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读后感 > 从佛经中感受人生智慧

从佛经中感受人生智慧

时间:2015-10-08 11:07散文来源: 散文作者: 随顺若水点击:
        
       不论你是否佛教徒,也不论你是否了解佛教,即使从世俗的眼光和角度出发,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习做人的智慧。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世界万事万物均由众缘和合而成,本无所谓实体,所以说性空。既然一切是本空,那又何必执取呢?“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八大人觉》)”乐亦不喜,苦亦不恼,自然得行云流水般的大自在。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佛陀告诉无尽意菩萨:观世音菩萨观机施教、随类现身,普渡众生。所以做人千万不可以貌取人、自以为是,说不一定就在那些凡夫俗子、市井走卒,甚至衣不遮体、五官不全的乞丐当中,就有真人隐藏于其中。
  
  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八大人觉》)
  人总是被各种欲望所奴役,但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可以永恒的,不管你如何留恋,包括我们身体在内的一切,最终都会归于虚无当中。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放纵心灵自由,而让那镜中花、水中月所役使呢?
  
  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八大人觉》)
  众生执著于“财、色、名、食、睡”,纠缠于“利、衰、誉、称、讥、苦、乐”,故在生死流转中迷失了自我。不过无论你有多清高,精神食粮也填不饱肚子,作为凡夫要养儿育女,免不了为了五斗米在世间奔波,有时也不得不做一些违心的事,说一些违心的话。但不管是在杯盏交错之间,还是无奈的应酬后,让心灵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就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减少人生不必要的烦恼。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佛说四十二章经》)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古人也云: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人可以没有宗教信仰,但切不可以不信因果。涅槃经曰:“善男子,知善因生善果,恶因生恶果,远离恶因。”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当不了圣人、贤人,但也千万不要去做恶人。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佛说四十二章经》)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在职场、商场,甚至走在路上,我们都会碰见各种各样的人。比如,有的人凡事以我为中心,有的人权力欲望惊人,有的人缺乏修养动辄粗口伤人。遇到这样的上级、同事、路人怎么办?佛陀告诉我们应“默对”、“不纳”。你骂我,我心如喜马拉雅山峰般如如不动,不接受你的污辱,那污辱自然如回声一样,从我身上弹回施辱者身上,正所谓自取其辱。所以佛言:慎勿为恶。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已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悔,祸必灭己。(《佛说四十二章经》)
  害人终害已。就如恶人仰面对人吐口水,口水掉下来还是落在恶人自己的脸上;就如恶人迎风扬尘,本想打在别人身上,结果还是被风刮在自己身上。所以我们面对无端的指责、毁谤。如果对方是我们惹不起的人,难道我们还躲不起吗?对此不生气、不接受,子自持祸归子身矣!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佛说四十二章经》)
  不仅学道,人做任何事都应该掌握适度的节律,调节好自己的身心,让其心清净,自然其心安乐,“道不失矣”!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佛说四十二章经》)
  生命如此短暂,那还何必用富贵、权势为自己打造锁链呢?为什么不和着天空的风儿歌唱,伴随着太阳的光华游历,在大自然中获得苦与乐的平衡,从而使心灵得到一处宁静的归属。
  
  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钢经》)
  佛陀用比喻告戒众比丘:菩萨修行佛法应该是无所执著的。如同渡河的木筏,过河上岸后就不用惦记它了。对佛法尚且都该这样不要执著,何况对于非佛法呢!在现实里,很多人把手段误认着目的,就如把不断增长的存款数和权利当成幸福本身,这样的人离幸福的彼岸还有多远?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钢经》)。
  幸福离我们有多远?我们总以为得到才是幸福,却不知幸福来源于放下。懂得放下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不再把短暂的生命浪费在到头来不过是一场虚妄幻象的那些人世间种种恩怨纠葛、财色名利上。其实,就这么简单幸福与我们就一步之遥。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佛只度有缘人,就如慈母思念儿女,但做子女的却不想归家享受母子亲情的欢乐,害得老母亲想煞也是枉然。这是比喻佛一直想度脱众生,而许多众生因为业障太重,智慧太浅,暂时同佛无缘,所以佛也难以度脱他们。念佛只要一心不乱,功夫到了,自然可达到“心开”境地。做其它事也一样,只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懈,自然会水滴石穿,达到目的。
  
