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写物散文 > 从时代和区域特色看“五谷”之说

从时代和区域特色看“五谷”之说

时间:2009-12-18 14:24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高峰牛点击:
        

[导读]:“五谷”到底指的是哪些?有人说是水稻、麦子、玉米、番薯、洋芋,有人说是早谷、晚谷、糯谷、大麦、小麦,也有人说是早谷、晚谷,糯谷、粟谷和苞谷……大家在胡乱地议论和猜测着,就是没有一个人能够给出确切的答案。

  昨天应邀与朋友共进晚餐,主人点了一大盆由番薯、芋艿、马铃薯、花生、玉米等农产品组成的名叫“五谷丰登”的副食。当大家看到服务员端上的这盆冒着香味的食物,就问起我,什么才是真正的“五谷”?
  
  “五谷”到底指的是哪些?有人说是水稻、麦子、玉米、番薯、洋芋,有人说是早谷、晚谷、糯谷、大麦、小麦,也有人说是早谷、晚谷,糯谷、粟谷和苞谷……大家在胡乱地议论和猜测着,就是没有一个人能够给出确切的答案。
  
  最后,朋友们让我给个标准答案。当我闻着盆子里这些还在散发着多种香味的粗粮,红着脸说出“我也弄不清楚”的话时,餐桌上一片哗然。
  此时,我再也无心品尝这些美食了,思绪反复在记忆的闸门周边徘徊。
  
  依稀记得,“五谷”的内容,我们曾经在小学的时代老师讲过,在中学的《农业》课程中也学到过,大学的《农业经济学》中专门有一章详细阐述过,尤其是在那个“轰轰烈烈”、“你死我活”的“批林批孔”年代,无论在报纸上、广播里,还是在大字报专栏中经常看到或听到那些被蛊惑得头脑发热的人们,不厌其烦地在谩骂、指责孔圣人把学生培养成了什么“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迁,“市场经济”、“二三产业”、“现代农业”、“超级稻”、“转基因产品”、“太空育种”等词语的频繁使用,人们也就自然而然地把“五谷”两字抛在荒郊野外了。不要说“五谷”一词,就是“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的农业八字方针,就是种植业中的“粮油棉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这十二类产品,也很少有人说全了!况且,一些相关部门,早把我们祖辈延续下来的那些用以当粮食来填饱肚子的马铃薯、蚕豆产品,划进了蔬菜产品的统计行列。因此,在这里,我也只能厚着脸皮争辩:这世界也这么多年没有用“五谷”这词了,怎能怪我说不出它的内容呢!
  
  尽管这样,我这个农民出身,从小在农村长大,长期供职于农业部门的人,有时也偶尔会嗤笑人家的五谷不分。而让自己真的去数说哪些是五谷时,脑中却是一片空白。真是不知羞愧啊!
  
  晚饭后,我带着这个不解的问题,仔细翻阅了相关资料,认真考证了这“五谷”的内容所在。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从查找的资料中,我才知道,不光是现代人“五谷不分”,连延续了几千年的祖先也没有完全讲清这“五谷”的内容。 
  打开1978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那里明确解释为:“古书中对五谷有不同的说法,最普通的一种指稻、黍、稷、麦、豆,泛指粮食作物。”
  翻开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的《辞海》,解释为:五种谷物,古代有多种说法:
  
  (1)《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郑玄注:“五谷,麻、黍、稷、麦、豆也。”《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卢辨注同,惟豆作菽,菽是豆的总称。
  (2)《孟子·疼文公上》:“树艺五谷。”赵歧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
  (3)《楚辞·大招》:“五谷六仞。”王逸注:“五谷,稻、稷、麦、豆麻也。” 
  (4)《素问·藏气发时论》:“五谷为养。”王冰注以为是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 
  (5)佛教密宗修法时使用的五种谷物。因祈祷的目标不同,使用的五种谷物也不同。如《成就妙法莲花经王瑜伽观智仪轨》以稻谷、大麦、小麦、绿豆、白芥子为五谷;《建立曼荼罗摩仪轨》以大麦、小麦、稻谷、小豆、胡麻为五谷等。
  
  到网上查找,相关资料显示:五谷是粮食作物的统称。“五谷”之说,始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解释却有不同,有说是黍、稷、麦、菽、稻;也有说是黍、稷、麦、菽、麻。这两种说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稻麻的有无,之所以出现分歧,是因为当时的作物并不止于五种。“百谷”、“六谷”和“九谷”说法的存在就是一个明证,而各地的作物种类又存在差异所致。至于把麻列入五谷,是当时人们把大麻子当食物,所以麻归于粮食类;后来麻主要以纤维织布,便不列为粮食类了。”
  
  “五谷”说,之所以盛行,显然是受到五行思想的影响所致。在佛教祭祀时又称五谷为“大麦、小麦、稻、小豆、胡麻”。而后,便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谷类有33种,豆类有14种,总共47种之多。因此,笼统地说来,五谷指的就是几种主要的粮食作物。
  
  由此,五谷的概念形成之后虽然相沿了两千多年,但这几种粮食作物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所处的地位却因时而异。五谷中的粟、黍等作物,由于具有耐旱、耐瘠薄,生长期短等特性,因而在北方旱地原始栽培情况下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至春秋战国时期,菽所具有的“保岁易为”特征被人发现,菽也与粟一道成了当时人们不可缺少的粮食。与此同时,人们发现宿麦(冬麦)能利用晚秋和早春的生长季节进行种植,并能起到解决青黄不接的作用,加上这时发明了石圆磨,麦子的食用从粒食发展到面食,适口性大大提高,使麦子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从而发展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并与粟相提并论。
  
  南方人口的增加是与水稻生产分不开的。水稻很适合于雨量充沛的南方地区种植,但最初并不起眼,甚至被排除在五谷之外。然而却后来居上。唐宋以后,水稻在全国粮食供应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据明代宋应星的估计,当时在粮食供应中,水稻十分之七,居绝对优势,大、小麦、黍、稷等粮作物,合在一起,只占十分之三的比重,已退居次要地位,大豆和大麻已退出粮食作物的范畴,只作为蔬菜来利用了。但是在一些作物退出粮食作物的行列时,一些作物又加入到了粮食作物的行列,明代末年,玉米、甘薯、马铃薯相继传入中国,并成为现代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这么多的资料介绍可见,历史上“五谷”所包含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由中国地域的辽阔性,农业环境的复杂性,农业资源的多样性,和区域间人们饮食文化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今后,它还会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异地之间农业文化的交流而产生明显的变化。
  
  在这里,我要说,现在的“五谷”,可以统称为粮食作物,泛指各种主食食粮,或者称为“五谷杂粮”,包括谷类(如水稻、小麦、玉米等),豆类(如大豆、蚕豆、豌豆、红豆等),薯类(如甘薯、马铃薯)以及其他杂粮。而今后的“五谷”,我就难说了。

责任编辑男人树】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2)
66.7%
待提高
(1)
33.3%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高峰牛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09-11-18 17:11 最后登录:2021-10-18 12:10
优美散文
  • 醇香的列巴

    醇香的列巴...

  • 又是一年桑葚熟

    “恰是春风三月时,芳容依旧恋琼枝。情怀已酿深深紫,未品酸甜尽可知”。星期日的下午...

  • 东北铁锅炖菜

    东北的饮食文化...

  • 闲说盐

    盐的历史比人的历史长了不知多少倍,忽而想起了仓央嘉措的诗句“你见,或者不见,我就...

  • 重拾茶之道

    中国饮茶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历史悠久,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 台球

    枪人合一轮回消 胜败成空归六道...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