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多读点儒学经典

多读点儒学经典

散文
时间:2015-11-14 12:33散文来源: 散文作者: 青峰点击:
        
  “忠君”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但他提出忠君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应忠于“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之君,即:搞好国家经济建设,使国家武力强大,百姓信任的君王。君王要对民施仁政,要爱民,与民同乐,以民为本。孟子曰:“同姓之卿,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异姓之卿,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不,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涌现出了多少个时代英雄,而是民族整体拥有默契的匹夫们都是领袖,所有老百姓的心灵都是相通的,思想、愿望和道德、伦理的标准都是一致的,不同个体的瞳仁里都悬浮着一模一样的聚点,身心上空腾飞的完全是同一条神龙。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列入世界伟大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史,证实了炎黄子孙们,一代一代生生不息地捧起,并呵护心灵的志气、信念与传统美德,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进程中,把所有浅薄的理念和有损民族尊严的行为丢弃,用庄严而沉重的强烈责任感,耐心而执著地接纳前人授予的精神,并有所取舍地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东西,使自强不息的信念,愈炼愈浓地延续。
  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华夏儿女创造出了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化。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中的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的主体。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仁”,孔子答曰:“爱人”。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儒家思想认为要做到仁,最重要的就是“忠”与“孝”。而儒家的这两位祖师爷说的“忠”与“孝”都是要以人为本,
  孔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指出讲孝道,尤其是要孝敬父母、长辈,在外要敬爱兄长,处理事情必须谨慎和诚实,对所有的人都要有仁爱之心,时时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再有多余的精力,就学习文化典籍。
  儒家以民为本的可贵思想,崇奉宁静淡泊、修身养性的理念和充满哲理人性伦理与道德伦理,使炎黄子孙代代相传,也一直为西方学术界所推崇。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中国世界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作为思想家的孔子,在“五霸”称雄的动荡“春秋”时期,他要比本阶级的其他人有远见。他赞同对西周的礼制进行修改,提出礼仪不要奢侈铺张,应朴素节约。还提出“举贤才”的主张,从下层选拔一批有德才的人参与政事。
  “仁”的道德伦理思想学说,是孔子思想体系中最有特色的重要内容。“仁”这个词作为哲学思想范畴提出来,是从孔子开始的。他一再将“仁”与“爱人”联系起来,把“仁”作为他最高的道德标准。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是一种博爱,包括爱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认为人应有个性,有权追求自己所希望得到的,争取自己的幸福,不应受到别人的强制。尤其是他提倡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入世品格,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铸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的“仁爱”思想,能协调、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起到遏止暴政,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
  又作为我国历史上具有影响的大教育家孔子,他在兴办教育方面有它重要的历史地位。他广招门徒,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教过三千学生,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有七十二人,他在多年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教学方面的有益经验,对后世的文化教育事业有很大的影响。他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即每个人出生时都一样,善恶之习是后天形成的。强调通过教育,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君子。在学习上,他提倡老实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求学生“毋意”(不凭空揣测);“毋必”(不要绝对肯定);“毋固”(不要固执);“毋我”(不自以为是),要做到客观认识事物。他还概括出“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反复学习,使认识逐步深入,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的正确结论。他又总结了“学”与“思”的关系,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正确理论,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学和思的结合,注重独立思考。在教育方式上他提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注意到受教育的不同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施教方法。并要求教育者应有“诲人不倦”的精神,以及“举一反三”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方式,这些主张和思想理论,几千年来都起着积极的作用,直到今天仍有好的借鉴意义。
  孔子还在文艺观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阐述了文艺与道德修养的关系,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对文学确立了“思无邪”的批判标准;讲出文学的社会作用:“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对文学作品的美学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乃至知识学习方面,都作了充分的肯定。他的“兴观群怨”说,看出他对文艺与现实关系的理解,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交流思想感情,达到和谐,加强团结。在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方面,他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样对文质的精辟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在中国文学理论批判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孔子毕生研究古文化,整理编订了《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他是儒家文化集大成者,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孔子的弟子集成的《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为国人思想之总源泉。
