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读后感 > 新论红楼梦中的真与假

新论红楼梦中的真与假

散文
时间:2016-01-11 20:46散文来源: 散文作者: 西山梦冰点击:
        
  《红楼梦》第一回的凡例中,作者写道:
  
  【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虽我未学,下笔无文,何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
  
  第一回的回目为“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甄士隐”既是“真事隐”的谐音,“贾雨村”既是的“假语存”谐音。这里“村”字可以作两个含义解释:一是“存”的意思,与“隐”字是相对应的;二是指“村言”,有演绎和传奇的含义,也就是野史小说,以区别于正史而言。“假语”通常称之为“假话”。
  
  这两段话犹如是作者精心设制的一个谜语。不禁世人都会问道,这部书到底有没有真事被隐去呢?如果有的话,那么作者是如何隐去的呢?“真事”和“假话”又是如何同存在于小说中呢?我们想要解开红楼梦中的种种谜题,揭开层层面纱,就需要先把“真事”和“假话”解释清楚了,才能明确解读小说的一个正确方向,不至于陷入作者编织的迷网之中。
  
  为了便于理解,暂且用另一种艺术形式,就是绘画形式,对“真事”和“假话”做一个比喻。
  
  首先,这是一幅人物画。如图一所示。为了方便制作,更清楚的阐述问题。我选择的是一幅白描人物画。需要强调说明的是,这虽然是一幅白描人物画,但是,我们要把它理解成,或者当成是真实的人物画。也就是说,画中的人物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如同照片上的人物一样真实。
  
  由于特定历史的某些原因,这幅人物画不能流传于世。但是同时,为了要让这幅画能够被后世所知,画中的人物能够被后人所识,不会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了。因此,只好想其他的办法来保存这幅人物画。
  
  于是,就把这幅人物画裁剪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如图二所示。我把它称之为“碎片化的真事”。裁剪后的人物画就变成了多块碎片,再打乱它的排列顺序。这样就看不出原画来了。接着,又该如何来保存这些碎片呢?
  
  再选择一幅白描风景画,如图三所示。这幅风景画是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无画境,其含义是相对于人物画的真实,即是“假画”。
  
  再将那些碎片化的人物画,拼贴、揉合进这幅风景画中。并且,使这些碎片能够巧妙地融入风景画之中。如图四所示。这幅风景画就不再是原来图三的那幅风景画,而成为了一幅“画中有画”的“假画”。原来碎片化后的人物画,也就隐藏在这幅“画中画”里面了。也就变相的将其保存了下来。
  
  如果,我们希望能够认识那幅被隐藏起来的人物画,就需要在这幅“假画”(图四)中,把那些属于人物画的碎片,从“假画”中一一的剥离出来,然后,再重新进行拼贴、还原。这样才能真正恢复人物画的原本真实性。
  
  因此,可以这样来理解,人物画(图一)指的就是“真事”,风景画(图三)指的就是“假话”,画中画(图四)指的就是“假中有真”。
  
  绘画与小说,虽然它们的艺术表现方式不同,但是,其中的道理大致是相通的。我们再回到《红楼梦》上来。
  
  小说中的“假话”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所阅读的小说文本。即是作者所指的“何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那么“真事”呢?第一回中,甄士隐后来随了跛足道士一起出家去了,接着就是叙述贾雨村中进士升官了,“真事”也就被作者隐藏在“假话”之中。
  
  根据上面我们分析的人物画、风景画以及画中画,小说中的“真事”也是用同样的方法,隐藏在“假话”之中。“真事”实际上是以“碎片化的真事”存在于“假话”之中。
  
  《红楼梦》在第一回和第五回中,分别从甄士隐和贾宝玉的眼中,看到“太虚幻境”石牌坊上的一副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这就充分的说明了“真事”和“假话”之间的关系。“真”和“有”指的是“真事”,“假”和“无”指的是“假话”。当把“真事”和“假话”揉合在一起,就成为《红楼梦》的小说文本:即“真”中有“假”,“假”中有“真”;也即“有”中有“无”,“无”中又有“有”。小说文本就是如同画中画(图四)一样,是“假话”中隐藏着“真事”。换句话说,《红楼梦》中隐藏的“真事”,以“碎片化的真事”的形式,被作者巧妙地融入进小说文本之中。
  
  我们要将其隐藏的“真事”解读出来,也如同解读画中画里,隐藏的真实的人物画一样。需要在小说文本中,将属于“真事”的那些碎片找出来,再进行拼贴和恢复其本来的真事。
  
  那么,这些被隐藏起来的“碎片化的真事”,它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于小说文本之中的呢?
  
