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写物散文 > 伯劳

伯劳

散文
时间:2013-08-23 19:44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中国加油点击:
        

  伯劳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帐脂粉香。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谁与同。
  
  ——南朝·萧衍
  
  这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玉台新咏》中《东飞伯劳歌》。原诗是作者借伯劳和燕子的迁徙,分飞而去,来表达一男子对一妙龄女子的思慕和爱恋之情。成语“劳燕分飞”正是由此而生。梁武帝把伯劳鸟人格化、爱情化、美丽化了,千百年来也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和美好的向往。其实,这中间还包含有亲人朋友的戚戚离别之苦呢。
  
  一直以来,我都将伯劳鸟当做黄雀,并且已经根深蒂固。不但小时候在老家时是这样认为的,就是来到武汉这么多年了,我还一直把它视为黄雀。深刻地认识伯劳鸟而非黄雀,这里还有个小插曲。
  
  三年前,我家曾喂养过两只珍珠鸟。这珍珠鸟比麻雀要小上许多,嘴和爪红红的,胸羽点点斑斑,恰似颗颗珍珠。该鸟玲珑细致,活泼乖巧,煞是好看,十分逗人喜爱。我就将雄的叫做“珍珍”,将雌的称作“珠珠”。“珍珍”和“珠珠”叫声悦扬婉转,每当清晨和傍晚,二鸟和鸣时,犹如一场小型的音乐会。时间久了,感觉这一雌一雄的两只鸟儿,十分的恩爱。每天,我都能听到它们卿卿我我“啾啾”的鸣琴声。一天,我回家后,看到了一只黄雀(实为伯劳鸟)从鸟笼边飞走,我也没在意。但过了一会,还是没有听见“珍珍”和“珠珠”的叫声。原先,我只要回来,它们就会歪着脖子对我唱歌呢。奇了怪了!我向鸟笼里仔细望去,只见那只小一点的“珠珠”一动不动了。我轻轻地拨动了一下,这一拨让我头皮发麻,浑身一紧,惨不忍睹啊!这一定是那个“黄雀”干的好事!太残酷了!我很伤心,匆匆的将其埋葬了。之后,尽管我又买回来了一只雌的,可没过多久,这两只鸟还是先后的死去了。也许是受到了惊吓,也许是受到了“传染”,也许是鸟儿也有坚贞不渝的爱情吧?这点我深信不疑!这件事让我很是伤感了一阵子,从此对“黄雀”产生了无比的“憎恨”,尽管我一直都很喜欢这种鸟。我在花鸟市场上买鸟的时候,看到了类似那个罪魁祸首的“黄雀”。卖鸟人告诉我:其实,它的真名叫伯劳。从那以后,我便深深的记住了这种鸟,而原先我总将其美曰黄雀,尽然一喊就是几十年。
  
  伯劳鸟的叫声“鵙鵙……嘎嘎……”高昂威武,铿锵有力。其他鸟儿一听到此声,要不立马飞走,要不大气也不敢出一声;四周一片寂静,几乎看不到鸟儿们的踪影。原来,这伯劳鸟有鸣禽类的“小猛禽”之称,凶着呢!小鸟们都惧怕它也就不奇怪了。这样却也成就了伯劳鸟勇猛的威名。
  
  伯劳鸟个头比麻雀要大上若干倍,与画眉鸟相仿。江南一带出没的伯劳鸟,头侧黑纹,背灰褐,腹棕白,尾羽棕红。正是因为他的尾羽是鲜艳的棕黄色,我才将其误叫做黄雀。几十年里一直称其为“黄雀”,居然没人帮我指出来,而且,大家还一起附和着称其“黄雀”。看来“愚钝”的不止我一个,这都是黄红色的棕背惹的祸。正因为它一身华彩的羽毛,才谱写出了伯劳的美丽。也在我的心里留下了经年的美好。
  