  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是名知足。(《佛遗教经》)
  知足者常乐,而人心不足则是一切烦恼的根本。一个知足少欲的人总是心则坦然,不会为满足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而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是故,知足乃伐烦恼树之利斧也。
  
  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嗔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佛遗教经》)
  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中,忍辱列为第三。忍得定,定得清净心。嗔是一切逆境上发生的憎恚心,为恶业的根本,也是一切恶行所由生。而能对治嗔恚的正是忍。君子以德报怨,小人以怨报德。佛言:“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面对污辱,菩萨不但不生嗔恨心,反而发大慈悲心,方便教化,宁施辱者知过必改,以免将来遭因果报应。作为凡夫,在世俗生活中面对毁辱,固然难以做到不起一丝嗔恚心,但仍然要尽量克制。我采用方法有二:一是心中默念佛号缓解忿恨之心;二是心中默念拾得对寒山回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慎莫念过去,亦勿愿未来。过去事已灭,未来复未至。现在所有法,彼亦当为思。念无有坚强,慧者觉如是。若作圣人行,孰知愁于死。我要不会彼,大苦灾患终。如是行精进,昼夜无懈怠。是故当常说,跋地罗谛偈。(《胜妙独处经》)
  我们喜欢回忆,但年华似水早已灰飞烟灭;我们喜欢幻想,但未来如绚丽的彩虹转瞬消失;我们喜欢执著于脚下的土地,但春天来临,才发现它竟然是一块浮冰。活在当下,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智慧。
  
  恶习结果,善习结业。生死业报,果所自受。
  地藏菩萨告普贤菩萨言:仁者,此者皆是南阎浮提行恶众生,业感如是。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是故从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地藏菩萨本愿经》)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不知我们的所有善行恶行都清清楚楚地收藏在“八识田”中,因此佛教常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故人活一世均应有所敬畏。
  
  老母言。人生老病死。从何所来去至何所。佛言。人生老病死。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诸法亦如是。譬如两木相钻出火。火还烧木木尽火便灭。(《佛说老母经》)
  诸法亦如是。因缘合会乃成,因缘离散即灭。在民间有许多赋有哲理的彦语,如,“拨苗助长”,“强扭的瓜不甜”,“命中有终须有,命中没有无强求”。都是告诉我们凡事均要有因缘。即便曾经是,现在是我们的东西,也终归有缘尽的那一天。懂得这个道理,也许能够使我们坦然接受生活中的一切,心怀恬淡如流水行云,任凭它花落凭水意。
  
  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十善业道经》)
  《华严经》讲:“一切法从心想生。”每个人由于身口意造业不相同,故在人间承受种种的苦乐果报,以及六道轮回。在俗世间,不同的人在同一个环境下,由于心态不一样,感受的结果也不一样。比如,一个心中不善的中,他怎么看别人也都不善。一个懂得进退、满足、感恩的人,虽居草庐而能快活;一个自私贪婪的人,满脑的贪嗔痴慢等烦恼习气,即使居于天堂也犹如地狱。
  
  复次龙王。若离嗔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为八?一、无损恼心。二、无嗔恚心。三、无诤讼心。四、柔和质直心。五、得圣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为八。(《十善业道经》)
  有种说法,小时候模样靠遗传,四十岁后模样靠自己。不知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一个本来漂亮帅气的人,一旦地位发生变化,脾气也跟着上涨,动辄训斥辱骂别人,结果不仅五官变得丑陋,而且身上也散发出一股难闻的嗔恚味道;反之,一个本来外表大众化,甚至稍显丑陋的人,由于他身上散出的宁静、智慧气息,相处久后,你不仅会忽略他外表上的缺陷,而且还会被他身上独特的气质所折服。
  