  这里,我们再举个例子来说明。
  
  这是一幅夜空的繁星图片,如图所示(图五)。初看起来,那就是杂乱无章的繁星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如果把其中的几颗星星用线连结起来,就能明显看出这是“北斗七星”,如图所示(图六)。当我们不用线去连结这其中的七颗星星,也就不知道这张看似杂乱无章的繁星图上,会有北斗七星的存在。
  
  我们再说《红楼梦》。小说文本就像这张繁星图片一样,“北斗七星”就是隐藏在文本中的“真事”,而那些“碎片化的真事”呈现为点状式的碎片,也就是一颗一颗散布在繁星中的“北斗七星”。当把这些点状式的碎片,用线相互连结起来之后,形成的真实而可信的图像画面,就能够揭示出隐藏在小说文本里的“真事”。
  
  但是,要在小说文本中找出那些“碎片化的真事”,需要极为小心谨慎,因为,这很容易陷入到牵强附会的泥沼之中。因此,要找到和连结那些“碎片化的真事”,必须要满足下面的条件来作为解读的前提:
  
  第一、完整性。正如在上面说到的真实的人物画,从画中画剥离出来的那些碎片,在经过重新拼贴后,能够还原、恢复真实的人物画。在《红楼梦》解读中,也是如此。从小说文本中找到的那些“碎片化的真事”,在重新连结之后,能够完整的恢复原来的真实性。换句话说,连结起来的“碎片化的真事”,要像“北斗七星”一样,有一个完整的图像画面。
  
  第二、逻辑性。这些点状式的“碎片化的真事”,它们之间的连结应该符合逻辑性、合理性。曹雪芹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他把“真事”隐藏在小说文本中,必然是经过一番苦心经营,那些隐藏的方法和方式,也自然有其内在的逻辑与合理性。只有符合逻辑性和合理性,才不至于陷入牵强附会之中,也才不会用片面的方法来解读《红楼梦》。
  
  第三、真实性。也就是说,当完成的这些“碎片化的真事”连结之后,所构成的“真事”的图像画面,是否真正具有历史上的真实性,符合历史中的事件,或者是历史中真实的人物。另外,最为重要的是,解读出来的“真事”能否说明,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些“真事”隐藏起来?其中又有什么难言的苦衷,而不得不采用这种隐藏的方式?
  
  关于“真事”和“假话”,作者用了一个书名,也就是《风月宝鉴》,来阐明“真”与“假”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小说中的“风月宝鉴”呢?
  
  在《红楼梦》第十二回“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中,作者写道:
  
  【遂命驾火来烧,只听境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以假为真,何苦却来烧我?”】
  
  这段话中,我们要注意“正面”和“以假为真”这两个词。“正面”指的是宝鉴的正面,“以假为真”,就是贾瑞从宝鉴的正面镜子中看到的事,当成了真实的事。贾瑞从宝鉴的正面中看到的是什么呢?
  
  【想着,又将正面一照,只见凤姐站在里面招手叫他。】
  
  这是假相,这点我们都明白。凤姐在宁府的花园里,第一次见到贾瑞时,就有凤姐的一番心理描述:
  
  【凤姐故意的把脚步放迟了些,见他去远了,心里暗忖道:“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那里有这样禽兽样的人呢。他如果如此,几时叫他死在我的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
  
  这已经非常明显的写出了,凤姐对贾瑞的为人非常地厌恶和极为的藐视。后来又通过毒设相思局,让贾瑞自食其果而最终丧命。所以,贾瑞在宝鉴正面中看到的凤姐向他招手就是假相。也因此,宝鉴才会哭诉说:他们把假的当成真的了,反而又来怪罪于我。
  
  宝鉴在小说中的寓意是,宝鉴的正面为“假”,宝鉴的反面为“真”。再进一步来说,整部小说就是宝鉴的正面,也即“假话”;而宝鉴的反面则是隐藏的“真事”。
  
  脂砚斋在其批语中也强调道:
  
  【此书表里皆有喻也。】
  
  【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
  
  第一条脂批中,“表里”指的是宝鉴的“正面”与“反面”,相对于“假话”和“真事”。“皆有喻”则指真与假相互的揉合,融汇交织在一起。第二条脂批在这里指的是,我们在阅读《红楼梦》时,不要把整个小说文本都当作“真事”来看,而是当作“假话”来看,同时,我们心里要清楚的明白:“假话”中隐藏着“真事”。这样才有助于我们真正理解《红楼梦》。
  
  因此,从真与假的意义上,我们来解读宝鉴正反的寓意,可以把《红楼梦》视为两部书:一部真书,一部假书。真书的含义是隐藏的“真事”,表现为“虚”;假书的含义是小说的文本,表现为“实”。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假书”包含着“真书”,可以独立而存在;“真书”则是必须依附于“假书”而存在。
  
  通过以上我们借用绘画的形式,以及解读《风月宝鉴》正反两面所包含的寓意。我们可以大致明白,《红楼梦》中的真与假的涵义。解读《红楼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把隐藏的“真事”,从小说文本中解读出来,还原其本来的“真事”。只有我们解读出隐藏在小说文本当中的“真事”,才能更好的理解这部小说被誉为“天下奇书”的真正奇绝之处。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