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写人散文 > 绽放美丽 传播文明

绽放美丽 传播文明

散文
时间:2014-09-18 14:22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刘荔点击: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宁波,也有倾城倾国的“红牡丹”,它从含苞待放开始,就浸透了公益的养料,洋溢着艺术的芳香。——题记
    
  正是牡丹花盛开的时节,我来到宁波红牡丹书画国际交流社。
  
  在宁波大学园区(鄞州区)图书馆宽敞的书画教室内,姜红升先生正在一边挥毫泼墨,一边用英语阐释作画的步骤及中国画的内涵。一会儿,洁白的宣纸上绽放出一朵艳丽的红牡丹,然后,寥寥数笔,衬上花蕊、枝叶,一幅“国色天香图”便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一群“老外”兴致勃勃地睁大眼睛看着,有的还不时地比划着手中的毛笔。我也与外籍人士一起,再次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分享姜红升先生致力于书画国际教学的故事。
  
  一个德国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
  
  催生了宁波“红牡丹”的绚丽选择
  
  姜红升说:“是德国学生让我选择了‘红牡丹’这条公益之路。”
  
  事情还得从四年前说起。姜红升先生是英语教育硕士、画师,曾经从事英语教学22年。早在2008年,他任职于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期间,就利用自己英语教师和图书馆负责人的身份,在该校图书馆、宁波大学园区(鄞州区)图书馆和都市森林社区等地开办了“书香英语”爱心公益课程。2010年3月27日,作为志愿者家庭,姜红升家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来自德国的交流生Luana,停留一个星期。
  
  这个女孩是姜红升的第一位德国朋友。多年来,姜红升一直在研习美术,其绘画作品还曾在全国大赛中获奖。他要亲自为她创作国画作品,让她带回德国作为纪念。4月1日下午4点,姜红升约Luana和她的两名德国同伴一起到办公室看他作画。牡丹被誉为国花,姜红升选择牡丹作为他的第一幅作品。当数瓣浓淡相宜、色泽鲜艳的牡丹花瓣跃然于宣纸上时,Luana的脸上出现了惊喜,当画完整朵花时,每个女孩都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我要让整个书房挂满您的作品!”Luana说。
  
  在随后的几天,几位德国姑娘都会抽时间看姜红升作画、学画。4月3日,是三个德国女孩离开中国的日子。早上6点45分,她们又来到了姜红升办公室,当看到色泽鲜艳、情趣盎然的5幅国画作品,她们取出相机“咔嚓”“咔嚓”,迅速捕捉美丽的画面。这是姜红升连续几天熬夜为她们创作的国画小品。“这就是我们在中国想要的。”Luana激动地说。
  
  如果说与这几个小姑娘的交往,让姜红升产生了教学的兴趣,那么,2012年4月9日下午的这堂课则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这是姜红升的第一堂教外国学生画中国画课程,有45名德国学生前来上课。这堂课他至今记忆犹新,因为他让那些初次接触中国画的外国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姜红升还是选择牡丹花进行演示。作画过程中体现的色彩神奇,令在旁的一位德国男生连声叫道:“Soft!Soft!(好柔软啊!)”他看出了毛笔柔软的特性在作画中产生的效果。
  
  单瓣着异彩,数笔神效来。姜红升几分钟里的寥寥数笔,就在洁白的宣纸上画出一朵红牡丹。学生们好奇地睁大了眼睛,盯着姜红升的手,就仿佛看魔法师的手。
  
  还没到体验的环节,他们已在面前备用的宣纸上画开了:有画牡丹的,也有画梅花、向日葵、柳枝、仙人掌……千姿百态,色彩纷呈。黄昏渐近,德国师生的“书画热”持续升温。不少学生还在画面上写上了“我爱中国”、“中国非常好我喜欢”等文字。
  
  “让我想不到的是,一节书画课,竟然让德国师生爱上了中国。”姜红升说,他热爱中国文化,想为推广中国文化做些事。
  
  2012年10月,当了22年英语老师的姜红升作出了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成立“宁波红牡丹书画国际交流社”,教那些来宁波的外国朋友学中国画。在宁波大学园区(鄞州区)图书馆领导的支持下,“红牡丹”就这样在宁波诞生了,姜先生也成了一位全职的文化志愿者。
  