  惠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六祖坛经》)
  这段经文虽然言简意赅,但能仍此去做,绝对少之又少。居庙堂之高固然不乏高士,处江湖之远也定有世外高人。故权力上位者切忌以为群众均为弱智。
  
  惠能曰: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六祖坛经》)
  虽然同是一个“度”字,迷时靠师父引进门,但要究竟还须自己心内求法。故惠能对惠明言:“密在汝边。”万法皆此。
  
  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六祖坛经》
  
  这个世界有没有天堂和地狱?我回答肯定有的,而且就在眼前。比如,一个心浮气躁,看什么事都不顺眼,看什么人都怀疑的人,即使家产万惯、妻妾成群,虽身在富中也度日如年;一个心胸开阔,宁静淡泊,精神世界丰富的人即使生活在复杂恶劣的环境里,也能安然处之。故六祖言: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六祖坛经》)
  常见于富贵之人斥巨资烧香拜佛,乞求佛菩萨保佑。但如果巨资来源不善,纵然烧香拜佛又有何益?难道佛菩萨会受贿否?如此不仅无益,还有损佛毁佛之嫌。倒不如断恶向善,自结善缘。
  
  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普贤行愿品》)
  仁慈心、悲愍心、随喜心、舍离执著心是佛教四种广大的利他心,即四无量心。其中,随喜心喜是指看到别人快乐,自己也心生欢喜心。然而,在现实里我们经常会碰见这样的人,看到别人有快乐的事,不仅不会生起欢喜心的,还闷闷不乐,心生嫉妒。在世俗生活中,拥有一颗随喜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一方面不需要你具体的付出,二是又不会妨碍你的眼前利益,只需要露出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赞美,就可以获得别人的的尊敬和情感回报,又何乐而不为呢?然而现实中总是有自己吃肉却生怕别人喝汤的人,让人无法理喻。
  
  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即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佛说盂兰盆经》)
  大目犍连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为报乳哺之恩,运用神通给在饿鬼道的亡母盛了一钵饭送去。母亲看见儿子送来一钵饭,生怕被人抢去,赶快左手护钵,右手去抓饭。结果饭还没有进到嘴里,就化成了火炭。从这段经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启示:一是生死业报,果报自受,即使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也奈何不了;二是从大目犍连的亡母“左手障钵,右手抟食”这个细节中可以看出恶习难改。因此,我们应该切记莫轻小恶,以为无罪,防止积重难返,让小恶积累成大恶。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圆觉经》)
  《圆觉经》的文学境界非常优美,用了许多比喻句。我们常说眼见为实,但看见的东西不一定就真实。譬如清凉的水本来并没有转动,但人的眼睛晃动,却看见了水波在摇动;又如人瞪大双眼死死地盯住旋转着的火把,就会看见一个火轮在旋转;月亮本来不动,但由于它身旁有移动的云彩,我们就误以为月亮在移动;乘坐在行驰的船上,也能感觉到两边的岸在后退。因此,分辨事物的真伪,除了靠眼外,更要靠心。
  
  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巳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圆觉经》)
  金子是通过冶炼金矿石来获取的。但金子并不是在冶炼金矿之后才有的,而是本来就有的。金子的特性是无论埋藏多深都永远不变质。人的操守和品质也应当像金子一样,虽然为了生存有时可能不得不做出一些违心、迎合之举。但当独自一人时,一定要时时提醒自己应像金子一样保持做人的本质。
  
  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念,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维摩诘所说经》)
  佛言: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善良的人眼里每个人都是善良的,疑心重的人眼里没有一个是好人。“心静自然凉”,当没有分别之心,西方极乐世界就离我们不远了!
  
  
  佛法充满了‘真、善、美、慧’。即使我们不是佛教徒,但它还是不仅会让我们深信因果、断恶修善’。而且还可以让我们在面临生活、工作、家庭的众多不如意和人生烦恼时,保持一颗轻松、淡然的心情。从这点上讲,佛法的生活是一种高度的艺术生活,值得人人品味深思。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