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三个保姆

三个保姆

散文
时间:2015-04-20 10:28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晓月清风.点击:
        
  给母亲打了电话,从她言语口气中感觉到今天母亲心情很不错,就问她新来的保姆怎样?她高兴地说比以前的还要好,人勤快,干活麻利,干净,还体贴,怕她摔着,连她上厕所都跟着。母亲难得有这样情绪好的时候,就像天空中笼罩已久的阴云终于散去,我的心情也为之轻松起来,窗外的阳光似乎从未像今天这样明媚过。
  自从父亲去世,母亲孤零零一人,在几个子女身边住了半年,尽管大家从各方面都全力照顾,百般体贴,可是,优越的生活条件并没有使母亲开心多少,她常常唉声叹气,三天两头的掉眼泪,情绪一直处于低谷中。母亲有个心病,就是想回到和父亲守候了几十年的乡下老院子去,可我们个个都要上班,繁重的工作,紧张的时间,只有有时周末才可抽空回老屋去看看。年迈的母亲因为脑血栓后遗症,已经行动不灵便,除了还能耷拉着不听使唤的左胳膊,拖着左腿慢慢地走动,已经是完全不能做家务活了,留母亲一人在家,根本是不行的。为了母亲生活得舒心些,征求母亲的意见,我们姐妹托人四下打听,为母亲寻找保姆,现在农村,绝大多数有劳动力的男女,都去了外地大城市务工,不说保姆难找,贴心的保姆就更是难遇到。我们费了不少周折,最近,经朋友介绍,终于为母亲找到了一个保姆。
  说来,这已经是我家第四个保姆了,她们都是最普通的农家妇女,前三个都有着曲折的人生经历和凄苦的命运。正是她们这些最普通的劳动父女,陪伴照顾我的父母,走过和正在走着年老多病、子女不在身边、漫长而艰难的岁月
  (一)杏花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自从父亲得病,慢慢越来越不能自理,母亲的病也随之加重,连做饭都成了困难。面对老弱病残的父母,我们都为不能亲自陪侍父母而感到很无奈,只能为父母请来了同村的保姆杏花,负责父母的一日三餐和白天的家务。
  杏花,四十岁,娇小瘦弱的身材,有两个儿子,现已成年,都外出打工。因为家里长年就她一人,白天在我家干完活,晚上就回到自己的家去看守门户。她的老公已经十几年不回家门了,还是孩子们都年幼的时候,老公外出,做了“陈世美”,和一四川女子安家在外,听村子里人说他在那边又有了孩子。杏花,一个弱女子,这么多年,边抚养两个年幼的儿子,边等待丈夫回心转意,期盼他有朝一日能够登上家门。她也曾带着儿子千里迢迢去找寻丈夫,虽然见到了他,却无力将他谴回来,她怀揣破碎了的心只身守候在家。在漫漫孤寂长夜中,谁也不知她流了多少眼泪,可是,狠心的老公中途回来一次后就再也不见了踪影。特别地里农活都落在她一人肩上,多年残酷的现实磨砺得她异常坚强,家里码起来的那些粮食,都是她面朝黄土背朝天苦出来的,连院子里新的砖瓦房,也是她自食其力挣的钱,村民们帮着修建的。煎熬中,孩子们也渐渐长大,有时也能给她帮几把手了。
  杏花在我家做了四年的保姆,因为离得近,两家都能照顾上,加之她勤快,洗衣、做饭,常常骑车去十里远的集市,为我的父母买药,买生活所需的物品,凭着她的勤劳,一切活都做得很妥贴。她擅长茶饭,父亲喜欢吃她做的手工面,自从病了,父亲的双手总是颤抖,严重时不能自己吃饭,杏花就一口一口地喂父亲,几年来,她熟悉了父母的口味和生活习惯,饭菜总能做得入口,和父母相处也比较融洽。虽然她也是个有心计的女人,时不时要求涨工资,有时也和母亲发生摩擦,但在我们的协调下很快就会相安无事。在照顾父母的这几年时间里,和我们相处得就像姐妹,如一家人。一个单身母亲,我们深知她生活的艰辛,她有困难,有需要的东西,我们也总会竭尽全力帮助她。
  那时,父亲已经有时神智不清,在她给父亲喂饭时,情绪暴躁的父亲会突然打翻饭碗,不小心还会将饭泼洒在她脸上衣上,一次,我看见杏花委屈得差点都哭了,尴尬之余,我们全都责怪父亲,她又会说和一个病人有什么计较的!边说边又打扫洒了一地的饭菜。父亲清醒时,常常说杏花是我家的有功之臣,这几年全靠了她的照顾,就像自己的女儿一样亲。无形中,她已经成了我家的一员。
