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历史的记忆补充篇(关不上的记忆之门二十六)

历史的记忆补充篇(关不上的记忆之门二十六)

时间:2012-01-04 08:57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北吹点击:
        

  在我参加工作的时候,单位里的工人并不多,但人员结构却很复杂,由于1954年大城市公私合营后,小城镇的小手工业也在1956年组织了起来,我们铁器社也就是在那时成立的。
  
  虽然在1958年时曾和木器,五金三个单位合并为了机械厂,可是在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又拆分开了。我进单位时也正是各单位在分争财产的阶段,我记得当时为一只墙上的挂钟而大家吵闹了几次。
  
  解放前的小手工业都是有帮派的,我们单位就有“京帮”(南京)和“锡帮”(无锡)的师傅,我拜的师傅就是“本帮派”(也就是本地人)因小手工业都要先拜师后才学艺的。
  
  我听老师傅们说:解放前当学徒也是三年,(解放后也延续了这个传统)但在这三年里除学艺外,还要帮师傅家干一般的家务,像带师傅家的孩子,早上给师傅倒马桶和夜壶,给师傅买酒买烟,连吃饭时都要最后一个自才能自己盛饭,因要先给其它人盛好后才能轮到自己吃,但吃好后还要去洗碗,故当学徒的吃饭都练的很快,怕吃的慢了而吃不饱,因大家都吃好了,你还在吃大家会说你的,我想可能师傅叫你去做这些事,是让你今后走出师门能有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听老一辈的说:他们有些当学徒时也在十一二岁,当然师傅家对待学徒也像自己的半个儿子一样看待的,在学艺上非常严格,如师傅在教你几次,但你还学不会时,可能师傅的榔头柄就会砸到你的头上,我上面的师兄我就听说常被师傅扯耳朵,我见过我上面的师兄,他是单位组织起来时从师傅家一起来的,但他在三年自然灾害精简人员时,被动员回老家了,从那时起我再也没见过他,就连我师傅1978年去世时他也没来。
  
  学徒三年满师后,是还不能出师门的,要在师傅店里干三年,这叫“帮师”其实这是师傅看你在这三年里学的怎样了,能否出的了师门,出门后会不会给师傅家丟面子。
  
  如师傅在这三年里把你学的手艺认可了,那你愿留在师傅那里或自己去闯都可以,我听说也有出不了师门一直在师傅店里干的。但有一种现象,那就是师傅自己家的孩子,决不会在自己店里学艺,一定要去别的师傅家学艺,只有在外学会后才能回家干,这可能是对自己家的孩子很难严管的原因吧。
  
  我们单位的那些外帮派的师傅,也就是在外省学艺成功后,在闯荡江湖途中来到了新仓地区,并被组织在了一起,但也有父子一起进单位的,但那些都是本地帮的。
  
  在那些岁月里我听说了和目睹了许多有趣的事,同时也感受到了外帮来的师傅吃苦耐劳精神。有一次我和南京帮的一师傅打木工斧,当时斧头的定额是每班六只,那天上午我们已完成了八只,但他一个上午就去了厕所四次(拉肚子)中午我们都去食堂吃饭,但他双眼微闭无力的把身体靠在门上,不想吃饭。
  
  我吃好饭回来问他:“你饭也吃不下,咱下午就休息吧?”他说:“再打它两只”这件事我说了好多年,我深感外帮人,来本地后的那种吃苦精神。虽然他已在本地成了家,但他的精神传统没变。
  
  浙江地区解放前就比较富裕,本地的师傅也有靠打铁买田地的,我单位的Y某省吃俭用,农田买了好几亩,并用起了长工种地,自己还是一直干铁匠的活,但解放后由于土地多,故被评上了地主,两个儿子也都当了铁匠,由于六十年代初小手工业没有退休制度,我记得Y某在1968年才退的休,那时他快七十了。(待续)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