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大串联畅想曲之三

大串联畅想曲之三

时间:2015-10-30 09:50散文来源: 散文作者: mao shan yi shi点击:
        

  一天两天十天二十天,大家在同一个房檐下,重复着同样单调而乏味的日子,焦急的等待着。日子越来越难熬了,焦虑的等待成了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大家百无聊赖地期盼着新的征程的开始。
  盼星星月亮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我们可以启程了,坐船去大上海。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它高楼大厦如巨峰一样拔地而起,街道如网织一样繁华而宽广。人流穿梭其中如潮起潮落。上海是我国经济文化中心。它可以与美国的华盛顿,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东京相媲美。来自于世界各国不同肤色的商人学者观光客不约而同地汇集到这个地方。在我们眼中这里就是人间天堂,这里就是世外桃源。它弥补了我们没去北京的缺憾。我们为之跃动为之庆幸。
  我们乘坐的是一艘经过改装的万吨油轮。站在码头举头眺望,万吨巨轮象一座高高耸立的钢铁大厦,显得我们是那样的渺小与脆弱微不足道。这是一座海上的城堡,海上的巨无霸。学生们都被安排在统舱。孩子们象一条条人流被注满舱内的角角落落。在这里我们可以躺下来休息了。这与当初坐火车旅行那真是有天壤之别,大家都很满足很开心。特别象我们这些第一次乘船远航的孩子们,对这一切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心。我们翘首期盼船儿早早起航。
  汽笛长啸马达轰鸣,开船了。大船乘风破浪迎着太阳驶离了青岛港。青岛渐离渐远,眺望着远方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再见了!我的故乡再见了!我出生的地方。故乡这是一个人的根,我的血液中永远留有你营养的滋养,我的灵魂深处中永远保留着你精神的支撑,我的脑海里永远有你不可磨灭的身影。我爱你故乡,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
  长时间在海上航行,最渴望最期盼就是能见到一片绿洲,那会让你激动不已,欢呼雀跃。那怕是见到一艘擦肩而过的小船也会使你高兴万分。然而除了碧海蓝天就是蓝天碧海。连一只飞鸟也销声匿迹很难寻觅。观望的时间长了,我们的热情也降下来了,大家回到了船舱。我迷迷糊糊就睡过去了。船颠簸得越来越厉害了,我被惊醒了。我发现不少的同学由于晕船而不停地呕吐着。风越刮越大,船在上下起伏着,左右摇摆着。我也感到头旋目胀,不行!我得吹吹海风清醒清醒。于是我扶着墙壁和扶手步履阑珊摇摇晃晃地走到舱外。用胳膊挽住栏杆站立在那儿。天哪,好可怕啊!大海象一个愤怒至极巨人的胸膛,猛烈地上下起伏着,整个海面都沸腾了。海风咆哮着,海浪象一面面遮天蔽日的巨大水墙,浪尖上泛着恐怖的白色浪花正以排山倒海之势,狰狞地向大船压了过来。那阵势象要把船儿拍扁撕碎。它那摧枯拉朽势不可挡之势,真可谓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船头一会儿爬上浪尖高高地被竖起,我们站着的船尾瞬时间跌入谷底。我们看船头如同站在楼底抬头观望一座高楼。一会儿船头又落下,船尾又高高抬起,把我们托上了浪尖。当船下落时,我们的心在不断地收紧不断地收紧着,好像整个心都跳到嗓子眼里。那种失重感与恐惧感太令人震撼了。海浪扑向甲板,猛烈地冲刷着船面,上千斤的重物也会象小孩玩具一样被抛入大海,葬身海底。大海在肆虐着,狂虐着,船儿精力疲惫地做着挣扎。我们简直就是一只被猫儿任意摆布,奄奄一息的老鼠,任其戏谑,任其玩弄,任其嘲讽.
  我们听到一个路过的船员讲,我们遇到台风了。他讲船长为了指挥巨轮航行把自己绑在驾驶椅上。我们问,你们还晕船吗?他讲这么大的风浪我们也有些晕船。他还说这将近两个多小时了,船只一直是在原地与海浪搏斗,始终无法前进。船尾抬起时,螺旋桨是抬出水面空转的。船只只能压着海浪前进,否则巨浪从侧面打来会翻船的。若真像泰坦尼克号葬身海底那就惨了,数千名学生就会命丧大海,成了鱼儿的美味佳肴。当时我们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情况的危险性。躺在船舱中的同学那可真是惨不忍睹,或随海浪起伏滚来滚去。或象打滑梯一样,一会儿头上脚下滑下去,一会儿脚上头下滑回来。在呕吐物中拌来拌去,新的呕吐物又会从体内不断排出。美丽的憧憬拌着呕吐物成了永远挥之不去的梦魇,它的深刻印记将会伴你终生。现在回想起这段往事还会使你惊恐不已,我们这是死里逃生。若当时船长稍微出一点偏差,那真是后果不堪设想。我们也早已成为躺在墓地里的一个故人,不!恐怕连尸身也无处寻找。确实在那段大串联中许多学生生死未卜渺无音讯,好像永远人间蒸发至今下落不明。