  人有旦夕祸福。一次,杏花在干她家地里农活时,不幸将手腕骨折,人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一个孤单女人,自己吃饭都有了困难,更无法为我家做家务了。情况的突变,我们只能暂时请假放下工作,一边轮流照顾父母,一边想办法极力物色合适的保姆。
  在杏花养病的几个月时间里,父母也惦记着她,时不时问候。对她最好的是大姐,总说她在照顾我们父母中有功,并多次提着礼物去看望她,至今如姐妹相处。
  (二)小琴
  有缘千里来相会。
  那年的春节之后,我们托人终于找到了新保姆小琴,她三十余岁,虽说和父母也同在一个村子,可我从来不认识她,她是同村一户人家的媳妇,云南大理女子。初见她是一个周末,那时她刚来到我家不久,当我跨进院子时,看见一个稍胖、穿红色绣花棉袄,中等个的女子,正在我家廊檐下为父亲刷洗衣物,听见我进来,回头,阳光下,我看见她那张黝黑的脸正在朝我笑,笑容却是那样灿烂、热情,在她看见我的同时,随即叫了我一声二姐,因为事先电话上知道我要来,那一声“二姐”是按我家姐妹的称呼叫的,瞬间,我与她之间没了疏离感,人世间的初相见,总在这样的笑颜中拉近了距离
  人生如戏,戏亦如人生。说起小琴,还真有一段戏剧般曲折的人生经历。
  那年,小琴从云南一电力中专毕业,即将就业的她,父亲给她物色了一个男朋友,男友是一干部子弟,有车有房,正处于豆蔻年华的她,与男友一见钟情,很快处于热恋中,可是好景不长,就在父母为她准备婚嫁的时候,她发现男友吸食毒品,当小琴告诉父母她不能嫁给一个吸毒者时,遭到了父母的坚决反对。她说按她们白族家法,悔婚是要遭受严厉惩罚的,随即,父亲将她关在了房子里,后来,她偷了母亲的两千元,想法逃跑到北京,直至身无分文流落街头。后在一工厂打工时全身皮肤感染住进医院,由于无钱治疗,不得已电话母亲求助,是母亲偷偷接济了她。再后来,在做工的过程中,经工友介绍,结识了现在的丈夫,一个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汉族男人,由大理远嫁到了西北贫困的农村。为了生活,小琴跟随他去新疆摘过棉花,蹲过大漠,在一次维族和汉族人的纠纷中险些丧命。多年极度贫穷的生活,更增添了她对母亲和故土的思念,已经退休的母亲日渐年迈,小琴多希望去照顾她。母亲也常常牵挂着远在天边的女儿,多次叫她回去,说小琴生活得太苦了,但是说不能领汉族孩子回来,已经三个孩子的她,怎么会舍得丢下亲骨肉!
  小琴在给我讲述这些往事时泣不成声,她说她不敢回去,这么多年她未踏上故土一步,只能在电话里和母亲共诉离别苦,想念情。她的经历引起了我们全家人的同情,我们更如自家人一样待她,真的每个人活着都不易,特别来自社会最低层的人们,为了生存,都有一把心酸泪。
  现在,她家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了。她说丈夫是个木匠,现在整天在外给人家修房子,家里所有农活全都是她干,她还务了二百多棵苹果树。
  小琴干活勤快,朴实,父亲躺久了要起来,她总是第一时间跑过去,匍匐着身子,用尽全身力气抱起沉重的父亲。平时,我们在时,叮嘱她不要一个人抱,她总不声不响就过去,有几次都扭伤了腰。
  也许是少数民族的缘故,小琴不会擀面条,她就买来了小型家用面条机,因为父母喜欢吃机器面,加之小琴做的其它茶饭也多数不太合乎父母的口味,开始母亲和她相处得不够和谐,我们就给父母做工作,说凑合着吃,找个保姆不容易,也叮嘱小琴让她争取把饭做得可口些。小琴也在努力,总是变花样给父母包饺子,包扁食吃,有时家里没了肉,来不及买,就拿她家里的来,母亲总责怪我们不早些买来肉,说怎么能吃保姆家的肉。
  后来,父亲的病越来越严重,经常打闹,有时会揪住小琴的头发,小琴也只是笑着像小孩一样哄父亲放手,不注意时,手脸都会被父亲的指甲划伤,我们说着对不起小琴的话,她总说,我们的父亲也是她的父亲,打了骂了都不计较。父亲清醒、情绪好时,看着小琴总是笑,常常念叨说:“这是个好闺女!”小琴也笑着一声声叫着爸爸。她有时还给我的弟弟说:父母才是真正的活佛,好好孝敬他们是为自己积福。