  一个体验翰墨丹青的艺术课堂
  
  构筑起中外文化交流的公共平台
  
  “建馆十年,岁在壬辰之初秋,祥龙腾瑞,跃海书涛,兴味然也。此地山环水漩、茂林碧莲。外则学府林立、内则书香浩然。各国肤色,少长咸集,或游学胜迹,或长居乐业,照古观今、誉倾天下,本已为国际之大观焉。然其得文境之天厚,开书画国际教学之先河,扬港城之瑰丽,弘华夏之博深,可谓顺天承地,享及世人,合乎应然也。是以天地之精华,慧露之滋养,一笔一墨间,馆阁逸情,五湖同舟,馨香袭砚,翰畅神飞……”
  
  “红牡丹书画国际交流社”大厅的这篇题记,文笔优美流畅,声韵抑扬顿挫,词句典雅精炼,可见其出手不凡。它是当初由姜红升先生亲自撰文、鄞州区女书法家协会主席陈元书写的。其中,倾注了姜先生对书画国际教学交流的特殊情怀。
  
  姜红升告诉我:宁波“红牡丹书画国际交流社”是来宁波生活、工作、学习、旅游考察的世界各地人士学习体验中国书画以及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的公共平台。的确,“红牡丹”自2012年10月创办以来,已举办了100多次书画国际教学与交流活动,1000多位国际友人参加了书画培训;另外,每周在固定时间有四次书画教学课,五大洲5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人士参与了中国书画艺术学习及其他中外文化友好交流活动。
  
  宁波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国际合作友好交流试点地区之一,而宁波大学园区(鄞州区)图书馆更是国内首所学术性和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的现代化、数字化图书馆,有着丰厚的学术思想和文化底蕴,是丰富的文化艺术宝库。“红牡丹”与图书馆实现跨学科、跨部门结合,用文化触摸中国、用教育传播艺术、用国色渲染世界、用公益温暖人间,这种融英语交流、教育教学、书画艺术、国际视野及公益精神于一体的文化交流模式,深受海外人士喜爱。从最近的“问卷调查”可知,外籍人士一致给予了高度称赞。大家普遍认为,“红牡丹”是外籍人士与当地民众之间共同参与文化交流活动的好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让外籍人士分享中国优秀艺术文化,共享世界精神食粮;让国际友人在文化交流与交融中融入宁波、了解中国。英国John等人认为,学习中国书画艺术是了解中国文化一个很好的方式。
  
  母子同堂、夫妻同学、女士同窗……如今,像Jace这样迷上中国画的外国友人越来越多。他们有着不同的肤色,既有宁波各高校的外籍教师、国际留学生、宁波海外姐妹学校国际交流生,也有在甬外籍企业家。姜红升的学生年龄差特别大。“每次教学,对我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姜红升说,希望通过教学让外籍人士爱上中国文化。
  
  丹麦小姑娘Helen是宁波国际学校的学生,第一次接触中国画,一时显得好奇与兴奋,一会儿便在宣纸上涂鸦起来。调色、起笔,在姜红升的指导下,几个小时后,她的“草稿”就成了一幅漂亮的国画小品。Helen还用英文在留言纸上写下了学习中国画的感受:“暂时的痛苦,成就永恒的傲姿。”让姜红升没想到的是,一次中国书画体验,竟让丹麦少女有如此深邃的感悟。Helen还表示,她的姐姐也在宁波,以后姐妹俩要一起来学习中国书画。
  
  书画教学也感染了新西兰籍教师,Paul看到孩子们画得不错,也找了个空位子坐下来,拿起毛笔,开始亲自体验中国书画的魅力。
  
  “诺丁汉大学是国内第一所洋大学,红牡丹是开在洋大学的第一朵中国花。”姜红升说,每年,他的交流社要迎来一批批诺大国际留学生。
  
  外国学生对中国书画很好奇。试笔、调色、尝试线条,享受体验带来的愉悦。这些从未碰过中国笔墨的学生,通过指点,很快找到了“感觉”:无论是点墨,还是勾勒线条,都很自如。留学生Ban还在他的画作上,用辛勤的蜜蜂,赞誉忙碌碌地奔波在公益之路的“红牡丹人”。保加利亚的Maria在完成她的“办”字繁体字书写后,情不自禁地写起了中文“我爱你”。
  
