地。
  端木赐,字子贡,卫国人。曾任鲁、卫之相,是贤人七十二中最有作为者,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有干济之才,通经商之道,被后世奉为“儒商鼻祖”,孔子称其为“瑚琏之器”。子贡为孔子安身立命提供了经济保障。在孔门弟子中,子贡是把学与行结合得最好的一位。
  言偃,字子游,又称叔氏,常熟人,是孔子惟一的南方子弟。曾任鲁国武城宰,用“礼乐”教化民众,境内遍有弦歌之声,深得孔子赞赏。他被誉为传播东南文化第一人。
  曾点,字子皙,亦称曾皙,鲁国人。他的美好政治理想及其浪漫主义情怀,为孔子所赞赏:“吾与点也。”鲁国大夫季武子死,曾点吊唁,“倚其门而歌”,遂有“鲁之狂士”之称。
  曾参,字子舆,鲁国人,尊称“曾子”。曾点之子,以孝闻名。其“吾日三省吾身”,“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犯而不校”等,影响深远。相传他著有《孝经》和《大学》。在孔门中,被视为道统的继承者,后有“宗圣”之称。
  史书记载,众弟子们追随孔子一路走来,嘲讽、非议、驱逐、围攻,甚至迫害,总是在伴随着他们,但他们不离不弃,义无反顾,从来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先哲已逝,英灵长存。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星空中,熠熠生辉。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弟子心丧三年,子贡为之守墓六年。弟子及鲁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因名其地为“孔里”,并各植树一棵。后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称之为“孔林”。
  孔府,“天下第一家”,是我国祀孔庙堂中建造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孔门薪火相传,其后裔承继其儒学,为名相、博士和大儒。
  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成为中国三大古建筑之一,以此为摹本的孔庙(或文庙)遍及各地,孔子受到世人的奉祀。孔庙又被称为中国书法艺术宝库。
  “孔府、孔庙、孔林”谓之“三孔”,前来朝圣者,千百年来络绎不绝。
  为先师守丧,是孔门弟子应尽的孝道。先师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弟子们的面前,珍珠般的格言警句常常回荡在弟子们的耳畔。他们开始着手整理记录先师的嘉言懿行,编辑成为书传。这就是传诵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论语》。
  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在学习和沿用里面的至理名言,汲取其中的人生智慧,足见《论语》的传承魅力和深远影响。
  《论语》,中华民族的经典。
  
  【七】
  
  当代著名学者王立群认为:
  孔子是一个在当时郁郁不得志的理想主义者。
  在《孔子世家》中,司马迁详细记述了孔子的生平,为后世研究孔子提供了权威性的资料: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孔子有思想(儒学),有本事(通六艺)。做过一些难有作为(不能实现其大同理想)的官,提出了许多不被采纳的建议。周游列国,不是被拘,就是被逐,再就是知趣悻悻地离去,他自嘲:“累累若丧家之犬。”整理古籍。享年73岁。
  
  当时,有人称孔子为“圣人”,而《史记》以前的作品(即使是《论语》)则对他多有微词,批评之声亦不绝于耳。
  司马迁在列传后面的“太史公曰”中对孔子的溢美之词,则让孔子以全新的面貌站立在世人面前:
  
  《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
  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
  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景行,大道。乡往,向往。低回,徘徊。没,死。宗,崇拜。
  如高山如大道,“心乡往之”,孔子成为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孔子。“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深深憧憬。仲尼虽逝,然其遗物依然,其遗教犹在,“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眷眷情意。寥寥数语,描写,叙事,议论,寄予无限深情。
  孔子为什么伟大?
  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其中包括,孔子拥有坎坷的命运,不懈的追求,渊博的学识,及其独特的人格魅力,等等。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无可争议!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或许太绝对了,但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倘若缺少了孔子,很难想象将会是什么状况。
  历史拒绝假设。伟大的孔子身着古袍,手捧竹简,站立在春秋时期的齐鲁大地,无法更改!
  孔子独步古今,流芳青史,难以否认!
  孔子,中华民族的文化巨人。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历代统治者皆将孔子推上圣坛,当做钳制人民思想,摧残人民身心的工具。绵延两千多年,“尊孔”成为主流。到了公元1919年的五四运动,“反孔”则是一面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再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批孔逐渐升级,把孔子批得体无完肤,甚至是十恶不赦。
  孔子是无辜的。生前四处游走,郁郁不得其志;死后上圣坛,下地狱,折腾得面目全非。
  诋毁孔子,贬损孔子,无异于践踏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反之,回到老路上去,崇孔子为圣灵,拜孔子为神明,无疑继续钳制人民的思想,束缚人民的心灵,同样,不可取。
  还原真实的孔子,批判其糟粕,传承其精髓,才是今人所应持有的态度。
  

                         (散文编辑:可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老牛的晚年

    在我所见过的老人中,老牛简直是太幸福了:退休后,祖孙三代住在一起,和睦相处,邻里...

  • 弟弟与纸飞机

    我每次到机场时内心总会被触动,撞开很多关于弟弟的记忆。飞机起飞之后,我静坐在机舱...

  • 翰墨写人生 紫藤显风骨

    有人曾赠钟秋先生一联:翰墨写人生,紫藤显风骨。用于钟秋先生甚是贴切。他自号石墨...

  • 致敬屈原

    文/郭爱玲 轮回千年的吊念,刻在透出粒粒米香的端午粽子里,渗透在棵棵艾草的清香里。...

  • 夏日微凉

    夏日清凉 夏日的阳光炽热的烘烤着苏州城的大地,垂柳低着头,知了不住的嘶鸣,空气中...

  • 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善待

    残星点点——记一个被造化捉弄的动物 月亮已经挂在遥远的天边了。 几乎是一轮圆月,很...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