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写物散文 > 漫话帽子

漫话帽子

时间:2014-10-13 11:32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月半弯点击:
        

  我问学生“有一顶帽子,你们或许都喜欢戴,是什么帽子呀?”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一下炸开了锅,一时议论纷纷。连一向腼腆文静的罗芹,白皙的脸上也泛着红晕,向着我大声说,老师,英国人最爱戴帽子了。
  
  哦,英国人爱戴帽子?我示意她给我们说说缘由。她说,英国一年四季都是阴雨绵绵的,因而他们的帽檐做的比较长,能遮住脸,而且款式新颖,设计美观,经济适用,即能遮风挡雨也能修饰容颜,好看!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其他同学好像也知道这个习俗,眉飞色舞地附和着。我心里结结实实地高兴了一阵,原来大家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孤陋寡闻啊!
  
  看我眉开眼笑的,他们更大胆了,这个说瓜皮帽,那个说小红帽,还有傻帽,乌纱帽,戴高帽等等。杨文志那小子更是出格:我喜欢戴绿帽子!
  
  绿帽子?十五六岁的孩子,一听这个词,男生似笑非笑,盯着他看,女生不明就里的也傻呵呵地笑,少数女孩子害羞地闭上嘴,默不作声了。
  
  我也不好解释,绿帽子的“社会属性”。只晓得是对已婚女性红杏出墙,其夫别人就给“戴绿帽子”一说,以示羞辱。至于为什么是戴绿帽子而不是别的颜色的帽子,我也不甚了解。总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吧!
  
  查阅资料,才知它也是有来历的。说的是,唐代有个叫李封的人,在做延陵县令时,为整治当地的社会秩序,想出了一个奇招:官吏犯罪,不用杖鞭惩罚,只命令他用绿头的头巾把头裹住,以此羞辱,并且根据罪行的轻重规定裹头巾的日数,日子满了才能取下,当地吴人将裹绿头巾作为奇耻大辱。
  
  今俗称的“绿帽子”,原是“绿头巾”的别称。元,明时,规定娼家男子戴绿头巾。后引申为妻子有了外遇,其丈夫称为戴绿头巾。(见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奇政》)
  
  除了戴绿帽子的傻男人,还有上班期间戴白帽子的天使-医生护士,我还知道回族男子一般除了穿长裤长褂,外罩深色背心,最大的特点就是头戴白布帽,回族女子习惯蒙头巾,也有戴白布帽的,为什么呢?因为少数名族多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礼仪规定:信徒在室外必须头戴遮盖物不能让头发直对天空,否则就是对天不敬!
  
  回族人爱戴白帽子,现在一般有讲究的餐馆,掌厨的师傅也是头戴白帽子,不过这帽子好像都冲得很高,有一次在宾馆,我看见七八个师傅在厨房一字排开,不分高矮胖瘦,年龄大小,都一律地戴顶白色高帽子,忙碌炒菜。感觉很滑稽,就问身边的同伴,他们为什么戴高帽子,同伴笑说,是武大郎的缘故吧,武大郎的烧饼堪称一绝,但只因个儿矮,挑担卖饼,走街串巷的人多,不能显眼,于是就戴一顶白色高帽,既弥补了身体上的缺陷,也吸引了他人的眼球,生意就可以有好买卖了。
  
  所以后代厨师就纷纷效仿,不是为装饰,是为显示自己的厨艺不赖吧!管他是不是道听途说,至少让我觉得好像也有些道理,我就记下这个传闻了。
  
  说道戴高帽子,我又想起刚看到的一个笑话:有甲乙二人被任命到外地作官,临行前一起去与老师道别,听听老师有什么教诲。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现在这世道,说话不能直来直去,人人都爱听奉承话,逢人送顶高帽子,也是没办法的事!
  
  甲生说:老师说得极是,世风日下,做人也难,向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天下能有几个人呢?说得老师很是高兴,又留他们多坐了一会。
  
  出了门,甲冲乙狡黠地一笑:这不,高帽子已经送出去一顶了!由此看来这“戴高帽子”的含义,是指过分地赞誉或吹捧。
  
  不过,还真有人戴着高帽子,自我吹嘘。这人就是南北朝时,北朝的宗道晖,他喜欢带高翅帽,脚穿大木屐,每当州将来到时,他都穿戴这样的鞋帽去进见,仰起头,高举手臂,拜于木屐之上,并吹嘘他的学识比得上三公。(见《北史,熊安生传》)
  
  不说赫赫有名的拿破仑,好像有些过意不去。传说他最恨别人给他戴高帽子,但有一次,他的一个无名侍卫在背后和同伴说他,不喜欢别人拍马屁时,恰被他听见,不久,就被他提拔重用了。
  
  看来人性的弱点都是相似的。小到三教九流,大到王侯将相,都喜欢听别人对自己说几句奉承话,或赞美话。但这奉承话也不能随便乱说,也要分清场合,对象,时机,否则适得其反,偷鸡不成蚀把米,惹人笑话难堪,这方面的例子我就不详举了。
  
  随便给人戴高帽子,小则家破人亡,大则误国殃民。“右派帽子”“小资帽子”不就是活生生的历史教训吗?
  
  竟然跑题了,我就再给你们说一个帽子的故事:楚庄王有次烛光晚餐,宴请文臣武将,正当大家推杯换盏,莺歌燕舞,酣畅淋漓之际,忽然一阵大风,灯灭人喧,有一武军,趁黑非礼楚王的爱妃。爱妃趁机扯下他帽顶的缨子,耳语楚王,为其撑腰。灯亮真相就会大白,但楚王在侍者点灯之际,说了一个慢字,然后命令群臣在黑暗中都拔掉帽缨。灯亮后,众人都无缨尽饮。
  
  事隔几年之后,在一次恶战中,楚庄王身陷绝境,身边一猛将,拼死护驾,最后突围脱险。死里逃生的楚王,躬身道谢,没想到这猛将顿然跪拜,谢大王,上次非礼的不杀之恩!
  
  楚庄王的摘帽之举,表面看是大人不记小人过,实则是一个君王的气概。一个男人有了如此气概,何愁不能成就一番事业,称霸天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敢于摘掉各种形而上的“帽子”,何愁不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一枝独秀?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
  
  看着他们年轻的脸,我真的希望,当我们再次重温这首经典的时候,不只是对往事的美好回忆,更应该有对历史的追溯,反思,醒悟,奋起!而不仅仅是纠结于自己头上的这顶帽子是什么颜色,是什么材料?
  
  朋友们,你们将是或是,生活的佼佼者,时代的弄潮儿,最最聪明的人,你一定明白我的意思,对吗?
  
  你看,最后我也不忘送你一顶帽子,希望你收下哈!2014.9.21晚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醇香的列巴

    醇香的列巴...

  • 又是一年桑葚熟

    “恰是春风三月时,芳容依旧恋琼枝。情怀已酿深深紫,未品酸甜尽可知”。星期日的下午...

  • 东北铁锅炖菜

    东北的饮食文化...

  • 闲说盐

    盐的历史比人的历史长了不知多少倍,忽而想起了仓央嘉措的诗句“你见,或者不见,我就...

  • 重拾茶之道

    中国饮茶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历史悠久,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 台球

    枪人合一轮回消 胜败成空归六道...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