  12位诺丁汉大学的外籍老师也来交流社学画画,他们中有年轻人,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初次品尝到书画艺术文化魅力后,马来西亚的Mani和来自英国的Sharon,下决心从书法入手,她俩希望姜红升能一周安排两次课程,一次学书法、一次学国画;美国的Lilith与英国的Sharon决定带他们在宁波上学的孩子一起来学习;英国的Frances带着她60多岁的母亲一起来学习。
  
  听到姜红升提及“中国印”是中国书画不可或缺的文化要素,Mani还希望姜红升帮她刻一枚荷花印,作为她女儿的生日礼物。
  
  “我希望尽自己的力,让中国文化从宁波走向世界。”姜红升说。“这就像一个切入点,让我更加对这份事业乐在其中并深深自豪,觉得更有意义。”回忆起来,姜红升依然兴奋而欣慰。他说,“我在学校里教书,所传授的社会群体相对固定,三年两个班几十个人,而在‘红牡丹社’,面对的是成百上千的人,尤其是国际友人,而且他们不但自己喜欢,还经常带自己的朋友过来,扩散的速度非常非常快!”
  
  “红牡丹”为华夏文明走进世界,世界各族人民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增添一条绚丽的艺术纽带,构筑起一座多彩的友谊桥梁。
  
  “ApieceofmyheartisleftinChina.”(我的一片心,留在中国。)这是加拿大文学硕士Soraya女士学习中国书画,离开宁波后从家乡发给姜红升的Email中的内心表露。
  
  “书画艺术,只是一种‘technique’(技术),更重要的,‘红牡丹’在宁波,为世界各国人民,搭起了一座多彩的友谊桥梁,让海外民族能够分享中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并深感幸福。”这是宁波诺丁汉大学美籍教授KevinDow对“红牡丹”的评价。让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共享“红牡丹文化”及中国文化,成了Kevin教授的莫大心愿。
  
  “如果说,中国书画,可以这样直入外国人的内心,那么,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中国文化的博深与中国人民的情怀,也可以通过这种艺术载体而共享世界。”姜红升如是说。
  
  一位传播中国文化的“友谊大使”
  
  彰显了优秀志愿者的人格魅力
  
  4月18日,中央电视台摄制组来到宁波采访报道红牡丹书画国际交流社。记者问参加学习的外籍人士:你们是怎么爱上“红牡丹”的?大家用汉语答道:“中国文化很优秀,我们的姜老师真棒!”大家肯定“红牡丹”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所做的努力,称姜红升先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交流大使”。加拿大教师Soraya这样评价:“感激姜红升先生在搭建中外友谊桥梁中的付出及卓有成效的努力。姜先生美丽的灵性、善良及对身边所有人充满爱意的交往,令人钦佩。”英国女士Sharon与加拿大女士Gillian赞誉姜红升先生在文化国际交流方面的人格魅力:教学方法富有灵感,令人鼓舞。一口流利的英语、渊博的学问,让我们从他身上获益良多。
  