  伯劳生性凶猛,阔头圆眼,嘴肌强壮,上嘴先端有缺刻似的凸凹和尖钩,腿爪跗趾十分有力。这些利器,正是为猎杀食物准备的。伯劳的食谱里是各种昆虫,同时伯劳也捕食诸如:蜥蜴、蛙类、蛇类、鼠类以及鸟儿等小型动物,就连一些大型鸟类它也敢与之抗衡。有人曾看到过伯劳与隼搏击的场面,最后灰溜溜的竟然是有小型“猛禽之王”称呼的隼呢。小的时候在老家,我也亲眼看见“黄雀”与蛇搏斗的惊心动魄的场景。
  
  那时候,我家的北面是一片较密的刺槐林。有一颗十分的高大,从那斑斑驳驳裂开的树皮就可知其岁月的沧桑。一天午后,听见刺槐林里传来“吱吱……嘎嘎……”急促的鸟叫,我十分好奇,就跑去看个究竟。透过稀疏的刺槐叶,我看到了高树的树枝上有一个鸟窝,两只“黄雀”正由上而下俯冲攻击着一条4、5尺长的棕黑色大蛇。看来这两只“黄雀”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鸟蛋而同这条大蛇做着殊死的搏斗。只见大蛇尾巴缠着树枝,嘴里吐着分叉的黑色信子,十分的诡异。头忽而收回,忽而击出,也对“黄雀”展开反击,根本没有逃走的意思。这一仗,雀、蛇一攻一守,你来我往,不相上下。约莫刻把钟的功夫,两只“黄雀”改变了战略,一只由上而下,另一只则由下而上的展开撕啄。这一招果然奏效,蛇只有一个头,如何能抵御两个方向的攻击。只一会的功夫,蛇便慌不择路的摔下了树,仓皇逃命去了。两只“黄雀”站在高高的树顶上“鵙鵙……鵙鵙……”的昂着头鸣叫着,在保卫家园的这场搏斗中,无疑它们是胜利者。第二天,在槐树林的另一个角落里,我看到了这条多处受伤的蛇的尸体……这场殊死搏斗,足以证明了伯劳的机智和勇敢。伯劳这种不畏强敌、团结协作的精神,令人赞叹。
  
  小的时候,我们也没什么可玩的娱乐活动。抓鱼、捉蛙、打鸟也就成了我们饭余课后的一些难得的娱乐了。记得那时候最先进的打鸟武器只有弹弓,不是一般的人都能够轻易的打到鸟儿的。有时候我们瞎猫子碰到死耗子也能打下只把来,那种心情别提有多么高兴了。随着年龄的长大,打鸟的武器也由弹弓变成了气枪、自制土铳和猎枪。各种鸟儿的数量急剧减少,麻雀首当其冲,当然也包括“黄雀”。那时候,到了冬天的晚上,我们就三五成群的沿着路边的梧桐树逐一的扫荡,每晚都有几百只的收获。以至于有些年头很少能看到麻雀,“黄雀”那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在83年出现两王持枪抢劫杀人刑事命案后,我国就开始对枪支实行了全面管理,严格规定私人不允许持有枪支弹药。之后,鸟儿的数量逐年增多,凶猛的伯劳鸟也能经常出现在旷野的孤树上了。这倒并不是要感谢二王的抢劫杀人。而是要感谢国家保护动物政策法规的出台,以及人们爱鸟护鸟意识的逐步提高!
  
  伯劳鸟在中国神话传说的历史上还是个重要角色呢。《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其中,伯赵氏指的就是伯劳鸟,是古代掌管夏至和冬至节气的一种鸟儿。那就是说,伯劳鸟还是一种神鸟呢!这不得不让我对伯劳鸟肃然起敬。
  