  半部论语,可治天下”。说的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赵普只读《论语》,辅助宋太祖平定天下的故事,足见《论语》的博大精深和超强适用性。
  儒家学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加以改造继承。儒学自孔子创立,经历了战国时代的思(子思)、孟(孟子)学派和汉代的董仲舒。在汉武帝时期,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孔子从此被称为“圣人”,儒学成了经典。以后又经历了宋、明时代的二程(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的理学重要阶段,逐步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倡导的人生理想,可是,在中国漫长历史的演变中,历代专制统治者,为了巩固江山,统治人民,就逐渐违背了儒家民本思想,与儒家经典的“忠”“孝”背道而驰。到了宋代,二程、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一派的理学体系,以忠、孝为幌子,强调“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到明清时期,理学被尊为儒学正宗,成为官方哲学。
  理学看似高尚,被统治者推崇和实践,从而导致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历史性变迁。当“三纲”的强行实施,人格的依附关系超过极限,就滋生出官本位意识,官本当道,民本沦丧。人格不能得到尊重,没有民主,整个民族也就走向衰弱。在公元3世纪至13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在全世界领先了1000多年,“四大发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此后,中国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放慢,宋朝灭亡时,已失去了汉朝以来在世界上领先的优势,史学界就有了“炎汉蹙宋”之说。中国落伍不是孔、孟之错,不是儒家思想之错,而是汉代以后的封建统治者对理学的推崇与实践之过,是理学之错,才导致了儒家经典传统由先进文化走向反面,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我们应该还以儒家思想的本真。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待儒学,至少可以看到儒学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资源。当然,儒学本身毕竟是古代社会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精华与糟粨并存,我们学习时应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特别是要把儒学与理学区分开来。我们要努力挖掘出儒学的精华,科学理性地把握儒学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务实的态度继承和发扬儒学的先进思想、仁爱精神,收到经世致用,知古鉴今的效应,为时代的需要服务。当今在世界多元文化交流的背景下,我们要肯定儒学的博大精深,它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共同精神财富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将其他民族、国家的有益文化与儒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唤起人们群众学习文化学习儒学的自觉性,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来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道德水准和精神生活水平,以进一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千百年来,所有华夏子孙的蒙童,从第一天进学堂起,首先就得跪拜孔圣人,再开始读儒学经典。孔子整理编订的古籍书及其弟子们集成的《论语》和充溢着儒家思想的《孟子》、《三字经》、《四书》、《增广贤文》、《弟子规》、《千字文》等成了学生必读之书。老师严格地要求学生,凡是所学习的儒家书籍都要做到能读、能背、能讲解,并在实际生活中,必须严格地按书中讲的思想精神去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事,目的是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仁爱之心,又有才干的圣贤、君子、淑女。
  然而,当历史的车轮驶进现代后,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科技、信息公路把世界连接成了一个地球村,在经济一体化的驱动下,各民族、各个国家之间交往密切,各方面相互渗透。
  有着十多亿人口的泱泱中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生活富裕殷实。然而,在一派升平盛世的表象下,由于经济大潮的冲击,神州大地上物欲横流,金钱至上成为人们的追求喜欢外来东西、淡化传统文化成了时尚;升官发财、贪污腐败成了风气;欺软怕硬、贫富悬殊成了正常••••••这就导致了人心浮躁、不良情绪日益高涨,各种社会矛盾聚集、诸多社会弊端显现。究其缘由,是人的信仰缺失、文化衰退,优良的传统道德、伦理环境遭到破坏的结果。有着悠久文明史的古老中华,具有浩浩正气的华夏儿女,在信仰缺失、道德紊乱的社会里,迷惘中的不少人懒于读书,不学无术,祖宗留下的“忠孝仁爱、中庸和平、经略天下”的宝贵儒家思想慢慢地被人们遗忘,不少人对“和为贵、仁孝为先”嗤之以鼻,不愿意学习儒学经典,根本不知道儒学经典讲的是什么?不知孔、孟是何许人也?许多人眼里只有金钱,不讲伦理道德,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在渐渐地丧失。下辈不孝敬长辈对簿公堂;男浪女荡,把婚姻当作儿戏;偷抢拐骗,欺诈勒索••••••各种各样的坏现象、坏人坏事随时可见,真到了让人痛心疾首的地步!
  天下的所有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都有共同的“中华魂”,都有共同的“华夏根”,大家血脉相连,心灵相通。所以,无论你身在何方、处在何时?都不能忽视灿烂的中华文化与优良的传统美德。
  重拾教化,正本清源。当今,每个华夏儿女都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应尽快地让民众的思想都回归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校正以往错误的人生观、文化观、价值观,重塑文明、健康的社会道德体系,传承文明,净化道德、伦理环境,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儒学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多读点儒学经典,定会受益匪浅。特别要仔细地阅读深邃、奥妙又有超强实用性的《论语》,并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其文字并不艰涩难懂、空洞无物,而是语言朴实,内容极富趣味。读着读着就好像慈祥、仁爱的孔夫子老人就在你的眼前,对你娓娓不倦地讲他溢满灵光的想法和愿望,你就会立刻对他老人家肃然起敬、万分的尊重,同时你也会一下子感到豁然开朗,博大、仁爱思想就实实在在地充溢心灵
  我们是炎黄子孙,是华夏儿女,只要大家把学习、继承和弘扬祖先们留下的优秀文化、传统美德当做作自己的神圣使命,在前进的道路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