  父亲的病到了后期,完全不能自理,卧床后,需要全天二十四小时照顾,我们与小琴协商,给她涨工资,希望她能做到全天,因小琴农活太多,孩子还小,实在不能做到全天照顾,惋惜之余,我们只能再一次找寻新的保姆。
  (三)淑慧
  萍水又相逢。
  淑慧是十几里之外的村子找来的,三十刚出头,有高大的身板,也有力气,是这三个保姆里父母最满意的一个。她有不幸的婚姻,她离过婚,遭受过婚姻的打击,现时的丈夫也是一个好吃懒做,花钱如流水男人,整日在家游手好闲,喝酒,赌钱,没钱了就来向她要,男人干的粗活也全是淑慧去做。
  淑慧干活朴实勤快,一会儿也不闲着,家中里里外外打扫得光亮不说,也不多言善语,默默地只是干活,因为是全天,我们为她比前两个保姆多支付了两倍的工资,为的是让她能够更贴心地照顾好我那多病多难的父母,当然,作为东家的我们,需要付出的不仅仅是工资,她们需要的更是尊重,在相处的过程中,细节也是很重要的。
  她善解人意,父亲虽然已经大小便失禁,在她的细心照顾下,父亲仍然穿得很干净。夜里,父亲常常不睡觉,一次次折腾蹬掉被子,和母亲同睡的她,听到动静就下地去父亲的床头看,为父亲拉上被子。深更半夜,也要起来问问父亲喝不喝水?父亲拉了尿了,她总是及时起来清理,端屎送尿,擦洗身子,收拾干净,从来未表现出嫌弃的迹象。在给父亲换取纸尿裤时,父亲常常会用拳头砸她,她背过身子,只是笑着,也同样如哄小孩样哄劝父亲吃饭,换衣,吃药,洗脚……她除了操心父亲,每天早晚要照顾行动不灵便的母亲穿衣、脱衣,体贴无微不至,母亲为此常常感动得对我们述说。我们也从内心感激她一个外姓女子,照顾父母比我们子女还周到,甚至让我们感觉自己未尽到儿女之责而惭愧。有她在父母身边,有时我们忙起来十天半月不回家去也放心。
  善良的确是一个人最大的美德。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淑慧时刻陪护身边,直至父亲临走的最后时刻,她流着泪看父亲一步一步走向了另外一个世界父亲入殓时,我看见她也在一边不停地掉泪。
  我们留淑慧直至父亲的丧事完全结束,淑慧也才去了北京,用她勤劳的双手和美德,继续着她的打工生活。临走,母亲舍不得她,希望留下来和自己还住在老屋,我们都认为母亲一个人,应该随儿女生活更好,随后我们接走了母亲,可是,和我们一起生活的日子,母亲经常念叨淑慧,常常说想她,提起她就抹眼泪。在我家的两年时光里,她与我们的父母朝夕相处,头顶一房瓦,同食一锅饭,共饮一桶水,结下了患难深情,不是母女,胜似母女。
  听过许多关于保姆和雇主矛盾纠纷的事,也有听到过不少不良保姆虐待孤寡老人的事,因此,常常感触我的父母很幸运,遇到的保姆都心存善良,朴实劳作,我们之间虽没有通过家政部门的中介,更没有签约合同,就凭着互相信任,坦诚相待,她们就像亲人一样,陪伴和照顾我的父母,用一颗诚挚的爱心,让父亲温暖中走过了生命的最后历程。
  人与人相遇总是有缘分的,虽然我们是按劳付酬,是雇用和被雇用的合作关系,可是,人世间的善良爱心是金钱买不来的,感情需要彼此用信任的心去培养,“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诚挚是架通心灵的桥梁。”父亲虽然去了,她们为父亲,为我们这个家做出的贡献,如她们的身影一直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农村,有无数的男女务工者,为了生存,舍下自己的亲人,辛苦劳作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他(她)们用自己的劳动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作者/晓月清风
  QQ1085529283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3)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