  有时候,喜欢是会改变的,甚至还会衍生成恨。我承认我原先是喜欢“黄雀”(伯劳)的,可后来我又喜欢上“珍珍”和“珠珠”了,但这还是不能掩饰我对伯劳鸟的喜爱。若不是亲眼所见伯劳的凶残屠杀,也许我这辈子也不会对伯劳鸟产生恨的。平时看电视,我喜欢看关于动物和自然的节目。节目里面的非洲动物大迁徙中,鳄鱼屠杀角马,狮子围捕野牛,猎豹猎杀羚羊等等。镜头里的场面非常血腥,可这也是食肉动物为了生存的需要啊!我们不能一棍子全部打死吧,从而对所有的食肉动物都产生憎恨吧?那么,人类呢?在当今视金如命的商海里,在炙热权利斗争的舞台上,在其他名利的追逐中。人们为了一己之利,相互间尔虞我诈,你争我夺,甚至于亲人反目,骨肉相残。这种残酷与动物相比,何止千倍万倍?这些并不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而采取的不得已行为吧!那些动物的所谓凶残与人类的凶残比起来,我们人类永远是它们的“楷模”和“榜样”!有时候,我们真的要好好憎恨我们人类自己!……
  
  说起伯劳的一些行为,孙犁的散文《黄鹂》中有这么一段话“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孙犁将其归结为动物们的极致。那么,“劳栖孤枝”,也应算是伯劳的一种极致吧!其实,我更倾向于弗洛伊德的本能说。动物的本能说的是发育完全的正常动物,不需经过学习、练习、适应、模拟或经验,即能表现出某种协调一致复杂的固定性行为。像:蜘蛛织网、蝴蝶羽化、蜜蜂采蜜、蜻蜓点水,这都是它们的本能。那么,伯劳喜栖孤树,啄食昆虫,捕食动物,猎杀小鸟也算是它的一种生活习性和求生的本能吧!其实这点我早已明白,心里却仍然忿忿,有所不甘。看来我这心里对伯劳的恨字,也该慢慢的擦除了!毕竟,在我们的视野里,能时时的看到它们,听到它们的鸣叫,才是最最重要的。
  
  从伯劳到人们的居住区猎杀家养观赏鸟一事,也能说明几个问题。一个说明了环境正在改善。由于环境变好了,人们再没有无故猎杀鸟类了,鸟儿得以与人亲近,有恃无恐的到居住区觅食,从而误杀了观赏鸟。另一个说明了环境正被破坏。由于环境的破坏而野外再无足够的可觅食物,它们迫不得已来到人类生活区寻找食物,从而猎杀观赏鸟。由此看来,这第一种说明的应该是幸事;而这第二种说明,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和高度关切了。保护鸟类,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已刻不容缓……
  
  伯劳是一种美丽的鸟,它有黑、白、棕、灰、红等华丽的羽毛和迅捷、优美的飞翔姿态。伯劳是一种威猛的鸟,它有强健的体魄和铿锵激昂的鸣叫。伯劳是一种机智、勇敢的鸟,它面对强敌表现出了果断迎战,决不退缩,机敏应对,团结合作的精神。伯劳又是一种神鸟,它居然能为五帝之一的少昊掌司夏至和冬至的节令。伯劳更是一种被人们美化了的“文化鸟”,它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鸟,而摇身成为集离别情愁与爱慕思恋于一身的凄美的“爱情鸟”了!
  
  因爱生恨,由恨至爱。爱的深了,痛才彻骨铭心。伯劳,对于我来说就是爱与恨的相互交织!为了她,我愿意爱并痛着!
  
  记忆一旦深了,就会变成习惯。几十年了,记忆逐渐模糊,习惯依旧如昨。我已经习惯的将你美称为“黄雀”,以后还是习惯的尊称你为“黄雀”好了。前提是大自然里依然还有你矫健的英姿……
  
  文清癸巳年7月18日作于江城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2)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醇香的列巴

    醇香的列巴...

  • 又是一年桑葚熟

    “恰是春风三月时,芳容依旧恋琼枝。情怀已酿深深紫,未品酸甜尽可知”。星期日的下午...

  • 东北铁锅炖菜

    东北的饮食文化...

  • 闲说盐

    盐的历史比人的历史长了不知多少倍,忽而想起了仓央嘉措的诗句“你见,或者不见,我就...

  • 重拾茶之道

    中国饮茶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历史悠久,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 台球

    枪人合一轮回消 胜败成空归六道...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