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写物散文 > 回不去的古代

回不去的古代

时间:2018-11-20 15:55散文来源: 散文作者: 内长文点击:
        

回不去的古代

 

穿越小说已经大兴于网络世界了。

发这句略带酸味的感慨更多的是羡慕。凭借着人类数十百年的积淀,带着现代科技,带着现代思维横行于往日那个似乎熟悉又那么陌生的时代,满足了一个现代草根的光荣梦想,意淫那个心仪的时代和那个时代生活。这个功效类似于玩网络游戏,或者吸毒。所以,一般的穿越小说都不愿意或者不屑于写那些琐屑的生活细节,且不说无助于表达重大的主题,就是那些生活细节的细致考证也足以让写穿越小说的写手心意阑珊。那些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的小事,今天看来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岂不知数十年前百年前则未闻未见恍若神怪。

仅就吃而言。物有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人品五味即酸、甜、苦、咸和鲜。两相比较,便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食物的辛(辣),味觉本不重视。本来嘛,传统的辛是味觉也是嗅觉,来自于葱、姜、蒜、这些食材,也来自于花椒、芥末这类调味料,当然还有后来的辣椒、胡椒、丁香、肉桂、豆蔻等。而今天的辣主要是一种味觉。辛味的食材在烹饪后,辛这种刺激性的味道就几乎没有了,而辣味的食材或调料在烹饪之后依然存在。

还是说说辣椒吧。

这种植物,今天的人考证说是原产于七千年前的中美洲,玛雅人早在五千年前就已经开始种植食用。十五世纪的大航海时代,由哥伦布将其带回了西班牙。在短时间里,就由西班牙为基地开始传播,向南传到了非洲。向西在欧洲大陆传播。随着罪恶的奴隶贸易,辣椒又从非洲传到了北美洲。

辣椒在中国的传入,一般认为在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也就是明朝末年。至于传入的路径,一般认为是两条。一条是传统的丝绸之路。由欧洲经中亚逐渐进入中国西部。一条是由海路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在云南广西等生根。但我更相信是后者,这与学术考证无关,更多的是一种直觉。辣椒若是由陆上丝绸之路传来,充其量催生了陕西的油泼辣子。若是经海上丝绸之路传来,则在两湖云贵江西等地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而且,从时间节点上,也合乎“隆庆开关”政策变化。

现在一般认为的记载辣椒的著作是明代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濂所撰的《遵生八笺》(1591年),其中有“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的描述。待到清代末年,徐珂的《清稗类钞》中便记载:“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这和今天的实际已经非常相似。

有地理爱好者将这个“嗜辣圈”和《中国太阳辐射总量图》一对照,竟然十分吻合。所以,当太阳辐射量不足时,依靠外来的刺激驱寒除湿,这个解释应当是合理的。台湾作家张起钧在《烹调原理》写到“抗战兴起,到了湖南,看到湖南人辣椒做的菜好香。尝尝吧,愈尝愈勇敢,不到半年,则可以跟湖南人一样的吃辣椒了。”反之,湘人一出湘,其食辣欲望大为减退,抗辣能力也逐渐退化。这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食辣所具有的鲜明强烈的地域特征。

问题是改革开放以后,“嗜辣圈”逐渐扩充,这自然是经济活动频繁的结果。大量的四川(当然也包括后来的重庆)务工人员走向全国各地,无数的四川小木匠、川妹子们将这种“重口味”带向了全国各地。“川椒王”“蜀香园”层出不穷,“水煮鱼”“麻辣香锅”“鸳鸯火锅”“毛血旺”遍地开花。继之而起的时湖南菜中的“剁椒鱼头”,武汉人的“鸭脖子”,发展到今天,连“沙县小吃”也要辣酱,“上海烤麸”还需尖椒。辣椒没有攻陷的区域似乎就是两广地区了。而这似乎就不仅仅是经济活动频繁所能解释的了的。于是有人又从人体热量需求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经过父辈的艰辛打拼,年轻的一代终于摆脱了农民工”这顶似乎不光彩的帽子,改称为“进城务工人员”,进而成为“产业工人”。时间越来越长的工厂生活、夜生活,使得他们从大自然摄取的热量越来越少,所以,热量匮乏的身体只好促使他们通过食辣来促进热量平衡。加上互联网时代的越来越多的白领们,更是扩充了这个队伍。

还有,越来越紧张的生活节奏,让人们像从前的农业社会那样,慢慢地品味酸甜苦辣咸等等的不同,已经不能够了,我们需要时间,需要刺激,所以我们选择火锅,选择麻辣烫。并且据说辣椒刺激人体之后,人体会分泌内啡肽,这是一种内成性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吗啡?吗啡啊!吗啡是鸦片类毒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难怪人会嗜辣上瘾。更何况还有些不法商家在火锅或麻辣烫的汤料添加吗啡的原料罂粟壳呢。“辣版图”日益扩张,或许就种因于此。

回到开头,在那个不崇尚“辣”的时代,缓慢的生活节奏,如果有较为充足的物质生活,足以慢慢地品味酸味的醇厚柔和,甜味的舒服美好,苦味的除腥增香,咸味的提鲜生发,鲜味的复合醇美。你品尝到的都是食物本身的滋味,不需要用谷氨酸钠来刺激业已麻木的味觉神经,更不需用急剧飙高的史高维尔来挑战自己的生理极限。

可是,真要穿越到了古代,我们已经被刺激麻木的味觉神经该经过怎样的一番痛苦才能适应,那就不得而知了。还是抓住现在,抑制住浮躁的情绪,迈开僵硬的腿脚,走向户外,走向自然,平衡身体的能量,慢慢去品味食物的五味,让自己的味觉神经得到恢复,通过味觉去体味生活美好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内长文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8-10-30 11:10 最后登录:2019-05-27 15:05
优美散文
  • 醇香的列巴

    醇香的列巴...

  • 又是一年桑葚熟

    “恰是春风三月时,芳容依旧恋琼枝。情怀已酿深深紫,未品酸甜尽可知”。星期日的下午...

  • 东北铁锅炖菜

    东北的饮食文化...

  • 闲说盐

    盐的历史比人的历史长了不知多少倍,忽而想起了仓央嘉措的诗句“你见,或者不见,我就...

  • 重拾茶之道

    中国饮茶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历史悠久,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 台球

    枪人合一轮回消 胜败成空归六道...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