  究竟何时轮船劈风斩浪排出千难万险安全抵达上海港,我确实记不清了。总之到了上海,我们被红卫兵接待站安排到四川路红星书场。同样这里也是打地铺,由于紧张与乏累我们一着铺就昏睡过去了。第二天醒来,听到叽叽喳喳的南方口音的说话声,睁眼一看在我的侧面竖起一排椅子,椅子上挂着女孩衣服。不知何时来了一帮南方的女学生也住在这里。
  四川路是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马路。有轨电车隆隆地行驶在拥挤的马路上,为了让路人让道,驾驶员一边开车一边不停地摇着铃铛,嘀铃铃,嘀铃铃,铃声一路响个不停。街道两旁是灰暗色的楼房,若是你拐进里弄,狭窄的街道夹在高楼之间就同行走于一线天的峡谷之中。阳光也轻易不会照射进来的。
  每天清晨,收粪的人力车都会摇着铃铛来收粪。家家户户听到铃声就会提着粪桶从阴暗的家中走出来,倒完粪后就用一种用细竹条做的扫帚刷洗马桶。唰!唰!唰!刷马桶的声音此起彼伏,演奏出一曲描述民间生活人生百态马桶交响乐。这一天,无数小人物生活的序幕就拉开了。里弄很窄,楼上的居民都会把晾衣杆搭在对面楼上,杆上凉满了花花绿绿的被单衣服等。一排排一行行就像无数面万国旗一样随风摇曳。地面是凹凸不平的石板路,又潮又滑。偶尔一两户住户还把洗衣服的脏水泼到路面上。早上上班的人们穿梭于象迷宫似的小路上。
  南方的坏小子欺负我们北方学生不认路,站在一个窄路口收钱。北方的孩子憨厚老实认为里面有什么稀罕玩意和景色可以瞧一瞧,于是满怀好奇心交了几角钱就走进去。结果东走西拐从另一个路口走出来了,什么新奇玩意也没发现,白白花了几角钱,真是可恨!不过上海的小吃名吃还是很多的。早晨我总愿意到四川路一个小里弄口买松糕吃。做松糕的小器皿象一个大蜂窝,一个个的孔紧密地排列着,买松糕的小贩把米糊倒进孔中,先倒进一半米糊再挖一匙甜豆沙然后再倒满米糊,在火上烘烤。一会儿外焦里软又甜又香的松糕就做好了。垂涎欲滴的我,急忙咬了一口脆脆的软软的松糕。哦!满口留香,回味无穷。就像江南的软语一样,轻声细语悦耳动听赏心悦目,给人一种甜甜的软软的感觉。
  一般情况我们是到指定的食堂吃免费饭的。大家排着队打饭,一人一份。但北方孩子饭量大,只能吃个半饱。所以经常出来打打牙祭。因为食堂做饭的阿姨不会讲普通话,有一次打饭我还闹出了个笑活。阿姨给我盛了二两米饭说:“二两饭”我听成来两碗,站在那里等第二碗。阿姨看到我不走,怕影响后面打饭的人,就连说带比划,急的脸红脖子粗向我解释,好半天我才明白过来。
  南方人三餐吃得都很少,她们喜欢吃零食。点心铺,小吃部比比皆是。很多南方姑娘用纸托着甜点边吃边逛街,很会享受生活,活得都很滋润的。往往一家三四口人,一小锅米饭就够了。我的一个同学刚到上海就去拜访他的一个亲戚,人家留他吃午饭。因怕他饿了,让他先吃,结果人家忙完家务过来一看,啊!一家三四口的午饭,他风卷残云般吃了个盘干碗净。那老兄还在那儿揭锅巴吃呢。吓得他亲戚没敢再留他吃晚饭。一顿饭把自己的后路全堵住了。
  北方学生十四五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特别能吃。在餐馆一个北方学生个头不高,两手掐了七八个小馒头来到餐桌旁,惊得旁边的人忘了吃饭,两眼直勾勾盯着他看。他狼吞虎咽般地把饭菜全部包圆。抬头看到大家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故意拍拍肚皮说还不太饱,算了下顿再补上。然后如打了个大胜仗似的抬头挺胸扬长而去。惊得人们瞠目结舌,目瞪口呆。看来山东大汉不是吹出来的,是吃出来的。
  在上海滞留期间,我们到过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还到过南京路,外滩,参观过小刀会旧址等。我们还帮助学生撒过传单。记得在商店大厦门口,我从书包中拿出一叠传单,抬手一扬撒向空中,急忙跑到另一个门口看热闹。只见传单象雪花般的飘飘洒洒落了下来,人们纷纷伸手去抢。那时只感觉好玩,根本不关心传单的内容。
  
  撰稿人:臧琪滢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