  人们在称赞姜红升先生传播中国文化创新举措的同时,更多的是敬佩他的奉献精神。在这两年多来,他开展了一系列的中国书画国际教学与对外文化交流传播活动。除了每周4次、每次2个小时到半天不等的全英文书画艺术教学活动外,仅2013年,姜红升就组织了“宁波形象国际表达”系列活动,包括“红牡丹”外籍人士团队参与第一届沙孟海书法艺术节开幕式暨中国书法之乡·鄞州命名授牌仪式现场书法研习活动、国际友人塘溪“文化·生态·爱心行”、宁波市“三下乡”活动——“红牡丹”国际友人为当地村民写春联送祝福、以及“红牡丹”国际友人献爱心等系列活动。今年春节,还组织了“中外人士共度中国年”主题活动,包括老外写春联、包汤团、学戏剧、挂灯笼、送祝福、与社区居民大联欢,等等。最近,他带领一批在宁波的国际友人到洛阳“赏国花、画牡丹、观非遗”。这些活动,从策划到实施,姜红升要花费多少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是资金。面对付出,他总是乐哈哈的。“在教学中,我也收获了一次次的感动。”姜红升说,“如今了解‘红牡丹’的外籍人士更多了。我在‘红牡丹’的快乐是双重的。一是精神快乐,来这里的外籍人士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生再到大学教授,往往都能在2个小时到半天的时间里体验一把中国文化,并且很多人就在这样一段时间里爱上中国艺术,这个过程是很愉快的;就因为这样,在短短不到半天的时间里他们往往能够创作出一幅自己很满意的作品,同样也获得了艺术收获。”
  
  在此过程中,姜红升始终坚持公益事业。印度的Sornamn竖起大拇指说:“‘红牡丹’为外籍民众传授中国书法及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所做的努力,值得称赞。姜红升先生对公益事业的创新举措及付出,令人十分钦佩。”
  
  姜红升坦言,走下教师讲坛而投入到“红牡丹”事业,有的人不能理解他。但是这一路走来,他在医院上班的夫人却始终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支持,让他继续走、走到现在。不仅仅是理解,每次活动,他的夫人只要有空,就成为“红牡丹”的好帮手。尤其是晚上和双休日上课期间,她总是同先生一起早早地来到宁波大学园区(鄞州区)图书馆内的红牡丹书画国际交流社,把毛笔、颜料等教学用品一一准备好,迎接一个个洋学生的到来。活动结束,把大家送走后,她又默默地将教室收拾干净,很晚才回家。同时,她还担当了活动的摄影师,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大部分“红牡丹”活动的情景。姜先生编写的24本“红牡丹系列”中外文化友好交流书册中,大多图片是他夫人拍摄的。这些画册真实地记载了外籍人士钟情中国书画与美丽宁波的动人故事,记录了宁波特有的世界友爱足迹。
  
  宁波形象,国际表达。的确,现在“红牡丹”的影响力迅速扩大。日前,国际友人“红牡丹”画展“万里画卷”已经布置完毕,这些画作仅仅是展示姜先生教学成果一种形式。据不完全统计,在宁波的外籍人士中有10%的人参加了他组织的活动。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新闻官Bell也慕名而来,当一直爱好中国文化的她,看到姜先生全程用英语向外籍人士传授中国书画,大感过瘾的同时也肯定这样的文化交流方式值得推荐,认为这是国际社会所需的。她表示,还将再次来访。今年6月份,“中国(宁波)——中东欧国家经贸文化交流周”活动在宁波美术馆举行,其中体验中国文化的部分由姜红升和“红牡丹”的外籍人士组织进行的。
  令姜红升倍感欣慰的是,他的举动得到了民政、文化、文联、宣传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去年底,他还荣获了“宁波市优秀志愿者”称号和奖章。
  
  姜红升说,“红牡丹”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红牡丹”也会越开越鲜艳!

                         (散文编辑:可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2)
66.7%
待提高
(1)
33.3%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老牛的晚年

    在我所见过的老人中,老牛简直是太幸福了:退休后,祖孙三代住在一起,和睦相处,邻里...

  • 弟弟与纸飞机

    我每次到机场时内心总会被触动,撞开很多关于弟弟的记忆。飞机起飞之后,我静坐在机舱...

  • 翰墨写人生 紫藤显风骨

    有人曾赠钟秋先生一联:翰墨写人生,紫藤显风骨。用于钟秋先生甚是贴切。他自号石墨...

  • 致敬屈原

    文/郭爱玲 轮回千年的吊念,刻在透出粒粒米香的端午粽子里,渗透在棵棵艾草的清香里。...

  • 夏日微凉

    夏日清凉 夏日的阳光炽热的烘烤着苏州城的大地,垂柳低着头,知了不住的嘶鸣,空气中...

  • 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善待

    残星点点——记一个被造化捉弄的动物 月亮已经挂在遥远的天边了。 几乎是一轮圆月,很...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